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外国人入出境管理的国际惯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惠德 《公安研究》2004,(11):88-95
文章介绍了外国人入出境管理的国际惯例,包括:坚持国家主权、对等互惠和人道主义相结合的原则;在修改中不断完善的统一的移民法;独立的主管机构;持有效国际旅行证件出入(国)境;完善的签证体系;给予外国人永久居留资格及相应的国民待遇;妥善处理国籍问题;非法移民的处置。  相似文献   

2.
中国技术移民法是指中国调整海外人才迁徙的法律规范总称。基于中国在国际移民和引进人才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现行调整引进海外人才法律存在的不足以及国家人才发展规划和依法治国宪法规定的要求等三方面原因,中国有必要进行技术移民法立法。积极思考现实中一些对我国技术移民法立法的忧虑,有助于尽快从讨论是否需要技术移民法的阶段,发展到论证需要什么样和怎样制定适合中国情况技术移民法的阶段。制定技术移民法是要通过便利海外人才出入境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这是论证技术移民法立法基本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3.
2004年8月,德国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批准通过并公布了新移民法。该法将于2005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实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刑事诉讼法的再次修改,我国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得到确立。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检察机关对非法证据排除具有不可推卸的职责,尤其是在审查起诉环节。但新《刑事诉讼法》对于审查起诉环节的非法证据排除仍缺少相应具可操作性的程序规定,致使司法实践中面临诸多问题。有必要以我国司法实践为基础,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构建审查起诉环节的非法证据排除程序。  相似文献   

5.
2004年《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建立了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中国"绿卡")制度,是中国移民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该制度促进了中国的国际化,规范了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工作,但是,由于我国对移民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永居制、目前国内技术人才紧缺状况等关键问题的认识、理解和掌握有偏差,不论是办法的宏观架构、立法思路,还是技术移民制、投资移民制、亲属团聚移民制的细节设计、具体操作,都存在着大量的问题。这些问题消耗了中国作为移民法后发国家的优势,阻碍了中国移民法实现跨越式发展,不容忽视和回避,值得认真、细致地进行批判性思考。  相似文献   

6.
自2012年新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公安机关在贯彻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过程中暴露较为集中的是三类问题:一是对法律上表述的某些非法取证方法不甚理解,讯问中不宜把握;二是在讯问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宜发现的非法取证盲区;三是侦查机关在非法证据的"自查自排"中存在"漂白证据"现象。上述问题不仅直接影响证据的合法性、可靠性,而且成为滋生新型非法取证方式"避风港"。对此,课题组分别提出有针对性的立法完善建议、有效的防范措施,并建议立法机关修改刑事诉讼法第54条第2款的规定。  相似文献   

7.
新《刑事诉讼法》对非法证据排除进行了相关规定,明确了检察机关参与非法证据排除主体性地位。检察机关参与非法证据排除意义重大,有利于从根源上防止非法证据的出现,也有利于克服我国一元制庭审模式的弊端,从而规避非法证据进入庭审对法官的影响,确保法官公正审判,维护司法正义。这就迫切需要对检察机关参与非法证据程序进行规范,才能以之指导检察实践。  相似文献   

8.
新刑事诉讼法正式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制度,但由于立法的模糊性和适法的差异性,司法机关对非法证据的认定和排除依然遭遇不少现实困惑。司法机关应通过完善司法解释、完善司法判例制度以进一步明确"等非法方法"的内涵外延,细化非法实物证据的构成要件,明确诱惑侦查获取证据的合法性标准,准确区分非法证据和瑕疵证据,以解除司法实践中对非法证据认定的困惑。  相似文献   

9.
余向阳  尹淑艳 《前沿》2014,(21):94-98
2012年修订的新《刑事诉讼法》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其基本吸纳了“两个证据规定”的相关内容,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上升到基本法层面,同时将非法证据排除扩展到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实践中,非法言词证据却遭遇排除难的现实困境。新刑诉法设定了以取证手段为重要内容的“非法方法”来判断言词证据排除与否的标准。在“非法方法”的认定上,应结合取证手段对被审讯人的人身侵害程度及意志强迫程度综合认定。在同样需要对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作出排除时,  相似文献   

10.
论二十一世纪中国的出入境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国际移民法为立足点。结合中国国情论述了我国出入境管理领域在新形势下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分别从立法和执法的角度探讨了依法解决签证管理、国籍管理、涉外婚姻、涉外收养等问题的措施与途径;对香港、澳门即将回归中央政府管辖后的港澳台胞与内地居民出入境管理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同时构想了21世纪中国的出入境管理宏观模式,并按此模式对建立我国移民法体系、设置新型的执法机构、以及依法教育培训工作人员举措的可行性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11.
外逃人员潜逃国外时往往也会违反目的地国的移民法或者因为在我国的犯罪行为而不符合入境条件面临被遣返的问题。非法移民遣返作为一种引渡替代措施在跨国追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遣返措施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如外逃人员可能会利用难民申请、遣返前风险评估等行政或司法救济手段逃避遣返。此外,遣返中我国还面临中外法律制度的差异导致的证据效力不足、量刑承诺的法律依据不足、遣返目的地不确定等问题。对此,我们应该积极配合有关国家向其提供外逃人员的犯罪证据、申请国际刑警组织发布红色通报、宣布外逃人员护照作废、综合运用跨国追逃追赃措施,以促成外逃人员依法被遣返回国。  相似文献   

12.
我国2012年新《刑事诉讼法》确认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这是刑事诉讼程序的重大变化,也是刑事诉讼理念的重要进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有诸多问题值得研究。从检察机关审查起诉角度出发,分析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运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所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运用机制的合理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公安研究》2011,(9):93-93
侯艳芳在《法学评论》2011年第2期撰文认为,惩治非法人体试验的国际共识、我国非法人体试验的治理现状、非法人体试验对人生命健康的严重侵害、医疗领域新药品研发中投机行为的惩治需要和跨国人体试验行为的入侵是非法人体试验行为入罪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护照是各主权国家颁发给本国公民出入境时使用的身份和国籍证明。自从它作为一种国。际旅行证件问世以来,得到了各国政府的普遍认可,护照制度也成为各国移民法(或称出入境管理法)的内容之一,并形成国际惯例而受到法律保护和世界各国遵守。然而,在世界各国同时也存在着制作、贩卖和使用假护照的违法犯罪现象。该现象不仅给国家的出入境管理带来困难,而且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及其经济发展。由于犯罪分子认为制贩假护照市场广阔,有暴利可图,因此近几年国际偷渡活动越来越猖獗。为了抑制持假护照的非法偷渡活动,各国一方面研制防伪护照,…  相似文献   

15.
新刑事诉讼法正式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纳入其中,是新刑事诉讼法注重人权保护的一大体现,是中国法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明确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应清醒地认识到该规则对公诉工作带来的挑战,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以积极、有效地贯彻落实该规则。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来华外国人的数量不断增加,非法居留问题亦日趋严重。新颁布的出入境管理法是一部综合性法律,其中关于非法居留问题仍然有很多细节问题需要分析和解决。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基层警力薄弱等问题也制约着我国对在华外国人非法居留行为的管理。建议从以下方面加强对在华外国人居留的管理:完善处罚机制,加大对于非法居留人员的处罚;加强对外事民警的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专业的辅助外管队伍,实现公安机关和社区的联动管理;加大涉外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建立外国人居住证制度;完善"大外管"工作机制,促进各职能部门形成管理合力。  相似文献   

17.
最近几年,一些单位或者个人,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非法筹集资金,这些非法集资活动往往数额巨大,影响面广,严重地扰乱了国家的经济、金融秩序。国务院及中国人民银行多次发出通知,要求各地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活动。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新设立了集资诈骗罪,为打击非法集资活动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法律武器。  相似文献   

18.
新《刑事诉讼法》明确了公安机关侦查阶段非法证据排除的法定职责。由于传统侦查理念制约、公安机关面临多重压力、缺乏明确的程序性细则以及保障制度等原因,使得实践中侦查阶段非法证据呈现出发现难、排除难的困境。落实侦查阶段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公安机关需要从理念革新、主体控制、程序建构、制度保障等层面寻找解决路径,以实现侦查阶段非法证据的有效预防、及时发现与排除。  相似文献   

19.
今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及此前"两高三部"出台的两个证据规定,从实体规则和适用程序两个方面极大地丰富了我国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内涵。新法将排除规则的适用范围由非法言词证据扩展到非法实物证据,并对违法严重程度不同的多种非法侦查行为进行了理性的区别对待,经过对多元价值的权衡,最终确立了富有层次的三种排除模式。为保证制度实效,新刑诉法和两个证据规定还为排除规则构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适用程序。这些突破性规定标志着我国向现代、文明、法治的刑事司法制度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20.
新刑事诉讼法实施后,非法证据排除制度从司法解释层面上升到立法层面。正确理解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有效监督非法取证行为,是保证案件质量、严防冤假错案的一剂良方。根据浙江省在审查起诉环节及审判环节对非法证据排除的数据分析,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非法取证的诉讼监督力度仍不够有力。究其原因,有立法上的缺陷,侦查权的独立、封闭,非法取证后果模糊等。进一步构建完善非法取证诉讼监督机制,从检察机关侦查监督职能出发,还需转变执法理念,强化对非法证据的诉讼监督意识;走出书面审查模式,动态静态相结合;建立健全提前介入制度;涵盖对所有证据取得方法的审查和监督;建立检察官对警察的责任追究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