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化与资讯     
《民主与法制》2014,(13):42-43
[孩子在香港街头小便大陆夫妻与港人发生激烈冲突]因为着急,孩子街头小便,有港人拍照,遭孩子父亲抢走相机和记忆卡。孩子父母和拍照香港青年发生冲突,母亲反复强调:“洗手间排队,孩子着急我怎么办?”警察到场调查后,父亲无条件释放,母亲涉嫌袭击被捕,准保释,5月中需到香港警局报到。此事引起网友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2.
颜斐 《民主与法制》2007,(7X):54-56
一个是因吸一被劳教的父亲,一个是当年震惊全国的蓝极遗网吧的少年纵火犯,他们在劳教所见了面。依偎在父亲怀里已经腿刑了5年的少年犯已长大成人。究竟是谁在孩子心中播下了仇恨的种子,究竟是谁使得无知的少年做出了最无情的报复纵火案?一个父亲在劳教所面对孩子发出了真心的忏悔。  相似文献   

3.
“尊敬的先生,听说你也是一个做了父亲的人了.哪一天当你听说你的孩子也沉溺于网络游戏中,你该作何感想?为了我们共同的孩子,让我们一起帮助他们吧。”  相似文献   

4.
王礼 《八桂侨刊》2004,(2):52-53
黄运来先生是广东潮州普宁县人.他从有记忆起,就生活在痛苦中.因为他是“地主的狗崽子”。任何一个孩子和大人,打了他都白打,没人管;要是他打了任何一个孩子,那怕只是碰了人家一下。人家大人孩子找上门来,他的父亲都得逼他低头认错。当然还得挨一顿打。“地主崽子”还敢打人,那真是自找苦吃。  相似文献   

5.
一个人真正开始觉着自己成年了,或曰“老”了的时候,往往是在自己的父母病重之时。张大春的父亲因为不小心摔了一跤,就再也不能独立行走,从此,他的身体彻底跨了,他的意识也在渐行渐远。生命交接之际,张大春忽然觉得人类的生命应该由一个新的生命来延续下去,不惑之年,原来一直排斥要孩子的他,才开始认真考虑应该有一个自己的孩子,一个他父亲的孙子。  相似文献   

6.
漫画与幽默     
纠正 老师:“沃尔持,你为什么不洗脸?我看得出今天早饭你吃了什么。” 沃尔持:“吃的什么?” 老师:“鸡蛋。” 沃尔特:“您错了,老师,鸡蛋是昨天吃的。” 时机 孩子:“快!警察,我爸爸和邻居打起来了,打了一个小时了。” 警察:“那你为什么不早来叫我?” 孩子:“本来一直是我爸爸占便宜,可现在他有点不行了。” 夸耀 两个孩子各自夸耀自己的父亲。 “我爸爸是一个工程师,他什么都会造。你知道阿尔卑斯山吗?”一个小孩问。 “知道。”另一个说。 “那就是我爸爸造的。” 另一个小孩说: “你知道死海吗?” “知道。” “那…  相似文献   

7.
哈萨克男孩     
9岁的哈萨克男孩叶尔兰来自新疆,他的父亲赛尔江在1995年为掩护被歹徒劫持的人质而中弹身亡。父亲牺牲后,母亲不堪痛苦和世俗的困扰而自杀,留下了这个弱小的生命,与叔父一起生活。7月21日,叶尔兰随他的叔叔来到郑州,参加“公安月刊2001年公安英烈子女夏令营”。叶尔兰很内向,似乎是不敢大声说话,黑黑的眼睛总是在判断别人的眼神,生怕自己做错了什么。我们不敢与他谈及他的爸爸妈妈,生怕刺痛了孩子稚嫩的心,但我们无法阻止记者采访。有记者问:“老师在上课时给同学讲过你的爸爸吗?”叶尔兰的目光年为中出现一缕伤痛…  相似文献   

8.
凝望父亲     
董桥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父亲坐在书房里靠窗那套软垫沙发上,两手捧着一盏新沏的铁观音,白烟袅袅,凄凄切切半蒙住他那有风有霜的脸,沙发的蓝绒底子洒满翠绿竹叶,衬着窗外一丛幽篁,格外见出匠心。"看到这里,我心中蓦地一动:难得他如此用心,把目光定格在父亲身上,为父亲描摹了一幅细腻的工笔。那一刻,父亲像安睡在他目光中的孩子,凝然静谧。细细的美好,茶香一般氤氲着。我只记得看到孩子熟睡时,我才会有如此细腻的心思。孩子在我的前方,我一直注目着她。正如父亲,他的视线里更多的是我。父亲总喜欢  相似文献   

9.
如何是孝?     
孔子的学生曾参是著名的孝子。有一次,曾参有了过失,他的父亲曾皙拿棍子打他。曾参休克倒地,一会儿才渐渐苏醒过来,站起来就问他的父亲:“您受伤了吗?”鲁国人都赞扬曾参,并将这件事告诉孔子。孔子对守门的人说:“曾参来,不要让他进门。”曾参自己以为没有罪过,派人去问孔子为什么不让曾参进门。孔子说:“你难道没听说过去舜的事吗?舜作为儿子,用小捶打,他就站着不动,用大棍打,他就逃走。要找他干活,他没有不在父亲身边的,要想杀他,父亲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他。现在,曾参在父亲暴怒的时候,不逃走,任父亲用大棍打,这就不…  相似文献   

10.
上个世纪50年代,他出生在香港一个贫困家庭,因为家里拿不出钱供他读书,父亲只好把他送进戏班。那时,演戏是下九流的行当,只有走投无路的穷苦人家,才会把孩子送进戏班学艺。 按照旧时梨园的行业规矩,父亲和戏班签了生死状,在约定期限内,他的生杀大权都掌握在师傅手中。 戏班的管教异常严厉,同龄人都在父母膝下承欢,他却要在师傅的鞭笞下练功。终于有一天,他再也无法忍受那种折磨,偷偷溜回家去。可是父亲却坚决叫他回戏班,  相似文献   

11.
现实生活中,离婚父母因见不到孩子,打官司要求探望的,十分普遍。但离婚父母放弃探视权不露面,孩子打官司要求父母来探望的,却不多见。那么,离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可以放弃探视的权利吗?探视权,是权利,还是义务?江苏发生的一起12岁女儿要求与远在千里之外的六旬父亲相见的案件引出的热点话题,令人唏嘘不已——  相似文献   

12.
1992年,台湾作家张至璋第一次到大陆,满怀希望地寻找失散43年的父亲。但当他站在南京新街口汹涌的人潮中时,他感到有些恍惚——“回头看看这黑压压的一片,爹真的在里面吗?十二亿人里,像我这种遭遇的,又有多少呢?有人调查过吗?有人统计过吗?”  相似文献   

13.
他是一位职业编剧。近几年,他编剧并投拍的两部电视连续剧,都是写父亲的。我问他,是因为父亲情结吗?他没有回答我,只是怔怔地望着窗外的大街,很重的心事,正透过他的神情向外弥漫。他说,10年前,就是在这条大街上,我把我的父亲弄丢了,一直都没有找回来。他说,母亲来电话告诉我,说父亲的“糊涂病”越来越严重了。我知道父亲惠的是“失智症”,于是,我回了趟家,决定把父亲接到城里,找大医院瞧瞧,看有没有办法缓解病情。他说,那天起了个大早,带着父亲上医院。当时,人很多,公汽很挤,我再三叮嘱父亲,一定跟紧我,但车到站之后,父亲还是不见了。  相似文献   

14.
22岁的黑龙江女孩李雪松为圆大学梦,竟将生活困顿的残疾生父告上法庭,经法院裁决,最终迫使父亲失去栖身之所,流落街头乞讨度日。2002年9月30日,黑龙江省铁力市人民法院依法撤销了4年前明显失之公允的一审判决,还了父亲一个公道。此案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对传统的家庭养育观念及相关的道德教育提出了拷问:作为父母,养育孩子的路到底有多长?什么时候才能够放开呵护的手?而作为孩子,在离开父辈呵护时,又该以怎样的心态和勇气,去承受理应独自承受的生活风雨?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让我们记住:小鸟不是等羽毛丰满了,才…  相似文献   

15.
2007年9月18日清晨,北京海淀公园的一条长凳上发现一名女婴,当警方赶去将孩子送往医院后,孩子因心脏病发作,抢救无效死亡,警方随即展开侦查,发现遗弃孩子的竟是她的亲生父亲高健。这位中关村的IT精英缘何要将亲生骨肉抛弃致死?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2月11日晚7时许,一位名叫赵德仁的老人在辽宁省武警总医院因肺癌晚期器官衰竭经抢救无效。含笑离开了爱他、孝顺他的儿子、著名笑星赵本山,享年82岁。父亲时时会有生命危险的情况尽管已被医生告之过无数遍,但一直守候在父亲病床前的赵本山看到父亲突然离去时,仍像个孩子似地痛哭失声,几欲昏厥。  相似文献   

17.
被优雅所伤     
流沙 《今日广西》2008,(19):60-60
有个9岁的孩子,钢琴考级通过了六级。但是.他的父亲作了一个决定,不再让孩子继续学琴,并且把家中的那台钢琴卖掉了。  相似文献   

18.
[阿根延《生活》月刊1月号文章]有一天,父亲和三个孩子一起坐在花园里休息.父亲问他们.“假设可以满足你们一个愿望.让你们得到心中最想要的一件东西.你们会选择什么?”  相似文献   

19.
华山 《协商论坛》2007,(11):63-63
雕翎箭故事一在新泽西,有一位愚钝无比的小男孩,无论老师如何努力地教他,他仍然无法学会从1数到10。无奈之下,老师与同事商量后,决定请他的父亲来学校一趟,好好沟通一下孩子的教育问题。当父亲得知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竟然  相似文献   

20.
一个小孩不小心掉入门前的深河里,他父亲见了赶忙游过去把他救了上来,并说:“有父亲在,孩子你别怕。”没过几天,小孩又掉进河里。他父亲又游过去把他救了上来,此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