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内地经济腾飞,房地产质素提升及市场兴旺,有意在内地置业的港人数字持续上升,而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连创新高,更是增加了港人投资国内物业的意愿.广州地产专家韩世同认为,很多香港人会作出人民币继续升值的判断,从而将所持有的港币兑换成人民币,并投资内地物业作升值打算.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内地经济腾飞,房地产质素提升及市场兴旺,有意在内地置业的港人数字持续上升,而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连创新高,更是增加了港人投资国内物业的意愿。广州地产专家韩世同认为,很多香港人会作出人民币继续升值的判断,从而将所持有的港币兑换成人民币,并投资内地物业作升值打算。有关专家表示,近来港人内地置业并未受到宏观调控政策的明显影响,但是内地房地产市场将继续受土地投入成本持续增加、内地银根及土地供应紧缩,以及新一轮限外政策等因素影响。这对于港人内地置业而言,无疑是一个不太好的消息!  相似文献   

3.
华夫 《今日广西》2007,(4):48-51
2006年岁末,人民币兑换美元屡创汇改以来新高,港币兑人民币1:1的汇率跌破,“港币贵过人民币”的心理关口坍塌,大多数分析师都认为,人民币汇率仍会持续走高,一时间,香港知名人士言必谈论“港币内地失宏”、“港人优越心态失落”、“香港竞争力堪忧”等话题。  相似文献   

4.
香港与内地的融合促进了两地经济及社会事业发展和文化的繁荣,但是对香港或港人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明显,因此导致港人对内地人的反感与日俱增并引发港人抗议,最终激起港人与内地人发生冲突。两地融合对香港的负面影响以及两地民间冲突,对"一国两制"的实施、港人的国家观念及两地正在开展的经济社会文化合作,均产生不可避免的消极影响。两地民间冲突的原因,包括港人排斥内地制度并害怕在融合过程中被内地制度影响、"自由行"政策推行得过急过快、两地文化与生活方式差异较大、内地快速发展令港人焦虑、多数港人无法享受到两地融合的好处等,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有效创造两地融合的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5.
孙庆刚 《求索》2008,(9):15-17
东道国的汇率变动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一般认为东道国货币升值会使外商直接投资减少。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行了新的安排,成为影响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2005年到2007年,人民币持续升值,然而2006年和2007年进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出现增加趋势。本文从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不同导向类型出发,对这一情况作出分析,同时也分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在结构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升值压力与国际化进程关系之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中美汇率问题之争再起波澜,人民币汇率问题必将成为中美双方今后一段时期内争论的焦点之一,人民币新一轮升值压力也将接踵而来.与此同时,人民币升值压力和美元长期战略性贬值,既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也使人民币国际化和人民币成为国际性货币的议论不断升温.如何看待和评估人民币升值压力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关系,是当前中国国际金融战略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最近为中国抑制通胀支招,他认为中国应通过人民币升值来解决这一问题,这对中美两国都有利。人民币升值真的能有效抑制当前中国的通胀吗?2月26日,厦门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联合发布的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2011春季预测报告认为,人民币升值不是降低通货膨胀的有效办法,且有可能进一步加重中国经济增长对投资需求的依赖。  相似文献   

8.
人民币升值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问题,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笔者认为在鼓吹人民币升值的背后可以真实地看到美日推行经济霸权的策略。日本要在战略上要抑制中国的发展,在舆论上宣传中国为日本通货紧缩的主因并到处游说以打压中国蓬勃兴起的工业化;美国采取在呼吁人民币升值同时放任美元汇率不断走软的策略,这就意味着通过美元贬值来减轻其承担的巨额外债,同时刺激产品出口,转嫁国内危机。我国许多学者也赞同人民币升值并论述所带来的利益。笔者认为这些好处并不确定,但是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危害却会立即出现;大量的国际游资和房地产投资等投机资金怂恿一些经济学家、大的投资银行齐唱人民币升值,以期达到投机获利目的,它们将给中国的经济安全带来危害。在可以预见的两至三年内,人民币不应当大幅升值,政府也不应当主动去调控汇率,而应当保持人民币币值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9.
韩宇 《前沿》2012,(17):110-111
人民币升值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时代境遇中,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和信用中介,必将受到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商业银行只有置身人民币升值背景,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完善内部各项机制,转变经营模式,把握金融市场脉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10.
自去年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截至4月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比2007年底升值4.39%,比2005年7月21日汇改前累计升值15.62%。同时,人民币对日元累计升值7.31%,对港币累计升值15.78%,对英镑累计升值6.29%,对欧元累计贬值11.68%。人民币升值对我区外贸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这些年来,香港与内地的交往日益频繁,我在工作中也接触到不少的港人。众多港人尊重法律、谨守规则的行为和处事方式,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法治精神,似乎已经渗入港人的骨髓。  相似文献   

12.
由于美国和日本掀起人民币大幅升值的浪潮,使得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呼声很高,而人民币大幅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危害大于益处,因此为缓解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压力,应制定一些可操作性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当代广西》2007,(24):60-60
这是目前全世界最适合买进的货币。 ——国际投资专家罗杰斯预测,人民币在10年内可能升值3到4倍。  相似文献   

14.
中新社消息,调查显示八成受访港人会考虑到内地工作,超过六成的港人愿意接受低于香港的工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近期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热点———人民币是否要升值的问题进行了探析。首先文章分析了人民币面临的升值压力,包括内在压力和外在压力,然后探讨了人民币是否该升值的问题,最后总结出我国目前应该暂时保持人民币的汇率稳定,待汇率制度改革的各项基本条件成熟时再进行汇率制度的改革和人民币的升值。  相似文献   

16.
学者观点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杨帆教授认为,人民币名义汇率的升值压力来自于:第一,国内储蓄大大超过投资,资本过剩。第二,劳动密集型产业过剩所造成的农民收入降低,城市工人下岗,缺乏购买力;两极分化严重造成消费和产业断层,使大多数消费品供大于求、价格下降。第三,外资因优惠政策,进一步挤跨国内企业,而企业破产清算,在银行就表现为通货紧缩。外资企业是以外资银行为基础的,因此,国内通货紧缩不会结束。第四,通货紧缩必然造成人民币对外币升值,这将进一步加剧国内通货紧缩,从而进入人民币升值和国内通货紧缩的循环。国家如果继续购买外汇,不让人民…  相似文献   

17.
基于利率-汇率联动性视角的货币错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利率-汇率联动下,汇率升值和贬值时的货币错配净值效应与竞争效应对投资与产出作用不同,汇率贬值预期与净外币负债的货币错配相互促进,而升值预期则与净外币资产的货币错配相互作用.存在严重的净外币负债型货币错配与净外币资产型货币错配时,对利率一汇率联动、货币政策独立性及有效性有很大的制约效应.当前,要注意在防范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同时存在巨大净外币资产型货币错配可能给我国经济、金融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资本     
《小康》2013,(6):13
人民币对美元一月内七创新高5月31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1796,首次跌破6.18,5月之内,连续七次创下汇改以来新高。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累计升值已超过0.42%。而今年以来人民币中间价累计升值幅度已超过1.67%,超过去年全年的升值幅度。不过,市场对人民币未来是否还会强势升值,持观望态度。点评:看来海外留学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9.
迄今,台商赴大陆投资、 旅游等,必须在岛内 将新台币兑换成美元,再到大陆用美元兑换成人民币,费时费钱,十分不便。台商若要将盈余汇出岛内,又要一番折腾。据业内人士测算,即使不算手续费,100万元新台币辗转到内地,就要损失718元人民币。按台湾每年流入到内地金额为100亿美元计算,台商因人民币与新台币不能自由兑换造成的损失就超过2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20.
论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汇率机制改革的深入,人民币大幅升值引起宏观经济一系列变化。鉴于我国目前对外贸易"双顺差"的不稳定因素,人民币升值缺乏持续的内在动力。国际投机资本对人民币升值的博弈,导致物价上涨,股市和房地产泡沫开始出现,给未来经济稳定带来不利影响。人民币升值面临的经济质量、经济结构、经济增长三大风险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