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共生论首先出现在生物领域中,至今已经有一个多世纪了.复旦大学洪黎民教授在《共生概念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展望》中,对生物共生论的历史作了简要勾勒:  相似文献   

2.
《时事资料手册》2005,(3):42-42
日本政府每4年审定一次由民间各出版社分别编写的历史教科书。上个世纪80年代初至今,日本有4次审定放行的教科书明显篡改历史、美化侵略战争。  相似文献   

3.
历史教科书的目的是培养“世界公民” 最近这些年,我比较关心教科书的情况,包括世界上各种有关教科书的讨论。比如2006年初,美国的《华尔街日报》刊登了加州历史教科书有关印度问题的讨论,认为雅利安人和印欧语系起源于印度,这反映了美国人对印度文化的推崇,但又引起了另一批人的反击。从1990年代起,欧盟各会员国就准备在其境内的中小学发布新教材,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出发,倡导“欧洲一家”的理念,为欧盟的形成奠定思想基础,同时花了大量经费支持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4.
姚同发 《黄埔》2007,(6):46-49
当前,台湾历史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兴趣,尤其在台湾还被视为“显学”,主要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台湾问题以及台湾的前途与历史有关,人们迫切希望从历史中寻求答案。这里,有两种人寻求出两种不同的答案。一种人搞“去中国化”,不断地制造“历史失忆”,意图砍断历史上的两岸关系,进而砍断现实的两岸关系。  相似文献   

5.
当前,台湾历史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兴趣,尤其在台湾还被视为“显学”,主要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台湾问题以及台湾的前途与历史有关,人们迫切希望从历史中寻求答案。这里,有两种人寻求出两种不同的答案。一种人搞“去中国化”,不断地制造“历史失忆”,意图砍断历史上的两岸关系,进而砍断现实的两岸关系。  相似文献   

6.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纵观世界历史,依靠武力对外侵略扩张最终都是要失败的。这是历史规律。但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近70年的今天,仍然有少数人无视铁的历史事实,无视在战争中牺牲的数以千万计的无辜生命,逆历史潮流而动,一再否认甚至美化侵略历史,破坏国际互信,制造地区紧张。铭记历史,是为了开创未来。本刊编发此文,以缅怀抗日先烈,谴责侵略罪行。  相似文献   

7.
姚同发 《黄埔》2013,(1):56-58
2012年5月笔者访台期间,曾专程拜访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原系主任、原文学院院长王仲孚教授,向其请益受"台独"侵害且沸沸扬扬多年的台湾中学历史教科书问题。王教授因先后在小学、中学和大学授课,有着各层级教学的实际经验和广阔视野,对中学历史教科书受文化"台独"戕害的来龙去脉了如指掌,对其危害的揭露可谓一语中的。  相似文献   

8.
尊敬的大会主席。在座各位学术界同仁。大家早:非常高兴来到东北富饶之地的大海边.大连给绝大多数台湾人的印象.是充满向往的一个美丽的城市。台湾因为四面环海,所以台湾人对于港都有一份特别的情感。台湾老一辈的人记忆里面讲到大海,都是充满既美丽但是又难免有一份历史的哀愁的民族情感。我们从小读的地理教科书也好,读的历史教科书也好。  相似文献   

9.
日本四年一度的教科书审定4月5日告一段落,文部科学省宣布审定通过了8个版本的初中用历史教科书。令人愤慨的是,那本由右翼势力支持、“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简称编撰会)编写送审、歪曲史实的《新历史教科书》居然也在通过之列。如果说这本右翼教科书有什么存在价值,就在于它可以被当作反面教材。  相似文献   

10.
王福山 《前沿》2013,(18):48-49
马克思主义教科书的家庭理论,在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中作了具体的阐述。然而,目前出版的马克思主义教科书中“家庭”内容被删除了。从唯物史观产生、丰富的历史过程而言,马克思恩格斯为了丰富和完善唯物史观,极为重视家庭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研究并阐发了家庭的社会历史观理论。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教科书理应包含有家庭理论,这对于完整的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重视及发挥家庭在社会中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杨彪 《学习与实践》2012,(7):134-140
当代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在对20世纪早期中国的历史叙述中,存在着很强的用自身文化视角来审视中国历史的特点,有意或无意地透射出其背后的预设立场,这些立场体现了日本比较主流的中国观和历史观。在具体了解日本历史教科书相关记述后,我们可以发现,多数日本历史教科书在记述历史的过程中,对于架设起中日理解的桥梁作用呈现弱化的态势。只有客观公正地对待历史记述问题,才能真正促进中日之间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未来的法院     
这一代法官不是过客我是法院的一名法官。虽然做了十几年的法官,却仍对我们的司法现实感到困惑。有人说,中国的这一代法官注定是历史的过客。或许,我们会被历史遗忘,又或许我们会成为未来司法教科书中的反面例证,但我们这一代法官也有我们的坚持和追求。  相似文献   

13.
两岸青年的认同问题一直是台湾研究的热点。高中历史教科书是塑造青年学生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影响着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文化取向。在两岸关系问题上,美国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受意识形态、政治立场等影响,两岸历史教科书所呈现的美国形象有很大的差异,编撰者甚至对同一历史事件有着大相径庭的表述,从而造成两岸青年学生对美国有着不同的文化认知和情感取向。本文通过对大陆"人教版"和台湾"南一版"历史教科书中有关"美国"形象的比较,指出其差异以及这种差异阐释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邹宇  肖凯 《传承》2010,(33):94-95
新中国成立后的六十年历史教育有了巨大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古代史中的农民战争受到了政治局势的影响而经历了曲折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于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所要注意的教育理念、时代气息、历史观都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洋 《天津人大》2014,(7):18-19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通过重温两年四个月的井冈山斗争历史,我对井冈山精神、井冈山道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特别是对我们党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说起李鸿章,很多人可能会立即把他和“卖国贼”这三个字联系起来——许多年来,教科书上不都是这么说的吗?前几年,中央电视台曾播出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对李鸿章的形象作了一点儿“拨乱反正”,但作用看来相当有限。由此可见,教科书上的错误表述对人们认识历史的影响有多大。再联想到时日本利用教科书歪曲历史丑行的批判,便会觉得特别有道理。  相似文献   

17.
关于酒的来源有两种传说,一说是始于夏初大禹时代的仪狄,有4000年历史,一说始于周朝的杜康,也有3000年历史了。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1月10日《理论动态》刊登中央党校教授许全兴的文章指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我们一定要十分警惕中国传统文化中某些消极因素对马克思主义的渗入。做到这一点的重要前提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要有一个全面的、清醒的、实事求是的认识,要防止以实用主义态度对待历史文化,防止把糟粕当精华,防止在一种倾向下掩盖着另一种倾向。文章说,"天下为公"、  相似文献   

19.
举行开国大典时,到底有哪些人在天安门城楼见证了这个历史时刻?很多文章和回忆录里面或者没有记载,或者记载不确切。有63人、200余人、600余人、1000余人之说。到底哪个数字符合实际呢7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重大事件,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了国家的主人。那么,举行开国大典时,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特殊的侦查方式——秘密侦查,它的历史在我国源远流长,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近代社会的变迁,从萌芽一步步向前发展。文章回顾了各个阶段秘密侦查的发展历程,揭示了秘密侦查文明成长的历史规律,并对秘密侦查发展史所蕴涵的现代启示作了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