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云彦 《政策》2005,(8):8-9
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湖北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武汉城市圈建设正式启动一年之际。我们在《特别策划》栏目中推出这组文章:几位作者对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战略定位、发展思路、政策措施和实施进展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不乏真知灼见。希望广大读者能从中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同时,也企盼各有关城市和有关部门继续共同努力,进一步加抉武汉城市圈建设,我们相信:只要扎扎实实地按照四个“一体化”的总体思路做好工作。一个生机勃勃的武汉城市圈就一定会崛起在荆楚大地,成为全国的重要增长极!  相似文献   

2.
《政策》2005,(8):13-14
建设武汉城市圈,是省委、省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决湖北发展、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举措: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同志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指出:“对于振兴湖北,武汉的崛起和武汉城市圈建设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3.
卢美松 《政策》2005,(8):12-12,18
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是省委、省政府加快湖北发展、促进中部崛起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如何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武汉城市圈.形成区域经济的强劲增长极,辐射带动全省发展,进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强化开放的理念,抓好圈内城市间、城市圈与省内市州间、对省外尤其是中部各省和国外四个层面的开放.  相似文献   

4.
武汉城市圈和谐文化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的。武汉城市圈的和谐文化建设是实现武汉两型社会目标的重要基础性工程。建设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必须大力推进武汉城市圈的和谐文化建设。面对社会转型时期价值失序、道德失范等突出问题,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武汉城市圈宝贵文化资源,大力推进武汉城市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武汉城市圈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大力推进武汉城市圈的文化创新,才能更好实现武汉两型社会建设的伟大目标。  相似文献   

5.
石东文  刘浜 《政策》2005,(8):15-15
加快市场建设,推进市场一体化,是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武汉市通过多年的努力,市场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包括农副产品市场、工业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生产要素市场等市场网络,并正逐步向多元化、专业化、大型化、商场化方向发展。据据统计,截止去年底,  相似文献   

6.
武汉城市圈建设扫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湖北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武汉城市圈建设正式启动一年之际, 我们在《特别策划》栏目中推出这组文章:几位作者对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战略定位、发展思路、政策措施和实施进展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不乏真知灼见。希望广大读者能从中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同时,也企盼各有关城市和有关部门继续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我们相信:只要扎扎实实地按照四个"一体化"的总体思路做好工作。一个生机勃勃的武汉城市圈就一定会崛起在荆楚大地,成为全国的重要增长极!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途径选择角度出发,对武汉城市圈现阶段发展特征及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政区利益矛盾是当前阻碍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关键因素,同时,就如何化解该矛盾的途径进行了比较与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局部整合创新武汉政区、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思路构想。  相似文献   

8.
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湖北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武汉城市圈建设正式启动一年之际, 我们在《特别策划》栏目中推出这组文章:几位作者对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战略定位、发展思路、政策措施和实施进展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不乏真知灼见。希望广大读者能从中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同时,也企盼各有关城市和有关部门继续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我们相信:只要扎扎实实地按照四个"一体化"的总体思路做好工作。一个生机勃勃的武汉城市圈就一定会崛起在荆楚大地,成为全国的重要增长极!  相似文献   

9.
陈文科 《政策》2005,(8):10-11
武汉城市圈的“圈”进,应借鉴沿海发达城市圈的成功经验.避免重走弯路,以尽快实现由发展中城市圈向发达城市圈的转变,使其成为我周内陆地区最具实力、最富活力的城市圈之一。  相似文献   

10.
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湖北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武汉城市圈建设正式启动一年之际, 我们在《特别策划》栏目中推出这组文章:几位作者对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战略定位、发展思路、政策措施和实施进展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不乏真知灼见。希望广大读者能从中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同时,也企盼各有关城市和有关部门继续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我们相信:只要扎扎实实地按照四个"一体化"的总体思路做好工作。一个生机勃勃的武汉城市圈就一定会崛起在荆楚大地,成为全国的重要增长极!  相似文献   

11.
日前,省委省政府在汉召开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主持会议并讲话。城市圈建设问题首当其冲的便是交通问题。前一段,市委书记陈训秋从加快推进城市圈建设,着重对武汉市的交通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一幅前景可喜的交通发展蓝图正在人们面前展开--  相似文献   

12.
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湖北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武汉城市圈建设正式启动一年之际, 我们在《特别策划》栏目中推出这组文章:几位作者对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战略定位、发展思路、政策措施和实施进展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不乏真知灼见。希望广大读者能从中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同时,也企盼各有关城市和有关部门继续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我们相信:只要扎扎实实地按照四个“一体化”的总体思路做好工作。一个生机勃勃的武汉城市圈就一定会崛起在荆楚大地,成为全国的重要增长极!  相似文献   

13.
产业融合:武汉城市圈的主旋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城市圈由省会城市武汉和周边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和天门8市组成,俗称"1 8城市圈"。从2003年3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将把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作为当年的工作重点到2004年4月省政府发出《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若干意见》,从2006年4月武汉城市圈建设被中央10号文件  相似文献   

14.
《世纪行》2008,(2):30-30
推进武汉城市圈体制机制的创新 1、建立城市圈管理决策体制机制,由地方人大立法,成立城市圈决策管理机构.形成的决策对城市圈参加单位有约束力。  相似文献   

15.
武汉城市圈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汉城市圈生态现状是武汉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武汉城市圈生态环境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工业生产方式粗放,水资源污染严重,城市病加剧,农村生态形势严峻等等。而整个生态保护方面存在制度安排的缺失,是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加强武汉城市圈生态文明建设,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推动城市罔发展的必由之路,关键在于要有明确而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城市圈的文化建设是近年来社会文化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本文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在提出武汉城市圈即文化圈观点的基础上,指出在武汉城市圈的文化建设中,应深入挖掘圈内丰富的文化资源,提升武汉城市圈文化软实力,凸显武汉城市圈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7.
武汉城市圈建设,对湖北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武汉城市圈建设需要大量的各方面的人才,可从武汉城市圈的现有人才状况分析,人才又十分匮乏。与此同时,湖北是一个教育大省,教育资源雄厚,但却出现了大量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只要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不断探索和完善湖北高校服务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模式,调动高校、地方政府和用人单位的积极性,高校就一定能够为武汉城市圈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满足城市圈建设的需求,不断推进武汉城市圈又快又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关于“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起始期,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武汉城市圈建设问题,为什么提出武汉城市圈建设问题,武汉城市圈建设如何进行?我的看法是。一、对城市圈有关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武汉城市圈由省会城市武汉和周边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和天门8市组成,俗称“1+8城市圈”。从2003年3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将把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作为当年的工作重点到2004年4月省政府发出《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20.
武汉城市圈建现代林业示范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2009,(2):64-64
国家林业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签署备忘录,决定投资405亿元,合作建设武汉城市圈国家现代林业示范区,这标志着我国首个以城市圈为核心的现代林业示范区建设正式启动。合作备忘录明确,通过建设示范区.2020年武汉城市圈森林覆盖率要达到30%以上;道路、河流绿化率达到95%以上;生态补偿率达到100%:活立木蓄积量达到1.2亿立方米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