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筹备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时,我受命联系抗战文学方面的学者.抗战八年,若上溯到"九一八"事变,在通常所说的现代文学30余年中,抗战文学近乎"半壁江山".然而,在查找信息的过程中,我才发现,关于抗战文学的叙述与评价,较其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应有的历史地位仍有不小的距离.目前拥有五千之众的现代文学队伍,抗战文学研究者为数不多;在260余种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抗战文学史著作不足十分之一;大学本科、硕十、博士论文选题中,抗战文学也算不上热门.于是,我想在自己的发言中分析这个问题,也对研究偏少的情况提出批评.但是,在准备发言稿时,我文思滞涩,难以成文,我忽然感到汗颜.  相似文献   

2.
无论时代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未来的现代中国文学史怎样写,抗战文学都是值得后人敬重的文学,是中国文学中非常宝贵的精神资源之一. 一、抗战文学最可贵的精神价值是它体现出来的民族良心 人们永远不能忘记的是:抗日战争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搏斗,在这样的时代里,任何一个有爱国心、责任感的作家,要想置身于时代主潮之外,那都是不可想象的.因为这不仅是一个文学问题,而首先是一个民族良心问题.茅盾、巴金、老舍等人的战时文学活动,就是极好的说明. ss  相似文献   

3.
国内学界近30年俄国史研究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至今的30年是国内俄国史研究全面深入发展、成果数量和质量显著提高的一个时期.但是也还存在一些明显的偏差和问题,主要是:国别史名称混乱,忽视俄国历史传统与苏联历史的内在联系;帝俄时期(俄国史)研究不足,苏联时期(苏联史)研究不广;等等.进一步推进俄国史研究的发展,应在以下两方面作出积极努力:第一,打破学科界限,将俄罗斯语言学、文化学、翻译学、哲学和文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有选择地引入俄国史研究之中,建立中国学派的"俄罗斯学";第二,俄国思想文化史的研究要特别注重借鉴俄国文学研究方法和文本资料的使用.  相似文献   

4.
"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提出,衍生了党史分期问题,值得进一步的探究。党史分期应以社会主要矛盾和党史的阶段性特点为依据。由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标志难以界定,土地革命战争和反抗日本侵略都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37年七七事变的党史阶段性特点;所以,应将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调整为"土地革命战争与局部抗日战争时期",将原"抗日战争时期"表述为"全国抗日战争时期"为宜。这样有利于更好诠释"十四年抗战"概念,充分体现局部抗战与全国抗战的区别和联系,凸显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5.
张新民 《学习月刊》2012,(18):94-95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的小说是指自20世纪70年代末("文革"十年动乱结束)至80年代85"新潮"小说全面涌现前的七八年间的小说创作。对这个时期的小说创作思潮我们的文学史和有关研究都这样描述其过程: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实际上,这种简单的线性描述不能完全概况这个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的大后方文学是以陪都重庆为中心,桂林、昆明为重镇的中国抗战文学.大后方文学的成长与发展反映了战时中国文学的主体面貌,对战时中国其它区域的文学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以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为界限,中同的抗日战争由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救亡图存的战争转为中国人民参与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有机组成部分,与这一历史进程相适应,大后方文学呈现出较明显阶段性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60多年前,日本法西斯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赢得抗战的胜利。如今战争的硝烟早已弥散,战争的伤口也在逐渐弥合。但我们也应看到,暴力与恐怖离我们并不遥远,侵略历史正被某些人改写,战争恶魔正被美化,军国主义幽灵仍在徘徊。这提醒我们:日寇的侵华史决不能忘,英勇的抗战精神决不能丢。  相似文献   

8.
正抗日战争时期,出于对敌斗争的需要,各种文艺抗战团体在战区和敌后纷纷建立起来。戏剧是最受民众欢迎的文艺形式,因此,各类戏剧团体也得到了较大发展。作为第二战区总部所在地的临汾,各种文艺抗战团体建立较早,出现过不少的戏剧剧团和剧社,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演出活动,对临汾地区的抗战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种类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和中国全国抗战爆发初期,晋南的戏班纷纷解散,艺人流散全国各  相似文献   

9.
徐春夏 《党史文苑》2006,3(1):25-27
"左联"时期,瞿秋白在特殊的政治文化语境中重返文学岗位,他从革命斗争的大背景下审视文艺的社会功能,并据此参与、指导各种非无产阶级文学流派的论辩,以文化构建的特殊方式延续了革命实践、宣泄了政治理念,继而进一步扩大了"左联"的统一战线,拓展了革命文化阵地.  相似文献   

10.
将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打通",是当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格局深化调整的某种必然.若把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三地文学纳入共同的参照视野,不难发现,1945-1949年的中国文学是更多地贯通着1950年代文学形态的,而在传统的研究中,这种内在的贯通性恰恰被阻断,由此可以引起我们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打通"和"分界"的重新思考.笔者认为,可以把距今30年以上的文学作为"现代文学史",着重从文学史观的调整、深化来建构;把近30年的文学作为"当代文学"的批评内容,着重从文学批评观的调整深化对当下文学历史完成"同代人"的留摄、考察.相信这样一种分界经得起时间推移,有利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1.
加强对各伪政权的研究李铁虎(首都博物馆)传统的抗日战争就是指的“八年抗战”,无论是中华民国史、中国革命史、国共两党的历史,都是这样说的。其实,应当是14年战争(1931年9月—1945年9月),日本人的“15年战争”意思是一样的,是按年头算的。应当分...  相似文献   

12.
一、文学是二维的现象 本世纪六十年代,接受美学登上历史舞台,使文学研究的趋向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一流派的莫基人H·R·姚斯认为:“文学史就是文学作品的消费史,即消费主体的历史”。将接受主体在文学中的地位史无前例地提高。  相似文献   

13.
全面抗战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对日抗战的指导路线。在这条路线的指引下,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的胜利。这条抗战路线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而形成,并随着抗日战争形势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考察它的形成和发展,对于研究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对于研究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历史,都是有意义的。一、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以卢沟桥事变为起点,发动了全面侵华的战争。中国共产党根据形势的变化,迅速地制定了一条全面抗战路线。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4.
<正>教育部发函要将全国教材中"八年抗战"概念改成"十四年抗战"的消息,令众多抗战历史研究专家非常欣慰。1月10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日本史学会会长汤重南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称,听到教育部要求各地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消息很振奋。早在2014年,汤重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八年抗战"说法不准确,应该是"十四年抗战"。汤重南说,东北军民为抗战做出  相似文献   

15.
广东抗战文化宣传是华南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华南》作为中共广东省委宣传抗战文化的机关刊物,具有浓厚的统一战线色彩。《新华南》在抗战文化宣传策略上兼具合作性与斗争性、政治性与文艺性、国内性与国际性相结合的特点,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东党组织在华南地区宣传"团结抗战、打败日本,肃清汉奸,建设新中国、新华南"的重要舆论阵地,为华南抗战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起止时间,国外许多学者给予极大关注.日本学者与西方学者对"十四年抗战"有不少表述和分析.其中日本学者的"十四年抗战"研究视角集中体现在学术界的"十五年战争"论,西方学界也出现一些以"九一八"事变作为中国抗日战争开端,从"十四年抗战"视角研究中国抗日战争以至世界反法斯战争的看法."十四年抗战"研究观点在国际学术界的客观存在,为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研究留下学术交流和对话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正一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阿英(本名钱杏邨),一生嗜书,在文艺研究的多个领域都有重要收获。他早期写有许多文艺评论,还创作了多部历史剧;后期以近现代小说研究为主。由于收藏丰厚,他撰述、辑录有《小说闲谈》《小说二谈》《小说三谈》《小说四谈》《中国新文学运动史资料》《晚清文学丛钞》等多部研究著作。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位著述丰硕的典型文化人还是一个"老革命"。近现代中国时局多舛,文化人基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时期,湘北地区是中国抗日的主战场之一。湘北军民为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要贡献。目前,学界对湘北抗战研究相对薄弱,对湘北抗战认识偏于一隅。加强和深化湘北抗战研究,需要在尊重历史前提下界定湘北抗战概念,区分湘北抗战与长沙会战的异同;在铭记历史基点上评价湘北抗战地位,认识正面抗战与敌后抗战的关系;在传承历史趋向上提炼湘北抗战精神,理解湘北抗战的历史价值与时代意蕴。  相似文献   

19.
《湘潮》2015,(10)
<正>毛泽东非常重视文艺工作在抗战中的作用。他认为:"我们要文武两方面都来。要从文的方面去说服那些不愿停止内战者,从文的方面去宣传教育全国民众团结抗日",文艺家"要到前线上去鼓励战士,打败那些不愿停止内战者",既"发扬苏维埃的工农大众文艺",又发扬"民族革命战争的抗日文艺",这是抗战文艺"伟大的光荣任务"。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文艺战线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文艺事业也在抗战中获得了巨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20.
近日,有关部门提出要在教材中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曾经一段时间,人们习惯了“八年抗战”.但随着抗战研究的深入,“十四年抗战”的概念逐步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乃至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五十周年、六十周年、七十周年的大会讲话中,都把“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战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把十四年的抗战作为一个整体.国内较早的有代表性的抗战史著作,如军事科学院编的三卷本《中国抗日战争史》、国防大学何理教授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中央党史研究室王秀鑫和郭德宏主编的《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1931-1945)》、南京大学张宪文教授的《中国抗日战争史》等,都是以14年抗战作为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