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互联网中的隐私权--由一则案例谈起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谭建初  李政辉 《河北法学》2001,19(2):105-110
在规范网络世界的网络法中 ,隐私权应成为基础性的权利种类 ,此为网络虚拟社会的特性所决定。隐私权的保护对象为个人的所有信息 ,权利内容为 :个人信息使用权与个人信息安全权两方面。我国对网络隐私权的制度设计 ,应借鉴英美等国经验 ,以国家制定法律的他律与网络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方式 ,全面保护网民隐私权。  相似文献   

2.
浅议网络个人数据的隐私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科技尤其是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运用,导致网络中个人数据信息隐私权更容易受到侵犯,网络中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变得更加迫切。本文分析了网络中个人数据隐私权受到侵犯的各种现象,借鉴国外的相关保护经验,对我国网络个人数据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隐私权是公民一项独立的人格权,网络隐私权是传统隐私权在网络空间中的延伸,仍然属于人格权的范畴.为适应社会、技术的发展和公民对个人隐私信息保护的需求,应通过立法、行业自律、国际合作、技术保护以及提高公民隐私权保护意识等系统化的保护措施来保障个人在网络社会的隐私权,建立健全网络隐私权保护体系.加大保护公民网络隐私权的力度,尤其是要加大和明确企业在保护公民网络隐私权方面的责任与义务,以保护公民在网络时代的基本权益.  相似文献   

4.
论网络隐私权保护与网络服务提供者之义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网络的日益发展,关于网络隐私权的探讨也愈加广泛和深入。文章从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角度,运用所学之理论,在借鉴国外网络隐私权立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网络隐私权,ISP(网络服务提供者)及其侵犯网络隐私权的情况进行阐述。网络服务提供者作为提交的个人数据的接受者,首先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对这些数据负起保护义务。除此以外还应负有合法获取、告知、合理利用、安全保障等义务。  相似文献   

5.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空间的个人隐私权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网络隐私权是网络环境中产生的新问题,强化对网络空间的个人数据的法律保护,已成为当前我国网络立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华劼 《河北法学》2008,26(6):7-12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上的个人隐私权正在被严重地侵害,面对这种侵害,各国都致力于建立完善的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体系。从比较研究的角度讨论美国和欧盟的网络隐私权立法保护模式和规则,并对我国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7.
于宁圆 《法制与经济》2008,(4):21-22,24
随着网络的日益发展,关于网络隐私权的探讨也愈加广泛和深入。文章从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角度,运用所学之理论,在借鉴国外网络隐私权立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时网络隐私权,ISP(网络服务提供者)及其侵犯网络隐私权的情况进行阐述。网络服务提供者作为提交的个人数据的接受者,首先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对这些数据负起保护义务。除此以外还应负有合法获取、告知、合理利用、安全保障等义务。  相似文献   

8.
浅谈网络隐私权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伟 《法制与社会》2011,(20):209-210
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网络也使得人们的隐私变得更加透明,让现实空间里个人隐私权的问题延伸至网络空间。因网络具有互动性,网络隐私权一旦被侵害代价极大,所产生的后果远远大于传统意义上的隐私权侵害。针对当前网络隐私被侵犯之现状,本文从网络隐私权保护出发,分析了网络隐私权的内涵与侵权行为的表现,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关于网络隐私权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蓝蓝 《河北法学》2006,24(3):87-92
网络隐私权是网络环境下基于个人数据保护的需要而产生的一个新概念,围绕网络隐私权制度产生的问题众多,包括概念的界定、网络隐私权保护问题突出的根源、保护网络隐私权的意义与基本原则、各国和地区网络隐私权制度的趋同等,在对上述问题逐一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就如何完善我国相关制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河顺 《法制与经济》2008,(22):18-19,21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空间的个人隐私权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网络隐私权是网络环境中产生的新问题,强化对网络空间的个人数据的法律保护,已成为当前我国网络立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空间的个人隐私权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这种状况已经严重阻碍了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强化对网络空间的个人数据和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网络立法的当务之急.本文从隐私权涵义入手,阐述了我国法律对隐私权保护的现状,对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体系及立法模式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2.
刘炼 《行政与法》2007,(2):126-128,F0003
随着网络规模的爆炸性扩张,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存和生活方式,这也使得个人隐私权的保护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个人数据被非法收集、储存、使用和传播的现象层出不穷,网络隐私权受到多方面的侵犯。我们应综合考虑目前的立法状况和网络时代侵犯隐私权的特征,借鉴他国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以国家立法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方式,全面保护公民的网络隐私权。  相似文献   

13.
论网络空间个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使得网络空间的个人隐私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这种状况已经严重阻碍了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强化对网络空间的个人数据和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已成为国际社会立法的当务之急。本文从隐私权的传统界定与保护入手 ,引出网络隐私权的内容和保护领域 ;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现阶段网络空间存在的侵犯个人隐私权的种种现象 ,揭示了保护网络隐私权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最后介绍了美国和欧盟两种不同的法律保护体系的特点 ,借鉴先进法域的立法经验并结合我国目前的现状 ,提出了我国网络空间个人隐私权保护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4.
吴灿 《法制与社会》2013,(19):19-20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及其应用的普及产生了一些网络侵权行为和网络犯罪活动,为了净化网络环境,实名制开始得到推广应用。网络实名制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便于侵权等的确认,但由于网络技术自身的原因以及相关信息数据管理者的个人道德等问题会导致该种信息的泄露等,从而造成对于实名制网民隐私权的侵犯。本文从隐私权入手,在分析网络实名制环境下隐私权保护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探索有效的民法保护方式。  相似文献   

15.
以自媒体为代表的网络日益明显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自媒体的日益膨胀在为人们生活和工作提供重要帮助的同时,也时刻威胁着个人的权利。目前,搜索引擎特别是"人肉搜索"对个人隐私权的侵犯已到了令人难以忍受的程度。法律植根于现实的土壤,自媒体时代,我们要借鉴目前世界范围内其他国家和地区对个人数据信息等隐私权的保护模式,完善我国隐私权保护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林戈 《法制与社会》2012,(2):274-275
近几年网络技术发展迅速,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精神、物质生活,与此同时人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捷的时候,这也使得个人的隐私融进了网络世界之中,隐私权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基本权利,这就使得人们在网络世界中漫游的时候也有隐私权,所以,在当今的这个社会大背景下人们也开始注重其自己的网络隐私权,如何才能加强人的网络隐私权也就成为了现在人们所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我国网络隐私权的立法目前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面对网络环境下个人隐私权面临屡遭侵害之现状,其立法完善和保护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隐私权是公民依法享有拒绝、排斥任何未经法律批准的监视、窥探和防止个人私生活秘密、个人数据被披露的权利。当硕大无比的网络空间给我们带来了无数便利的时候,无论主权国家、法人,自然人都将面临信息控制权的严峻挑战。我们要重视网络中的个人隐私权保护的问题,既要教育网络用户注重隐私权的保护,又要尽快制订相关法规。个人隐私权的主要对象是个人数据。  相似文献   

19.
隐私是文明人的精神性人身要素,隐私权不受侵犯是文明人的基本需要,加强隐私权保护是人类进步文明的表现。注重保护公民个人隐私权,有助于维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从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网络隐私权是传统隐私权的一种新的补充和扩展形式,本文从法律和其它方面论证了如何实现对公民网络隐私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论网络隐私权的立法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新月异的高科技发展过程中,弘扬人的主体性,保障人格尊严、生活自由、个人权利之不可侵犯,是民法学与时俱进的使命。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在带给人们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和巨大商业利益的同时,也给人们隐私权的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实践中网上侵权事件,尤其是侵害网络隐私权的事件频繁发生,使得网络隐私权的立法保护成为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通过研究以美国和欧盟为代表的两大立法模式以及目前我国在网络隐私权方面的立法状况,对构建我国网络隐私权立法保护体系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