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公元1382年我国明朝时期,明太祖朱元津成立军事特务机构锦衣卫。锦衣卫的前身是公元1367年成立的拱卫司,公元1370年改为亲军都尉府,由皇帝直接指挥。其职责是“盗贼好充,街涂勾恤,密缉而时省之”,具有秘密侦察的权力。改名锦衣卫后,添设了专门的法庭和监狱,侦察范围也从朝廷内外扩大到民间阴私。公元1399年我国明朝时期,燕王朱像府护卫倪谅将朱橡谋反的消息向建文帝告发。建文帝密令北平都指挥张信逮捕来津,但张信却将这一计划向朱像和盘托出。于是朱像连夜起兵,与建文帝展开了一场争夺帝位的战争。在几年的战争中,朱探在军事上…  相似文献   

2.
正站在横县宝华山上的应天寿佛寺前,我才知道,一个历史谜团的答案可能在这里。建文帝,明朝第二代皇帝。当年因为他削藩改制,引起燕王朱棣的不满,燕王即借"清君侧"之名率燕军起兵反叛。不幸的是,手下谷王朱橞与李景隆变节,开门迎敌,致使燕军进入南京应天府,京城因而被付之一炬,朱棣朝廷不知建文帝的下落。关于建文帝的下落,众说纷纭。而《横县志》记载,"靖难之役"逊国后,建文帝削发为僧,逃到应天寺隐居,并担任住持。我愿意相信,应天寺收留过他;愿意相信,在他百般憔悴、遍体鳞伤的时候,是应天寺给他宽衣解带、舔血疗伤。  相似文献   

3.
明朝第二位皇帝建文帝的最终下落,早已成为中国学者和老百姓津津乐道的历史谜团之一。四大谜案、八大谜案、十大谜案,无不有建文帝的一席之地。而许多年来,国内有30多个多地方都提出曾经留下建文帝的踪迹,但都没有被最终确认。近几年,随着人们的努力和可资佐证的证据越来越多地被发现,宁德,这个位居闽东的地方,已逐渐  相似文献   

4.
明朝的事让明史专家来讲,毕竟与众不同。王春瑜最新出版的《看了明朝就明白》,尽管只是一本随笔集,并不是结构严整章节分明的专著,但是学术含量高,有助于读者弄清楚明史中的许多问题。去年是三保太监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一些博物馆举办了专题展出,一些报刊发表了纪念或研究文章。在世界航海史上,郑和是比哥伦布更早的航海家,王春瑜的这本书就说清楚了关于这一历史事件的许多事。这件事要从燕王朱棣(即永乐皇帝,明成祖)夺得帝位说起。当他的军队攻入南京的时候,宫中大火,他宣布一具烧焦的尸体是建文帝的遗骸,予以礼葬,以绝臣民对建文帝的希望…  相似文献   

5.
建文帝亡滇是一个流传较广的传说,但分析近年发现的梨花村马氏"祖灵碑",此传说有其真实性,而且随证据的不断出现,建文帝亡滇可能并不是一个传说。  相似文献   

6.
洪武三十一年(1398)七十一岁的明太祖朱元璋于闰5月10日去世。他临死前留下遗诏,按遗诏所示,时年二十一岁的皇孙朱允文于当年5月中旬登极称帝。因年号是“建文”,历史上称他为“建文帝”,为明朝第二任皇帝。一生拥有二十六龙子的朱元璋何以让其皇孙继位呢?事出之因是洪武廿五年4月,太子朱标西巡归来后不久便病逝,晚年丧子使朱元璋受到比十年前马皇后去世更为沉重的打击。况且二子秦王朱爽又在洪武廿八年死去,三子晋王朱椷也在洪武三十一年患了不治之症病死。噩耗使他不得不在悲痛之余重新考虑一个新的皇位继承人。当时深…  相似文献   

7.
刘喜涛 《求索》2014,(7):153-157
以明代中朝封贡关系为背景,考察明代君臣的天下观。明代东亚封贡体系以传统的正统观为前提,天下观念由“天下一统”的传统“单-世界”向“多个中心”转变;在封贡功用上,由原来的侧重政治礼仪向经济、军事、政治多元并重方向转变。具体表现为:朝鲜王朝在政治正统性上依托以明朝为主体的封贡体系;进而利用与明朝的关系确立其在周边国家中的“小中华”地位;同时借助明朝的军事保障其在封贡体系内的安全。通过对封贡体系运行的史实阐释,可知朝鲜极力维护与明朝封贡关系的原因,即明朝的传统汉文化圈的吸引力是朝鲜积极同明朝建立封贡关系的历史因素;以“小中华”自居的心理优越感是朝鲜维护封贡关系的重要因素;以追求朝鲜王朝自身利益及适应周边环境变化的需要是其现实因素。  相似文献   

8.
一、古镇磁器口历史沿革及功能变迁磁器口始建于宋真宗咸平年间(大约公元998年)。据传明朝建文帝朱允炆削发为僧隐糎胗澹?祸于镇前宝轮寺,原白岩镇遂易名龙隐镇。清朝初年,该镇盛产并转运地产瓷器,复得名磁器口。作为嘉陵江重庆段重要的水陆码头之一,它历经千年不变淳朴浓郁的古风,令其成为重庆古城的人文历史缩影和民俗风物象征——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繁盛一时的磁器口,长时间被美誉为小重庆。  相似文献   

9.
正燕王朱棣靖难之役成功,推翻建文帝,登上皇位。当第一次例行朝会时,朱棣要求建文朝的旧臣们各抒己见,发表看法。彼时兵部尚书齐泰、大儒方孝孺等人因为与朱棣作对,刚刚被株连九族甚至十族,整个南京可谓充满肃杀之气。大臣们噤若寒蝉。朱棣早有准备,命人抬出一口大箱子,里面全部是建文帝在位时大臣们写的奏章,其中很多是如何对付朱棣的折子。大臣们见了面面相觑,生怕灾难降临到自己头上。  相似文献   

10.
论张居正重诏令的改革思想与措施石斌张居正是明朝后期一位杰出的改革家。他在明朝处于国固民穷、“沉菏积萎”的困难关头,出任首辅,肩荷重任。从此,十年柄政,概然以天下为己任,雷厉风行地推行了一系列匡时济世,更化宜民的改革,收到了“起衰振堕”,拨乱反正,富国...  相似文献   

11.
磁器口感怀     
黄曌 《新重庆》2006,(4):47-48
重庆城西不远的嘉陵江畔,有一座人文荟萃、风景优美的千年古镇——磁器口。长长的青石板路与明清的老房、深井,见证着小镇的兴衰繁盛。在这里,人们感受到“山川自沧桑,人事主兴衰”的世间轮回,体验到“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的人生况味。磁器口,原名白崖场,因相传明代建文帝避难隐修于镇上宝轮寺,故又曾名龙隐镇。明朝时,这里是繁华的商业码头,号称“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清朝初年,该镇因盛产青花磁而得名,从此“磁器口”古镇名扬巴蜀大地。作为昔日嘉陵江下游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民初时,这里便有了12条街巷,店铺鳞次…  相似文献   

12.
踪觅建文帝     
《春秋》1998,(4)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71岁的明太祖朱元璋于闰五月十日去世,他临死前留下遗诏:“朕应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民。奈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知,好善恶恶,不及远矣。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明史·太祖本纪三)按遗诏所示,时年21岁的皇孙朱允煅于当年五月中旬登基称帝。因年号是“建文”历史上称他为“建文帝”,为明朝第二位皇帝。  相似文献   

13.
革命党入顺应了世界潮流 回顾一百年前那场波澜起伏的辛亥革命,人们不难发现,它与汉朝取代秦朝、唐朝取代隋朝、清代取代明朝,很不一样,没有发生战事连年、血流成河的残酷局面。  相似文献   

14.
旧港位于马六甲海峡和巽他海峡之间,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的重要港口。终明一代,中国与旧港保持着交往,其中永乐时期旧港宣慰司的设置是明代中国与旧港之间的重要事件。旧港宣慰司由明朝任命当地人治理,享有独立的外交权、管理权、制定赏罚的法律权,明朝不干涉其管理。旧港宣慰司的设置是明朝处理海外关系的一种文明形式,为今天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各国命运共同体提供文明经验和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5.
娄杰 《两岸关系》2008,(4):70-72
16世纪到17世纪初,西班牙、葡萄牙、日本、荷兰相继侵扰台湾。1624年,明朝军队将荷寇逐出澎湖,荷残部退踞台湾南部。1642年,荷兰夺取西班牙在台湾北部据点,台湾沦为荷兰殖民地。明朝延平郡王郑成功以厦门为据点起兵抗清,进攻南京受挫后回师厦门整军备战。  相似文献   

16.
路榕 《人大论坛》2010,(8):22-23
不少人说,若想梦回六百年,品味大明时代汉人的遗风,一探故国旧事,那就要到贵州,到安顺,到屯堡看一看! 此话不假。 在今日的贵州安顺,生活着一支与众不同的汉族群体,他们居住在六百年前所建的石头房子中,身着明朝时期汉人的装束,具有的腔调以及生活习俗甚至娱乐方式,就如“明朝那些事儿”重现一般……  相似文献   

17.
曾纪鑫 《同舟共进》2013,(12):57-63
清人崛起,明朝衰亡,在这风云变幻、改朝换代的大棋局中,置身历史夹缝的洪承畴,虽不能左右时局,但他所扮演的,也非马前卒之类的角色,而是一枚冲锋陷阵、攻城略地的重要棋子——“车”。他的改换门庭,就某种程度而言,推进并加速了明清易代的历史进程。明朝是如何与历史“合谋”,造就了这么一位千古贰臣?  相似文献   

18.
漫步翠湖     
北京有北海、南京有玄武、杭州有西湖、昆明有翠湖,有山有水的城市,才称得上是钟灵毓秀的风水宝地,何况翠湖承载着昆明的人文情怀和历史积淀。漫步翠湖一周,等于回望历史一遍:明初,西平侯沐英在翠湖西侧今云南省图书馆和农展馆一带建“柳营别墅”,颐养天年;明末,大西军抚南王刘文秀将“柳营别墅”改建成“南府”;建文帝走投无路的逼死坡;  相似文献   

19.
老挝华侨华人的过去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曦  张俞 《八桂侨刊》2001,(1):14-17
老挝(又称“万象之国”)是中南半岛古老的内陆国家,有1200年悠久历史,北部与中国云南省接壤。据中国史籍记载,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中老两国使节开始往来。在19世纪末之前,最早到老挝的中国人是我国西南边陲云南和广西的小商人。至19世纪末,开始有中国侨商从越南、泰国移居老挝。  相似文献   

20.
“千里修书为堵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是明朝礼、吏、刑三部尚书毛恺写给家乡浙江江山清漾毛氏族人的一封家书。故事发生在明朝隆庆年间,清漾毛氏族人因与邻居争一块三尺宽的地基,写信向在当朝为官的毛恺求助。弄清缘由后,毛恺当即提笔写下这封信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