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不贪为宝     
不贪为宝□刘上洋近翻史籍,看到一则轶事,说的是宋国有个人得了一块宝玉,就把它献给大臣子罕。子罕坚辞不受。献玉人说:“我已请几个行家看过,确实是宝玉才拿来献你的。”子罕说:“我是把不贪作为宝的,你是把玉作为宝的。你如果把宝玉给了我,咱们两个人都失掉了宝...  相似文献   

2.
《左传》中记载:宋襄公15年,有一个人将一洁白无暇的宝玉献给大夫子罕,殷勤地说:“此稀世之宝,只有您这样清正的大人才配佩带!”子罕回答说:“你有宝,我亦有宝。你的贵之宝是美玉,我的贵之宝是‘不贪’。假如我收下你的宝贝,那么我们俩都没有宝贝了。咱们还是各自守住自己的宝贝吧!”献宝者见子罕言衷意切,只好红着脸将美玉拿走了。从此,“人贵不贪”便成为千古名献宝人为何向子罕献宝姑且不说,就子罕论宝确有很深的人生哲理。首先,从子罕对宝贝的认识上可以看出他做人的原则。人生在世,不论干什么行当,面临的一个最基本的…  相似文献   

3.
官拒送礼人     
每逢佳节,亲朋好友捎带礼品相互走访.这是民间风俗,也是尊老爱幼淳朴民风,但也有些人专门往有地位,手中握有一定实权的领导人家跑,顺便悄上贵重礼品,给孩子们大数额的压岁钱,或者高档玩具。古语云:“当官不打送礼人。”其实即使在古代也不尽然,“官拒送礼人”,历史上大有人在。〔子罕以不贪为宝I春秋战国时,末国有人得到一块玉石,把它献给大夫子罕。子罕不接受,严肃地对那人说:“你以玉石为主,我以不贪为主。如果我收了你的玉石,你失了宝,我也失了宝。”间协棒打送礼人)南朝中书通事舍八项协,位高权大,但为政清廉。一…  相似文献   

4.
《干部人事月报》2011,(7):94-94
春秋时期宋国有个大臣叫子罕,他一向廉洁奉公、勤政爱民,深受百姓爱戴。一天,宋国有个人得到一块玉,把它献给了子罕。子罕不肯接受。献玉的入说:“给玉匠看过,鉴定它是块宝玉,才敢拿来呈献给你。”子罕说:“我以‘不贪’为宝物,你把美玉当宝物。如果你把美玉送给我,你和我岂不是都丢失了自己的宝物了吗?还不如我们各人都保存有自己的宝物好啊!”  相似文献   

5.
各有所贵     
宋人得到一块宝玉,献给管城的长官(相当于市长)子罕。子罕不受。宋人说:“我把这块宝玉给雕玉的专家看,他说是非常宝贵的玉,所以我敢拿来献给您。”子罕说:“我以不贪为宝贝,你以宝玉为宝贝。你如果把宝玉给了我,那么,我们俩都失去自己的宝贝。不如各自保存自己的宝贝。”宋国有个长者对这事作了评论:“子罕不是没有自己的宝贝,只是他的宝贝跟别人的宝贝不一样。现在把百金(钱)和搏黍(窝窝头)同时让小孩挑,小孩必定要搏黍;把和氏之壁(历史上最值钱的宝玉)与百金给鄙陋的人看,他们必定要百金。如果将和氏之壁与高尚道德…  相似文献   

6.
子罕是春秋时宋国的大官儿。有人得到一块璞玉,就献给于罕。子罕拒绝接受。那个献玉人说:“已经玉匠鉴定是块好王,才敢冒昧献上。”子罕回答说:“不贪财物的品质是我的珍宝,玉是你的珍宝;咱们各人有各人的珍宝。如果硬要我接受你的珍宝,不但你失去了珍宝──璞玉,我也失去了珍宝──不贪的品质。倒不如咱们各人珍存各人的珍宝好。”那个人赶忙跪下磕了个响头,说:“老百姓哪敢据有珍宝,不要命嘛!”子罕听了,体会到一个弱者得玉的苦衷、于是,他请工匠雕琢了这块噗玉,并帮那个人卖玉致富,使他回到自己的家乡。子罕作为春秋奴隶…  相似文献   

7.
以不贪为宝     
春秋时期,宋国有个人在劈山垦田时得到一块璞玉,他请玉工鉴别,玉工说这是一块美玉。这个人高兴极了,但也为怎样处置这块宝玉犯了愁。经过反复考虑之后,他带着这块璞玉赶到京城,将宝玉献给执正官子罕。出乎意料的是,子罕坚决不接受这份礼物。献玉的人想,子罕不接受怕不是担心自己送的是块假玉,便认真地说:"我已拿给玉工鉴定过了,玉工说这块玉是稀世之宝,所以我才敢来献给大人。"  相似文献   

8.
沈小平 《楚天主人》2011,(11):42-43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我们党在选人用人问题上的基本原则和导向。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体现了我们党对干部德才关系认识的深化,进一步突出了德在选人用人中的地位,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全面把握、深入贯彻。  相似文献   

9.
罗孝平 《传承》2011,(24):1
胡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笔者认为,德与才,辩证相生,缺一不可,无德无才者必被淘汰,有德无才者难以兴业,而有才无德者则祸患无穷。只  相似文献   

10.
在整部《论语》的百有九次之"仁"中,"不知仁",或者与之相近的表达——"未知仁",总共出现了六次。在孔子的语境中,"不知仁"或者"未知仁"有两个层面的意涵:一是,"不是真的‘不知’,只是否定的另一方式";二是,"仁"在本体上是不可知的,也是不可测的,"仁"还具有形而上的道体属性。剖析"不知仁"这第二个层面的意涵,使我们解决了《论语》中孔子讲"仁"百有九次而又"罕言"(《子罕》: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的这一内在矛盾。孔子于"仁"采取这一界说方式,主要是由其对于具有形而上道体意味的范畴付诸"阙如"而加以体认的认知模式所致。  相似文献   

11.
王立常 《创造》2003,(11):59-59
笔者的一位老乡,今年大学毕业分到一家事业单位工作,不到一月就跑来向我诉苦,说单位不时有人神秘兮兮地问他:"你是谁的人?"并请教我,他该怎么办?我说,你只管埋头工作,告诉他们谁的人也不是,你是你自己的人。老乡苦笑着说:"不行啊,我们单位书记和主任矛盾很大……"我也感到无可奈何,总不能教唆他"良臣择主而事"或"卖身投靠"吧!像我这位老乡一样"遭遇"的人,在我的所见所闻中绝非一例,不过是形式与程度稍有差异而已。譬如,某甲近有高升,其顶头上司便悄悄告诉甲:"你的提拔,我是出了大力的!"某乙被批准入了党,其党小组长便迫不及待地对乙说:"你的…  相似文献   

12.
展华 《传承》2009,(1):62-62
小时候,每当快到除夕,当家的祖母会不时给我精神鼓励:"孩子,争取考出好成绩,年夜围炉奶奶给你做好吃的。"在上世纪"以粮为纲"的年代,吃的问题总是每个家庭的头等大事,而年夜围炉则是一年中最有诱惑力的大餐,我巴不得日历很快就  相似文献   

13.
周炳兴 《江苏政协》2008,(10):41-43
<正>现代企业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人力资源所具有的创造性和可持续利用性,是世界上任何一种物质资源所无法比拟和替代的。通用汽车公司前总裁史龙·亚佛德说过:"你可以拿走我全部的资产,但是你只要把我  相似文献   

14.
尊敬老师     
尊敬老师应该形成社会风气,青少年学生更应该尊敬老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在这方面,革命先辈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毛主席是我们国家的领导人,但他在他的老师-徐特立过六十大寿时,写信说:"徐老同志,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毛主席以自己的行动影响、教育我们青少年一代。朱德总司令也很尊师,  相似文献   

15.
《浙江人大》2012,(11):71
河南省交通厅16年落马4位厅长,各位厅长均有廉政名言。如"我以一个党员的名义向组织保证,我决不收人家的一分钱,决不做对不起组织的一件事……"、"让廉政在全省高速公路上延伸"、"一个‘廉’字值千金"、"常修从政之德,常思富民之策,常怀律己之心"等等。然而令人出乎意料的是,他们都被纪检部门调查处理。网民"毛开云":贪官终究会露出狐狸尾巴。不管你说得天花乱坠、掩得天衣无缝,最终逃不过人民的眼睛  相似文献   

16.
纵观我国古代廉 吏拒贿,主要有 五策: 一 为“婉辞拒之”。春秋时,宋国有人获得一块宝玉,把它献给被人称作“仁相”的司城乐喜,乐喜推辞不收。献玉者以为乐喜不信此为真玉,便强调说:“这玉已经行家鉴定,确实是稀世美玉”。乐喜淡淡一笑说:“我以不贪婪的品行为宝,你以美玉为宝。我若接受了你的宝玉,咱们双方就都失去了最可贵的东西。” 二为“柱上悬鱼”。后汉羊续任南阳郡太守时廉洁自守,竟到了连自己的妻儿都养不住的地步。一次,下属给他送来几条鲜活的大  相似文献   

17.
亲爱的乔治:今天当我和你的哥哥还有你的小狗一起送你去学校的时候,你并不知道我的感受。你是如此的兴奋,你无数次地把书包里的文具和安全剪刀装起来又拿出来。我依然留恋那些闲暇的时光,挥手送别你的兄弟姐妹去学校后,我一边享受着报纸和咖啡,而你则在我身边被"芝麻街"的喜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六○年在聯邦德國用四百馬克可以買張頭等火車月票。你可以天天乘車,上車、下車、換車多少次都隨你便。我買了張月票,因為當年我有很多演講。下面三件故事,便是我在旅程中所遇的。這次我是從漢堡到斯圖加特去。F特別快車已滿滿是人。到了格廷根,我們車廂進來一位瘦瘦的高雅的德國先生?聡艘豢淳褪堑聡?對我已不是謎了。車廂裏還有一個空位置,就在我旁邊。德國人總是要先問這個位置是不是空的,然後坐下。有時我一個人坐在車廂裏,一個德國人進來,還是要問有沒有空位置。有時我覺得討厭,便說:“你看這不都是空位置嗎?”德國人的回答是“謝謝!”這位瘦瘦的高雅的德國人問我這個位置是不是空着。  相似文献   

19.
我这些年来,在演讲中特别注意了法、德、美的统一。法是法制、法律;德,是道德;美,是审美教育。我在欧洲访问时发现,英、法等国经常强调法、德、美三者结合。在巴黎有人说,拿破仑的作为,并不在于他的武功,而在于他的文治。一则,他在世时,曾组织过85次法制讨论会,他亲自主持38次,并完成一部拿破仑法典;二则,他特别重视道德教化;三则,他千方百计构建、修缮艺术宫殿,组织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引导人们追求美。欧洲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做法。这些做法,对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有借鉴意义。所以我在演讲中,注意法、德、美的结合,受到各方面的欢迎。我认为,如果我们国家能以法治国,以德教民,以美育心,必然会在两个文明建设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史海一勺     
《乡音》2012,(3):47-47
毛泽东怎样以飞机起落讲哲学1957年12月,毛泽东率中国代表团起程赴苏联,这是他唯一一次坐飞机出访,也是最后一次走出国门。专机在南苑机场起飞后,毛泽东心情很好,笑着问苏联驻华大使尤金:"你是位哲学家,又是老朋友。我给你出一道题目怎么样?"尤金笑着说:"是的,我是研究哲学的,我们也是老相识了。我争取及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