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劳资关系关系着一个社会的安定与和谐,正确处理劳资矛盾有益于社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劳资矛盾预警中的调查权出发,结合行政法内容,通过对调查权的研究,为发现劳资矛盾提供预警机制并及时解决劳资矛盾,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劳资矛盾在许多国家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不同政党对此采取了不同态度.瑞典社民党在其长期执政期间,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的理论,坚持民主宪政,反对一党专制;在承认劳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同时,通过国家干预、劳资谈判和劳动市场规则变革,对私人资本的功能进行了限制和改造,使国民收入...  相似文献   

3.
姚骁 《法制博览》2013,(8):61+30
劳资争议是每个国家都存在的问题,由于劳资双方立场不同,利益冲突必然存在。近些年来,我国劳资纠纷愈演愈烈,其上涨的幅度令人咋舌。本文将结合劳资争议案件分析,论述劳资纠纷之调处机制的必要性和功用性。一、劳资争议的现状剖析(一)劳资争议的现状劳资争议是劳资关系失衡所产生的冲突,由于劳资双方的立场与利益不同,意见相左或抗争对立则在所难免。①在发生劳资争议之后,双方为了达到各自的目的,很可能会采取一些不恰当的手段,比如,罢工、怠工等紧急行为,不仅容易引发社会危害且会埋下隐患。如果涉及一  相似文献   

4.
劳资关系是贯穿资本主义社会始终的主线,也是透视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重要切入点。作为最早成立工会、最早进行集体谈判的国家,英国历任政府在劳资关系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从历史进程来看,英国政府劳资观的嬗变经历了四个时期,每一时期劳资观念的转变均是政府对经济社会结构变革的回应,其出发点是缓解导致劳资对立的社会矛盾,最终目标是实现资本利益最大化并巩固其统治秩序。  相似文献   

5.
王雪梅 《工会博览》2003,(12):40-43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社会影响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特别是国际工会组织的注意。为应对全球化的挑战,解决全球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影响,2002年2月,国际劳工组织成立了全球化社会影响世界委  相似文献   

6.
系统论视域下私营企业劳资合作的内部动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系统论的解释,私营企业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由包括资方和劳方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组成的系统。私营企业劳资合作是指私营企业中劳资关系由初始状态向目标状态转变的过程。系统的内部属性决定私营企业可以实行劳资合作——系统的集合性规定了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合作性,系统的关联性和目的性规定了私营企业劳资合作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法刊《外交世界》2007年1月号刊登了让-马里.彼尔诺题为《希望法国工会运动能有活力》的文章,指出近年来法国工会组织都不同程度地遭到削弱,现在它们正在重组。该文还详细介绍了法国各派工会目前的状况、劳资集体谈判困境,并对工会重新壮大充满希望。作者认为,全球化和非正规就业、服务业的扩大,使当前工会运动面临重组的迫切性,一点也不亚于20世纪初从手工作坊的工会运动向产业化工会运动过渡时的情况。现将主要内容摘译如下。一、质疑工会的代表性几个月来,法国工会运动和“社会对话”领域比较活跃。2006年秋天,法国“经社理事会”对劳资…  相似文献   

8.
布莱尔政府劳资利益协调政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资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关系之一,其和谐与稳定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协调劳资之间的利益矛盾、理顺二者关系,对各国政府来说都至关重要。布莱尔领导的工党连续三次赢得大选,并保持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和较低的失业率,成绩的取得与其劳资利益协调政策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9.
夏晓梅 《工会博览》2003,(24):45-46
一、国际劳工局理事会 是国际劳工局的决策机构 成立于1919年的国际劳工组织,是联合国机构中历史最悠久、地位非常重要的一个专门机构。目前国际劳工组织成员国有175个。在联合国体系内,国际劳工组织是唯一具有三方性的组  相似文献   

10.
继去年10月底法国巴黎郊区发生社会骚乱之后,今年年初,法国又爆发了由“首次雇用合同”法案引发的劳资冲突。这次劳资冲突具有规模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斗争激烈、学潮与工潮相结合的特点。法国社会矛盾和斗争的充分展开,为我们观察、了解法国社会和西方社会以及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新特点和运行机制提供了极其难得的实证材料。为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中央编译局李其庆教授。以下是他同本刊记者的谈话。  相似文献   

11.
国际劳工组织于1919年成立.是联合国机构中唯一具有三方性的政府问机构。国际劳工组织的诞生是建立在20世纪初国际工会运动迅猛发展的基础上.是全世界工人为改善自身的处境、维护合法权益进行不屈不挠的产物。中国是国际劳工组织的创始成员国.1944年成为国际劳工局理事会10个主要工业国即常任理事国之一。1971年11月,国际劳工局理事会根据联合国大会第396(V)决议.通过了恢复中国合法地位的决议.并邀请中国恢复在国际劳工组织的活动。中国于1983年6月派出三方代表团出席国际劳工大会.并恢复了中国在国际劳工组织的活动和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地位.  相似文献   

12.
法国主要是通过劳资调解委员会制度来处理劳资关系的。劳资纠纷主要由雇主和雇员共同组成的劳资调解委员会开设的劳动法庭来调解。 法国的劳资调解委员会制度有着将近200年的悠久历史。1982年,法国确定五年选举一次劳资调解委员。目前,法国有15000个劳资调解委员,271个劳资调解委员会。  相似文献   

13.
国际劳工组织下设的全球化社会影响世界委员会于 2 0 0 4年 2月公布了一篇题为《一个公平的全球化 :为所有的人创造机会》的研究报告。该委员会是国际劳工组织为了研究全球化的社会影响而于 2 0 0 2年 1 1月设立的。委员会的主席是芬兰共和国总统塔里娅·哈洛宁和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总统本杰明·威廉·姆卡帕 ,成员来自世界不同地区处于各个发展阶段国家的政府、议会、企业界、劳工界、学术界和民间社团的代表。该委员会在两年多的时间内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 ,在世界各地举行了一系列对话会和磋商活动 ,有来自政府、商界、工会和民间社团的…  相似文献   

14.
国际劳工组织第90届国际劳工大会于2002年6月3日至6月20日在日内瓦万国宫举行。国际劳工组织成员国政府、雇主、工人代表和顾问及有关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代表的2100多  相似文献   

15.
赵义 《南风窗》2011,(1):42-43
联系到2010年出现的劳资矛盾、环境侵害带来的群体性事件,那么就可以看出:维稳视野里面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已经比较多地集中在民众的核心权利上面,包括财产权、健康权和体面劳动等。  相似文献   

16.
"劳资两利"思想,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长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生产力不发达、资本主义发展落后的实际,在做了对劳资之间存在高于各自特殊利益的共同利益、劳资之间可以通过利益调节从而实现合作而且这种合作对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有利、对劳资双方有利的分析后提出的。"劳资两利"思想对于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仍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在"劳资两利"基础上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仍然充满着矛盾与冲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既要纠正既有的劳资利益失衡,又要防止新的利益失衡;在考虑劳动者权益时必须包含劳动力的发展权。  相似文献   

17.
"自由放任"是英国劳资关系的传统特征,但这一传统被1979年开始执政的撒切尔夫人所打破。在她执政的11年中,每隔一两年出台一部劳资法,对工会的权利及集体谈判作出严格的限制。撒切尔政府的劳资立法不仅改变了劳资关系的状况,而且在其后历任政府的劳资立法中留有深刻的印迹,在客观上积极回应了英国经济社会结构的变革,是其劳资立法得以延续的基石。  相似文献   

18.
韩国的《工会法》及《劳动关系调整法》将工会定义为"由劳动者作为主体,自愿团结组织的团体或联合体,其目的在于维持和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劳动者经济和社会地位。"有员工30人以上的企业有义务设立劳资委员会,其目的是通过劳资的参与和合作,追求增进劳动者的福利水平和企业的健康发展。如果有半数以上员工组成的工会,工会为劳资委员会中的主要劳动者委员会。截至2004年底,韩国有6017个工会,工会会员为153.7万人。  相似文献   

19.
国际劳工组织是联合国系统负责劳动和社会事务的专门机构,并且是联合国系统中政府与工人、雇主三方代表在议事和表决方面同享平等权利的唯一机构。该组织制订的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以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决议,对世  相似文献   

20.
林燕玲 《南风窗》2007,(9):42-43
在不断增长的全球工作岗位危机的背景下,2006年6月,国际劳工组织第95届国际劳工大会上,局长胡安·索玛维亚作了《劳动世界格局的改变》的报告。国际劳工组织对劳动世界近年来的变革格局及形成这些格局的驱动因素作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