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冯毅 《求实》2003,(Z2)
英国素有“宪法之母”美誉 ,数百年的宪政进程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任何国家的宪法都存在着自身的基本原则 ,英国宪法也不例外。法治原则、宪法惯例的大量存在突出地体现了英国宪法的特点 ,但是 ,从法律意义上而言 ,最能反映英国政治制度特点的原则莫过于“议会主权”原则。一、议会主权的产生和发展早期的英国法中并不存在着议会主权 ,1 7世纪以前 ,英国的主权掌握在国王之手 ,议会则为国王的附庸。如果议会制定的法律与自然法规则或是习惯发生冲突 ,法庭则有权宣布该法无效。 1 6 88年的光荣革命以议会的胜利告终 ,而巩…  相似文献   

2.
和静钧 《廉政瞭望》2010,(11):56-57
老牌民主国家英国最近遇到了一桩“烦心事”,本是为“两党制”设计的“维多利亚选举体制”,在5月6日的选举运转中,产生了一个无绝对多数党的议会,称为“悬浮议会”。按理,“两党制”的选举框架下总会有一个党居于过半数议席的地位从而能轻松组阁,多数党政府保障了政府至少可以轻松执政一个任期。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新形势下,对社会主义民主和西方议会民主的本质区别进行理论分析与思考,廓清一些模糊认识,有利于挫败西方国家打“人权”、“民主”之牌,行干涉中国内政之实的阴谋;有利于帮助广大干部特别是青年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和西方议会民主的虚伪性,从而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中去。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国体和政体的统一。社会主义民主包…  相似文献   

4.
郑观应是从洋务思想向早期维新思想转化的杰出思想家。他不仅倡导发展民族资本主义,鼓吹“习兵战不如习商战”,提出“商战为本”的商品市场竞争新观念;同时还认真地探索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主张设议院改变中国封建专制政体。他的议会观反映了早期维新振振兴中国和资产阶级参政的愿望,在近代中国民主运动史上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本文仅就郑观应的议会观略加评述,以就正于各位同志。近代中国是一个被帝国主义列强宰割和封建专制制度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皇权主义,不仅剥夺了中国人民的生存权利和政治自由,…  相似文献   

5.
根据政治惯例,英国政府(内阁)由议会中的多数党组建,因此,所谓执政党就是在议会中取得了多数席位而组建内阁的政党。执政党作为议会中的多数党能够轻而易举地影响和控制议会,使议会在一定意义和一定程度上成为执政党的立法和议事工具。执政党控制和影响议会的具体措施和做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中共二大《关于议会行动的决案》批判了第二国际改良主义议会行动,分析了中国资本主义议会政治现状,提出参加议会进行革命的议会行动,并作出了一系列规定和要求。  相似文献   

7.
陈楚亮 《学习月刊》2010,(22):10-10
政治选举“是公民(严格地讲是选民)对政治候选人表示偏好的行为。”亦即决定政府、议会任职人员的参与活动,是公民最基本的参政活动。一般来说,传统的观点认为,资产阶级通过政治参与来限制、削弱王权和封建势力.争取资产阶级大多数人享有选举权.  相似文献   

8.
严行健 《探索》2015,(1):93-98
从二战结束至今,英国社会的巨大变迁促使国家的权力构成和运行模式出现一系列重大变化,诸如行政权主导立法权、地区放权改革和加入欧盟等一系列转变标志着新的国家治理模式在英国逐渐形成。相应地,作为国家权力运行核心枢纽的议会也由刚性权力下的统治机构转变为柔性权力下的治理机构。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调整和创新,议会成功地调适了其新角色,从而保障了权力运行的平稳,并提升了权力运行的效率。这对于推进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民初安福国会的立法运作,在议案内容方面,经济、民生、外交类议案最受国会重视,讨论也最为激烈。立法成效突出表现为1919年新宪法草案的制度设计,它秉持权力分立与制衡的宪政原则,一些重要的制度安排更加接近于英、法国的议会内阁制度。在行政监督方面,国会最有力的举措是裁减政府预算案中的军费开支。安福国会的立法运作与第一届国会截然不同,具有浓厚的保守主义议会政治特色。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中国社科院部分专家学者就如何划清社会主义民主与西方议会民主的界限问题进行了座谈。现将与会者的主要观点和意见综述如下。一、要划清社会主义民主与西方议会民主的界限,首先应认清两者本质上的区别“民主”一词的本意是“人民的权力”或者是“多数人的统治”,在政治学上,  相似文献   

11.
官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化的独立性上来看,政治控制着文化,文化是实现政治统治的利器。从文人的精神趋向上来看,文人把做官作为从学的最终目的,把读书作为达到政治目的的手段。而对人民大众,则实行"牧民"、"愚民"的政策,普通大众形成奴性思想,依附型人格。于是形成文化屈从政治的传统,文化始终没有达到独立自觉的地位。因此,新时代的人民文化必须彻底地批判官文化,实现由官文化向人民文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在新时期,国际、国内各种因素带来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等诸多领域的深刻变化,使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文化生活、心理状态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也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特别是要在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增强时代感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3.
解读中国政治制度特色的形成必须追根溯源。特定的地理条件,不仅是中国传统的社会生产方式确立的基础,也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确立的坚实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相辅相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发展无不打上传统文化的烙印。从本质上讲,传统文化发展与中国政治制度演化具有一致性和协调性。  相似文献   

14.
“搭伴养老”是指单身的男女老人在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情况下选择非婚同居处理两性关系和养老的一种生活方式。文章针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实际问题,从法律角度对“搭伴养老”当事人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在人身关系中,当事人之间拥有类似于夫妻关系的日常家事代理权,存在法定的扶养权和扶养义务。在财产关系中,对于同居期间产生的共同财产和债务应采取合伙原理予以规制;当事人之间不存在互为法定继承人享有继承权的法律基础,但同居伴侣可以分得适当的遗产。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对政治传播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一方面,作为政治传播的推进器,它为政治传播提供了新的传播媒介,使草根一族获得了政治传播的话语权,使双向互动的政治传播模式得到极大发挥;另一方面,网络在给政治传播带来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如政治流言泛滥、政治传播者的权威受到挑战、政治传播的监管难度加大等问题。为此,要加强对网络时代政治传播的引导和监管,加强网络立法,提高广大网民的政治传播素养,使网络更好地为政治传播服务。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稳定思想蕴含着政治、经济、社会秩序、思想情绪“四位一体”稳定的丰富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稳定思想,前者指明了社会稳定的三大基础,后者明确了新时期的稳定机制。当前,要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相结合,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和纲领,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丰富和发展,是对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思想的深化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进程和国际国内实际情况的新变化而确定的,也是能够实现的。我们应从经济、改治、文化、生态四个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保持和促进统一战线"五大关系"的和谐发展,卓有成效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更大贡献,需要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包容精神。文化包容为政党关系增强向心力,为民族关系增强凝聚力,为宗教关系增强包容力,为阶层关系增强整合力,为海内外同胞关系增强亲和力。  相似文献   

19.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起过重要的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其自身显现出明显的局限性。文章认为,实现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向“效率与公平并重”的过渡,是对我国分配制度内涵的丰富和完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贯彻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我国分配原则的必然走向。  相似文献   

20.
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陆港两地的区际法律冲突属于特殊的单一制国家内的、存在于不同的社会制度中、存在于不同的法系中、没有统一的协调机关的区际法律冲突。解决陆港两地区际法律冲突的基本原则是“一国两制”原则和保障正常的区际民商事交往原则,基本途径是通过冲突法和制定统一的实体法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