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肌注DHE致过敏性休克死亡1例王刚(蚌埠市公安局;安徽蚌埠233000)含服盐酸二氢埃托啡片(简称DHE)致过敏性休克文献已有报道[1],但注射DHE混悬液致过敏性休克死亡尚未见报道,本文报告一例如下。1案情简介死者,男,30岁,工人。生前体健,有半...  相似文献   

2.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一般发生速度快,多在用药后数分钟内出现症状,死亡病例常在出现症状后数小时内死亡。黄飞骏等[1]报道四例青霉素过敏性休克致死,死亡时间为出现症状后0.5~5小时。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后迁延数日死亡的案例较罕见,本文报道一例。病情摘要某女,42岁,农民。因下颌长一皮肤疖肿,在一私人诊所内求治。于7月1日晚10时未作皮试即肌注青霉素160万单位,lmin后立即昏迷,血压为零。经肌注肾上腺素处理,10min后转某市医院门诊抢救。IO时4O分钟血压仍测不出,10时50分血压开始回升至60/40mmHg,遂以“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收住…  相似文献   

3.
水瑞林 《证据科学》2004,11(1):23-24
青霉素是一种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由于其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在使用前进行过敏试验是一项医疗常规。但过敏试验阴性,在治疗时仍然出现过敏性休克的情况并不鲜见,有时经及时得力抢救可避免患者死亡。本案中,患方以发生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医生未及时采取得力的抢救措施致患者死亡为由,要求医方承担责任。医患双方经非诉调解达成协议,医方一次性赔偿死者家属9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4.
142例过敏性休克死亡法医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的特点.方法 对142例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与62例非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的血清IgE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过敏性休克死亡大多发生于医疗机构,占77.46%.采用单纯静脉给药方式致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占53.53%.β-内酰胺类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中药制剂在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生前治疗药物中占有重要比例.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多无特异性组织病理学改变,与非过敏性休克死亡组的血清IgE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死因鉴定应根据案情、解剖检验结果及血清IgE水平等检测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判定.  相似文献   

5.
<正> 注射卡那霉素致过敏性休克急死的案例极为罕见。国内杨福义曾报道过一例注射卡那霉素致过敏性休克,经抢救脱险。我室在检案中遇到一例注射卡那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死亡的案件,现报告于下。案情摘要死者季××,女性,41岁。死亡前三天因咳嗽、气紧、发热、咳白色泡  相似文献   

6.
药物过敏性休克死亡法医学分析2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敏性休克是一类以急性循环衰竭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病理反应,其病因复杂,多数为药物所致,最常引起过敏性休克的为青霉素、半合成和合成青霉素及头孢菌素。本文就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件的法医学特点和鉴定要点进行讨论,希望为相关案件的预防和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盐酸氨溴索(Ambroxol Hydrochloride)是一种常见的粘痰溶解剂,主要用于痰液分泌不正常及排痰功能不良的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轻微的胃肠道反应,偶见过敏反应报道,甚至过敏性休克,本文报道1例因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致过敏性休克的死亡案例。  相似文献   

8.
蜂类螫伤而中毒时有发生,因之而死亡者罕见,作者尸检一例蜜蜂螫伤后致过敏性休克死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卵蛋白致小鼠过敏性休克动物模型。方法将健康小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致敏组,致敏组小鼠于第1天腹腔注射致敏原,1周后加强注射一次,饲养3周后尾静脉注射致敏原诱发过敏性休克。结果致敏组小鼠均出现过敏性休克的典型临床表现及体征,肥大细胞脱颗粒百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本实验成功地建立了小鼠过敏性休克动物模型,证明了小鼠对卵蛋白的高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误伤而致包虫囊肿破裂,包虫液直接进入血液,引起过敏性休克而致猝死的案例,是十分少见的.我们在尸检中曾遇一例,现报告如下. 一、案情摘要死者女,14岁学生.平素健康,半年前曾感肝区痛,未做检查治疗,生活学习如常.  相似文献   

11.
Du ZB  Zhu Y  Tan H  Guan DW  Wu X  Li RB  Gao WM  Mao RM  Zhu BL 《法医学杂志》2011,27(2):125-128
目的 探讨头孢类药物所致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件的病理学特点,为法医学鉴定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司法鉴定中心2005年4月-2009年8月受理的20头孢类药物致过敏性休克死亡鉴定案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死者年龄主要集中在40~60岁,90%的案例发生在基层医疗机构.用药后至休克症状出现在30s~150min,休...  相似文献   

12.
过敏性休克死亡动物肾脏免疫复合物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ABC法、PAP法和LAB法对青霉素和血清过敏性休克死亡动物的肾脏,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发现,当Ⅰ型变态反应过敏性休克发生时,伴有免疫复合物型(Ⅲ型)变态反应。在肾小球系膜、肾小管间毛细血管和小动脉的内皮细胞上,血管外周组织中有免疫复合物沉积。复合物中除检见有抗原成分,如青霉素或异种血清外,其抗体成分有IgE和IgG。检见该复合物中的IgE,可为过敏性休克死亡的法医学鉴定提供依据,并可与其他原因沉积的免疫复合物相区别。过敏性休克死亡后,经室温下放置6、12小时或冰箱内48小时后取肾检验,仍可获得清晰的阳性染色结果,表明在实际检案中运用本文方法的可能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过敏性休克的诊断一直是法医学死亡原因鉴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因为尸检中缺乏特异性的病理学改变,案情调查时过敏性休克的发生过程和病情进展及既往过敏史不详,且患者常患有冠心病、肺炎、哮喘、皮肤过敏等疾病,死亡时间长导致血清过敏指标的降解等因素,是检案工作中常常遇到的问题。本文拟对过敏性休克的鉴定现状和诊断指标,包括病理形态学改变、特殊染色、免疫组化、血清学检查等实验方法在过敏性休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能为过敏性休克的诊断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992年10月25日,沙市曾发生过一起无证行医致人残死亡的案件,受害人付江平(男1岁)因患腹泻被其母抱致挂有个体行医招牌但属无证行医的郭某处,郭某在未诊断清楚的情况下给受害人注射了一支4万单位庆大霉素,三分之一的复方安基比林针剂,致使受害人因药物过敏在半小时内休克死亡,后经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一级医疗事故而由卫生行政部门依据《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等法规对郭某作出了"没收药品器械,罚款200元,一次性补偿死者家属3000元"的处理决定。  相似文献   

15.
阿奇霉素致过敏性休克死亡2例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正> 阿奇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因具有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耐受性好等优点而广泛用于临床。阿奇霉素毒副作用小,很少发生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死亡者尚未见报道。本教研室在检案中遇2例因静脉点滴阿奇霉素致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法医尸检中由过敏性休克而导致死亡最常见的过敏原是青霉素,但肝包虫囊肿破裂弓愧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较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1案例某男,25岁,既往身体健康,某日下午与他人戏闹时,腹部受到轻度打击,当即出现面色苍白,呼吸困难,意识消失,半小时后被送往医院。查体:双肺湿罗音,呼吸不规则,伴有呼吸暂停,血压测不出,经抢救无效,2小时后死亡。2尸检死后16小时进行,发育正常。营养一般,体表无任何外伤痕迹,支气管腔内有较多分泌物,肺和脑水肿伴脑膜血管充血,肝右叶被膜下有一直径4cm的肝包虫囊肿,囊壁呈半透明粉皮状,破裂…  相似文献   

17.
混合人血清诱发豚鼠过敏性休克猝死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Ren GM  Bai JW  Gao CR 《法医学杂志》2005,21(3):169-170
目的建立多人混合血清致豚鼠过敏性休克死亡动物模型。方法将健康豚鼠18只随机分为致敏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将致敏组豚鼠右侧后爪掌皮内注射致敏原免疫3周后,诱发过敏性休克,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致敏原。结果致敏组豚鼠均出现过敏性休克的典型临床表现及体征,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IgE水平显著增高。结论本实验成功地建立了过敏性休克的豚鼠实验动物模型,进一步证明了异体混合血清的高致敏性,为过敏性休克的临床及法医学诊断及治疗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载体。  相似文献   

18.
皮试“阴性”的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死亡的法医学鉴定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试“阴性”的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死亡的法医学鉴定1例邓世雄,孙云林(重庆医科大学法医学教研室,四川630046)青霉素是临床上应用最广、产生药物过敏最多、过敏最为严重的药物。尤其是临床上皮试假阴性的患者,用药后可发生过敏性休克,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死亡。本...  相似文献   

19.
1案情2007年4月,宝应县退休医生江某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非法行医被宝应县卫生局查处,并被依法给予责令停业、罚款、没收药械的处罚。2007年11月10日,江某再次非法行医致就诊人员陈某在诊所内过敏性休克死亡。事发后,江某因非法行医造成患者死亡而构成犯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与此同时,检察机关对县卫生局涉嫌医疗市场监管不力和渎职的有关人员开展侦查。2008年2月当地检察机关对县卫生监督所医疗监督科科长刘某因涉嫌玩忽职守罪决定取保候审。2008年5月移送审查起诉。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两例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书的思考李金忠案一,韩某,女,15岁,1993年11月20日因肌注庆大霉素次日双耳全聋,经多方医治无效,1994年3月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结论;1.药物性耳聋(庆大霉素中毒所致)。2.此事故属非专业技术人员所致。依据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