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中国的改革开放的试验首先是从“特区”进行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是从“特区”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海外专家、学者如何评价中国经济特区的历史地位、作用和现实意义?他们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有些什么高见?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关于经济特区要不要“特”、应不应该继续“特”、如何继续“特”的争论引起了国内国际的关注,从专家学者到政府官员,从地方民众到中央高层,都对这场争论极为重视。特别是,到1995年底中央确定的给特区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已基本到期,也就是说,从1996年开始,许多减免关税的优惠政策已不复存在。靠优惠政策启动和起家的经济特区怎么办?经济特区怎样“特”下去?下一步如何发展?本文将对此作些探讨。 一、经济特区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1980年中国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又建立了海南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中国创办经济特区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加快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新路子和有效途径。17年来特区依靠中央给予的带有“含金量”的特殊而优惠的政策,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改革,有力地推进了特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创办经济特区是前无古人的创举。而经济特区理论则是邓小平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求实的精神,不断总结经济特区建设的实践,提出一整套经济特区的科学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完善和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特区理论体系。第一.经济特区的性质性“社”不姓“资”。经济特区的性质是什么?特区姓“社”还是姓“资”?这是经济特区一成立便索绕在许多人心中的疑问。从根本上弄清这个问题,对于人们正确地认识特区,正确地制定特区的有关方针。政策,积极…  相似文献   

4.
努力把经济特区内党的建设工作做好,是办好经济特区的根本保证。汕头特区创办九年来,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在运用中央赋予特区的特殊政策,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同时,坚决按照从严治党的方针,根据特区的实际情况和碰到的问题,切实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保证了特区改革开放和各项事业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重大步骤,是利用国外资金、技术、管理经验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崭新试验,取得了很大成就。实践证明,经济特区姓‘社’不姓‘资’。”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深圳特区应在充分肯定特区姓“社”不姓“资”的前提下,把建造社会主义“香港”作为今后必须突破的重点而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6.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后,我们在经济特区内,允许中外合资、客商独资办企业,允许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那么,经济特区到底其姓“社”还是姓“资”呢?这个问题在我的思想中有一个认识过程。 (一) 有了经济特区“姓”什么的问号以后,我翻阅了列宁有关国家资本主义的一些论述,但由于没有吃透精神,总是凭主观推断想问题:一个独资(或与我们合资)经营的资本家,他的眼睛一定是盯住了我们特区所提供的廉价劳动力,其目的毫无疑问的是追求比国外更高的  相似文献   

7.
(一) 世界经济性特区发展的立法经验探讨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性特区的有益立法经验,对加强我国经济特区立法有一定借鉴作用。1.世界上成功的经济特区都有一套法律保障制度。用法律手段管理特区是国外经济特区的成功经验之一。各国经济特区的发展,必然形成吸引国际投资的竞争。对于国外投资者而言,首要考虑的因素是选择一个安全可靠、稳定、优惠而又有法律保障的投资环境。“如果设区国可靠的投资环境方面还有什么不足之处的话,就应该用法律保障和其它保险、投资保证来加以弥补。”为此,特区需要一整套完善、明确和详尽的适用于特区管理的立法,从最基本的到各项具体的法规都应有。这样,一方面,可以使特区的各项管理工作有准绳、有依据;另一方面,则可使投资者对特区的各项  相似文献   

8.
一、开放带来了开放区和特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变化 开放、试办特区五年多来,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世人皆知、令人瞩目的成就,这是不容否认的客观事实,而精神文明建设效果如何呢?有人认为对外开放、试办经济特区,经济上虽有所得,但精神上必有所失;有人干脆说特区已全部“港化”了,成了资本主义的乐园;甚至有的老革命家、老干部到特区看了一圈,回来后痛哭流涕,认为自己奋斗了几十年打下的江山。在特区几年就变了颜色,等等。特区精神文明建设果真这样糟吗?为了澄清这个问  相似文献   

9.
关于构建厦金特区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形势下,厦金两地发展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两岸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也将发生较大变化,需要并可以重新定位厦金两地的角色与作用。厦金两地应分别寻求两岸当局在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安全)层面的特殊政策支持,以厦金经济特区、文化(社会)特区、政治(安全)特区模式,在分别服务于两岸各自参与全球化的需要和发展两岸关系的需要的过程中,求得自身发展。构建“厦金特区”,不仅有助于两岸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安全)一体化的实现,并可在经贸自由化与便利化、台湾海峡区域经济发展、厦金两地自身的开放与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率先迈向现代化的中国经济特区》一书已于最近在广州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吴智棠教授主持的一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也是广东省委党校与珠海市委党校合作完成的一个课题 ,是研究特区现代化问题的一部著作。本书力图勾画我国五个经济特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反映广大经济特区人民的艰苦创业历程 ,展现特区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作者打破常规的构思方法 ,以独特的逻辑思维组织行文 ,不以特区发展的时间顺序 ,而是以特区建设中的几个横断面来展开。全书共分六章 ,分别从经济特区兴办的时代背景、中…  相似文献   

11.
《时事资料手册》2000,(4):52-55
近20年来,中国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5个经济特区和浦东新区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已成为沿海地区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这几个特区的经济发展如下:  相似文献   

12.
1980年8月26日,五届全国人大第十五次会议批准公布《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向全世界宣布:社会主义中国创办了经济特区。从那时起,深圳经济特区就一直把这一天作为她的生日。今年是特区条例公布和深圳特区诞生的二十周年。社会主义国家办经济特区没有先例可循。从中央到广东,创业者们在一步步地摸着石头过河,边实践,边思考,在建立什么样的特区、办特区要采取什么方针、建特区符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等问题上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表现出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和勇于探索的理论勇气。本刊编辑部征得吴南生同志的同意,将他在1979年12月赴京向中央汇报和1980年4月向省人大常委会汇报的两个材料在本期发表,以作为两个20周年的纪念。读者们可以从中看到今日绚丽辉煌的特区是怎样一步一步地走过来的。其中像办特区“符不符合马列主义路线“这样的问题,在今天看来似乎是在说笑话,但在当时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悬崖峭壁。这些历史,对于启发我们的思考,仍然是有益的。吴南生同志时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兼任广东省经济特区管委会主任,并任深圳特区首任市委第一书记兼市长。1985年起任广东省第五、六届政协主席。  相似文献   

13.
经济特区的“特”主要表现在:建设资金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经济形式以“三资”企业为主;经济运行以市场调节为主;产品以外销为主。对于前来特区投资的外商,在税收、出入境和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特殊的优惠和方便。国家给特区以更大的经济活动自主权。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指在沿海开放港口城市老市区之外创立的、实行类似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4.
<正> 93年伊始,全国的特区研究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各地论者普遍认为,经济特区作为改革的“试验场”,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表现在:(1)改革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引入市场经济机制。(2)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同时,引进外资兴办合资企业、外资企业。(3)经济特区还进行了劳动用工制度、工资制度、劳动保险制度、全融体制、住房制度、户籍制度的改革以及国有土地有偿使用等。(4)一种具有地方特色、与特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多层次、多渠道的文化架构,正在逐步形成。最近,深圳部分学者根据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划出一块地方,搞经济特区,始于深圳。随着深圳和东南沿海地区的迅速发展,一个时期曾出现“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局面,大量资金流向特区;也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孔雀东南飞”的壮观场面,人才、技术纷纷迁入特区。由此,许多人曾认为会扩大东西部的差距。因此,有人曾怀疑我们的特区政策是否成功。  相似文献   

16.
经济特区思想道德文化观念的引导与整合陈遵沂文化建设的灵魂是思想道德文化观念的建设。由于过去的思想文化体系中的一部分已与特区经济状况和人的实际状况不相适应,新的和现代的思想文化观念又显得模糊或幼稚,因此,在经济特区,思想道德文化观念的引导与体系的建构工...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我国行政监察领导体制改革难度较大且不宜在全国全面铺开的情况下,应从实际出发,在特区范围内先进行改革的试点,以探索成功的经验。这样做有几大优势:第一,经济特区行政监察工作具有比内地更复杂的客观情况,在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均走在全国前面,进行行政监察体制改革不仅是特区行政监察工作实践的需要,而且是特区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客观要求。第二,五个经济特区均地处沿海,在特区范围内进行改革,对全国的冲击不  相似文献   

18.
王建国 《新东方》2007,(12):68-70
党的十七大再一次强调,要"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海南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无疑应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发挥应有的作用。但不无忧虑的是,就海南的现状来看,我们不少人没有特区意识,以至于在海南经济特区,人们很少谈特区意识,更没有特区精神,这对特区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使我们的工作停留在非特区的层面上。这是很要命的事情。连特区意识都没有,还会有特区精神、特区速度、特区创新?根本谈不到。所以,海南经济特区,要认真学习  相似文献   

19.
经济特区立法权问题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特区立法权是一种新型的立法权。在我国加入WTO的关键时刻 ,充分认识特区立法权的性质、特点和立法原则 ,具有特殊的意义。在此基础上 ,对入世后经济特区如何面对坚挑战和机遇 ,“发挥新优势 ,更上一层楼”提出新设想。  相似文献   

20.
略谈深圳经济特区的历史功绩刘琳一、从创办经济特区的历史背景和经济特区承担的历史使命看深圳经济特区第一,特区是改革的试验场。我国的改革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向“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过渡和经济形势严重恶化的非常时期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