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罗蔚 《公民导刊》2007,(4):41-42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对于食品安全的专项整治工作力度不断加大,食品市场安全状况明显好转。但日前,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随着城市食品安全体系的逐步完善,一些农村地区食品安全问题却开始显现出来,在农村食品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过期食品等情况比较突出,食品中毒事件仍然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2.
加强食品安全 迎接世博会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进论坛》2009,(4):40-41
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三鹿奶粉”事件再次把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推向风口浪尖。食品安全问题频频见诸于报端,这不禁使广大消费者心存疑虑,我们身边还有安全食品吗?很多消费者甚至发出“明天我们还能吃什么”的无奈之语。这些事实让我们感到无比的忧虑,中国老百姓对于食品安全的信心在下降。而2010年,上海将迎来世博会,它的举办将极大地推进城市发展进程,通过吸引众多的旅游者,增加同世界的接触,  相似文献   

3.
任茂东 《中国人大》2011,(11):28-28
在食品安全事件频发、酉姓呼声强烈的当前,全国人大常委会迅速行动,从4月至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组对内蒙古、吉林、上海、江苏、湖北、四川、陕西等省市执行食品安全法的情况进行了深入检查,并委托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分别对本行政区域内食品安全法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在检查过程中,一些常委会委员对食品安全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在此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一部食品安全法的制定,引发了国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热议。时过几个月后,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仍在持续。的确,由于食品安全涉及到每一个公民,再加上这个问题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都会成为一个公共话题。而通过法律来维护食品安全,将更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新政     
《创造》2010,(10):8-8
国家四部门:食品安全职务犯罪不得缓刑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9月15日正式对外公布了《关于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动的通知》.强调:对于包庇、纵容危害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的瘸败分子,以及在食品安全监管和查处危害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中收受贿赂、玩忽职守、  相似文献   

6.
以风险社会为背景研究我国的食品安全犯罪,基本上成为我国刑法学界的一种通行做法。但是,由于我国的食品安全事故所体现的风险并非贝克所指称的风险社会中的“风险”,所以运用风险社会理论并不能解释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与此同时,对于我国食品安全犯罪频发的现状,风险刑法理论也不能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因此,我国食品安全犯罪的研究应从风险刑法回归到传统刑法的道路上。  相似文献   

7.
食品安全问题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多发频发,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因此,大力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工程建设,对于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构建食品安全治理新机制,践行食品安全社会治理理念,丰富食品安全治理渠道,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8.
去年底调任农工民主党湖南省委专职副主委的蒋秋桃代表,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工作了27年,对于事关老百姓舌尖上安全的监管问题,自然是她在全国人代会上关注的焦点,谈起食品安全问题,她也是如数家珍。  相似文献   

9.
王萍 《中国人大》2009,(23):18-21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食品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危害。食品安全法一方面在食品安全事故的预防和监管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完善了对于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置机制,包括报告制度、事故处置和责任追究三方面。“官员问责”成为其中最大的亮点。  相似文献   

10.
程衍方  潘益杰 《小康》2005,(2):52-52
从本刊的关于饮食小康调查的结果来看,大多数被调查者对食品安全抱有忧虑态度。在所有调查的大项中,食品安全的得分是最低的。人们对当前食品安全的不满意度超过了50%。这是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食品安全事件频出已引起食品消费忧虑一说到食品安全,接受调查的有关专家就直摇头,他们几乎都直言不讳地说:无论是作为专家还是生活中的消费者,我都对食品安全表示极度的担忧!从问卷调查的情况看,对于食品安全的忧虑度专家比普通百姓高,城镇居民比农村群众高。有一政府官员在接受调查时说,《小康》关于饮食小康的调查很有必要,是对社会舆情的一大补…  相似文献   

11.
食品安全的监管与救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起食品安全问题.很多人已经见多不怪,甚至到了麻木的地步。2009年6月1日新的食品安全法实施了,但新法的实施并没有杜绝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这就应该引起我们思考.为什么新的食品安全法实施了。食品安全问题依然严峻?所以现在我们不能再简单地归结为法律体系不健全。那么究竟什么原因?其实这是食品安全中最重要的环节,那就是我们的监管体系出了问题。由于监管不到位.执法不严,才造成不断出现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做好机关食堂食品安全工作,日前,浙江省金华市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组织召开了全市机关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座谈会。会议总结交流了近年来全市机关食堂食品安全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就如何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做好成本核算、提高机关干部满意率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使大家充分认识到目前机关食堂在食品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增强了食品安全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3.
庞鹏  王娜 《重庆行政》2020,(1):34-36
食品安全因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而一直备受关注。虽然我国的食品安全法2015年已经进行了一定的修改,但这并未消除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忧虑。在制度层面,单纯的自力救济和滞后的监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遏制食品安全问题的现实呼唤,还需发挥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体系的群策共治优势。作为一种公共警示制度,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对于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至关重要,而要做到其客观、及时和准确,需要建立完善的预警平台,并健全的风险警示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4.
范颖华 《小康》2014,(2):64-65
食品安全、非公经济发展、雾霾、耕地污染等生态问题、休闲产业发展等成为企业家代表委员们在2014年全国两会上重点关注的问题。对于上述问题的解决,他们又有哪些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5.
卢雷 《传承》2009,(6):126-127
食品安全监管是政府进行公共管理、积极回应公民需求、构建责任政府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存在着完善法律体系、规范食品安全标准等责任缺失的问题。因此,当前应积极探索多种有效途径以强化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政府责任。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推进我国食品安全体系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亮点一:明确责任,全程监管不留真空“几个部门管不了一头猪,十几个部门管不了一桌菜”,长期以来,职责不清和权责不明是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因此,在食品安全立法过程中,许多人建议将食品安全问题交一个部门统一监管,以解决食品监管“九龙治水、各管一头”问题。这种建议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由于食品生产的链条比较长,从农田到餐桌,  相似文献   

17.
对于食品小作坊、小摊贩,绝大多数人都不陌生,无论在城市还是乡镇,街头巷尾总有他们的身影,但卫生和健康问题却令给群众生活带来极大方便的食品小作坊、小摊贩在市场中饱受争议。在食品安全成为国家和社会高度关注对象的当下,食品小作坊、小摊贩该何去何从?如果不能完全取缔食品小作坊、小摊贩,又该对其如何规范、管理?为破解这些问题,《中国人大》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白克明。  相似文献   

18.
《协商论坛》2012,(5):28-28
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属于多部门、分段管理模式,为解决多部门监管存在的职能交叉和职能缺位问题,从国务院到地方各级政府还成立了议事协调机构。监管体制看似严密,但在食品安全事件中,很少有监管部门能事前主动发现问题,总是媒体率先曝光,随后相关部门再加强监管和查处,这说明目前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仍存在着监管漏洞及运行不畅问题。  相似文献   

19.
政策信息     
《政策》2010,(5):61-62
《2010年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安排》发布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10年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安排》指出。2010年要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制定清理现行食品安全标准的工作方案,对现行食品质量标准、卫生标准和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的标准进行清理,解决标准缺失、重复和矛盾问题。制(修)订食品中农药残留、有毒有害污染物、致病微生物、真菌毒素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20.
《世纪行》2012,(9):11-11
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是建设幸福湖北的重要方面.而“三小”食品安全监督工作又是食品安全工作重中之难。民进湖北省委会深入武汉、鄂州等地就“三小”食品安全监管问题进行了凋研。通过调研,了解到当前食品卫:生安全中,虽然对“=三小”行业的监管发挥了重大作用,但还存在薄弱环节,甚至出现“盲区”,主要表现在配:套法规尚未出台、思想认识不到位、管理体系不完善等方面。在日常监管工作中.往往存在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政府对食品安全经费投入不足,缺乏便捷性有效检测设备。二是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机制,“执法监管”与“专业检测”相分离。三是食品安全整治和专项行动不够深人。因此,我省要勇于先行先试,:善于探索性地寻找解决“三小”监管难题的途径,进一步建立健全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的管理制度。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