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辽宁人大》2008,(9):43-43
中小学生假期安全催生托管经济 一到假期,越来越多的家长多了新的考虑和惦记:要不要送孩子去托管班?“托管”这种旨在解决假期学生的安全、吃饭和功课问题的新形式在各地开始逐渐升温,受到了很多家长的追捧。  相似文献   

2.
樊赛 《人大论坛》2010,(4):39-40
“教师节变味了!它已演化为学生的送礼节、老师的收礼节,每年的教师节成了许多家长和教师关系的‘节骨眼’,成了学生和家长的‘一劫’。”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张树华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游走在“农民”和“市民”之间,建设了城市,却很少分享成果;生活在城市,户1:2本上却写着“农业”二字。 “农民工”这一在中国早已约定俗成的称谓,要不要取消?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侨联副主席王鹏杰认为,现在市场发生了变化,经济发生了变化,社会也发生了变化,“农民工”作为一个历史称谓也必然会成为历史。  相似文献   

4.
“疑人”可用“用人”要“疑”陈亚,周克明“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意思是说,怀疑这个人就不要用,任用了就不要怀疑他。千百年来、在这方面的用人佳话不胜枚举。然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笔者根据长期的实践、调查与思考,认为这一原则在理论上和实际操作...  相似文献   

5.
王贵秀 《同舟共进》2010,(10):14-14
关于“既得利益阶层”的问题,中共高层领导人在上世纪50年代已有所触及。1956年11月,在八届二中全会上,刘少奇提出要警惕社会主义国家中出现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毛泽东进一步强调指出:“我们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长官僚主义作风,不要形成一个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这可以看作是当前讨论的“既得利益阶层”问题的源头。  相似文献   

6.
一要注意仪表,出口成“礼”。教师衣着要朴素大方、干净整洁,不要穿奇装异服,不要留怪发式,穿拖鞋敞着衣服上课更是大忌。说话要出口成“礼”,讲究文明。首先要从外观和谈吐上给学生一个好印象。二要胸有成竹,因势利导。这里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心中时刻牢记“教学目的,”切莫脱离“正道”去任意“驰骋”。二是要正确处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既要防止空谈“理论”,也不要陷入单纯的材料,又要因势利导地将其上升为理性认识。三是处“变”不惊。这里的“变”指课堂上干扰教学的言行发生,要注意排除干扰,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入“…  相似文献   

7.
一要实事求是,不要添枝加叶;二要真心实意,不要虚请假意;三要和颜悦色,不要横眉冷对;四要良言相劝,不要恶语伤人;五要言传身教,不要言行不一;六要趁热打铁,不要错过时机;七要釜底抽薪,不要扬汤止沸。批评学生“七要”“七不要”@吕连宏$辽宁省铁岭农业学校  相似文献   

8.
沈小平 《前进》2013,(5):56-56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江苏代表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面对纷繁的物质利益,要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宾,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划出公私分明的界限。风趣而朴素的话语,意味深长,发人深思,为每一位领导干部重重地敲了一次警钟。  相似文献   

9.
2000年,有关社会上销售假窃听器的报道不断见诸媒体,为了了解真实情况,记者决定以此为线索,进行一次实地探访。2000年10月22日上午,记者来到了“窃听器”卖得很火的西直门地铁站。记者首先从人民医院附近的地铁口进去,没有发现有人销售“窃听器”。于是,就决定先到成铭大厦对面的地铁口瞧瞧。就在记者沿台阶而上,要到地铁出口时,一个中年妇女和几个30岁左右的男子上前问:“要不要各种证件,要不要发票?”随即围了过来。当记者问有没有窃听器时,一个站在旁边的年轻人说:“有。” “多少钱一个?”记者问。 “一百…  相似文献   

10.
前年的《中国青年报》上,曾有过一场引起很大反响的“母女对话”。缘起是一篇孩子口吻的《给妈妈的十四条建议》,其中有这样的要求:“我需要帮助,也需要独立”、“为了成长,请允许我犯些错误,让我自己在生活中学会如何生活”、“请不要强迫我按照您的模式去生活”、“如果您想成为我的朋友,那就得放下家长的架子”……算一篇小小的独立宣言了。  相似文献   

11.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廖建桥日前的一篇随笔《请不要叫我老板》在各大网站论坛、高校BBS上传为热门话题。文章里说: “谁要叫我老板,我将取消他(她)作为我的研究生的资格。”廖教授如此较真,是因为时下研究生给导师打工已从“潜规则”上升为“显规则”,不少研究生流行叫导师为“老板”,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在给导师做着与专业没有多大关系的  相似文献   

12.
白杨林  何益 《群众》2013,(4):79-79
3月8日上午,总书记习近平来到人民大会堂西大厅,同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江苏代表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他谈到:“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宾,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划出公私分明的界限。  相似文献   

13.
《当代广西》2012,(19):59-59
严打派——家长不准到校 立法禁止送礼 韩国政府从2009年开始,严厉打击家长给老师送礼行贿的行为。政府要求家长在教师节前后至少一个月的时间里,不得去学校,以免有送礼的嫌疑。在韩国,如果老师接受家长馈赠的现金金额足够大的话,有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相似文献   

14.
小正  春鸣 《当代广西》2013,(2):60-60
温州市鹿城区一位姓季的妈妈发现两岁的儿子身上有淤青,怀疑儿子在幼儿园受了委屈,为了“搜集证据”,她买了一支录音笔,让儿子带着去幼儿因。有网友感慨:难道孩子家长和老师之间,也要上演“谍战剧”了吗?  相似文献   

15.
三年前仲秋的一天,我们参加了一次让人难忘的家教研讨会,之所以难忘,是因为几位母亲的谈话曾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一位中年妇女对身边一位稍年轻些的母亲说:“假如让你再生一胎,要不?”这位年轻母亲几乎不假思索就回答:“不要,打死也不要!”让人意外的是,年轻母亲刚说完,周围的几个人竟随声附和: “可不,现在的孩子太难带!” “心扒给他们,也感动不了他们!” 这使我们十分震惊。早就听说过欧美、日本一些年轻夫妇不要孩子,被称为“丁克一族”,原因是想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愿对生儿育女承担责任,而眼前这些母亲们不同。事后,我们采访了这些母亲,得知她们绝不是一些不负责任的人,她们都非常喜爱孩子,对抚养孩子也都十分尽责。她们之所以不想再要孩子,是孩子伤透了她们的心。 那么,孩子到底怎么了?  相似文献   

16.
法律问答     
法律问答编辑同志:我们单位有一位干警因1作需要于1993年12月调出。一年后经组织决定,又调进公安队伍,该同志系二级警司。请问该同志的“警衔”要不要重新上报批准?湖南王有年王有年同志:根据有关规定,于各调出公安机关,其警衔自动取消,再调进公安机美,必...  相似文献   

17.
参政议政“六要六不要”最近,在哈尔滨市南岗区委统战部组织的统战理论研讨活动中,民主党派成员就做好参政议政工作,提出要坚持“六要六不要”。一是要努力学习更新知识,不要只凭老经验。民主党派成员要想充分发挥参政议政职能,就要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建设...  相似文献   

18.
“提心吊胆”是许多孩子家长在3月初那些日子里的真实感受;发生在河北省唐山市小学校园的系列绑架案(未遂),曾经引起了很多家庭的恐慌。绑匪设下重重机关,一时间难辨其踪。对此,市教育局下发红头文件:严密防范!对此,家长警告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对此,唐山路南警方毫不气馁,立下军令状:掘地三尺,也要挖出———危险!“隐身人”实施绑架2005年3月4日是令人感到恐怖的一天。对这天印象特别深刻的除了唐山市路南区某小学的教师外,还有一年级学生肖某的家长;当天,该校发生了一起未遂的绑架案,差一点成为他们的“黑色星期五”。事情的发生没…  相似文献   

19.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意思是说,使用这个人就不要怀疑他,怀疑了就不要重用他。干百年来,历代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视之为用人的法宝。然而,笔者根据长期的实践、调查与思考,认为这一原则在理论上和实际操作上都存在着一些误: “用”之误区。有人认为,“用人不疑”就是要绝对相信所用之人的德和才,用与被用两放心,否则他就不可能放胆实干。这是形而上学的观点,是片面、错误的认识,结果只能是用人单位对所用之人缺少必要的“疑”,即考察、监督,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同时,所用之人也会以此作为借口,对必要的监…  相似文献   

20.
在广东省今年的“两会”上,省人大代表、广州市市长张广宁在参加广州团代表分组讨论时建议:希望人大立法要细,不要含糊、不要有浮动空间,只有这样政府才能更好地依法行政。他说:“很多人以为有些事情光靠政府部门开个工作会议就行,其实不行,更重要的是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