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ONTHEOBJECTIONTO“NOTCALLTHEOFFENDERTOACCOUNTAFTERHISDEATH”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本条共列举了6种情形,其中第5种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对此,笔者存有几点异议,特提出与诸同仁共同商榷。(以下统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犯罪人”)犯罪人死亡,从时间上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案发前死亡,一种是案发后死亡。从死亡的原因看,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因意外事件或因病死亡;二…  相似文献   

2.
2011年4月11日晚17点54分,白俄罗斯共和国首都明斯克市发生地铁爆炸事件,爆炸地点是距离总统府仅有180米的十月地铁站出口处。爆炸发生在地铁列车的第2节车厢,当场有6人死亡,现场血肉模糊,一片狼藉。案发2分钟后,白俄罗斯共和国内务部、最高检察院、最高法院等部门的警员与  相似文献   

3.
黑色慕尼黑     
秦阳 《法律与生活》2012,(17):44-45
2012年7月18日,一辆搭乘约40名游客的大巴在保加利亚布尔加斯机场大厅外面发生爆炸。保加利亚内务部证实,爆炸由一名自杀袭击者实施。这次恐怖袭击共造成8人死亡、30多人受伤,其中绝大部分是以色列公民。随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担心这起事件可能是恐怖分子袭击以色列奥运选手的预演。以色列国防部部长巴拉克说:“奥运会前,在情报工作和操作上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尤其是因为曾经发生过这类事情……我们记得慕尼黑。”  相似文献   

4.
2006年6月11日上午9时许,太和县大新镇马庄一非法烟花爆竹生产点发生爆炸,近300平米的厂房被炸毁,19人倒在血泊中。事故造成4人当场死亡,15人重伤。到7月8日,重伤者中又有7人死亡,死亡人数上升至11人。事故发生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省政府领导及有关方面负责人立即赶到现场,组织指导救援工作,安徽省政府随即成立了由多部门组成的事故调查组。调查组认定,太和县“6·11”爆竹爆炸并非一场安全事故,而是一起性质严重的爆炸案件。在这场爆炸中,女业主马秀英也当场身亡。她38岁失去丈夫,儿子新婚不久被处极刑,本是个苦命的女人。而这场爆炸案的发生,与村民们对她没有“界限”的同情有着很大关系,这种同情祸及众村民,酿成了一场更大的悲剧……  相似文献   

5.
龙年正月十七,寒风凛冽,时针指向近九点,湖北省荆门市长途汽车客运站。站外,飞扬的雪花催着街上的行人加快行走的脚步;站内,在已发动的“荆门——天津”的长途卧铺车旁,  相似文献   

6.
“危险驾驶”行为特殊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炜  林建玲 《犯罪研究》2010,(1):109-111
近年来,“危险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现象非但屡禁不止,而且呈现愈演愈烈之势,业已成为社会公害之一。仅2009年1至8月份,全国就发生酒后和醉酒驾车肇事多达3206起,共造成1302人死亡,其中,酒后驾车肇事2162起,造成893人死亡;醉酒驾车肇事1044起,造成409人死亡。与此同时,一些危害极重、反响极强、公愤极大的恶性交通事故也是层出不穷,频频见诸报端,  相似文献   

7.
肖奇 《中国律师》2002,(5):55-56
【基本案情】1999年10月24日晚6时左右,原告李某、龚某与八岁的儿子,一起到珠海市香洲五月花餐厅就餐,礼仪小姐安排在一包房内。约6时30分左右,隔壁包房发生爆炸,导致李某重伤(二级残废),李某和龚某的八岁儿子死亡。经查,爆炸是由一名犯罪嫌疑人蓄意想危害某医院的一名医生,故意将自己制造的炸弹伪装成酒送给该医生。该医生把酒带回家中放置了一段时间。1999年10月24日晚,该医生也到“五月花”餐厅就餐,并把这瓶伪装成酒的炸弹带入餐厅,准备“饮用”。当餐厅服务员开启酒盒盖时,“酒瓶”爆炸,造成原告之…  相似文献   

8.
事故回放:2007年11月24日7时50分许,上海浦东新区浦三路909号的一家加油站发生爆炸,导致4人死亡。其中,两名在现场施工的工人当场死亡,他们分别是30岁的安徽籍男性工人甘颜军和46岁的江苏籍男性工人朱云生。  相似文献   

9.
新华 《西部法苑》2001,(5):21-21
2001年3月16日凌晨,河北省石家庄市一片静谧、祥和。凌晨4时16分,石家庄市长安区育才街国棉三厂宿舍15号楼、16号楼相继发出巨响,15号楼西侧厚重的外墙被炸开一个大洞,与其相邻的16号楼顷刻间夷为平地;4时30分,长安区和平路市建一公司宿舍1号楼发生爆炸,第3单元被炸塌;4时45分,新华区电大街13号市五金公司宿舍楼发生爆炸,其中第1单元倒塌。  相似文献   

10.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某年1月15日21时31分,某服装店门前人行道的夜宵摊发生爆炸,爆炸造成6人死亡,多人受伤。中心现场周围遗留多块人体组织碎块,一些残存肢体、组织碎块散布在服装店往东的几家其他商户门前,现场尸体分布见图1。  相似文献   

11.
1案例资料 1.1简要案情 2007年3月20日,淄博市某五星级大酒店接到匿名勒索电话,要求向指定帐号存入80万元现金,“否则将引爆炸弹”。下午13时45分该酒店洗浴休闲中心演艺厅发生爆炸,由于事先疏散人员,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12.
恐怖袭击,响彻世界的悲鸣 近期,一部关于"9·11"事件的高清视频正在微信圈里疯传,让人们又一次回忆起了那十分惨痛的历史.当日,三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机撞向位于纽约的世贸中心大楼和位于华盛顿的国防部五角大楼,2996人丧生. 近些年来,恐怖事件频频发生,不断刺激着人们的神经.据新华网报道,莫斯科时间2010年3月29日,恐怖分子在莫斯科制造了地铁连环爆炸案,造成40余人死亡,70余人受伤;2014年4月14日,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郊区一汽车站发生恐怖袭击事件,造成至少75人死亡,215人受伤;2015年1月7日,法国巴黎《沙尔利周刊》杂志社遭到恐怖分子袭击,造成12人死亡,8人受伤……  相似文献   

13.
新华网报道,3月19日12时15分,山西朔州市平鲁区白堂乡细水煤矿发生爆炸,井下49名矿工被困。爆炸还波及到邻近的康家窑煤矿,井下22名作业矿工,1人自行出井,1人获救,20人被困。此次事故共造成69名矿工被困井下。截至20日19时,山西朔州“3·19矿难”已经找到60名遇难矿工的遗体,目前仍有9名矿工下落不明。在此之前的3月14日“两会”期间,黑龙江七台河精煤集团公司新富煤矿三区一采爆炸事故,造成18名矿工遇难。  相似文献   

14.
靳婷 《中国检察官》2010,(12):75-77
2010年4月20日晚,英国石油公司(简称“BP公司”)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墨西哥湾海面的一座钻井平台发生爆炸,11人死亡。整个钻井平台在燃烧36小时后沉人海底。由于爆炸的冲击力撕裂了连接钻井平台和井口约1500余米长的管道,底部油井发生漏油。根据估算,泄漏的原油每天要以万吨计。这是美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石油泄漏事件。  相似文献   

15.
【案情介绍】1994年10月21日傍晚六时左右,二原告李萍、龚念带8岁的儿子前去被告的五月花餐厅就餐,被告的礼仪小姐安排他们在“福特”包房的外边就座,“福特”包房的东、南两墙是砖墙,西、北两墙是模板隔墙,原告的儿子靠近该木板隔墙的外侧就座。约六时三十分左右,“福特”包房突然发生爆炸,原告李萍及其儿子随即倒下不省人事,经医院抢救,李萍进行了左上肢截肢术及脾切除术,伤愈后被评定为二级残废;儿子抢救无效死亡。经查明,五月花餐厅的这次爆炸发生在餐厅服务员为顾客开启“五粮液酒”盒盖时,伪装成酒盒的爆炸物是…  相似文献   

16.
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三款规定:“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一)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二)强奸妇女、奸淫幼女多人的;(三)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的;(四)二人以上轮奸的;(五)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相似文献   

17.
栗云波 《刑警与科技》2004,(11):174-175
火灾,不仅顷刻之间可以烧掉大量财物,烧毁无法弥补的历史文化瑰宝,而且还危及人们宝贵的生命。火灾现场缺氧、高温、烟尘、毒气和房屋倒塌等突如其来的险恶环境,往往使被大火围困的人们惊慌失措,束手无策,以致葬身火海。2002年6月16日,北京“蓝极速”网吧因放火发生火灾,造成25人死亡、12人受伤;2003年2月2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天潭酒店发生火灾,造成33人死亡、10人受伤;2004年7月16日,印度南部一所学校发生特大火灾,80多名儿童丧生、100多人受伤。据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因火灾死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4月15日下午2时50分,在美国波士顿进行的一场马拉松比赛现场发生爆炸案,导致3人当场死亡、183人受伤、17人生命危急。受伤者中有一名来自德州的美丽女子蕾贝嘉·迪马蒂诺。她有一双大大的眼睛,金色的头发,像明星一样美丽耀眼。在爆炸案  相似文献   

19.
一、事件概述 2012年12月3日10点21分,岳阳公安警事在微博发布了一条警情快报:“村民凌某在购买新疆人核桃仁糖果时,因语言沟通不畅造成误会,双方口角导致肢体冲突引发群体殴打事件。事件造成二人轻伤,损坏核桃仁糖果约16万。加损坏的摩托车和受伤人员共计20万。”  相似文献   

20.
析交通肇事罪中“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刑法第133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它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这里的“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就是新刑法增设的相对于原交通肇事罪加重处罚的一个量刑情节,但在如何理解这一加重结果的犯罪,如何诠释“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刑法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对此认识不一。刑法理论本身也有两种较大的分歧意见:第一种观点认为,“因逃逸致人死亡”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