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海 《传承》2008,(11)
领导干部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对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协调好人际关系、广纳人才等都有重要作用,领导干部的非权力性影响力是由思想政治素质、知识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心理身体素质等因素构成,领导干部必须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的非权力性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为对群众所产生的影响力,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这种影响力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靠运用手中的权力去指挥工作、组织生产而产生的影响力,我们称之为“权力性影响力”;一个是靠自身的行为,也就是人格的力量而产生的影响力,我们称之为“非权力性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对领导权力的顺利实施、对职工队伍的思想稳定、对企业凝聚力的增强有着十分重要的保证作用和巨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作为具体领导者和组织者,工作在一  相似文献   

3.
领导干部实现有效的领导,除权力性领导外,非权力性影响力在领导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领导效能。领导干部如何加强非权力性影响力,笔者作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非权力性影响力刍议杨文华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望,并不完全是由他的权力和地位所决定的,也不是仅仅由他的资历和经验所决定的。在塑造领导干部的形象和威望中,非权力性影响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非权力性影响力,就是以人的品格、知识、能力、感情为基础,...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治党,首先要治理好领导干部。这就要求一方面要建立一整套便利、管用、有约束力的机制,使党的各级组织对党员、千部实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各级领导干部正确对待、使用手中的权力,发挥好权力性影响力;另一方面,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提高非权力性影响力。 两种影响力的涵义及其关系 领导者的影响力,可分为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一般认为,只要当了领导干部,手中有了权,就可以影响、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权力越大,其影响力也就…  相似文献   

6.
当前 ,我们正处在一个跨世纪的历史时期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也正在向着一个新台阶跃进。培养和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各级领导干部 ,关系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兴衰成败。各级领导干部的非权力影响力是其德和才的聚合效应 ,它关系到党的威望和干群关系 ,因此培养各级领导干部的非权力影响力 ,是党的事业的需要 ,是改革、发展、稳定的需要。(一)所谓非权力影响力是相对于权力影响而言的 ,是排除领导干部权力之外的影响力。它不是通过命令、指示等行政手段表现出来的 ,而是通过领导者平时的政治思想、敬业精神、道德修养、纪律作风、个…  相似文献   

7.
现代领导理论认为,领导者的影响力,就是领导者有目的、有成效地影响和改变被领导者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它包括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是领导者凭借组织或外界授予自己的职权,对被领导者产生的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是领导得凭借自己的品德、才能、知识、情感等个人素质对被领导者产生的影响力。本文仅就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的特点及其作用问题,谈一些浅显的认识。领导者的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虽然是构成领导者影响力的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但领导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同权力性影响力相比,具…  相似文献   

8.
领导者的影响力是由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所组成的。权力性影响力是组织赋予的,其特点是对别人的影响力带有强迫性,不可抗拒性,并以外部压力的形式起作用。非权力性影响力是由自身因素产生的,它是领导者个人的品格、才能、知识、感情等因素的总和,是一种对人们心理的自然感召,起着权力性影响力所起不到的作用。要提高领导影响力,关键在于努力提高非权力性影响力。一、优秀的品格是担任领导职务的素质玉米。作为领导者,应加强自身的目相修养.增强自己的榜样作用,使人产生艺表座江泽民同志在(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中强调:…  相似文献   

9.
领导干部的影响力有两种:一种是由职务所产生的权力影响力,一种是通过自己的品德、才干、作风等因素在群众中产生的威信、凝聚力、感召力等,即非权力影响力。权力是组织赋予的,具有强制性。而领导干部的威  相似文献   

10.
理论信息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注重建立非权力性权威在当前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思想道德建设中,除了要运用法制建设和行政管理等权力性的力量去加强领导之外,更必须注重运用思想的影响力和道德的示范力等非权力性的影响力去建立权威,才能实现事半功倍的领导效应。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的思想影响力,除了要靠领导核心的作用之外,还必须相应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生政工干部需要权威,这是由高等教育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的任务决定的。权威的形成是权力性影响力及非权力性影响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整个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呈现新特点的时期,学生政工干部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学生政工干部强化自身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2.
非权力性影响赖以形成的动力所谓非权力性影响,是指领导干部的人格、品德、学识、才能、作风、业绩等自身因素而产生的影响,是领导干部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权力性影响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动力:1.优秀的品德。一个品行端正、道德高尚、廉洁自律的领导干部自然会得到下属的敬重,对下属的品德修养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一个品行恶劣、道德低下、庸俗无聊的领导干部无疑会被下属鄙视,自然难以在下属心目中树立应有的权威。2.渊博的知识。领导干部渊博的学识,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能激发下属的工作潜能和积极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13.
非权力影响力也叫自然性影响力。非权力影响力是思想政治工作者以非权力因素的个人特征对学生产生影响的能力。文章在对非权力影响力的内在意蕴进行界定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公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非权力影响力的集成因素,而后指认了增强非权力影响力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非权力性影响力是领导者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由领导者的品德、才能、知识等因素构成的,与权力性影响力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在实际工作中,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对于实现领导目的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者应重视自身非权力影响力的培  相似文献   

15.
落实党的执政兴国方略,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如何看待手中的权力、怎样使用手中的权力、为谁使用手中的权力,是每个领导干部面临的共同课题。现代领导科学认为:每个领导都必须具备与其工作职位和要求相适应的权力、能力和影响力。这是每个现代领导者在其领导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既密切相关又彼此不同的力量。作为领导干部,本身就被赋予了权力——这一法定的带有强制性的社会性属性,而能力和影响力则具有非权力性的自然性属性。在领导实践中,同样一种权力会有不同的效果,归其原因主要是领导非权力影响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领导的人格属于一种非权力影响力。非权力影响力由多方面的因素构成,包括人格因素、能力因素、知识因素、感情因素等。其中,人格因素是最重要的影响力。领导干部人格高尚,对其部下是一种无声的命令,可以“无令而行”。如果一个领导人格低下,即使位高权重,其权力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一 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含义及特点所谓影响力,就是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和行为的能力。领导者的影响力从性质上看,可以分为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是由社会赋予个人的职务、地位、权力构成的。领导者凭借控制指挥权、强制权和奖惩权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使他们被动地服从。非权力  相似文献   

18.
非权力影响力是领导权威的不竭源泉。领导要想树立起自己的权威,除了必须恰当地运用职位权力这一强制性影响力之外,更多地应在非权力影响力上下工夫。当前情况下,党外领导干部尤其要在这方面下工夫。非权力影响力,也就是个人影响力,它包含四个因素:使人产生亲切感的“情感因素”,使人产生敬爱感的“品格因素”,使人产生信服感的“知识因素”,使人产生敬重感的“才能因素”。党外领导干部要想发挥好非权力影响力的作用,首先要为人诚实,作风正派,乐于助人,一身正气,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孔子说“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也行,其身不正,虽令不…  相似文献   

19.
领导干部科学地行使权力,必须加强自身非权力影响力的塑造和培养。权力性影响以职务为载体,由于职务本身具有法定的效力,谁担任了这一职务谁便行使这一职权,不同的任职者之间不存在多大的差异;非权力性影响是任职者主体产生的效应,同一职务的不同任职者之间存在极大的个体差异。非权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工作是依靠非权力性影响力发挥作用,还是依靠权力手段去推行和实施,对于这样一千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目前还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力图通过对思想政治工作职能特征的剖析,论述非权力性影响力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 思想政治工作是提高人的思想政治觉悟的工作,是要解决人的思想、观点和立场问题。思想政治工作和其他工作的显著区别在于它是围绕人的思想而展开的工作,是一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