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确定商标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利润,不仅是一个审判实务问题,而且是一个司法会计学问题。 我国商标法第三十九条规定:“……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或者被侵权人在侵权期间所受到的损失。”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商标侵权如何计算损失赔偿额和侵权期间问题的批复》(1985年11月6日)中指出,此利润系指“除成本外的所有利润。”立法所规定的侵权利润赔偿方法,在侵权人财务会计制度健全,帐册记录完整正确的前提下,可准确地确定赔偿额,较具实用性,为当事人所乐意选择。但在具体的计算方法上,由于司法解释失之严谨,实践中有着不同的做法和认识。若加以进一步讨论,或许有益于审判实践。  相似文献   

2.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知识产权所蕴含的价值越来越大,知识产权极易遭受到不法侵害,应怎样保护知识产权,侵权后如何赔偿,是侵权行为法学理论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也是当前知识产权案件审判的难点。知识产权的侵权损害赔偿制度主要包括知识产权的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知识产权的侵权构成要件及损害赔偿范围三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知识产人权侵权损害赔偿问题比有体财产复杂得多,我国现行立法规定带有片面性,且可操作性差,急待完善。为此,建议我国立法一方面在赔偿范围方面应遵循全部赔偿原则,另一方面建立法定赔偿金制度和惩罚性赔偿制度,以充分保护知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无专利许可使用费可以参照的专利侵权案件,存在法定赔偿额上下限幅度过大、缺乏赔偿额量化标准和情节考量标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等问题。通过对国内外专利立法的比较研究,提出一种法定赔偿的适用方式,即通过对无许可专利价值的分析和估算确定赔偿的幅度范围、通过对侵权情节的考量在该幅度范围内酌定具体数额。并结合审判实践和专利分析技术,详细分析估算专利价值的因素、应参照的侵权情节。并对部分争议较大的因素进行探讨。试图解决困扰专利审判实践的难题,为专利法的修订和法定赔偿制度的完善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范冠峰 《工会论坛》2009,15(2):140-141
行政侵权精神赔偿是行政损害赔偿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对由行政侵权导致行政相对人精神损害的赔偿问题作了相关规定。通过比较研究发现:对行政侵权精神损害予以赔偿是各国行政赔偿立法发展的趋势;不同法系国家间的行政侵权精神赔偿制度有趋同之势;相同法系的不同国家之间在行政侵权精神赔偿立法上往往存在较大差异;相当多的大陆法系国家都规定行政侵权精神赔偿由民法来调整。  相似文献   

6.
《侵权责任法》首次通过民事立法明确规定了精神损害赔偿。本文阐述了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所确立的赔偿范围、构成要件及如何具体确定赔偿数额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合同法第122条是关于责任竞合的重要条款,但该规定在理论上存在缺陷,实践中亦不能充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合同法采纳的“请求权自由竞合说”也存在诸多问题。我国立法中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实际上就是损害赔偿责任的竞合,可以考虑借鉴台湾“民法”的规范方式,对损害赔偿竞舍的情形作出特殊规定。  相似文献   

8.
著作权侵权赔偿额的确定,一直是我国著作权法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尚未解决的难题之一.司法实践中对于摄影作品侵权赔偿额计算的不统一,以及权利人请求赔偿数额与法院实际判决赔偿数额差距过大已经成为当前摄影作品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这一方面使权利人的损失无法充分弥补,另一方面也引发了社会争议与对司法的质疑,而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摄影作品著作权侵权赔偿额计算标准的立法存在缺陷.  相似文献   

9.
《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于2004年5月1日生效施行,该解释解决了人身损害案件审理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本解释第五条在确定共同侵权的性质、赔偿权利人部分免责的效力、共同侵权人内部赔偿份额确定及法院的释明义务等方面为审判实践指引了方向,但在审判适用中,基于不同的理解,也产生了不同的声音,笔者试就此条解释谈谈初浅见解。  相似文献   

10.
酌情赔偿是著作侵权损害赔偿纠纷中最为常用的一种赔偿额确定依据.各国立法对此有不同的立法模式.在选择性模式、后位性模式和单一性模式立法中,酌情赔偿适用的先后顺次有所不同.我国司法实务界对酌情赔偿的适用,呈现出机械性适用、灵活性适用和突破性适用三种情形.为规范酌情赔偿的适用,应当将作品类型、侵权行为性质、侵权行为后果、合理使用费、侵权地经济发展状况、作品流行程度、侵权人经营场所的位置、侵权人经营规模、作品发行范围、作者的知名度、国家相关稿酬规定、作品的商业价值、为制止侵权行为而支付的合理费用等确定为酌情赔偿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知识产权法中的损害赔偿制度缺乏可操作性难以打击知识产权侵权、保护受害人权益。而惩罚性赔偿具有补偿功能、制裁功能、遏制功能。并且我国目前已具有适用惩罚性赔偿的现行立法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因而在该领域内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不仅必要而且可行。文章对构建我国现行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我国2001年3月10日公布、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分析,并结合国外关于精神损害赔偿法律责任的动态,对精神损害赔偿范围的新规定进行必要的说明,进而提出进一步完善精神损害赔偿范围法律规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近几年发生的交通事故均数以十万计,大量交通事故及其严重的损害后果,带给交通事故直接当事人(包括侵害者与受害者)无法承受的压力,也使交通事故的事前防范和事后处理显得尤为重要。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在认定赔偿责任主体方面还不够完善,从而导致在审判实务中,部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认定赔偿责任主体不当。本文通过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归责原则和责任主体确定标准的分析探讨,理清实践中赔偿主体确定的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4.
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是侵权人承担著作权侵权责任的一种主的类型。文章论述了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件、损害赔偿额的确定、著作权精神损害赔偿等问题,并提出相关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台湾地区于2001年底加入WTO,为履行入世谈判的承诺,这几年陆续着手修改有关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以符合WTO之中TRIPS的规定.这些变化都显示我国台湾地区专利制度的发展逐步和国际专利制度接轨.专利侵权是《专利法》的核心内容,判断侵权时法院所采用的判断标准和原则是专利侵权纠纷案件经常涉及的重要问题,赔偿数额的计算及确定也是该类案件的难点所在.  相似文献   

16.
1、坚持合法与合理相结合。由于相邻纠纷的种类繁多 ,法律不可能对所有相邻关系作出具体规定。审判实践中 ,对法律有明文规定的 ,应按规定处理 ;没有规定 ,或规定不明确的 ,实践中允许审判人员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但行使自由裁量权也应受到一定的限制 ,应当符合立法精神和社会公理 ,即应当受到“合法性”和“合理性”双重原则的检验和约束。2、正确界定相邻侵权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对连续性的侵害行为 ,即不间断、持续进行的侵害或妨害行为 ,如安装防盗门、雨蓬等 ,由于很难确定时效的起始点 ,只要权利人发现其权利受到了侵害或遭到妨碍 ,…  相似文献   

17.
我国商标法对商标侵权民事赔偿责任机制的构建并非完善且较为原则化 ,增加了实践中操作的难度。本文从法律经济学的角度 ,分析了商标侵权民事赔偿责任机制的法律经济学的逻辑 ,在此基础上重新思考我国商标侵权民事赔偿责任范围及其数额的确定 ,对我国商标侵权民事赔偿责任范围及其数额作出重新界定 ,希望能对我国商标侵权民事赔偿责任案件的审判实践起到一点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将保险代位权界定为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法定移转,保险代位权的法律性质,保险代位权在实践中产生的侵权责任的实现落空问题,保险赔偿机制对侵权损害赔偿机制的影响与实际取代正是由于侵权责任制度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所致。  相似文献   

19.
环境侵权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往往损害后果严重,赔偿数额巨大。目前我国的环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还存在缺陷,不能及时有效地救济受害人。我们应当顺应现代侵权法的发展趋势,从完善环境侵权责任保险制度、建立环境侵权损害补偿基金制度、健全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的国家给付制度着手,构建我国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制度。  相似文献   

20.
20 0 1年 3月 1 0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实施了《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结束了我国长期存在的理解不一致 ,适用法律不统一 ,各个法院各自为政的现象 ,首次较全面而系统地对精神损害赔偿问题作出明文规定 ,全面加强了对精神损害的司法保护 ,本文通过回顾国外及我国关于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规定及司法实务的演进 ,阐述这一制度以得确立的理论基础 ,并对精神损害及其赔偿的界定提出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