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近年来,宁波城市重心逐步由三江口向东部新城拓展,为镇海区融入都市区、发展城市经济、逐步成为宁波中心城的重要功能区块带来了难得机遇。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2014年镇海区全社会生产总值达到645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8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十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缩小至1.83:1;传统农业的从业人口比重仅占农村从业人员的8.52%,占农村人口的6.05%。  相似文献   

2.
<正>北京市的人口总量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各区(县)间的人口分布也极其不平衡,中心城区集政治、经济、文化等功能于一体,以及其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等众多优势,强烈地吸引着各地人口和企业的聚集。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北京人口呈现超高速增长的态势,过分集中的中心城区人口与功能所造成的城市环境恶化、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问题正成为首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亟待破解。  相似文献   

3.
地铁服务在大多数城市被定位为准商品,一方面人们不能免费乘坐地铁,另一方面地铁经营公司的收入是无法弥补建造地铁的前期投入成本和运营费用,城市政府必须给予地铁运营公司一定的财政补贴。地铁票价关乎政府与乘坐地铁人群的经济利益关系,也关乎城市不同群体的经济利益关系。合理的地铁票价水平和计价方式有助于协调不同群体的经济利益关系,也有助于发挥包括地铁在内的整个公交系统的运营效能而方便人们出行。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人民政府:你省《关于报请审批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甘政发[2001]40号)收悉。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修订后的《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至201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二、兰州市是甘肃省省会,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兰州市的城市建设与发展要遵循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口流动现状及未来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和平时期人口流动的主要动力是经济和人口的地区差距。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劳动力流向就业机会更好的地区,人口老化的地区需要吸引外来年轻劳动力以维持经济增长的活力。近年来,人口流动已成为全球经济和发展议题中的重要内容,中国的人口流动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6.
人口从中小城市向大中城市流动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流动的基本特征。充分的就业机会、良好的教育资源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等因素都是吸引人口的重要原因。总体而言,人口流动促进了城市经济增长,也促进了个体自我发展。受产业和人口变迁的影响,各大城市纷纷采取措施积极"抢人",旨在为今后的城市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但中小城市并非没有机会,通过积极融入都市圈和城市群,中小城市仍可获得较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薄茹 《北京观察》2009,(10):33-35
每天从迈出家门的第一步开始,我们就与交通发生了联系。无论是步行,骑车、坐公共汽车,乘地铁,还是自己驾车,每个人都希望以最方便、快捷、舒适、经济的方式到达目的地。城市经济发展、城市规模扩大以及人口增长,对交通问题提出了挑战:而交通问题解决不好,又会对城市发展造成制约。解决百姓“出行难“、缓解交通拥堵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小康》2015,(12)
<正>乌鲁木齐作为新疆的首府与重要的国内二线城市,楼市的走向一直引人关注。2015年5月,市中心天心区楼房均价为7916元/m2。乌鲁木齐2014年上半年房产成交同比大幅下滑,决定取消个人住房限购政策。但解限之后,其楼市并没有立刻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地处天山北麓,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乌鲁木齐市坐落于新疆中部地带。由于是在山脉之间的城市,从乌鲁木齐市区遥望城市外围,可见土黄色山坡,雪白山顶的高山。作为新疆的首府,它是全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中心,  相似文献   

9.
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以云南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费宇  施本植 《思想战线》2002,28(5):35-39
教育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相互依赖。教育投资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快慢也息息相关。从统计角度研究教育投入、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 ,可以发现 :云南省教育投资比经济发展滞后 ,而人口文化素质、知识发展水平和教育发展水平都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制约因素。所以教育投资力度要加大 ,教育必须先行 ,这是提高经济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人口发展也表现出不同以往的发展态势,其对我国经济的未来走势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人口总量负增长或以极低水平增长给经济增长带来消极影响;劳动力数量的减少将给经济带来双重影响;老龄化程度加深的经济后果;人力资本累积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城镇化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重要潜力与动力。应出台相应制度政策应对人口发展,以创造有利的人口格局。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17,(14)
<正>地铁轨道交通支撑广州城市区域大调整和快速成长,在广州城市发展的战略规划中举足轻重。广州正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通过地铁建设带动产业发展,被认为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战略选择。地铁建设不仅可解决城市交通的可持续问题,更能助推当地经济发展。"地铁经济"是一种"轨道经济"。而"轨道经济"被人称为"地下钱龙",把人流带到哪里就把财富带到哪里。围绕着这条"地下钱龙",多个城市卯足了劲想发掘其不菲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2.
沙勇  汤晋 《群众》2020,(9):32-33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新路子。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把城市作为一个生命体、有机体来看待,处理好人与城市的关系,而前瞻把握好城市人口均衡发展的规律和路径,尤其是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公共服务需求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不断优化人口政策、人才吸引机制,让城市始终充满创新活力与勃勃生机,对于谋划“十四五”及更长一个阶段的城市发展战略与定位,当是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  相似文献   

13.
薄茹 《北京观察》2009,(11):33-35
每天从迈出家门的第一步开始.我们就与交通发生了联系。无论是步行、骑车.坐公共汽车、乘地铁,还是自己驾车,每个人都希望以最方便、快捷、舒适、经济的方式到达目的地。城市经济发展、城市规模扩大以及人口增长,对交通问题提出了挑战:而交通问题解决不好,又会对城市发展造成制约。解决百姓”出行难”、缓解交通拥堵等问题,一直受到政协委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人口规模对于一个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是决定一个城市规模的关键因素,也是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常住人口从1000多万到现在的2100多万,主要是外来常住人口增长,其劳动人口有力支撑了北京市经济和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但人口的过快涌入和高度集中,也给城市运行带来了困扰.北京作为一个资源禀赋先天不足的城市,摊大饼似的发展,交通拥堵、污染严重,“城市病”愈益严重,资源和环境的负担日益沉重,人居环境逐渐恶劣.事实证明,一个城市的规模有一个边际效应,因此对人口规模予以有效调控,是城市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李晓瑾 《前沿》2013,(3):49-50
乌鲁木齐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城市,城市社区具有流动人口多、民族成分复杂的特点,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开展对于维护城市基层稳定、团结各族群众、推动发展促进和谐、反对分裂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乌鲁木齐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存在党建管理体制、党务工作者整体素质、党建经费投人与党建工作新形势不相适应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社区党建的认识和思考来加强社区党建,以此促进城市与国家和谐。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经济和人口增长对能源需求的加大,现代城市普遍面临着传统能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共性问题,世界各国都将开发新能源产业、培育新能源城市作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取向.我国开发利用新能源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建设新能源城市是实施达一战略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7.
城市是人口集聚的区域,也是各种资源集聚的中心和经济、文化、生活的中心。城市中人口密集,基础设施发达,产业集群明显。城市的这种资源集合如果能够合理有效地配置,可以加速推进以城市为中心的整个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反之,则可能成为各种矛盾的集聚中心。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历来都非常重视城市的建设和管理问  相似文献   

18.
张敬华 《群众》2020,(1):11-12
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谆谆嘱托,为江苏发展领航定位、指明方向。南京作为省会城市必须强化担当、坚决落实、走在前列。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嘱托作为学懂弄通做实新思想的具体实践,作为落实省委“六个高质量”部署、谋划推动新时代南京发展的首要前提,确立“创新名城、美丽古都”的城市发展愿景,大力提升省会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度,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南京奋进篇章。五年来全市GDP连跨五个千亿元台阶,2019年增长8%,连续11个季度保持在8%以上,成为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最快的特大城市、发展质量越来越高的中心城市。对南京的发展成绩和良好态势,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第五次会议上给予了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9.
鉴于发展总部经济带来的巨大正向溢出效应,全国多个城市明确提出了发展总部经济的计划,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更是将发展总部经济作为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沈阳市在发展总部经济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沈阳市应抢抓新一轮东北振兴的重大机遇,加速推进全市经济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城市综合实力,这也是沈阳加快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加快建成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是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综合性标志,其发展形态有两种形式:一是人口转移型的城镇化,强调的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空间转移;二是结构型的城镇化, 强调的是经济社会结构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城市和农村作为区域的两大空间要素,总有一个要素对区域经济增长起着支配性作用。当农村因素起支配性作用时,区域经济就是农村主导型的增长模式;当城市因素起支配作用时,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