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晓娣  鲍丰 《学理论》2010,(7):45-46
法治理念是人们对法律的功能、作用和法律实施所持有的内心信念和观念。先进的法治理念能够引领和指导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法律活动,是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国家权力、服务人民、管理社会的行动指南,是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承担责任的思  相似文献   

2.
论点集萃     
□摘现代民主的理念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吕嘉撰文认为:现代民主理念的核心原则是一切权力来自于人民,或者是,是国家政权产生于人民的选择。这一原则所确认的、应当在民主政治中实现的权利,是人民的选择的权利,而不是每一位公民自我决定的权利。这一民主理念所以能够成为现代民主制度的规范性原则,在于它才理论上圆满论证了取代封建专制制度的现代民主制度:一方面证明民主制度是正当的,即国家是人们自觉建立的政治组织,并不存在一个由上帝选定的人来执行统治众人的公共权力,政府权力只能来自于全体人民的选择;另一方面证明民主制度是有效的,即人…  相似文献   

3.
当下,对成为社会热议和理论研究关键词的"法治思维",人们各有不同的界定。而法治思维是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治国方略为前提,顺应我国法治发展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现状提出的,其主体应是针对全社会和全体公民的;法治思维应以人民主权以及与之相关的权力保障与权力限制、法律至上等核心概念为基础;法治思维的形成,有赖于法律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4.
政党法治已成为当前政党政治的研究主流和重大命题。政党法治的探讨应从逻辑阐释、核心要义和实践路径等三个基本面着手。政党法治逻辑是指立足于中国共产党政治逻辑这一根本逻辑,将法治精神融入、内嵌到政治逻辑之中,实现法治的政党化阐释、政党的法治化表达。政党法治逻辑的核心命题在于实现依法保障权利、依法规范权力以及二者的良性互动。新时代推进政党法治建设应确立依法保障权利、依法规范权力的立规理念,形成保障权利规范权力的法规体系、政治生活、权力配置方式和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5.
提高执政能力,关键是要正确树立和践行人民权利观念.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人民权利观执政理念,而部分党员领导干部权力观的蜕变是党内腐败的一个主要标志.基于现时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力异化现象的分析,领导干部只有明确手中权力"是谁赋予"、"对谁负责"、"为谁服务"、"受谁监督"观念,树立人民权力来源观、人民权力责任观、人民权力服务观和人民权力监督观,方能确保权力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相似文献   

6.
我国正在进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和谐社会要求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依法行事,所有公民都依法享受权利和自由,所有国家机构都依法行使国家权力。在这个意义上,和谐社会应当同时是法治社会,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推进法治文明,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新的政治理念,是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7.
社会权利优先的中国政治发展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光斌 《行政论坛》2012,19(3):5-11,99
国家建设的前提是国家权力如何"立"得住的问题,而在解决了国家权力之后,公民权利便提上议事日程,因为现代国家存在的目的不是其自身,而是为了实现人民的种种权利。在新中国,按理想的类型划分,如果前30年主要解决的是国家权力问题,改革开放30年则是公民的经济权利。而在当下,中国政治发展的优先选择则是以社会保障为主的公民的社会权利。当社会权利基本完成以后,难以回避的问题将主要是公民的政治权利问题。而只有好的法治体系才能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因此本文强烈呼唤"法治民主"。  相似文献   

8.
《求知》2015,(11)
<正>法治要实现其自身的价值理念有赖于一套合理的制度配置,通过这一制度配置,法治可以有效地设定整个政治与社会生活的规则框架,实现权力与权利之间、国家与社会之间,权力与权力之间、权力与责任之间,权利与权利之间、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平衡。换言之,这种平衡是法治的各构成要素在运作过程中依据既定的制度设置与程序规则在相互对峙、相互制约基础上呈现出的相对稳定、有序共存的状态。从根本上  相似文献   

9.
我国行政法制监督制度及其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伟 《行政论坛》2005,(1):61-64
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关键在于行政法治,而实现行政法治的基本途径是通过行之有效的法律监督机制对行政权进行监督和制约。因此,必须确立行政权是有限权力之理念。对于行政权的法律监督应从“以权力制约权力”和“以权利制约权力”两方面入手,确保监督权力的独立性和有效性以及监督权利的合法性和可行性,并设定相应的法律监督程序保障行政法制监督切实有效地进行下去。  相似文献   

10.
在民主和法治已经耳熟能详的今天,认真反思一下我国法治建设的民主动因,不仅对于民主建设,而且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都是很有意义的。法治是民主的内在要求。从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看,民主对法治的内在要求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法治是人民民主的制度表现,在现代人民民主社会中,从人民权力到国家权力的行使有多个环节,人们不可能都行使国家权力,只能通过代议制机构委托政府行使。为了保障人民主权,就需要有法律制度来规范权力的行使,使权力的行使不违背人民意志。法治就是在这样的需要下产生的民主的法律制度。第二,法治是人民民主…  相似文献   

11.
党与法治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基于党和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属性,两者关系集中体现为: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属性,是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要求和根本保证;法治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备要素,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是高度结合辩证统一的关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执政责任",明确党作为领导核心的政治地位和政治责任;必须强化"权力制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必须完善"执政程序",改进党的执政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12.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质是在现代法治理念的基础上如何治理一个现代中国的问题。在治理实体层面上,实现国家与公民间的平等及国家与社会间的相对独立,形成国家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在治理核心层面上,实现公权力的有效制约及私权利的有效维护,形成现代国家权力运行体系;在治理价值目标层面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形成社会主义社会国家治理新秩序;在治理方式层面上,实现思想观念上人治向法治的转变及治理战略上管制与自治的合理平衡,形成国家治理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民主法制传统较少的国家,无产阶级领导人民夺取政权以后,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实现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国家实践发展过程中长期未能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正是对这一关  相似文献   

14.
完善权力监督机制是防止权力异化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权力具有“双重性” ,权力既可以为人民谋利益 ,也可以为个人谋私利 ;权力可以造就人 ,也可以腐蚀人。当前 ,社会公共权力的异化 ,其核心都表现为权力腐败。因此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 ,建立与完善执政权力的监督机制 ,特别是对高层权力、高级干部的监督机制 ,是消除权力腐败 ,保持执政廉洁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政治法治作为一个权力运作的政治架构或治理模式是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政治文明的衡量标准之一,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由之路。要实现政治法治就要从维护宪法权威,推动宪法实施和监督;加强立法民主,建立良法体系;培育法治观念,提高公民主体意识和法治素养;推进依法治国,实行良法治理等方面着手,以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现代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启了社会主义公平的探索实践。毛泽东强调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消除两极分化;强调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劳动者参与管理的权利是最根本的权利;强调要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这些正确思想对于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促进社会公平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试论“责任性权力”及其建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权力制约问题是法治国家建设中的重要问题。现代法治国家应着力建构一种“责任性权力”,这种责任性权力由权力的人民性、权力的权利性、权力支配性和权力致害性为理论根据,是以定责、问责、担责为责任构成,以作为的责任与不作为的责任为责任内容,以肯定性责任与否定性责任为责任方式的权力配置、运行、监督的全程责任化状态。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认为,党的十六大报告要求经济特区在制度创新方面走在前列,深圳要向国际化城市迈进,重要的是要有国际化城市的制度安排。按照“法治理念”的要求,参照国际化城市的标准,实行政府行为法定化,实行政府城市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国际化,是深圳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法治政府最基本的表征就是把自身的权力自觉限制在法律授权范围内,以防止权力被滥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体现了这种“法治理念”。在法治理念上,应当实现从法律治民、治事向法律首先治“官”、治权的转变。树立新的法治理念,对行政机关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更新执法观念,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9.
现代法治是政治性、理论性、知识性和实践性的综合体,追求公平正义、民主高效等价值,以正义为终极价值关怀。法律思维优先和合法性优先,是法治原则所必然要求的一种思维方式。法律思维必须围绕法律的权利与义务展开,是一种实证化、技术化、规范化的思维方式。应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最终达到维护法治的目的。警察法律思维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法治实践进程中,要不断提高警察法律素养,增强对法律的信仰,树立法律至上的理念,在思想观念及社会生活中建立起法律的最高权威。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20,(1)
要把法治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落到实处,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在思想上有一个正确、统一的认识。全面依法治国意味着国家治理目标的深刻革命,传统国家治理目标是追求礼教秩序",公平正义"的现代国家治理目标体现人民的主体地位。全面依法治国蕴含着国家治理理念的深刻革命。传统社会"德主刑辅"的国家治理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治理理念主张"权利本位"。全面依法治国标志着国家治理方式的深刻革命。传统治理方式依赖行政手段和人治思维,现代治理方式依赖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