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德式违章     
王文 《政府法制》2013,(15):38-38
德国人的严谨和恪守原则世界闻名。他们会事无巨细地设定条款,把一切事情都加以规范。这一点在交通规则上可以得到充分地体现。  相似文献   

2.
王慰 《法律与生活》2009,(16):33-34
这些可敬的执法者一定深切地体察到了一个事实:对任何一个普通公民来说,不管何种原因被牵涉进刑事案件之中,都是一件极为严重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老牛     
傅章林 《江淮法治》2009,(16):57-57
几十年过去了,我依然忘不了那头老牛,睡梦中都看得到它骄健的身影在向我走来。童年值得记忆的事情很多,惟有那头老牛深深浅浅地永驻我的心坎上。  相似文献   

4.
看着天色一点点明沉下来,53岁的秦老师不由地着急了,“得赶紧想办法给教室扯根电线装个电灯啊,孩子们的眼睛都贴到书本上了。”其实,想给教室装电灯的愿望在秦老师的脑子里产生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可7个都过去了,事情却丝毫没有进展。风呼呼地刮进来,孩子们没敢关门,“关了门,这里就是黑洞洞一片了,”秦老师脸上满是苦涩。  相似文献   

5.
海明威在他的短篇故事《世界之都》里,描写了一对住在西班牙的父子。经过一连串的事情后,他们的关系变得异常紧张。男孩选择离家而去。父亲心急如焚地寻找他。  相似文献   

6.
老家的母亲在电话里沉痛地告诉我,我小时候的玩伴小权喝农药自杀了。虽然每天都面对充斥着刀光血影、意外与谎言的新闻报道和案例故事,但当这样的事情真真切切地发生在我熟悉或者说曾经如此熟识的人身上时,我的心还是猛地紧了一下。  相似文献   

7.
智慧养心     
佚名 《政府法制》2008,(19):39-39
一天傍晚,听到邻居院子里有轻微啜泣声,原来是邻居家上中学的女儿回来了,可能是因为没有考到第一,正委屈地向父亲倾诉。弄明白事情原委,那位父亲笑了,他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啊,记住,凡事都要问自己两个‘为什么’,你就心平气和了。”  相似文献   

8.
经常有人认为做律师太简单,其实不然。不过应该说经常可以看见很简单地做着律师的人,我想最为简单的律师就是给法官好处,然后其他任何事情都不管的律师,这样做律师只要能吃会喝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9.
苗勇 《江淮法治》2008,(12):20-20
道德其实就是每个人内心的法。一个人通过学习,完成社会化任务以后,在意识中所确立的伦理规范体系,是指导这个人言行的规则。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话可说,什么话不可说,都是由这些规则进行约束的。因此,正如一个国家需要通过立法建立健全法律体系一样,每一个人都要自觉地为自己确立完整的内心的法。内心的法,使我们的行为具有了善良的性质,从而获得了行为的自由。  相似文献   

10.
剑察 《政府法制》2008,(14):26-27
“在具体的工作中,很多事情是约定俗成的,只要考虑到对大局有利、对长远发展有利,让局部作些牺牲,都是允许的。这种现象现在到处都是。”2008年5月12日,安徽省黄山市政协原副主席吴洪明(副厅级)在该省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庭上,为自己涉嫌滥用职权致使国家遭受6800余万元经济损失的行为振振有词地开脱道。  相似文献   

11.
每当我看到那些人被强暴、谋杀、虐待和毁灭,我都明白在某个地方有某个人将继续伤害别人,他可能坐在什么地方回味自己的所作所为,仔细品尝它,并在细细把玩中获取快感。他是真实的人,在某个地方等待着,他的冲动会一次次地增强,任何时候我都无法预知将发生什么事情,但我确信:除非有人去阻止他,否则他会再次杀人,一次又一次地杀戮下去。  相似文献   

12.
曹雨文刚过40岁,却在基层法庭摸爬滚打了18年。他说:“法官是最不能投机取巧的职业。每一件事情、每一起案子,都得扎实地干、拼命地干。”这股拼劲儿、干劲儿,让他成为全院办案最多的法庭庭长,让他获得劳动模范、杰出青年法官、公正执法标兵等一系列荣誉,也让他成长为基层法院年轻的副院长。  相似文献   

13.
曾仕强在2004年2月2日的《经济观察报》上发表观点:中国式管理的三大主轴是“以人为主,因道结合,依理而变”。这三者的关键都是人,主张有人才有事,以理念来结合志同道舍的人,合理地解决问题,而不是凡事“依法办事”。实际上,中国的管理从来都是更多地以人为中心,而不是像西方那样以事为中心。西方管理,首先把事情分门别类分析清楚,划分不同的部门职位,然后招聘合适的人员。  相似文献   

14.
2006年,香港发生过一件事情:一所大学的教授,发现自己的信箱里面有一万元现金,一看才知道,原来是自己的博士生放的,希望教授能够把考题和试卷卖给自己。当然,教授报警,这位来自内地的学生最后入狱。在香港,行贿和受贿一样,也是严重罪行。这件事情在香港引发很多议论,尤其是在校园里面,香港土生土长的学生们都觉得不可思议,不是不敢这样做,而是连想都没有这样想过,想不通为何有人敢于这样公然挑战法律。原因很简单,用廉政公署前官员的话来说,就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行贿是不对的,不应该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父亲     
听说儿子在城里犯了案,关在了牢里,五十多岁的父亲急了。他毫不犹豫地找亲戚借了钱,带上几天的干粮,急匆匆地赶到了从未进过的城里。城市很大,父亲分不清方向,他问了很多人,他们都不认识他儿子。在没有乡亲的城里,父亲觉得什么事都不好办,他的那点准备也很不充分,还没有见到儿子,就已经弹尽粮绝。自从听说儿子关在牢里的那一刻起,父亲心里象压着一块巨石,他做每一件事情,都要想一想这样是不是能够尽快见到儿子。  相似文献   

16.
可贵的细节     
朋友,当你阅读这篇文章的的时候,也许你会觉得,这有什么,都是些不足挂齿的小事,甚至还称不上是个“事”,确切地说,只是一些小小的细节。然而,我却认为,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这些细微之处,点滴之间,则往往更能折射出一个人的品质,更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人格魅力。这些不经意间的细节。是他们精神内核的一种证明和对做人的一种坚守。我想,并不是所有的人在遇到这些小事情的时候,都能像他们那样做。所以,我用笔,将这些细节,一一地记录了下来。  相似文献   

17.
2012掘金三宝     
2011年过去了,2012年已经到来。在这一年当中我们有很多事情要总结,有一件事情我相信很多投资人都不会忘记:2011年中国的经济在全世界来看,增长是比较快的。我们没有美国这样的失业率。也没有欧洲这样高的债务,为什么我们的股市会这么不争气?最近股市连续破了低点,连2300点都破了。  相似文献   

18.
陈悦 《江淮法治》2012,(24):27-27
中国一向都不缺少好事者和所谓的专家.大凡在热闹的争论场合更是如此.而且在争论之中.一旦选择了立场.似乎就必须坚持,很难进行转换或者中和。要么左,要么右,中间的立场都是“骑墙派”.在哪一方都不受待见。笔者始终认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任何事情都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将一件事情孤立起来进行分析。在学生长跑的问题上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9.
人对待任何事情都要“拿得起放得下”,这是人生的至理名言。  相似文献   

20.
“都是(因为)那个黑车司机,如果不是他死了,后面的事情都不会发生!” 1月13日,宝山“6·22”枪击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