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容错纠错机制,主要是针对因主动作为、改革创新而出现失误的领导干部,目的在于鼓励实干、坚持创新。新时期的容错纠错机制对于加强党政机关执行力、提高改革创新者积极性、提升政府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贯彻落实容错纠错机制,能够有效遏制"庸政懒政"现象,是实现从严治党的有效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
陈朋  戚宋旸 《群众》2022,(4):53-54
<正>正确的路线制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在国家治理中,干部队伍发挥着重要作用,承担着特殊的角色期待。一直以来,我们党就注重激发干部队伍的工作效能。激励机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容错机制深受关注。当前,需要深入思考“为什么要把容错机制作为一种激励方式”“容错机制发挥激励效能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发挥容错机制的激励效能”等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政府系统,容错纠错机制是指:当政府官员因改革创新、主动作为而出现过错时,政府系统要有容受和纠正这类过错的制度机制,以鼓励改革创新和行政有为。在肯定容错纠错正当性的同时,也要看到容错纠错机制适用的风险。文章在讨论容错纠错机制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了容错纠错机制的可能风险,提出了对风险实施管控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县乡领导干部频现的避责行为,反映了我国公共行政系统调适滞后,掣肘着地方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县乡领导干部容错机制主要承担从避责到担责的“激励”功能,纠错机制主要承担从担责到创新的“学习转化”功能,二者互嵌一体。为进一步完善县乡领导干部容错纠错机制的正向功能,操作层次规则需要做好边界、选择、信息、报酬、聚合、范围6个方面的制度供给;具体运作机制需要借力绩效评估机制、激励机制、学习机制,并采取渐进调适的方式以实现有效嵌入。容错纠错机制的功能廓析与路径创新,有助于澄清学界的模糊认识,推动容错纠错机制落地增效,进一步调动县乡领导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相似文献   

5.
国家推行容错机制是为了给各级干部撑腰鼓劲,使他们可以放开手脚为人民服务。然而在一些基层政府中,由于对容错的“冰山规律”把握不到位,使容错机制成了摆设。要解决这一问题,未来需要充分尊重、利用好“冰山规律”。  相似文献   

6.
正改革步入深水区,需要攻坚克难的担当者。一段时间以来,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干部队伍的整体风气得到全面改善,乱作为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但与此同时,干部能力不足"不能为"、动力不足"不想为"、担当不足"不敢为"的问题也日渐突出。如何保护担当者的工作积极性?如何旗帜鲜明地为他们鼓劲撑腰?如何确保他们在实干中得到实惠?江苏给出了答案、做出了示范。今年5月,省委出台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坚  相似文献   

7.
正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体现的是一种鲜明导向。毛泽东同志曾告诫全党,"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共产党人不要怕犯错误"。干事就有风险、有失误。在风险和失误面前,李克强总理掷地有声地提出,要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  相似文献   

8.
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具有鲜明的逻辑指向,一是完善全面从严治党,着力加强党的建设;二是适应全面深化改革,营造良好从政环境;三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创造依法行政空间;四是促进民主政治现代化,努力打造现代政府。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在思想维度,要重视容错纠错机制功能,明晰容错纠错机制边界;在运行维度,要完善容错纠错机制程序,规范容错纠错机制实践;在管理维度,要加强容错纠错机制管理,保障容错纠错机制实施;在制度维度,要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法制,提升容错纠错机制效能。  相似文献   

9.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进一步做好政府工作,要在政府机关“内树正气,外树形象,争创一流”,创造一种“既宽松宜人又正气逼人,既协调活泼又严肃认真,既勤政敬业又廉洁自律”的工作环境,形成“正直最可敬,实干最优先,廉洁最光荣”的风气,以推进政府工作“单项  相似文献   

10.
正9月10日,新华网报道:通过建立容错免责、纠错防错和诬告陷害行为查核处理等工作机制,制定干部破格提拔办法等强化正向激励措施,山东省376名"担当作为好干部"得到提拔重用。为担当者担当,树立"实在实干实绩"用人导向,这种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做法顺应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要求。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是对干部最有效、最直接的激励和鞭策。当前,我们的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以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把苦干实干作为加速南漳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的唯一出路,立足实际,脚踏实地,实干鼓士气,实干聚人心,实干促发展。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是检验我们工作的根本标准。工作中,我们坚持从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情抓起,闻过则喜,闻过即改,有错必纠。一是整顿思想作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坚持转变作风从县“四大家”领导做起,整顿作风从“四大办”抓起,努力形成“四种良好风气”,即实说实干,实干实说,干好…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同时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鲜明提出“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2018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要求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2022年10月,  相似文献   

13.
郑一明 《党建研究》2022,(10):31-33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体系,在选人用人上体现讲担当、重担当的鲜明导向。吉林省四平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四平“四个一定要”殷切嘱托,举全市之力奋进新征程过程中,牢固树立实干实绩实效鲜明导向,着力健全完善激励保护干部“四项机制”,形成“组织对干部负责、干部对工作负责”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4.
马剑  周闻韬 《半月谈》2020,(9):58-59
以"三个区分开来"为指导原则的容错纠错机制,是激发党员干部敢担当、真作为的有力保障。但有些地方只是发了文件,目前并没有启动这项机制,部分基层干部对容错纠错机制不明白、不会用。不少基层干部甚至纠结主动提出容错,组织上会认为自己是在狡辩。呵护有担当、有作为的干部,容错纠错机制应如何用?  相似文献   

15.
《人民政坛》2023,(2):4-13
<正>一年之计在于春。新春伊始,省委聚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学细照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部署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组织动员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争优、争先、争效的意识,以拼的姿态、抢的劲头,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我省各级人大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决策部署,认真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强化理论武装、勇于担当作为、务求工作实效,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贡献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6.
以政务诚信为先导,强化诚信建设的公信力。大力加强以取信于民、服务社会、依法行政为主要内容的政务诚信建设,充分发挥政府机关的表率和先导作用,这是加快诚信城市建设步伐的关键之举。为此,我们以政务诚信建设为切入点,努力建设为民亲商的“服务政府”、实干有为的“责任政府”、依法行政的“法治政府”和公正廉洁的“阳光政府”。  相似文献   

17.
<正>全面深化改革是当前时代的重要主题,由于改革是探索与创新,决定了工作中难免会犯一些错误,因此需要构建科学的制度机制来保护改革创新者。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要求,这适应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对推进现代化事业发展意义重大。容错纠错是有前提的。容错免责的范围如何界定,"错"与"非错"的标准如何予以明确,是构建容错纠错机制的核心。何谓可容可纠之"错"?笔者以为,要辩证分析,区别对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正确区分和对待干部在改革探索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的性质,强调要支持和保护那些作风正派又敢做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在正风反腐和问责追责力度加大,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背景下,适时提出创建容错机制,激发干部创新创业、敢闯敢干的激情,释放闯新路、创新业的活力,是一项富有战略远见的重大决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强调要"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切实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意见》释放出为改革创新者"撑腰护航"的坚定信号,让广大干部吃了"定心丸"。但是,在实践中要注意防范容错纠错机制虚置、滥用等潜在风险,从解决三个"不平衡"问题入手,进一步完善优化机制建设。完善容错纠错机制,解决  相似文献   

20.
何乐 《群众》2024,(2):20-22
<正>一元复始,万象更新。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江苏持续巩固“稳”的基础,不断积蓄“进”的力量,以奋斗姿态“奔跑开局”。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抓紧落实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相关精神和各项部署,江苏各地各部门开年即开工、开工要实干,抓住关键变量主动“立”,强化问题意识精准“导”,奋力书写好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