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0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需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来全面思考和把握。一是新常态的动与静。在国际国内环境不发生大的变化的条件下,新常态是不会随意变化的,因此新常态不能朝令夕改,一旦当形成,应成常态。二是新常态的质与量。新常态要求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和增长方式,提  相似文献   
2.
周小毛 《求索》2011,(7):257-257
民族地区高校的科研成果如何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既满足实际部门对科技的迫切需要,又实现科研工作者的科研与人生价值,这是长期困扰高校的一个现实问题。可喜的是,吉首大学校长李民教授的专著《民族地区高校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以吉首大学为例》(中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比较全面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科索沃是南斯拉夫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自治省,面积仅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200万,其中90%以上为阿尔巴尼亚族人。今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借口科索沃地区出现了所谓“人道主义危机”,悍然对南联盟发动空袭,到6月11日,才暂住空袭,6月20日正式宣布停止轰炸。这场长达78天的空袭,使科索沃问题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一、科索沃问题的由来科索沃问题的历史渊源要追溯到中世纪。历史上科索活曾是古塞尔维亚王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在奥斯曼帝国征服巴尔干半岛、占领科索沃的400多年间,塞尔维亚人被迫向北迁移,阿尔巴尼亚人则乘…  相似文献   
4.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项目建设作为投资的载体,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尤为明显。因此我们常说,抓项目就是抓经济,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特别在经济形势处于“逆境”时,谁抓住了项目建设这个关键,谁就能走活率先发展的“一盘棋”。  相似文献   
5.
我们本期“主题阅读”的话题,围绕着全球性金融危机、湖南经济工作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强基础的总要求依次铺开,从机遇与挑战,如何理解“弯道超车”,到当前形势下的工农业生产、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再到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无一不是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十分关切  相似文献   
6.
恩格斯:推动理论与时俱进的一面旗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使命 ,在这方面 ,恩格斯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他开了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先河 ,成为国际共运史上推动理论与时俱进的一面旗帜。这主要表现在他明确提出对待理论的科学方法 ,敢于否定不合时宜的权威理论 ,善于结合实践把理论推向前进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民主价值湖南师大周作翰,周小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无疑会深刻地影响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不仅如此,当我们把视角转到政治领域时,又会以另一个层面强烈地感受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巨大威力。本文试图探讨社会...  相似文献   
8.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是中国共产党毕生肩负和正在完成的伟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中 ,必须准确估价和正视民主政治建设的现状 ,走出认识误区 ,以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9.
科学技术犹如毕鲁克的魔方,显示了无穷的威力,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这种影响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本文试图从科学技术、人、民主政治这一角度,探究现代科技对民主政治的积极作用。 一 科学技术革命极大地 提高了人的主体地位 人,既是科学技术的主体,又是民主政治的主体。人的主体地位如何,直接关系到以公民权力为核心的民主政治的水准。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  相似文献   
10.
九十年前,列宁写下了《怎么办》这一不朽的著作,从思想上消除了当时俄国党内的混乱,在理论上武装了整整一代俄国社会民主党人,促进了党的建立和发展。重读列宁的这一光辉篇章,深感对当今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理论建设仍具有现实意义。一、“灌输”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刚刚诞生的俄国工人政党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分散状态。党内一个机会主义派别——经济派趁机散布工人运动的自发性等错误观点,反对向工人灌输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对此,列宁毫不含糊地给予迎头痛击,并提出了著名的“灌输”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