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
武汉城市圈实施“绿色促进计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促进计划”是政府为了应对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促使经济由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发展模式向绿色、可循环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转变推出的一揽子支持政策,包括立法保障、财税、金融、土地、消费、产业政策等,其核心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培育绿色产业集群,引导绿色消费,最终通过绿色改革实现绿色发展。实施“绿色促进计划”是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探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模式,应对当前金融危机,夺取绿色产业和绿色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刘雨果 《人民论坛》2023,(17):83-85
绿色技术创新兼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提升我国科技核心竞争力的新引擎。流域产业经济作为我国大区域经济发展体系的基础框架和重要支撑,应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依托完善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加强流域产业经济发展顶层规划和创新引领;应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保障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加强流域自然灾害防治;应以高质量发展为目的,推动流域产业更新升级,切实推动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受到的能源和环境压力不断增大,一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浪潮正在席卷全球。一些经济发达国家政府发表的远景报告中,“低碳”、“绿色”等新潮词语比比皆是,它们具体落实的新型产业政策也确实卓有成效。本篇介绍法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些成功经验,供广大读者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绿色经济与绿色金融法律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绿色经济是解决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的基本方式,然而,绿色经济的发展必须有资金保障,绿色金融制度不仅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而且也是实现绿色金融有序发展的法律保障。本文就相关问题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群众》2013,(2):66-68
随着世界范围内绿色运动的蓬勃开展,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逐渐为人所认知、接受,绿色消费市场加速形成,全球正进入一个新的绿色经济时代。有专家指出,这是人类继农业文明为核心的黄色文明、以工业文明为核心的黑色文明、以信息文明为核心的蓝色文明后的第四次文明浪潮。能否抓住这一重要机遇,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壮大,将是区域经济实现新一轮快速增长并重新排定实力座次的关键。绿色产业发展的内涵、外延究竞是什么,加快其发展还面临哪些现实难题,如何针对性地加以破解,理清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我们更理性地认识这一发展趋势和潮流,更科学审慎地进行行动规划,培育新的“绿色生产力”,迎来经济发展的新一轮“黄金期”。  相似文献   

6.
三年前,在中国曾掀起一场自上而下的绿色“革命”,胡锦涛主席首次公开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概念。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中国正逐步创造着一个令世人瞩目的绿色奇迹。而这一系列政策出台的背后,有一个人一直为中国发展绿色经济默默地建言献策。他就是研究推动中国“绿色发展”之路的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教授。  相似文献   

7.
《当代广西》2012,(4):20-21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南宁市在上世纪90年代就制定了“打造绿色经济、营造绿色环境、培育绿色文化和造就绿色文明”的发展路线,确立了“绿色城市、生态城市、园林城市和宜居城市”的工作目标。2005年,南宁市正式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  相似文献   

8.
开拓绿色发展新路子,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是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五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贯彻落实自治区党代会精神,立足陈平乡实际,关键在于借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抢占发展先机,树立绿色理念,开展绿色行动,发展绿色经济,全面打造"绿色陈平"。  相似文献   

9.
渠润泽 《前沿》2023,(1):80-85
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蓝图。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实现“双碳”目标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艰巨任务。我国必须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全面发展绿色金融,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升级。本文梳理了国际绿色金融的发展历程、发展经验以及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与困境,在此基础上,立足“双碳”目标,提出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十二五”期间,绿色经济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着力点,也是统筹我国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路径,对促进经济增长、提升国际竞争力、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我国发展绿色经济需要强化战略规划、增加金融扶持、研发绿色科技、培育绿色消费,将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结合起来,发展绿色经济新兴产业的同时重视改造传统产业.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的开幕式上发表的题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讲话中,公开承诺中国将大幅度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这一承诺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支持和认同。在此大背景下,“低碳经济”这一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呈现在中国人民面前。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发展绿色经济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健 《人民论坛》2011,(10):134-135
绿色经济是在20年来可持续发展的成效令人担忧、危机频发迫使人类寻找可持续发展新途径的背景下产生的。绿色经济已成为一次新的产业革命。发展绿色经济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指导思想,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加强研发绿色技术,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张曙光 《前沿》2011,(8):109-111
立足本地、本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积极发展绿色经济,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之一。河南信阳要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发展绿色经济,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上认清两种发展方式的差别,并科学整合利用自身优势,因地制宜优化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4.
绿色经济是在20年来可持续发展的成效令人担忧、危机频发迫使人类寻找可持续发展新途径的背景下产生的。绿色经济已成为一次新的产业革命。发展绿色经济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指导思想,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加强研发绿色技术,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张治忠 《求索》2014,(12):77-80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进程中蕴含了三个方面的价值维度: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人与自然和解的视角出发,以“类存在主义”取代“人类中心主义”,从价值观的角度辨正了“内在价值”的合理界定;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在中国的演进过程中,体现了可持续发展这个理论核心的“同一式’’发展的逻辑进程;从对“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绿色发展的相关概念的哲理辨析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价值实现途径必须是基于全社会对节约观达成一致共识,形成一种节约型的、全新的社会生活方式,才能最终达到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社会发展目的,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金海 《创造》2002,(10):10-11
几年来,马关县委、县人民政府紧紧抓住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云南实施“绿色经济强省”战略的机遇,依托资源优势,着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得到了全面发展,为建设绿色经济强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对照江总书记“5·31”重要讲话精神,马关县在建设绿色经济强县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程度还不够;基础设施还比较脆弱,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产业结构单一,结构调整和优化不够理想,支柱产业尚未形成,农民增收缓慢;企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不强;财政自给能力弱,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城镇化水平还…  相似文献   

17.
《群众》2013,(2):34-35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怎样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绿色转型?2013年1月13日,“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经济转型之路”新华高峰会在南京举行。来自全国的知名专家学者,用国际化的大视野,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阐发转型发展的新路径,总结江苏品牌建设的好经验,提出经济转型的新对策,为探讨发展模式变优,推动产业发展从“高碳”转向“低碳”、从制造型转向创造型,畅所欲言、建言献策。现摘要点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绿色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重要方向之一,也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由之路。辽东绿色经济区的设立是辽宁省区域发展格局重大调整与部署,也是践行“两山”理论的重要实践。辽东绿色经济区内生态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态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本文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延伸产业链、发展特色产业、加快旅游业发展、加强体制机制建设等政策建议,以提升辽东绿色经济区发展水平,实现辽宁省各区域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创造》2011,(10):86-87
“如果不能阻止发展,那就让发展是绿色的吧!”这是当今世界各国形成的共识,也是中外沟通中交集最大的共同语言。在我国,“绿色经济发展”已逐渐显露出中国特色,而“十二五”规划更是成为中国首部绿色发展规划,这标志着中国进入“绿色发展时代”,也标志着中国发动和参与了世界绿色革命的历史起点。  相似文献   

20.
陈震宁 《群众》2011,(5):38-39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绿色增长的重要举措。"十一五"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把节能作为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科学发展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切实加以推进,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