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郭煦 《小康》2024,(9):44-47
<正>十年来,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控“四统一”要求,三河市从交通、产业、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等方面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廊坊发展的“领头羊”。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按照京津冀发展规划,推动通州区与廊坊市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北三县”地处京津冀交界的核心区域,  相似文献   

2.
新的世界格局下我国科技创新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存在转化机制、交易规范、政策措施与激励机制、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可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政策体系构建、区域协同机制、技术市场发展、制度设计与激励、创新网络构建等层面推进我国科技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3.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进,对区域内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河北省创新人才的培养面临新一轮的挑战。为培养能够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的人才,需对京津冀三地的发展目标及特点进行切实的调研,找寻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张鸿宇 《乡音》2015,(4):12-13
今年,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被再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升级转移等方面率先取得实质性突破。突破口在哪里?如何让协同发展早见效、广受益?两会期间,委员们纷纷热议这列加速行驶的“协同发展”之车。优化资源配置加快产业对接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战略的关键,在于突破旧有障碍,实现三地资源优化配置、产业协同发展。“这是  相似文献   

5.
<正>不管是中关村的高科技企业,还是中关村开放实验室,都有足够多的创新性技术成果,有足够多的科技服务资源,而其所需要空间场地和应用需求在天津与河北都可以寻找对接。京津冀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成为京津冀三地政府、企业家共同关注的热点。科技成果转化应当成为也完全可以成为京津冀协同创新的抓手。广阔的共享空间为什么京津冀要协同创新?这与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密不可分。其一,京津冀要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极。回顾历史,从区域经济角度来讲,  相似文献   

6.
京津冀三地在产业转型升级中面临产业同质化、发展资源不均等问题,应从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三地联合发展低碳经济、注重三地产业协同发展、加快各地区要素资源流动等方面推动京津冀一体化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7.
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于金融一体化"破局"。京津冀金融一体化实现金融资源优化配置,能够有效提升金融资源利用效率,切实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近年来,京津冀金融一体化程度得到显著提升,但是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京津冀金融一体化面临着金融资源分布不平衡、金融要素市场行政分割严重、前瞻性战略规划不足、机制设计滞后等问题。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京津冀金融一体化不仅需要科学谋划中长期目标,也需要近期安排;既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行模式,也需要有相应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8.
赵弘 《北京观察》2015,(7):18-21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是简单的分蛋糕而是联手做蛋糕。只有做到"理性思考+顶层设计+科学规划+有效实施+持续推进",京津冀三地的协同发展才会有实效。疏解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推进区域创新合作,在领导体制、协同机制、新一代卫星城建设、公共服务政策均衡化等方面创新突破,形成大区域的创新功能分工和创新的产业分工。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重大国家战略。为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做好中共北京市委在市政协就京津冀协同发展进行协商的工作,市政协城建环保委员会、科技委员会等会同相关科研院所、院校,就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建设、交通一体化建设、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等课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内容,京津冀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17,(9)
<正>三年以来,京津冀相互融合、协同发展,这一城市群如今已成为中国地图上闪亮的明珠,但挑战也与机遇并存,大城市病的治理、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以及县域经济水平的提升,都迫切需要三地一体化的进程能够跑得更快对比三年前与现在京津冀城市群的夜间卫星图,不难发现,除了整体亮度和规模更耀眼外,天津市和北京市的差距正在缩小,周围则出现了更多星  相似文献   

11.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测量及其评价获得越来越多的学术注意力分配,但社会网络分析、文本分析和协同发展指数等测量方法主要以客观绩效和政府为中心,有意无意忽略了主观绩效和公众视角.京津冀四个区县的问卷调查和利益相关者访谈表明:协同发展战略的公众知晓率和信息公开程度存在改进空间;区域交通一体化和生态环保成效显著;协同发展对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的积极影响显著但也衍生出部分毗邻区房价过高等消极结果;教育和医疗服务一体化总体满意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由此,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优先改革选项包括构建区域性"政绩考核—财政激励"兼容机制,完善区域公共服务规划和"净财政受益"为核心的统筹衔接制度,健全区域政策宣传和信息公开渠道以夯实协同发展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4月1日上午,北京市政协召开京津冀区域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情况通报会。北京市政协主席吉林讲话。会上,委员们听取了市交通委、市环保局、市水务局和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的情况通报。委员们还就交通一体化、城市规划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建议。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共北京市委交由市政协协商的重点议题之一,市政协将围绕这一议题展  相似文献   

13.
阿蓝 《乡音》2015,(2):25-26
无论是在政协河北省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小组讨论会场,还是在委员提交的大会发言材料以及提案中,"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了委员们频议的"热词"。"京津冀协同发展令人振奋,但重要的是如何一步步落到实处","京津冀一体化是河北最大的机遇和福音,但当前河北的发展还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河北如何找准发展定位,如何搞好产业、项目、人才对接"……委员们殷切地期待着这一历史机遇,也理性地分析河北的优势、劣  相似文献   

14.
<正>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其核心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目前,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的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工作已率先展开,将逐渐形成以京津为核心、辐射河北各市、区、县的综合、立体的交通运输体系。但是,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需要进一步统一认识、合理布局、科学谋划,加快推进京津冀交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京津周边的中小城镇参与协同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同时也面临要素外流、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匮乏、治霾影响企业经营等挑战。提升中小城镇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质量,需要实施绿色城镇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战略和品牌兴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程曦 《乡音》2014,(9):15-16
我省须在生态环境压力大、周边城市落差大、产业互补空间小、公共服务共享难等背景下,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在物质层面上寻求突破外,还必须从精神层面分析原因,研究构建燕赵海派文化体系,实现思想观念的变革.为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观念引领。  相似文献   

17.
<正>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和重大国家战略,是一项事关京津冀长远发展和人民福祉的重大决策。从长远看,要完成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任务,解决好北京的"大城市病"问题,天津的发展潜力问题,河北的产业发展问题,目前应着重在加强顶层设计、促进产业一体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构建便捷的交通网络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8.
<正>由人民日报社主办,以"推进协同发展,加速产业融合"为主题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11月26日在北京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人民日报社总编辑李宝善主持开幕式。陈昌智在致辞中说,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和重大国家战略,是一项事关京津冀长远发展和人民福祉的重大决策。目前应着重在加强顶层设计、促进产业一体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构建便捷的交通网络等方面下功夫。杨振武在致辞中表示,扎实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优化国家发展区域布局、优化社会生产力空间结构、打造新  相似文献   

19.
正城市群发展空间不仅包括以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衡量标准的物理空间,更包括结构优化、动能转化和绿色生态发展等内涵式发展空间。当前,京津冀城市群面临着北京"大城市病"、三地发展差距悬殊和资源环境超载等现实问题。要破解这些发展难题,需要整合三地资源,统筹考虑区域规划与治理问题,挖掘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内在潜力,创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空间。以新空间培育新动能,以新动能拓展协同发展的新空间,从而实现三地由外延粗放式向内涵集约式的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20.
中央关于网信工作的系列部署、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战略的推进落实,为网信事业大发展提供了重要历史机遇。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网络融合,完善网络服务,进一步发挥网络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公共服务活动效率方面的优势。地方政府需做好政策、人才、资金等多方面帮扶工作,锻造网信队伍,拓展网络强国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