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员干部之友》2006,(7):16-19
前不久,一幕“黄禹锡事件”,不仅令韩国科研界蒙羞,而且令整个世界为之震动。被称为韩国“克隆之父”的黄禹锡于2004年和2005年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中有关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成果被证明是子虚乌有后,引起韩国上下一片哗然。首尔大学决定撤销他的教授职务,首尔地方检察厅决定以欺诈罪、挪用公款罪及违反《生命伦理法》罪名对其提起诉讼。从“民族英雄”一夜之间沦为“科学骗子”,这种从天堂到地狱般的巨变不仅对黄禹锡本人是沉重的打击,而且使人类克隆科学研究遭受重创。其实,学术造假并非韩国所独有,也并非仅外国才有,最近,中国版“黄禹锡事件”被彻底揭穿——上海交通大学“汉芯”系列造假案成为又一起极端恶劣的学术造假事件。从媒体已披露的情况看,“汉芯”研制人陈进的造假“天才”更令人叹为观止,其造假的“量级”之高、手段之恶劣、国际影响之坏,断不亚于韩国的“黄禹锡事件”。面对不断揭露的学术造假行为,人们在质疑、耻笑“黄禹锡事件”的同时,不禁要问:学术造假,有多少“中国版”还在上演?  相似文献   

2.
“黄禹锡现象”敲响中国警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禹锡事件”是指一度被韩国媒体和社会吹捧、国民视为“民族英雄”的黄禹锡发表在《科学》杂志上有关克隆的科研成果被证明造假,由此在韩国上至官方下至民间引发了一场“地震”,而且其震波遍及世界的生命科学界,并将影响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各国科学政策、科学伦理、科学行为规范等的调整与走向。黄禹锡事件不是个人孤立的、偶发的学术造假行为,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社会根源。早已功成名就的人为什么还要这样做?联想到近些年来中国科学界频频出现的科研丑闻,以及中国科学评价体制的种种弊端,的确值得我们反思。科学工作者们该反思自己是否…  相似文献   

3.
新年伊始,韩国首尔大学调查委员公布了关于黄禹锡研究小组的最终调查结果。调查认定,黄禹锡小组2004年和2005年发表于《科学》杂志的论文数据属伪造,其“独创的核心技术”无法得到认证。1月11日,韩国政府出台了”黄禹锡事件综合对策”,决定剥夺黄禹锡“最高科学家”称号。2月11日,首尔大学宣布了将黄禹锡等7人停职的决定,并表示,今后还将根据黄等人具体的“学术犯罪”行为追加相应惩罚。  相似文献   

4.
1948年10月,长春深秋的凉风开始潇潇起来,树木衰萎,落叶萧瑟,城内10万敌军被围困快到7个月了。此时,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的遗首仍在孤城内,成了我党地下工作者寻找的重要目标。杨靖宇是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1940年2月23日中午,手持双枪的杨靖宇在饥寒交加中,被敌人包围在长白山蒙江县的三道密林里,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年仅35岁。残暴的敌人剖开他的腹部,胃里除尚未消化的树皮、草根、棉絮外,连一粒粮食都没有。敌人惊呆了,惧怕了,共产党人真是铁打的硬汉子,饿得这个样子,就是不投降。敌人残无人道地将他的头颅用铡刀切下,并拍摄了大量照片,撒向抗联战斗过的地方及一些居民区。日寇还用汽车拉着杨靖宇将军的头颅,在杨靖宇战斗过的地区“示众”。  相似文献   

5.
(一)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刚刚到达陕北吴起镇,西北二马(马鸿宾、马鸿退)和东北军骑兵便尾随而至。毛泽东命令:“打退追教,不要把敌人带进根据地。”彭德怀指挥红军指战员奋起迎战。10月21日,在吴起镇西南山,马鸿宾的第35师骑兵团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纷纷落马溃逃。此时,东北军白凤翔部也来进犯,其骑兵先头团又被红军打垮,掉头逃命,另外3个团也同时被击溃。红军经过此次战斗,终于结束了敌人的追剿。彭德怀在他的自述中说:“红军第一方面军主力到达陕北吴起镇.正是蒋介石命令东北军张学良十余师向陕北苏区红军进行第三次…  相似文献   

6.
世界上一些国家加强学术诚信管理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维护学术诚信,防治学术不端行为,是一个由来已久的世界性问题。上溯1980年代美国“巴尔的摩案件”,乃至近期韩国的“黄禹锡事件”和我国“汉芯”等案件的频频出现,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西安事变61周年.提起西安事变,人们便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杨虎城将军.杨将军是国民党著名的爱国将领,是国民党高级将领中首先提出抗日的.1936年,他与张学良将军一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进了国共第二次合作,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为国家、为民族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被周总理誉为“千古功臣”,被江总书记赞为“民族英雄”.然而,西安事变后杨虎城将军的结局如何,了解的人并不多.1983年11月,在杨将军诞辰90周年纪念会上,叶剑英元帅指出:“杨虎城将军终生为国家为民族的爱国主义伟大业绩永垂史册.”“敌人关押折磨杨虎城,最后毁尸灭迹,这是很残酷的,要向青年们介绍这一段历史.”  相似文献   

8.
云云 《党建文汇》2001,(6):37-37
贺龙元帅是“有泪不轻弹”之人,他的亲人甚至他的姐姐贺英被敌人杀害时,他都没有落泪,但在1946年一年中,他却屡次伤感。  相似文献   

9.
王晓兵 《世纪桥》2003,(6):45-45
2003年10月26日是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将军诞辰95周年纪念日,我们在哈尔滨市城高子镇隆重举行“赵尚志将军塑像”揭幕仪式,是很有意义的。 赵尚志将军和杨靖宇、赵一曼、李兆麟一样,是东北抗日联军中最杰出的代表,是20世纪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英雄。在东北抗联曾经浴血奋战的大地上,至今还流传着许多关于他们的传奇故事。 1932年4月12目的夜里10点50分,赵尚志与共产党员范延桂在铁路工人的帮助下,在哈尔滨市城高子镇丁家桥上,成功地颠覆了一列日本侵略者的军列,致使敌人死伤达104人之多。乘坐这趟军用列车的日军多门中将,刚刚由方正“凯旋”  相似文献   

10.
他对固体物理学做出了许多开拓性的重大贡献,一系列冠以他姓氏的成果,如“黄散射”、“黄—里斯因子”、“黄方程”、“黄—朱模型”等,使他蜚声中外; 他不仅是我国固体物理学和半导体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还在拉曼光谱学领域取得辉煌成就,该学科因他而被认为是“近代中国科学家为之做出巨大贡献的少数几个学科领域之一”; 他的各种学术著作被国际科研机构大量引用已达五六千次,其中的一本一再出版,在国外被研究者像《圣经》一样放在书桌上; 邓小平同志曾在一次讲话中专门提到他,提出要给他配党委书记,配后勤人员,以支持他的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11.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党对鲁迅非常信任,非常尊重,在关键时刻给他以力量和支持;鲁迅则不遗余力地为民族的解放事业而奋斗,为党而奋斗.本文概述的是中共与鲁迅交往的史实.  相似文献   

12.
当前,学术界正在争论怎样评价李秀成的问题。李秀成被俘后,晚节不终,投降变节,写成《自述》之后被曾国藩所杀。有人还说他“不失为伟大的革命英雄”,甚至宣扬他是“慷慨就义”。在革命危急关头,作为一个农民革命领袖,不是临危不惧、坚贞不屈,竟然是向敌人屈膝求  相似文献   

13.
素描李登海     
论身份,他是研究员;论成果,在中国育种界,他取得的研究成果数量首屈一指,还兼任几所农业大学的硕士生导师。但他又不同于一般的专家,因为他没上过一天大学,被人们称为“农民科学家”。他的梦想只有一个:让脚下的土地长出更多的粮食。他就是被人们誉为中国“紧凑型玉米育种之父”的李登海。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他“是从人民当中生长出来的,是跟中国人民血肉相联的,是同中国的大地、中国的社会密切相关的”。他为争取中国的民族独立、社会解放和人民幸福,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毛泽东曾经用热烈的言辞称颂鲁迅,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品格”。其实,这种品格同样属于他自己。这也是他说自己的心与鲁迅相通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说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那么他自己就是在整个革命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诚、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二军首任军长王近山,有许多传奇故事:15岁参加红军,20岁就当上红军师长;被敌人包围了,喊几句话吓跑了敌人;人都死了,还要让他当顾问。这么多传奇故事,缘于一个“疯”字。王近山“疯”到了极点。他在战场上“疯”不够,还要到情场上“疯”一把。站在人们眼前的  相似文献   

16.
1927年6月26日下午,刚刚成立的中共江苏省委由于叛徒出卖,在它的机关所在地上海施高塔路恒丰里104号(今山阴路恒丰里90号)被敌人破坏了。被捕人员中有一个浓眉大眼、皮肤粗黑、体态敦实、身着短衣、裤腿扎着草绳的年轻人。在审讯室里,敌人对他开始审问:“你叫什么名字?”“陈友生。”年轻人沉着地回答。“你是干什么的?”“烧饭的。”年轻人仍然不紧不慢地回答着。审讯在一问一答中持续着。敌人边审问,边打量着这个穿着简陋的年轻人,尽管疑惑重重,但也无法不相信他颇合身份的口供。于是在审讯记录中写道:“陈友生,被雇佣的烧饭…  相似文献   

17.
英语是联合国指定的官方语言,也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第一语言。多年来,日理万机的毛泽东一直对学习英语兴趣盎然。他曾诙谐地说:对英语,“我活一天就要学习—天,尽可能多学一点,不然,见马克思的时候怎么办?”斯诺夫人海伦在其回忆录《我在中国的岁月》一书中写道:“毛泽东是一位民族英雄,是中国的缩影。……他有着同样的学而不厌的欲望;他甚至在70年代还学习英语,为人们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18.
梦白 《世纪风采》2008,(11):34-36
高士其,中国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被誉为“人民科学家”、科教战线上的“铁人”、“中华民族英雄”。全身瘫痪的他,以顽强的毅力奇迹般地工作了60多年,写下600多篇、75万多字的科学小品、科学童话故事和科普文章,引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走上科学道路。高士其以严重残疾之躯能够取得如此瞩目成绩,是与挚爱他并为他奉献一生的贤内助金爱娣分不开的。这位坚韧、勤劳、贤慧、平凡却被高士其称为自己伟大母亲、妻子和姐妹的她,支撑了高士其的生命之树。  相似文献   

19.
想到这个问题,是读了本刊发表的《逼垮的“英维”》。说的是韩国黄禹锡事件。这已有结论,既是实验作伪,又是论文造假,成了世界级的学术腐败。丑闻为何发生?黄禹锡是不是被他的同胞逼垮的?我不了解韩国国情,不能做出判断,姑妄听之吧。倘若由此推及,我国诸如此类的学术腐败事件,也是被大众逼出来的,则让我坠入迷雾深谷,一派茫然。学术腐败与政治腐败虽发生的领域不同,却没有本质差别,皆为思想蜕变,道德败坏,行为堕落。不存在哪一种腐败可以谅解,可以开脱。但目前的状况是,提到政治腐败,深恶痛绝;提到学术腐败,不以为耻。说政治腐败是大家逼出…  相似文献   

20.
一出好的戏剧,常常是它激动了你,鼓舞了你,給了你教育,你反而一下子說不出它的究竟来。最近我看了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杜峰作剧,梅阡导演的“英雄万岁”一剧,离开首都剧場以后,給我的就是这种感觉。 沒有去看这个演出以前,我就知道“英雄万岁”这个剧本,是以名震中外的上甘岭保卫战作背景,具体描写我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一起,在紅岩岭坑道中,坚守二十四昼夜,打垮优势的敌人,最后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