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龚志军 《求索》2013,(2):202-204
国际私法主要是通过冲突规范指引选择应适用的准据法这一间接方法来解决国际民事法律冲突。长期以来,理论与实践大都认为这一过程尤其是准据法的选择主要是一种纯技术过程。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国际私法的发展,近年来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其中注重伦理价值,将伦理因素引入准据法选择因有利于国际私法实质正义价值的实现而日益得到关注。因此.重视国际私法对涉外非婚同居关系调整的伦理基础,认真研究涉外非婚同居关系准据法选择需考虑的伦理因素.对完善涉外非婚同居关系的法律适用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对国际经济关系依赖的不断加深和涉外民商事交往的频繁发生,自然人的跨国流动,涉外非婚同居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涉外非婚同居是一种带有身份性质的民事关系。根据“自体法”在涉外合同和涉外侵权法律选择方面的运用,涉外非婚同居财产关系的“自体法”应当这样表述:涉外非婚同居应首先适用当事人协议选择的法律;未选择法律时应当适用当事人的同居地法或者共同的国籍国家的法律;上述法律不得违反法院地国家的强制性规定。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大学生非婚同居产生的原因,如大学生作为成年人正常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社会环境对性道德的宽容,让人们更尊重两性共同生活方式的自由选择权,大学生对自身性权利的主张也越来越强烈;法律渐渐放宽了对非婚同居的态度;非婚同居在经济、法律、生活等方面的优势,是大学生选择非婚同居的重要原因,为非婚同居问题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非婚同居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由非婚同居引发的各种纠纷也越发凸显,尤其是财产纠纷更为突出.对于我国非婚同居的财产问题,我国的现行规定则是少而又少,缺乏实际意义上的操作性,且过于原则化,不足以应对在实践中产生的各种各样的纠纷.法律应当做出必要的规范,以统一司法认识,对于同居予以立法规制,可以更好地保护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特别是保护弱者的权利不受侵害.  相似文献   

5.
胡卫东  曾昭皓 《前沿》2005,(12):104-107
未婚同居现象是法律不能回避,也不应该回避的社会问题。当前,法律对未婚同居进行调整实为必要。未婚同居立法须以价值中立原则、区别对待原则、契约规则原则和保护及补偿原则为指导,规定同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同居期间所得财产的归属,对子女和同居关系的解除等问题作出合理安排。  相似文献   

6.
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对于一个社会来讲,已经成为渗透到全社会各个层面的终极工具.网络的迅猛发展,对法律提出了挑战,特别是对与新技术紧密相关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伴随我国网络技术的进一步成熟,网络环境下的侵权案件层出不穷,尤其是著作权侵权案件,逐渐成为理论界近年来讨论的热点之一.在新的技术条件下,我们必须正视著作权法律制度所面临的新的问题和挑战,规范虚拟世界的著作权法律关系,构建日益完善的著作权司法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7.
建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燕  李晶晶  朱鹏 《理论月刊》2008,(1):178-180
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而农村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原则对于构建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具有宏观的指导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基本原则的凝练,以期为我国构建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陈俊 《传承》2012,(18):88-90
在现代社会,法律制度在社会运行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保障和促进社会良性运行的最有力和最有效的工具。完备的社会协调机制需要健全的法律制度来保障和维系。我国社会协调机制法律建构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利益关系的有序调整与和谐稳定。因此,必须从法律信仰、法律制度体系和监督机制等方面对社会协调机制进行法律建构。  相似文献   

9.
曹绪红 《前沿》2006,(2):131-134
经济法是市场经济之产物,经济法律制度追求实现实质正义和对社会的二次调整方式使其在众多法律规范中独树一帜.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作为解决公司人格滥用问题的一种有效措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防范滥用公司法人独立人格和有限责任来逃避义务和责任,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利,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的正义、秩序和效益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己被广泛运用,但我国对其了解和研究尚嫌不足,有关法律亦无明确规定.本文运用价值分析的方法,从经济法价值和调整方式两方面探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以期对我国引进该制度,促进经济法律规范的完善有所禅益.  相似文献   

10.
刘红柳 《求索》2014,(6):56-59
构建平等、和谐的法律职业共同体是建立法律权成、培育法治信仰的题中之义。我国目前法律职业共同体,尤其是法官、检察官、律师之间的关系存在诸多错位和冲突,需加快司法改革步心,通过建立统一的准入制度,完善的法律职业教育制度与职业转换机制来实现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共融共生。  相似文献   

11.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我国劳动关系的现状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和谐的劳动关系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若想顺利实现,就必须将其纳入到法制化的轨道,通过法律实现对劳动关系的合理规范与调整。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不仅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同时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有效手段,必然会在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过程中发挥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是一个和谐关系系统,法通过对这种系统诸要素的调整来实现社会和谐。发挥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必须积极推进法治建设进程,做到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构筑良好的法律制度;坚持依法办事等。  相似文献   

13.
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现代社会的文明标志之一.我国宪法第41条明确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1994年我国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对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劳动法律制度有我国批准和参加的国际公约(如<男女工人同工同酬公约>)、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通过的法律、国务院颁布的法规、国务院劳动主管部门颁布的部门规章,还有各种地方性行政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正面临利益格局重新调整、各类社会矛盾比较突出的问题。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协调利益关系,尤其需要协调阶级阶层利益关系、城乡利益关系、区域利益关系、劳资利益关系、干群利益关系、行业利益关系等。协调利益关系的基本前提是建立和健全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根本保证是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重要途径是优化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广州X村同居青年动机进行研究,说明同居既是内在的生理心理变化的结果,也是外在的社会环境变迁的体现.不同性别在同居动机上有着明显的战略性差异.同时,男性以于二人关系具有支配权,这是传统的男女地位不平等思想衍生的结果,并会直执着或间接影响二人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亲属法的发展史上,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经历了从受歧视到受保护的过程。现代社会大都确定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许多国家亲属法中均设有认领制度,以使非婚生子女依法取得婚生子女资格。我国婚姻法中没有非婚生子女认领制度,这不利于非婚生子女的健康成长。因此,有必要借民法典制定之机,设立非婚子女的认领制度,以完善我国婚姻家庭立法。  相似文献   

17.
当前信用危机已经成了关乎市场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我们必须加快社会信用立法的步伐,在深入分析现有社会信用法律制度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外信用立法的先进经验,根据我国的国情,及时调整社会信用法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社会信用法律制度的构建与完善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刘艳娜  陈胜 《前沿》2008,(7):123-128
和谐世界是国际关系的一种良好状态。国际关系既包括国家之间公法层面的关系,也包括私人之间国际民商事领域的私法层面的关系。调整跨国关系的法律制度可以影响国际关系的状况,国际私法作为调整国际民商事关系的法律,对构建和谐世界具有重要作用。从国际私法的历史、自身特点以及国际社会来看,构建和谐世界应是国际私法在21世纪的价值取向。适当法理论是适应这种价值取向的国际私法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19.
碳排放制度的民法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澍 《求索》2011,(4):157-158
碳排放制度是以气候环境资源为标的构建的法律制度,是构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碳排放权制度也是运用市场手段推进新型社会生产方式、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体现。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民法在权利归属和流转上具有基础性的规范作用,这也是市场资源调节机制的规范性保障。完善民法制度,构建有效的气候环境资源利用制度是发展低碳经济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对碳排放权相关的气候环境资源的基本民法属性进行探讨,并对其法律构建提出建议,以期有益于我国低碳经济法律制度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智敏 《民主与法制》2010,(17):54-56
年近半百的光棍老汉横遭车祸而亡,几个月后。一个抱着婴儿的中年女人。自称是老汉的同居女友。要为怀中的非婚遗腹子讨要全部遗产。尸体已经火化,无法做亲子鉴定。非婚遗腹子还能通过亲权鉴定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