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声》2009,(3):79-82
北京市右安门外大街玉林小区,倨卧着一座青灰色的城堡式建筑——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博物馆在北京的建立,是源于一件有关金代的重大文物考古发现。1990年10月,北京市园林局在右安门外玉林小区盖宿舍时,偶然发现了金中都南城墙水关遗址。  相似文献   

2.
张北燕 《中国保安》2006,(15):51-53
金沙商周遗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部苏坡乡金沙村。遗址分布约4平方公里,规模仅次于三星堆,是成都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址。金沙遗址再现了商代末期和西周时期古蜀文化的辉煌,是四川省继广汉三星堆之后最为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也是二十一世纪中国第一个最为重大的考古发现,被评为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堪称国际级国宝级文化遗址。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已成为成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一大标志。守护在金沙商周遗址的是由65名保安队员组成的保安中队,他们担负着金沙遗址、科研楼、商业街船棺等5个地方的安全守护工作。…  相似文献   

3.
《群众》2013,(12):67-67
无锡吴都阖闾城遗址博物馆是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阖闾城遗址为依托,在闺间城遗址公园内建设的专题博物馆,总面积约2.7万平方米,重点展示阖闾城遗址的考古发现,反映古吴国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4.
北京建年考     
北京作为世界著名的文化古都究竟始建于哪一年,过去长期没有确定的意见。1987年,著名教授侯仁之曾致信北京市领导,建议根据京东考古的成果,研究确定北京建城的年代问题。1988年,我任市文物局长期间。北京市有关领导也曾询问此事,并要求市文物局拿出意见。1988年以后,文物局组织专业人员对商周遗址出土器物及考古成果进行整理,并多次组织专家论证,于1990年有了初步结果,并于当年就北京建城的年代作了新闻发布。再后,经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家文物局确认,北京建城的年代应始于公元前1045年,至今已有3040年。北京作为居民点的存在,早在有文字记  相似文献   

5.
台湾淡水河与十三行博物馆 十三行博物馆位于台北县八里乡淡水河海口交界处的南岸,为民国46年地质学者林朝綮在这里发现史前的炼铁遗迹,同时亦发现许多史前陶片、石支脚与凹石等,因而判断此处为史前遗址,并依据该地地名将它定名为十三行遗址,  相似文献   

6.
刘超英 《北京观察》2007,(11):17-17
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众多文物古迹成为北京独特的文化资源,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体现"人文奥运"理念的重要载体。但目前对这些文化资源的宣传力度还很不够。建议在北京的公交车站或一些重要的公交枢纽站标示出著名文化遗址及博物馆的名称。邻近文化景点及博物馆的路口应增加指示牌或其他导向标识。目前北京已有注册博物馆141处,文物  相似文献   

7.
铜陵的觉醒     
在安徽省,我们访问了马鞍山和芜湖市以后,又溯长江而上,抵达了“铜都”——铜陵市。这是一个有62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其中市区人口为27万)。它的建市历史只有37年(始于1956年),而采冶铜的历史却可以追溯到距今3000多年的商周时期。市内今存有金牛洞、万迎山等古代采冶遗址。现今地名铜官山,是因汉武帝(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于此设立过“铜官”而留下的名字。1987年,考古工作者清理发掘了凤凰山金牛洞等商周铜矿采冶遗址,发现了部分采矿井巷和炼炉、铸模、铜锭等采冶遗物,并出土了一批矿冶生产工具和陶制生活器皿。部分标本经测试距今  相似文献   

8.
昔曰城垣遗址,今日花海绿洲。提及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许多人都会想到其中海棠盛开的美景,这座集历史遗迹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休闲游览于一体的公园,不仅是北京市城区内最大的带状公园,还是我国第一个应急避难场所。该应急避难场所以遗址公园朝阳段为依托,在公园改造时引入防灾避险理念,发挥平时休闲游览、灾时疏散安置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位于浙江省余姚市境内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于1973年就被发现了。但直到20年后,一座仿造古河姆渡人建筑风格而建成的干栏式建筑——河姆渡遣址博物馆才于1993年5月12日正式对外开放。它建在姚东平原的一片田野上,离河姆渡遗址发掘现场不远,外观古朴、野趣,屋顶形似一只展翅欲飞的鲲鹏,表现出古河姆渡人爱鸟、崇鸟的文化信仰。人们期待着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的建成开放会有助于研究者拓展世界史前农业文明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
商周的鄂地、鄂国,当本因其地多鳄鱼而得名。周代的姞姓鄂国,是商代噩国的延续。近年的考古发现证实,西周早中期的鄂国地望在今随州一带,西周晚期后段至春秋早期的鄂国地望在今南阳境内。鄂国领域可称鄂地,但鄂地并不等同鄂国。周代的鄂国唯有一个,周代的鄂地却有多处。史载西周晚期的楚君熊渠"至于鄂",学者大都以为是熊渠征伐鄂国。分析西周后期江汉地区的形势和楚国发展的趋势,印证周代楚国的相关史料,熊渠所至之鄂只应是史称"东鄂"的今鄂东南鄂州、黄石一带。"东鄂"本是商周南土扬越部族的世居之地,并未成为姞姓鄂人所居之国。楚人至鄂而占据以铜绿山古矿冶遗址为中心的商周铜矿资源最丰富、矿冶水平最先进的基地,才有了富国强兵、开疆拓宇的大发展。熊渠封立的鄂王居邑,未必是旧说的今大冶金牛镇鄂王城遗址,有可能是西北距鄂王城遗址数千米、出土西周中晚期青铜礼乐器的今武汉江夏区湖泗镇境内某处两周遗址。今湖北省简称"鄂",即原始于商周的鄂地、楚国的鄂邑、秦汉的鄂县、隋唐宋的鄂州。  相似文献   

11.
今后数年,北京市的城市建设将进入空前高涨的时期,其建设规模、涉及的范围将是建国以来绝无仅有的,地下文物的保护工作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仅城区危改一项,三年内就将改造小区164片,涉及的地下文物遗址有战国至汉代的蓟城、唐辽时期的幽州城、金中都、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等。其中相当一部分遗址,在危改工作结束后,将荡然无存。因此,加强北京城市建设中的地下文物保护工作,已成为各级政府必须正视和加以解决的当务之急。希望推土机铲掉的不是历史,留下的不是遗憾现有的文献历史和存留下来的各种历史文化,只保存了历史  相似文献   

12.
牛河梁文化遗址的价值和制定条例的必要性 牛河梁文化遗址位于朝阳市建平县、凌源市的交界处,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红山文化,是距今约5000多年的大型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址,其布局和性质与北京的天坛、太庙和十三陵相似。该遗址1981年被发现,1983年开始发掘。它的发现将中华民族文明史提前了1000年,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曙光”。  相似文献   

13.
白园怀古     
阳春三月,借参加一个笔会之机,前往古都洛阳参观游览。这座名城的旖旎风光,丰富的历史遗存,使我倾倒。牡丹园的国色天香,龙门石窟的奇绝壮美,古墓博物馆的幽邃厚重,二程遗址的文化氛围,关林翠柏,马寺古钟,少林名刹……展示了九朝古都风貌,真不愧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摇篮。最令我难忘的,是大诗人白居易长眠的白园。  相似文献   

14.
从北京城西直门往西,驱车七里许,上西三环北路,过苏州立交桥向东,可以发现一片红墙碧瓦、典雅肃穆、古色古香的建筑群落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这就是日益受到海内外广泛注目的北京艺术博物馆。 北京艺术博物馆的前身是万寿寺,始建于明朝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历经清代康熙、乾隆、:光绪皇帝几次大规模翻建,最终形藏了集寺庙、行宫、园林为一体的  相似文献   

15.
明城墙遗址已经成为历史,像一位无言的老者,遗址公园散发岀独具的魅力,在闹市里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梅花树像是一位小姑娘,不仅衬托着明城墙,更将遗址公园点缀得如此富有魅力和魔力,延续着明城墙对北京城独具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城市管理与科技》2011,13(4):72-73
丰台区是北京市城六区之一,是北京市区县功能定位中的城市功能拓展区。丰台区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曾经是辽金时期的皇城所在地。先有莲花池,后有北京城,莲花池奠定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卢沟桥和宛平城是北京自古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和经济命脉,卢沟晓月见证了京城往昔的繁华。  相似文献   

17.
八里店镇     
八里店镇位于湖州市东郊,与市区紧紧相连。北临太湖,距上海150公里,长期申黄金水道、318国道贯通全境。镇域面积90平方公里,人口5.5万,辖35个行政村。八里店镇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钱山漾遗址留下了4700多年前丝绸文化的印迹;毗山遗址山土的商周石器默默诉说着先祖繁衍生息的悠久历史;建于元末明初的戴山古塔诉说着沧桑变迁。2004年,全镇工业总产值达到94.62亿元。全镇已形成了以纺织和金属制品为主导产业,以建筑、新型建材、医药、化工、印染等为专业群块的工业经济格局。其中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32家,金洲集…  相似文献   

18.
东山县博物馆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同时,积极发掘闽台文化,为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架起一座金桥。最近被福建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光荣称号。东山县博物馆创建8年来,先后普查了200多个文物点,发现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址11处,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址4处,古建筑  相似文献   

19.
殷墟     
殷墟,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阳西北,横跨洹河南北两岸。古称“北蒙”,又名“殷墟”,甲骨卜辞中又称之为“大邑商”、“商邑”,为中国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300年——公元前1046年)的都城所在地,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上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最早的古代都城遗址。以都城建设、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殷墟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灿烂和辉煌。在中国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罗殿国是今彝族先民建立的境内还包括其他一些民族的国家,建于蜀汉建兴三年(225年),唐宋时期,仍称为罗殿国,有时写作罗甸国,南宋末年,即将推翻宋王朝的蒙古贵族,统辖了罗殿国境城,将罗殿国改为普定府。罗殿国从建立到改为府,经历了1029年,如此历史悠久、境跨今数县的国邑,其都邑在今安顺市(县、市合并后的安顺市)境内。最近考察了位于安顺市双堡区杉木乡洗马塘的安榨遗址,对罗殿国都邑的发现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从几个历史时期,从各个角度,结合彝、汉文献、考古发掘材料、安榨遗址等史实,对此试作考证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