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几对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推进,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在不断加深,人们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也在逐渐清晰和巩固。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人民的往来日益增多,中国受外来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强烈,而且伴随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复苏和发展,各种新生文化也正在源源不断地加入。所有这些,既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加了鲜活因素,  相似文献   

2.
程宏 《世纪桥》2003,(3):1-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进性与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把坚持共产党领导与社会主义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作出了新的探索和新的概括,深化了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肖贵清 《前线》2013,(4):9-11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理论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真理性、科学性的充分肯定和正确认识,是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一种自觉行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具有深厚的思想基础、实践基础、文化基础和时代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符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是党和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思想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实践和时代发展需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生产力的观点,我们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4.
高尚全 《奋斗》2008,(8):58-58
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认识,不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的重大课题。新中国成立后很长时间内,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基本上以计划经济、公有制、按劳分配为特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逐渐丰富,人们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最主要的有三个:共同富裕、社会和谐、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必须对“道路”有深刻认识、理解和把握,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30年的最大成果——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是改革开放30年的最大成果.党的十七大突出强调了要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为了更好地高举旗帜,必须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握它的基本规定性.这种基本规定性应当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社会主义一般共性和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三个层面.要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了解它的基本特征和一般共性,是很不够的,还必须充分认识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等六条本质要求,这对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戚嵩 《求实》2012,(4):67-70
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首要的基本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一崭新伟大实践,突破经典形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思维定势,从实践、主体和客体三大基本向度深层次诠释社会主义本质,实现了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创新与发展.这对于我们又好又快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本质,拓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深化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它的创立使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具有厚重的底蕴和丰富的内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深刻认识和把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相似文献   

10.
为了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中央和毛泽东一直在寻求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八大前后到“文化大革命”之前,党中央和毛泽东全方位地探索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许多见解是党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良好开端,含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理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具有量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党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道路自信"第一次出现在党的报告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有其内在的一般与个别关系的哲学依据,也有对苏联模式和传统社会主义实践反思的历史依据;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构成了道路自信的实践基础;道路自信要科学地认识自己所处的国情,以及要有拒走"老路"与"邪路"的自觉。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问题。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重要论断继承和发展了党的几代领导人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其重要的理论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去理解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丰富了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方法;第二,从上层建筑的视角重新思考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拓宽了社会主义本质研究的理论视野;第三,从无产阶级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出发,丰富和发展了关于社会主义实践主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重大的理论创新。确立生态文明理念,拓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新视野,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内容,反映了时代的新要求,体现了中乱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把握。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产物,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它的提出和付诸实施是彻底走出“文革”阴影和实现拨乱反正,真正实现党和国家战略重点转移的必由之路;它的提出和付诸实施增进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实现了对生产力发展、人的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发展的整体把握和科学认识。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内在地要求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拓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毫不动摇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的发展,毫不动摇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5.
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和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根本成就”,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伟大旗帜”,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的“最新成果”,这使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上越走越宽广,越走越自信,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水平、新境界,因此,必须倍加珍惜、始终保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怎样正确认识民主社会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必须客观公正地科学认识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是适应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出现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时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本质的不同.对民主社会主义应抛弃极"左"和极右的看法,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和借鉴其有益的方面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17.
前无古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理所当然地要求强化探索精神,在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更需要深入推进的时刻,回顾历史选行深刻反思,更是针对新的实际,更好地发扬探索精神,以进一步的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才能不断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椎向推进。  相似文献   

18.
前无古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理所当然地要求强化探索精神,在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更需要深入推进的时刻,针对新的实际,更好地弘扬探索精神,以进一步的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才能不断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推进。  相似文献   

19.
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要在领会精神实质,真学真懂真用,坚定理想信念,加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上下功夫。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要求上来,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重大部署,坚定不...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问题不外有三,即:事实、观念和价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赖以存在的客观依据进行分析和客观描述,论证其历史必然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得以展开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填补了科学社会主义中关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空白,是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主线、以人和社会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目标构建的观念形态,在党的指导思想层面上集中体现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价值既是一个客观存在,又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基础上的主观判断,也是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一种精神寄托和期待."价值"的意义在于,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内容,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保持内在的统一和同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