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就邓小平理论与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一般社会历史条件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律的思想,符合了现代公关产生的政治条件,邓小平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符合了现代公关产生的经济条件,邓小平关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符合了现代公关产生的社会技术条件,邓小平关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符合了现代公关产生的社会技术条件,邓小平关于继承和发扬人类优秀文化的思想,符合了现代公关产生的历史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面临拨乱反正和发展经济的两大任务,邓小平以杰出政治家的气魄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思维方式,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两个著名论断。这两个论断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丰富与发展,20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的快速进步,都与这两个论断紧密相连。首先,当时中国百废待兴,因此“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许多问题的基础,其次,在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我们如何发展?走什么道路,用什么方法?拼人力、拼资源,还是依靠科技,邓小平从唯物史观的高度作了正确选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过程,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推动了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从而揭示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据此,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生产力标准,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然结论。邓小平同志在提出生产力标准的同时,又提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标准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标准。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即党要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发展,是对社会发展标准多元性思考的结果。社会发展标准的多元…  相似文献   

4.
源自西方的现代性传统以显著的方式影响了邓小平的理论旨趣。在现代性观念谱系的选择中,邓小平重新评估了现代性民主与法制观念的进步意义。对以理性为支柱的现代性科学精神的重新弘扬,确立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是邓小平理论向现代性传统回瞻的必然。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在扬弃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需求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现代科学技术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社会发展动力观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各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已经充分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条客观真理。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和生产力学说,不仅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的指导意义,而且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1988年,邓小平同志总结了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七、八十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第一次鲜明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界和学术界一致认为,邓小平同志这一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重大贡献。但在研讨“第一生产力”的理论依据方面,理论界则有许多不同的表述。 第一种观点认为,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发展生产力问题 ,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 ,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了全新的界定。在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 ,形成了独特的发展生产力思想  相似文献   

9.
在上世纪80年代形成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精髓”①,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生产力学说的重大发展。此后的十多年间,时代列车飞速前进,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江泽民同志以他厚实的科技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准确地分析和把握当代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我认为这些丰富和发展可以从如下五个方面来认识。一、科技动力论江泽民同志在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把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动力作用提高到前…  相似文献   

10.
生产力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理论的中心思想。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对生产力思想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紧密结合新时代特征和中国的具体国情,以新的思想、观点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作出了新贡献,主要表现在:在强调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还强调解放生产力;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论断;提出以生产力标准为核心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在对当今科技经济发展关系高度概括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科学论断。这一论断不仅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的学说,而且也为我们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大力发展生产力指明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一、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掌握科学技术理论是深入学习领会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邓小平同志不但重申了这个观点,而且创造性地发展了这个观点。1988年9月12日,邓小平同志说:“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还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的一系列论述,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二十年来,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加速了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4.
一、发展生产力,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因此,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邓小平同志十分注重发展生产力。同时,邓小平同志十分肯定科学技术在发展生产力中的作用,他指出:“科学技术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邓小平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结合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客观实际,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基本观点,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内涵丰富深邃,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崭新的时代内容。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突出的新贡献,是提出了新的社会主义观,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重大转变,赋予社会主义以现代的新形态。本文主要论述了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形态转变问题上的科学思维方法论的突出特点,邓小平实现社会主义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的基本的理论标志,以及邓小平的新社会主义观的基本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论述总是同发展生产力结合起来,始终把生产力问题当成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思索的焦点。因此,解放、发展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观的关键。 一、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突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培育一大批优秀企业家的要求,从企业的含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说明企业家和中国现代企业家的特定涵义,进而从我国20年改革开放中企业家的浮沉经历、借鉴国外企业家的经验教训提出中国现代企业家必须具备五种素质。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历来重视社会管理问题,强调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和健全责任制和监督机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在社会转型的今天。我们总结和学习邓小平社会管理思想,无论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根本精神,也是邓小平发展唯物史观的核心思想。因此,认真学习研究邓小平发展唯物史观的核心思想,对于深刻而全面地理解和把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精神实质与理论依据,真正做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途径、本质属性与根本任务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邓小平剖析、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矛盾是生产力和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