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古代有这样一则故事:崇阳县令发现一库吏从银库中走出来,头巾里藏有一文钱,便要打库吏。库吏不服气.高喊道:“一钱何足道!你能打我.还能杀我吗?”县令挥笔写就“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木锯断,水滴石穿”。遂斩了库吏。“一钱斩吏”的典故,在今天对人们仍有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送一礼,重打二十大板,赶出大门;献一智,赏给百两纹银,待为上宾。此句出自商代。早在商朝时代,顾协任中书通事舍人,位高权大。一次他的得意门生梁生有事相求,送礼行贿。顾协怒发冲冠,拍案而起,疾书此句。写毕掷笔于地,命人将梁生打将出去。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语出《鹤林·玉露)中“一钱斩吏”的故事。崇阳县某县令,一日见一库吏从库中出,鬓旁巾下夹有一枚钱,追问之,始知是从库内所拿,便要打吏。库吏不从,勃然大怒说:“一钱何足道,因此就要打我吗?你能打我,不能杀我的。”县令拿过笔来,写下了上述四句判词,于是,拔剑斩其…  相似文献   

3.
近读<鹤林玉露>一书,深被其"一钱斩吏"的情节所感染. 故事是这样的:一日,崇阳县令巧遇一库吏从库房中走出,发现其鬓旁的巾子下藏着一文钱,问明情况后,要杖责这名库吏.库吏感到委屈而喊冤道:"一钱何足道! 你能打我,还能杀我吗?"县令听罢,勃然挥毫写就"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遂拔剑怒斩其首.  相似文献   

4.
一文钱的联想季玲《鹤林玉露》中有个“一钱斩吏的故事。说崇阳一县令,某日见一库官从库中出,鬓傍的巾子下有一个钱,追问之后,知道是从库中拿的,便要打库吏。库吏不认错,反勃然大怒说:"一钱何足道,因此就打我吗?你能打我,不能杀我的!"县令拿过笔来在判决书上...  相似文献   

5.
据《鹤林玉露》载:崇阳县令发现一库吏自库中出来,头巾下藏有一文钱,便要问罪责打库吏。那库吏即大呼冤枉:"一钱何足道!竟至要治罪打我?"县令大怒道:"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遂令人将库吏推出斩首。  相似文献   

6.
廉官的自律     
郭庆晨 《党课》2013,(17):79-81
知道中国古代廉官重视名节、不容“贪”宁染身,是读了宋代罗大经的《鹤林玉露》中“一钱斩吏”的敝事: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视其鬓旁巾下有一钱,诘之,乃库中钱也。乖崖命杖之,吏勃然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判曰:“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自仗剑下阶斩其首……  相似文献   

7.
同“倔老头儿”能不能交上知心朋友,有两种回答:一种是能;一种是不能。究竟能不能?我想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我常听到有的同志说:“同倔人没法交心。你说什么,他都不言语。高兴了,哼一声;要是不高兴了,他一句话都能把你撞到南墙根去,你说怎么交?”这种说法对不对呢?只有让事实来给我们做回答。  相似文献   

8.
有的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共产党在夺取政权之前,由于面临生死存亡问题逼得自己能够改正自己的错误,成为执政党以后,还能够自己纠正自己的错误吗?”我认为,回答应该是肯定的。首先有必要指出,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  相似文献   

9.
《湘潮》1987,(1)
总前委在作出“再打长沙”的决定时,是有过一番争论的。徐彦刚同志(时任红一军团红六军第三纵队队长——摘者注)在同我的一次谈话中说:最近几天,总前委几乎每天都在开会研究打不打长沙的问题。有的赞成打,有的不赞成打。毛泽东同志认为我军不具备打长沙的条件,因为长沙守敌有十万人,而且城内并无工人、士兵运动作内  相似文献   

10.
权力是责任     
权力是什么?不同世界观的人有不同的回答。有的人认为权力是权威,有了权力就有了权威,就可以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可以独断专行,个人说了算。有的人认为权力是金钱,有了权就有了钱,可以以权谋私,中饱私囊,可以我给你“办事”,你给我“好处”,一句话,可以用权捞钱。最近,  相似文献   

11.
隋文帝时,刑部侍郎辛有一次穿着大红色的裤子上朝,根据当时的习俗,认为这样做能使自己官运亨通。隋文帝认为这是一种“厌蛊”之术,命令尚书都官侍郎赵绰将辛杀掉。赵绰说:“按照法律规定,辛不应被处死,我不能执行陛下您的诏令。”隋文帝非常生气,对赵绰说:“你不杀了辛,我就杀了你!”随即下令把赵绰杀掉。赵绰说:“陛下杀了我,也不能杀辛。”赵绰被押出去准备执行斩刑时,隋文帝又派人问赵绰:“你还有什么话可说?”赵绰说:“我一心执法,决不吝惜个人的生命。”隋文帝闻知此言,生气地把袖子一甩,进后宫去了,过了好长时间,才让人把赵绰放了。第…  相似文献   

12.
失街亭就要斩马谡欲晓原甘肃省省长贾志杰同志曾在全省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说过:“失街亭就要斩马谡!”然而,现实生活中对失街亭者不但不斩,反而加官晋爵的现象却屡见不鲜。有的领导干部到一个单位垮一个单位,管一个单位烂一个单位,却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官照当不误...  相似文献   

13.
几乎所有认识我的人,甚至还有一些不认识我的人在知道我要下基层从政后,都问我为什么要选择这条路。在毕业办理户口手续时,一个素不相识的办事员就这样问我:“你家在孝感?”我说:“不在”。“那你爱人在孝感吗?”“不在。”“那你为什么到孝感去,是犯了什么错误在学校呆不下去了,还是学校故意坑你?”我说:“都不是,是我自己申请去  相似文献   

14.
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平公问祁黄羊:“南阳缺了县令,你看谁可以去接任呢?”祁黄羊说:“解狐可以。”晋平公一愣:“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怎么推荐他?”祁黄羊笑道:“您问的是谁适宜当县令,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呀。”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将中,有两位杰出的将领,一位是建国后被授予元帅军衔的陈毅,一位是被授予大将军衔的粟裕。 陈毅元帅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统帅,而且能文能武,心胸和气度非同一般,被人称为“豪迈大将军”。早在1936年冬,他领导南方游击战争被敌人包围时,曾写下了气壮山河、视死如归的诗句:“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当新四军副军长罗炳辉去世时,陈毅在其追悼会上致词说:“我们每个人要抱定信心:打了胜仗开庆功会,打了败仗开批判会,打死了开追悼会!”他的这些话在他所领导的部队中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16.
一天,老张和老李二人在闲聊,中间发生了一场小争论:老张:“我看,我用不着学外语。”老李:“为什么?”老张:“将来做翻译干部的人区当学外语,我将来不做翻译干部,所以用不着学外语。”老李:“哈!你这话里还有一个推理呢!不过,你的这种推理是不正确的。”老张:“怎么?为什么不正确?”  相似文献   

17.
一个“碧利斯”强热带风暴,给人最大的困惑不是京广铁路南线中断一星期,而是中国是否已进入一个百年不遇洪灾频仍的新时期?在百度搜索“百年不遇洪灾”一词,可见相关网页3万余篇。仅近4年的“百年不遇”洪灾就有30多次。灾害如此频繁,还能叫“百年不遇”吗?令人不解的还不仅这些:同为百年不遇,西南铁路在百年不遇洪灾中保持畅通,而京广铁路南线却因“百年不遇”中断一星期;同样是“百年不遇”洪灾,有的一人不死,有的却死亡失踪上千人;重庆开县发生“二百年不遇洪灾”,而中国有准确水文记录仅仅百来年,开县何以如此先进?许多百姓对现在的百年…  相似文献   

18.
我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军分区政委。当前,围绕“八小时之外”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有的党员干部认为,生活作风是小节,出点问题没关系,对此进行监督就是限制自由,就是对党员干部的不信任。有的党组织则认为,生活作风是个人隐私,是家务事,不应管,也不好管。有的甚至认为,只要八小时之内干好工作,“八小时之外”出点小毛病,算不了什么,并把生活作风有问题,但有一定工作能力的人,用到了重要岗位上,形成了错误的用人导向。生活作风虽然显现于一言一行之微,却与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9.
王尧 《前线》1994,(12)
近读《资治通鉴》,一则“唐德宗入民居问乐苦”的故事耐人寻味:德宗外出打猎,偶入一民家,问百姓因何丰年不乐?民答曰:诏令不信。非税而诛求者殆过于税(有点象今天的乱摊派),云“和籴”(议价购粮?)而实强取之,曾不识一钱(连“白条”也不给打)!于是“上命复(返  相似文献   

20.
刘澜 《当代贵州》2013,(11):65-65
领导力是什么?领导力就像爱情一样,每个人都渴望它,每个人也都能感觉到它的存在,但是就是说不清楚它是什么。在我的领导力讲演中,我也会问现场的学员:领导力是什么?有的经理人回答说,是带领团队实现目标。我问:那跟管理有什么区别?管理不也是带领团队实现目标吗?有的经理人说:领导力就是影响力。我问:李宇春很有影响力,那么她有领导力吗?还有人说,领导力就是领导的能力。我问:你说的"领导"是身处"领导职位"的那个人,还是实施了"领导活动"的那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