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0 毫秒
1.
胡涛 《江淮法治》2009,(5):58-59
行政事实行为在行政机关的各种行为中占有较大比例,其数量远远超过行政法律行为。由于行政事实行为同行政法律行为一样,是行政机关行使权力和履行职责的重要方式,因此加强对行政事实行为进行理论研究对推进依法行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行政事实行为与行政法律行为比较的角度,对行政事实行为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陈天华 《法制与社会》2013,(1):278-279,298
随着现代政府职能开始转变,给付行政、服务行政的兴起,行政事实行为侵权问题日益突显。现实中存在不少行政事实行为侵权的问题,而行政相对人并不能得到救济现象时有发生,本文重点结合行政事实行为的特性,以此来具体探讨哪些行政事实行为应得到行政赔偿,行政赔偿标准、行政事实行为侵权赔偿路径选择,以此来完善我国的行政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3.
慕文霞 《法制与社会》2013,(31):233-234
本文以部门行政事实行为为研究视角,通过与劳动保障行政法律行为作对比,同时结合一般行政事实行为的基本理论,系统论述了劳动保障行政事实行为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劳动保障行政事实行为的基本含义以及特征;二是劳动保障行政事实行为的基本意义和价值;三是劳动保障行政事实行为的基本类型与形式;四是劳动保障行政事实行为的规范化和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4.
对行政事实行为的概念和性质的探讨,各学者众说纷纭,一直没有定论。然而,随着国家向服务行政与给付行政发展,行政事实行为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究竟行政事实行为的内涵与外延如何界定,对其造成的损害如何救济,界定行政事实行为的内涵和外延,探讨行政事实行为的价值及其造成损害的司法救济问题,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5.
论行政行为与事实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行为与事实行为是学理上对行政管理行为的一种基本分类。然而,对究竟什么是行政行为,什么是事实行为,行政行为与事实行为到底有哪些区别。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法治社会的发展,人文精神与服务观念逐渐渗入现代行政行为理念之中,政府的行政职能由监督型向服务型转变,政府信息公开、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布不合格食品厂家名单等行政事实行为应运而生,行政事实行为的发生越来越频繁。而当前有关行政事实行为的相关法律规定较少,与之相应的行政赔偿制度很不完善,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受损后难以得到救济。所以,科学地界定行政事实行为的概念,对我国行政事实行为的行政赔偿制度现状展开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完善我国行政事实行为的行政赔偿制度,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论行政事实行为的界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事实行为本是民法学概念 ,援用在行政法学中时 ,产生了很大分岐。总结起来 ,行政法学界关于行政事实行为概念的主张主要有 :1.认为行政事实行为是行政机关所为的不产生法律后果的行为 ,① 或者说不直接影响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为。②2 .认为行政事实行为指行政机关非以发生法律效果之意思 ,向外为意思表示之行为 ,该行为发生一定法律作用 ,但并非为该行为时所欲发生者。③ 3 .认为行政事实行为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依法作出并产生相应法律效果的客观的物质活动。④ 关于行政事实行为的性质 ,有认为是行政行为或具体行政行为 ,⑤ 也有认…  相似文献   

8.
司法权监督行政权只能通过对行政行为的审查来进行,将非行政行为的事实行为纳入行政诉讼而且对其合法性加以确认,则必然会带来争议。现提出事实上的行政行为(简称事实行政行为)概念与大家商榷。一、事实行政行为的概念、性质、特征事实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利用非行政法律手段进行行政管理并能引起一定法律后果的行为。它包括以下几层含义:(一) 事实行政行为的主体是行政机关,虽然《国家赔偿法》中规定的是行政机  相似文献   

9.
我国行政法学界对行政事实行为的研究始于《国家赔偿法》的出台且众说纷纭,分歧很多。笔者不揣浅陋,谈谈行政事实行为的界定及司法审查中的一些问题,以期与同仁们交流。一、行政事实行为的界定及其涵义基于行政诉讼的需要,行政行为被划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随着《国家赔偿法》的实施,行政机关的行政事实行为又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对其内涵及地位(即行政事实行为是否行政行为),理论界存在着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10.
浅析行政事实行为的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行政事实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 ,实际作出的与行使行政职权有关的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益的单方行为。行政事实行为区别于其他行政行为的主要特征有 :第一 ,行政事实行为表现为一种客观状态。行政事实行为一经作出 ,即表现为一种客观存在 ,如行政机关的执法船舶在追赶参加非法捕捞的渔民时 ,故意将渔民的船撞坏 ,这是一种行政事实行为 ,行为的后果是实际存在的 ,不能恢复到行为前的状态 ,这种行为不能象其他具体行政行为那样被有权机关撤销或变更 ,也没有生效的问题。第二 ,行政事实行为是与行使…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行政事实行为的概念及法律特征进行了阐释,并分析了行政事实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的关系,对行政事实行为的可诉性及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张彬 《法制与社会》2015,(3):125-126
行政事实行为侵害合法权益,公民如何进行救济,是行政行为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指出行政事实行为"侵害有余,救济不足"的事实现状,进而分析对其进行诉讼救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最后提出构建行政事实行为诉讼救济制度的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行政法学界,都以行政行为为中心,却忽略了对行政事实行为的研究。本文拟通过对建设行政事实行为进行专门研究,以期对建设事实行为的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性。  相似文献   

14.
行政事实行为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行政事实行为在行政法学界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文章首先评述了中国学者对行政事实行为的诸种学说 ,然后从比较法的视角 ,考察了行政事实行为在大陆法系国家中的命运。在此基础上 ,从我国行政法治实践的角度出发 ,认为行政事实行为并不存在确定的内涵与外延 ,不必把它作为一种独立的与行政法律行为并列的行为来研究 ,可以通过发挥司法解释的能动性 ,从而将它纳入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相似文献   

15.
把行政事实行为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并以确认违法的手段予以救济是我国行政法学界的主流观点。这种观点既没有考虑行政事实行为救济的制度效率,也没有考虑相对人对行政事实行为造成的轻微损害所负有的容忍义务。我国现行行政法上的行政事实行为救济制度及其实践已经基本能够满足对相对人的权益进行救济的需要。对既没有造成可获得国家赔偿的实际损害后果又没有相关联之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事实行为,相对人负有容忍的义务,法律不能也不应提供确认违法之救济。  相似文献   

16.
在环境行政过程中,充斥着大量明显区别于行政法律行为的行政行为,这就是环境行政事实行为。文章通过对环境行政事实行为的类型化分析,意图使环境行政行为的体系更加完善,以促进环境行政行为的依法实施,使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行政事实行为”概念的提出 “行政事实行为”这一概念首倡于魏玛共和国时代的德国学者耶律纳克(W·Jelinek)。耶律纳克认为,公权力之事实上行为并非受到行政法支配,如若违法则依刑法、民法或国家赔偿法确定其赔偿责任。在我国,行政主体的“事实行为”概念首见于《行政法概要》:“国家行政机关的行为,有的直接发生法律效果,称为法律的行为;有的不直接发生法律的效果,称为事实的行为。”在“行政事实行为”这一概念的发源地德国,行政事实行为只是一个学理概念,并且这个学理概念从未得到过统一。德国传统的行政诉讼奉行的是“无行政处分即为无法律救济”的诉讼原则,“行政事实行  相似文献   

18.
台湾地区行政法学研究较为发达,行政事实行为的研究材料丰富、观点纷呈。对行政法学上事实行为的概念存在"法律效果例外说"、"意思表示除外说"、"目的说"等多种学说。通过对台湾地区行政法学界事实行为概念理论进行分析和探讨,从中力求揭示行政法学上事实行为的实质内涵,有助于我们实现对行政事实行为这一公共行政现象的科学认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行政事实行为理论。  相似文献   

19.
行政事实行为救济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事实行为是公权力行使的一种方式,有关行政事实行为的相关法律规定较少,其规制和救济的渠道更是严重匮乏,在界定行政事实行为和考察域外制度的基础上,提出完善行政事实行为救济制度的建议:纳入行政诉讼的范围、明确审查内容和要件、确立判决形式、建立合意解决纠纷机制.  相似文献   

20.
法律规定的缺失导致大量行政事实行为造成的损害不能得到及时的救济。本文指出为了适应宪政发展的要求,应将行政事实行为纳入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将合法行政事实行为侵权和与职权相关行为侵权的赔偿纳入国家赔偿的范围中,从而更好地保护相对人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