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前,珠三角加工制造类企业的用工缺口高达200万人,许多企业为招不到工人一筹莫展。东南沿海地区从前几年的“民工潮”骤然转入“民工荒”。据统计,今年全国外出务工的农民已超过1亿人,劳动力市场仍处在供大于求的状况,为何会出现“民工荒”的现象呢?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大》2011,(9):26-27
“民工荒”到底荒不荒?广东的官员称该省民工不荒,而浙江与天津的则表示用工确实荒。荒与不荒众说纷纭。全国人大代表、富润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赵林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春节以来,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用工荒”愈演愈烈,成为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普遍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1,(4):30-30
“民工荒”如何解决,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的一个热议话题。但记者采访台籍人大代表何大欣,向他提起台资企业“民工荒”的问题时,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讲了一个小故事。  相似文献   

4.
每年春节前后,民工荒问题都会让诸多沿海制造企业的业主备受困扰。2004年以来,除受金融危机影响的2009年外,每年沿海地区都会出现劳动力供给严重短缺的现象。但同样是沿海地区,为何每年在珠三角地区发生用工荒的程度要远甚于长三角和其他制造业基地呢?从根本上来讲,对劳动力的需求在短期内增长导致了“用工荒”。  相似文献   

5.
快速发生的人口结构变化,以及劳动力增量的回落,在改善就业环境的同时,也造成了农民工短缺的局面。教育分流所导致的初中阶段劳动力增量的萎缩,以及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初中阶段劳动力的刚性需求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了民工荒问题。另外,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加速增大了劳动力需求,这在东中西部之间产生了招工竞争现象。农民工劳动用工合同签订率低下、大量劳务派遣工的存在、某些制造业工资水平的相对低下,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对农民工的吸引程度。面对当前的招工难趋势,政府的政策投入应该是:进一步优化劳动用工环境、提升农民工工资水平、以实有人口配置城市公共资源、增加企业对农民工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全国性“用工难”日益突出,漯河在快速发展中也同样面临这个问题。如何破解企业“用工难”问题,成为了民建漯河市委思考的主要问题之一。在进行深入调研后,民建漯河市委于今年年初召开的漯河市两会上,提交了《解决我市“用工难”的几点建议》的提案。提案通过列举详实数据、剖析原因、研究对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民工荒”挑战中国用工体制——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曾经“民工潮”汹涌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近年出现一种令人瞩目的“民工荒”现象。[1]“民工荒”问题,既是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也是当前“三农”问题的焦点。如何认识和解决“民工荒”问题,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民工荒”挑战中国用工制度。  相似文献   

8.
春节刚过,“民工荒”再次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虽然“民工荒”年年令人纠结,但今年不比往年,无论是波及范围,还是表现形态,都前所未有。不仅吸纳农民工最多的东部沿海省份大批企业招不够工人,连输出农民工的中西部省份也出现了农民工大量短缺的现象。工厂加薪吸引民工,老板开豪车招工,地方政府忙着拦截农民工外出,一时间,“民工荒”风生水起。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发展范式,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产业融合对于正面临着严重资源和环境约束亟待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国制造”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发展范式。通过对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过程价值链分析,揭示出两大产业的融合过程实际上就是两大产业的价值链重组过程。在此基础上,将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产业融合方式分为价值链纵向延伸、价值链横向拓展、价值链活动虚拟及价值网式融合四种类型,以百丽为例,对其从传统制造业转型为服务企业的产业融合化发展路径进行了剖析,以期为“中国制造”向“中国服务”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林勇吉  刘珊珊  明艳 《传承》2010,(30):68-69
近年来,"民工荒"现象频频出现。国家政策和企业管理制度的外因影响与新生代农民工相对上一代农民工的新特征内因影响是造成新时代"民工荒"的主要原因。针对"民工荒"现象,要从社会用工外部环境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内部特征剖析用工荒的成因,通过理论结合实例的内外因分析,找到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杨林  张郑熠 《群众》2020,(6):22-24
随着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加快融合创新发展,智能制造被视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也是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种重要选择。智能制造的背后,是数字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而数据作为企业未来的核心资产,已然成为了影响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作为制造业大省,江苏正处于转型发展、提质增效的关键阶段,智能制造更是制造强省建设的主攻方向和重要抓手。2019年《江苏省智能车间发展白皮书》指出,江苏传统制造业占比近70%,迫切需要以“智能+”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助推江苏迈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  相似文献   

12.
纪年 《今日上海》2008,(9):52-53
上海机床厂曾经创造过许多新中国机床制造业的“第一”,在社会发展的列车驶上信息化的快车道以后,究竟怎样去适应和迎接这种变化带来的挑战,使这家已有六十多年历史的传统老企业焕发出生机活力,金国伟身为企业的信息总监,与新老上机人一起本着“传承精细、合诚创新”的企业精神,同心协力展开了坚持不懈地艰苦探索,在经过了一番曲曲折折的历程后,终于为这家在我国制造业中十分重要的老企业打开了一条融入现代化发展的通道。  相似文献   

13.
2009年以来,随着经济形势的平稳渐好,厦门市不少企业的订单回升较快,用工需求迅速增长,企业用工紧缺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在厦门市劳动保障部门开展的全市用工500人以上的企业调研中发现,2009年4月以来厦门市用工缺口明显扩大,6月份后这种情况更加突出,人力资源市场上出现招工难、留人难的现象,不少企业因员工不足不敢接订单,影响了企业和本地经济的发展。企业“招工难”的现象已引起厦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要求各级相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保障企业用工需求。  相似文献   

14.
陈雁洁 《群众》2012,(2):91-92
以创新驱动江苏制造业超越单纯的“实业”美誉,向更高段位的品牌群落转型提升,再通过江苏制造业的品牌势能扩充来打响“江苏创造”品牌,是江苏创新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然而,因为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所以打响“江苏创造”品牌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当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IT产业泡沫的破灭,使世界经济发展失去推动力。世界经济的增长需要寻找新的力量。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将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因素。武汉经济的持续发展取决于制造业的持续发展。武汉对制造业的正确定位,选择与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相对应的高增长行业是关键,引进外资和扩大出口是重要条件,注重产业积聚、延长产业链、构筑企业群是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为帮助企业缓解招工压力,台州市黄岩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引导各非公有制企业结成“用工联盟”加以应对,“错峰”借人,盘活了劳动力资源。“用工联盟”,是为合理利用劳、资双方过剩时间而建立起来的联合体。简单说,就是在甲企业淡季的时候,派遣一部分闲置的工人去乙企业工作,以弥补企业淡旺季出现工人过剩和紧缺的现状。这样既可以解决用工难问题,还可以稳定员工队伍。  相似文献   

17.
春节已过,珠三角、长三角的许多企业都面临着“民工荒”,一方面经济回暖,企业急需大量工人;另一方面民工对薪酬、劳动环境、社会保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次“民工荒”告诉我们:随着经济发展.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廉价劳动力时代逐渐远去,东部企业在低产品技术含量、低产业层次的领域,依靠低工资成本的生产方式必须转变。  相似文献   

18.
今年上半年,一些地区特别是南方再次出现“民工荒”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员工不足、民工流转向,让许多企业痛在身上,急在心里,“民工荒”成了“老板慌”。  相似文献   

19.
企业和民工的“双转移” 每逢春节前后,浙江企业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工。近两年来,民工荒使得企业受伤不浅。“以前是一个岗位四个民工抢,现在反过来了,是一个民工四个岗位抢”,一位人力专家如此形容浙江民工紧张程度。最近,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针对当前企业“招工难”情况进行了分析。宁波、湖州、嘉兴、衢州和舟山等五个城市求人倍牢(岗位需求与求职人数比)明显上升,杭州市求人倍率最高,达到3.82。也就是说,1个求职者对应有3.82个岗位需求。  相似文献   

20.
《现代领导》2008,(12):F0003-F0003
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党校、教育中心是我国装备制造业规模最大,具有最完备的装备制造能力的大型装备制造集团——上海电气集团的干部培训主要基地。学校以“服务集团,服务企业,服务学员”为宗旨,围绕上海电气的发展战略和“电气”党的建设,对党政干部和后备干部进行政治理论、管理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