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试图通过伊拉克战争和伊拉克重建来推行其国家战略,实现其国家利益。然而,在目标和现实之间存在着天壤之别“先发制人”的反恐、反扩战略大受质疑,“民主移植”战略效果不佳,石油霸权战略阻力重重,单边主义战略不得人心,国际战略地位严重受损。伊战结束以来,美国的战略利益得之少,失之多。美国在当代国际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相对化。  相似文献   

2.
一国行使自卫权是受到国际法限制的。除《联合国宪章》外,国际习惯法所确立的“加罗林原则”也是评价行使自卫权合法性的标准。9.11事件后,美国单方面扩大对自卫权的解释,提出了“先发制人”理论,伊拉克战争正是这一理论的首次实践。透过这场战争不难发现,“先发制人”在时间限制与相称性原则上都极大突破了国际法。本文从事实的认定和安理会授权两个方面对现行国际法框架内“先发制人”的制约手段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3.
美国传统的实用主义哲学对其正在进行的反恐斗争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国际反恐斗争中美国惯于使用双重标准,崇尚“以暴制暴”,倾向于单边主义,并确立了“先发制人”原则。它对联合国和其它国家的态度也带有浓厚的实用主义意味,这些都是为了借“反恐”之机,推行美国的对外战略。实用主义所造成的效应主要是消极的,但也不排除有某些积极之处。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国际法理论和实践中长期存在的争议问题:预防性自卫权的合法性问题进行探讨,在阐述预防性自卫权和美国先发制人自卫权的理论争议的基础上,对预防性自卫权进行实证考察,阐明了预防性自卫权和美国先发制人自卫权的危险性,认为应从确认“预防性自卫”,特别是美国先发制人自卫权理论和实践的非法性,通过“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的授权”取得使用武力的合法性,加强国际合作,发展和完善国家责任制度等方面对其进行国际法规制。  相似文献   

5.
虽然对有些(甚至许多)国家来说,恐怖主义特别是国际恐怖主义并不是其安全的主要威胁,甚至根本就不可能成为威胁,但由于“美国就是国际”、“美国就是世界”这一令人无可奈何的现实,以美国为轴心的国际社会便一直跟着美国的眼球转动,把目光聚焦在恐怖和反恐上。在这一过程中,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利用美国的反恐实现了自身某些长期难以实现的国家安全目标,但更多的则是美国在反恐中利用世界各国甚至世界性和地区性国际组织来实现自己的国家利益。在已经过去的2004年里,全世界无论发生了多少重大新闻事件,恐怖袭击和反恐作战都如同近两…  相似文献   

6.
2009年,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生的一些武装冲突法事件很值得我们予以关注和评述:反恐战争是否会重蹈越战覆辙;核不扩散机制继续受到冲击;从科索沃到南奥塞梯——民族自决的合法性面临新挑战;伊拉克战争的合法性受到新一轮质疑;越南“橙剂纪念日”引发人们对生化武器问题的再度关注;美国虐囚丑闻进一步曝光;索马里境内安全局势持续恶化,海盗仍然猖獗;日本提出修改“集体自卫权解释”是否会影响防卫政策;美俄卫星相撞引发外层空间安全担忧。  相似文献   

7.
美国反对恐怖主义战争的建构主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9·11”事件及其后的美国反恐战争进行系统的建构主义探析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久远的国际文化效应。从相对较长时段来考察这一时期的国际社会 ,可明确区分出三种类型的反恐文化 ,每种文化都首先在美国形成“美国反恐文化” ,然后经由美国的特殊权势机制向全世界扩散 ,其终极目标是建构“国际反恐文化” ,并伴生各国的内化。但事实上由于美国反恐行动的每次扩大化都伴生着反恐文化内涵的更新 ,导致反恐文化与当前主流洛克文化逐步趋于对立 ,其生命扩展周期的发展阶段也越来越少。所以 ,当前国际社会处在一个尤为关键的十字路口 ,如果其他国家(尤其大国 )任由美国扩展其反主流反传统的反恐文化 ,其后果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8.
美国传统的实用主义哲学对其正在进行的反恐斗争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国际反恐斗争中美国惯于使用双重标准,崇尚"以暴制暴",倾向于单边主义,并确立了"先发制人"原则.它对联合国和其它国家的态度也带有浓厚的实用主义意味,这些都是为了借"反恐"之机,推行美国的对外战略.实用主义所造成的效应主要是消极的,但也不排除有某些积极之处.  相似文献   

9.
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的一大公害 ,对国际社会的和平、安全与秩序构成巨大威胁。“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以来 ,国际反恐合作与反恐斗争全面展开 ,表现出以下三个主要特点。一、国际恐怖主义打而不跨 ,恐怖活动依然猖獗自美国发生“9·11”恐怖袭击事件以来 ,国际社会充分认识到恐怖主义已由一般意义上的非传统威胁上升为国际公害 ,在反恐战线上通力合作 ,打击恐怖主义势力。特别是美国布什政府一年多来 ,以前所未有的强大力度 ,在世界范围推进反恐。政治上高举反恐大旗、经济上对恐怖组织和支持恐怖活动的国家实施经济制裁、外交上以“反恐…  相似文献   

10.
美国“9.11”之后的反恐行动以各种法律为支撑。前“9.11”时代的战争后遗症与对战争失败的舆论批评促成了政府行政机关内部法律制衡权力滥用与司法制衡的双重管道。“9.11”后初期的反恐战争虽然放大了总统拥有的行政权,但是在一系列司法裁判和之前形成的内部制衡机制的共同作用下,美国反恐战争的宏观与微观层面均被法律“统治”。制度的改革惯性、法律阶层的特殊地位以及舆论监督是解释法律何以在反恐战争中被“滥用”的可能动因。  相似文献   

11.
2001年9月11日针对美国的恐怖袭击震惊了世界,迫使美国调整了对外政策,准备建立世界性的反恐联盟。这个事件为俄美关系的改善提供了契机,俄罗斯的对外政策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大力支持美国的反恐行动,不但在军事上帮助美国打击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甚至作出巨大的地缘让步,向美国敞开了中亚的大门。这是普京为改善俄美关系所做的一系列努力,但这是伴随着俄罗斯要求自身利益的行为,俄罗斯在作出让步的同时,也要求美国在关系俄罗斯重大利益的问题上作出相应的反应。一、“9.11”之后的俄美关系。首先,关于西方国家对待车臣恐怖主义的问题。车…  相似文献   

12.
以色列建国后,其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先后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与此相适应的以色列反恐政策也先后进行了多次调整。以色列反恐政策体系来自其长期的反恐作战实践,并深受其历史文化经历的影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综合性以及崇尚“先发制人”等特征。虽然以色列的反恐政策成功地维持了其社会的正常运转,但由于其反恐斗争仅是巴以冲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故而在巴以冲突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它不仅无法走出诸多反恐“困境”,也难以获得反恐战争的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13.
2005 年《美国国防战略》报告介绍了美国的安全环境、战略目标、实现目标的指导方针和手段。该报告对安全形势的评估比较冷静和现实;初步汲取了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的教训,认识到美国的能力单独对付全球安全挑战是不够的,需要与盟国和友邦合作;开始重视预防性措施,但依然坚持先发制人的战略选择;突出反恐的中心地位,提出反恐斗争胜利的关键是摧毁恐怖主义的意识形态上的支撑;为应对新的战略环境,美国正在向全球性调动和部署军事力量的态势转变;仍旧以两手应对中国的崛起。  相似文献   

14.
面对反恐战争的烂摊子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奥巴马政府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外交政策一如其在总统选举提出的“变革”旗号,在继承前任政策的基础上有所创新。2009年奥巴马在加纳议会的演讲将美非关系重新定义为“基于共同承担责任和相互尊重基础”的伙伴关系,并确立了对非合作重点领域。奥巴马政府在第一任期即将结束时首次出台“美国对撒哈拉以南非洲战略”,进一步明确了美国在非洲的核心利益并调整了对非合作重点领域。奥巴马当选连任后即对非洲三国进行访问,体现了非洲在美国对外政策中的总体地位有所提高。其原因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在安全、经济和国际竞争层面对美国的重要性上升所致。  相似文献   

15.
中美建交后,两国在经济领域的合作渐趋扩大,而政治关系则不时出现反复。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方在“低政治”领域比较倾向于绝对获益,而在“高政治”领域更加关注相对获益。随着双方在“低政治”领域相互依赖程度的不断加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议题之间的联系战略,减少美国对“高政治”领域相对获益的担忧而导致的对我国内部事务的干涉,以更加有效地维护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6.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美国军事战略出现一些转向。在战略指导思想上,从“先发制人”转向外交接触、经济政策和军事力量的综合运用。在战略手段上,从单边主义转向多边协调与合作,强调国际社会共同承担维护国际安全的责任。奥巴马政府在利比亚战争中的表现印证了上述军事战略的转向。美国国内经济形势、奥巴马的形象策略和民主党的外交传统是奥巴马政府军事战略发生转向的原因。但是,美国维护霸权地位和向外扩展民主的长期目标并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7.
“9·11”事件后 ,美国外交政策中的单边主义倾向有所增强 ,明显表现在其反恐战争和外交行动之中。美国在国际体系中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其他国际行为体对美国制约的乏力以及美国自身的制度和文化属性共同构成了美国单边主义倾向加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针对国家及其财产的诉讼案件时有发生,而相关国家则根据“平等者之间无管辖权”的管辖豁免理论与之周旋。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限制豁免论已经成为豁免理论的主流,绝对豁免理论的应用受到了越来越严格的约束,而且随着“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得到批准,我国以及一些对《公约》持怀疑态度的国家必然转变态度,进而接受并批准该《公约》,这是历史的必然。本丈着重从理论、国家管理、立法、司法、高等教育、企业和实务七个方面对我国如何应对该“公约》进行了阐述,指出在这些领域,我国应当如何具体操作,使我国国家利益在经济全球化的背帚下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美国"先发制人"口号的真实意图是其拥有不受国际法约束的军事行动权。就本身的合法性而言,先发制人并不符合现有的实在国际法,但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又可以作为特殊情况,构成关于自卫权的实在国际法的一部分。先发制人的条件在于"即将受到迫在眉睫的武力攻击",这需要借助作为自然法国际法、尤其是其中的强行法来解释与判断。从构成要件分析案例,美国入侵伊拉克不符合先发制人的条件。美国入侵伊拉克的行为不可能起到强行打破或修改国际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当前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立群 《外交评论》2004,24(4):30-34
2004年国际关系表现出4个基本特征:一是美国在伊拉克战后重建中的困难突显出美国力量的局限性。二是国际系统结构虽仍然表现为单极特征,但系统的合法性严重不足。伊拉克战争使美国在威望体系中的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损害;欧洲仍然质疑美国单极世界秩序的合法性;布什主义导致“越打越恐”,不能为国际社会提供稳定与安全。三是全球化带来的相互依存不断加速地区的一体化发展,欧盟宪法条约签署和东亚地区合作是今年的两大亮点。四是大国关系继续良性互动,合作与竞争因素同时存在,但合作始终占居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