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有一个压力管理的小故事:培训师在课堂上拿起一杯水,然后问台下的听众“各位认为这杯水有多重?”,有人说是半斤,有人说是一斤,讲师则说“这杯水的重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拿多久?拿一分钟,谁都能够;拿一个小时,可能觉得手酸;拿一天,可能就得进医院了。  相似文献   

2.
《大连干部学刊》2012,28(4):63-63
2010年美国最高法院判定,企业的选举献金可不设上限。这就为“权钱政治”大开方便之门。没有钱,政客无法竞选。拿了谁的钱,就得为谁服务。西方甚至有人比喻说:“金钱是民主的母乳。”美国的院外活动势力十分活跃,那是在合法地进行见不得人的勾当。这样的民主制度,从程序上看,似乎很民主,但这种民主给广大老百姓带来什么呢?中国俚语说得好:“吃了人家的嘴短,拿了人家的手软。”这可是真理。  相似文献   

3.
有一位教师在课堂上拿起一杯水,然后问学生:“谁知道这杯水有多重?”学生有的说20克,有的说500克。教师则说:“这杯水的重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拿多久?”拿1分钟,各位一定觉得没问题;拿1个小时,可能觉得手酸;拿1天,可能得叫救护车了。其实,这杯水的重量没有变,但是,你拿得越久,就觉得越沉重。这就像我们承担的压力一样。如果我们一直把压力放在身上,到最后,我们就会觉得压力越来越沉重而无法承担。我们必须做的是:放下这杯水,休息一下后再拿起来。如此,才能够拿得更久。”(摘自《祝您幸福》2003年第6期)一杯水的重量…  相似文献   

4.
吴昊 《公民导刊》2011,(2):55-55
诊断当今中国教育问题,有人把教育比喻为“像个患了自闭症的孩子”,令人十分忧虑。联想到最近《新周刊》隆重推出的《大学是间坏公司》,文章作者系统抨击了现行教育的严重扭曲和异化,读来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5.
畲族自称“山哈”。“哈”在畲语里是客人的意思,也就是说畲族人把自己称之为“山里的客人”。这有点意味!通常我们见到的是谁居住在哪里,就把自己说成是那个地方的主人,比如大山的主人,大平原的主人,大草原的主人,等等。这是很普遍的事,也是很自然的事。  相似文献   

6.
老百姓对贪官污吏恨之入骨, 深恶痛绝,骂他们是畜生、禽兽,是 硕鼠、恶鸟、蛀虫等。又比如说“杀 鸡给猴看”,小贪官是“鸡”,大贪官 就是“猴”。近年来,反贪利剑杀了 不少“鸡”,日前,又把原全国人大 副委员长成克杰这只“猴子”押上 了断头台,真是大快人心。 如果把大贪官比作“猴子”,哪 一级贪官才能算“猴子”,不同时期 有不同标准。20世纪50年代,刘 青山、张子善这样的地市级贪官就 算是“特号大猴子”了;现如今,不 至省部级的贪官,恐难跻身“猴子” 之列。成克杰这只“猴子”,受贿 4000多万元,给国家造成…  相似文献   

7.
长时间以来,有些同志把保卫工作叫做“小公安”,把保卫部门叫做“小公安机关”。这是一种比喻。比喻有确切的,也有不确切的。把保卫工作比喻为“小公安”,就属不确协的,至少是不完全确切的。“小公安”的意思,是想说保卫工作的任务和手段囊括了公安工作的各项业务,公安工作有什么,保卫工作就有什么。乍听起来,好象没什么不妥,但仔细想想,就有问题了。因为人们可以用保卫工作是“小公安”这个前提,推断出保卫学就是“小公安学”的结论,这样  相似文献   

8.
有这样一则寓言,说的是有一个“公平”的饲养员,他把每天的饲料平分为份量相等的几份,给牛、马、猪、羊、鸡、鸭吃。他说:“谁也不少给,谁也不许多要。”结果牛马天天吃不饱,饿瘦了;猪羊因为吃得过饱,胀坏了肚子;鸡鸭吃不完这多饲料便在饲料上做起窠来。有人见了劝告他:“你这样的饲养方法不对呀,必须改变一下!”他听了还坚持自己  相似文献   

9.
“王阿姨,你烧的油爆虾真好吃!”外来媳妇小张嘴里的油爆虾还未完全咽下,筷子又忙不迭地夹起了旁边张家阿婆精心烹饪的糖醋排骨。而那边厢,天真活泼的孩童和略显富态的中年男子正在起劲地玩着打弹子、滚圈子、踢毽子、刮片子等“九子”游戏。更有上海土生土长的小选手,在轮番登台参加“上海闲话讲故事比赛”时,把“蚀本”说成“日本”,把“出生证”说成“畜生证”,逗得大家开怀大笑之余,又深感保护本土方言的迫切。这是日前在上海市闸北区宝山路街道的各社区小巷内进行的“海上弄堂文化节”上的几个有趣场景。  相似文献   

10.
我们曾经有过“帽子满天飞”那样令人心惊肉跳的不堪回首的时代。那年月,九顶帽子(地、富、反、坏、右、走(资派)、叛(徒)、特、臭(知识分子)还只是个大而化之、概而括之的数字,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小爬虫”“变色龙”“五一六”……等等,稀奇古怪、花样翻新的帽子,真是满天飞舞,一不小心忽然降下一顶,套在头上,真叫你动弹不得,哭笑不得!当时还有一名言“帽子拿在群众手里”……意思是谁如不识相,敢于“乱说乱动”,“群众”手里的帽子就可随时给你戴上,让你“永世不得翻身!”这真有点象希腊神话中那一反悬在人们头上的…  相似文献   

11.
民主是我们的生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是个好东西”这个比喻、这个命题,我’是赞成的、接受的。但是拿它和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说的“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相比,我就更赞成、更欣赏这样的比喻和命题了。民主是“生命”之于民主是“好东西”,实在是高得多、重的多。两者甚至无法比较:你怎么能拿“生命”和“东西”相比呢?因为“生命”是鲜活跳动的,最高贵的,必须倍加珍惜;  相似文献   

12.
我们谁都离不开垃圾,又谁都不愿意与垃圾为伍。“你这垃圾!”——没有比这更厉害的骂人语言了。在这个美好的世界,谁愿意成为垃圾呢?我们每个人都衣着鲜亮,都容光焕发。垃圾?谁是垃圾?太离谱了吧?  相似文献   

13.
有一次,在无人售报点,看到有两个人拿了报纸,其中一个人一边掏钱一边说:“其实不给钱我也照样可以把报纸拿走。”另一个人马上说:“不要这样,做人还是要讲档次嘛。”无独有偶,又有一次,我在大街上走,前面走着两个人,其中一个人手拿着一叠纸,一面撕着一面就把纸往地上扔。另一个人说:“你看你把马路弄成这样”。这人毫不在乎地说:‘’没关系,不然要扫马路的人干什么?”另一个人则说道:“人和人不一样,总还是要做个有档次的人吧。”对这两件事我当时并未介意,但后来回味起来,倒觉得很有嚼头。我不仅感受到社会上存在的关于…  相似文献   

14.
曾几何时,有人比喻医疗、教育、住房是压在当下老百姓头上的新的“三座大山”。这实际说的是民生,人活在世上,哪有不生病的,生了病如果看不起医生,结果可想而知。学习、受教育不仅是每个公民的权利,而且是人生活得有质量有希望的前提,试想,一个没有得到好的教育的人,何谈理想、追求和未来?杜甫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相似文献   

15.
田军 《人民公安》2006,(18):11-11
喜欢相声的人一定还记得侯宝林的经典相声《猜谜语》,里面有这么一个谜语:“远看是电扇,近看是电扇,电扇是电扇,就是它不转。谜底是:没电。”这是标准的侯氏逗乐方式,谁也不会套用现实来较真儿,假如有人抬杠:“发动机坏了”或者“开关失灵了”也可以作谜底呀!笔者只能说,如此较  相似文献   

16.
伍中华 《创造》2001,(6):14-14
最近,全国社会治安工作会议强调,社会治安不仅是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要求全党和全国上下要共同努力,解决当前社会治安中的突出问题。   邓小平同志曾经高瞻远瞩的指出:“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这是我们付出了代价才取得的共识。”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极少数心怀敌意的人,借台湾问题、人权问题,“法轮功”等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妄图搅混水;国内也有一些敌对分子与国际反华势力遥相呼应,“法轮功”练习者中的顽固分子就充当了这一角色。同时,当前…  相似文献   

17.
红色新年     
《传承》2006,(Z1)
1919年末日的晚间,有一位拿锤儿的,一位拿锄儿的,黑漆漆地在一间破屋子里谈天。拿锤儿的说“:世间的表面,是谁造成的!你瞧,世间人住的、着的、用的,哪一件不是锤儿下面的工程!”拿锄儿的说“:世界的生命,是谁养活的!你瞧!世界上吃的、喝的、抽的,哪一件不是锄儿下面的结果!”他  相似文献   

18.
开心乐园     
一语惊人陈望阳/作初中有一篇课文是讲法西斯的,名字忘了,有一段是说法西斯来了得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有个读课文的MM可能是太想坐下来了,把书一合,说道:“野猪来了,野猪来了!”结果全班大笑,MM一天没有抬头看我们!项羽与拿破仑清末,某地一位自恃渊博的人参加考试。考官命题:项羽与拿破仑。此人一看傻了:项羽,他知道是谁,可这“拿破仑”是什么玩意儿?他冥思苦想一阵,有了,这仑不就是“轮”吗,于是提笔写道:“轮难拿,破轮更难拿。然项羽能拿,因羽能力举千斤,况破轮乎?”有个心不在焉的教授,在一辆非常拥挤的汽车上。他一只手拉住吊环…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朴素形态的唯物辩证法,一般把自然史和人类史看作同一气化过程。从王充到张载,莫不如此。王夫之在承认此前提下,更多地注意到人从自然中产生和分化出来以后,“人的类特性”便与动物有“壁立万仞”的区别。“天道不遗于禽兽,而人道则为人之独”(《俟解》),“人之异于禽兽,则自性而形,自道而器,极乎广大,尽乎精微,莫非异者”(《读四书大全说》卷九)。因而,强调不可“迷其所同而失其所以异”(《思问录·内篇》),反对“过持自然之说”(《读四书大全说》卷九)。由此,区别于自然史观而展开了他的人类史观。  相似文献   

20.
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最大的“法”不是国法,而是领导的“看法”。你再有才干,再有抱负,只要在领导那里印象坏了,你就可能永无出头之日。官场上你跟谁透个风:某某领导“对你有看法”了,这个人准会被吓得惶惶不可终日。有些领导总认为自己看得很准,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这“看法”就多少有点“法”的气象了。“看法”坏了,群众再拥护,本人再努力,恐怕也是徒劳的。“看法”是印象,但对具体的个人来说,有时候比“法”还要厉害得多。违法犯法,条文清楚,事实俱在,判得容易,被判者也服气,更何况,举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