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7 毫秒
1.
世界上几乎每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传统中都存在成人礼这一特殊的仪式。成人仪式尽管在形式上千差万别,但都象征着青少年由此开始正式获得成年人的身份和资格,具有特定的教育意义。欧美和亚洲主要国家的成人仪式活动形式各不相同,但都对我国成人仪式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以及制度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2.
快乐大叔 《党课》2008,(3):100-102
现如今,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不过细究之后,却发现许多新生事物实际上也算不上多么“新鲜”,有些不过是咱们从老祖宗那里重新继承下来的,有些则是咱们从海外“引进”过来的。“成人礼”这种新生事物要算比较特殊,它既是对我国古代“成人仪式”的继承,同时应该说也“嫁接”了从国外引进的某些新的观念和做法。不过,啥事就怕成风,“成人礼”也一样,有些地方的有些做法不仅庸俗而且也颇有商榷的余地。  相似文献   

3.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礼"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兼具风俗习惯、政治秩序与伦理道德意义,遵循"情、理、法"三位一体的践行逻辑。引导青年知礼、明礼、用礼,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可以帮助他们顺利融入社会,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树立文化自信,勇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4.
魏志俏 《世纪桥》2014,(4):57-58
"礼"是我国传统的社会和文化现象,是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的基本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更是维护封建统治和君主权威的重要工具。当今中国强调建设法治社会,但仍不可忽视"礼"这一非制度性文化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及其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文气"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重要的理论范畴,"养气说"又是古代气论文艺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刘勰《文心雕龙·养气》篇为代表的"养气说",其内涵就是要保持生命之先天本性,使生命之本性在文学创作中自然而然的显现、流露。这种文论思想是古代"气"本体论的具体表现,它以道家的思想为渊源,与稷下学派、王充、魏晋玄学养气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整个《文心雕龙》体系中,我们不能把《养气》篇仅仅视为对《神思》篇的补充,而应看到它的独立地位,"养气"可以视为《文心雕龙》整个理论体系中的一块厚重的基石。  相似文献   

6.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思想家,他一生都在用他的思想和学说教化人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而其思想首位是孝,核心是仁,"以仁统摄诸德",由孝生仁,以仁为做人的根本。《孝经》是记录孔子孝思想,孝文化的重要典籍。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  相似文献   

7.
传统中国乃伦理社会,儒家伦理思想占统治地位,“德”、“札”遂成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石。“德”、“礼”不仅是法律制定和执行的依据,而且法律的内容也大多关乎“德”、“礼”。“德”、“礼”的这种主导地位,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体现一定的阶段性。这种“德”、“礼”主导下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当代中国法制建设仍然从正反两个方面发挥着其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中央第三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将"文化润疆"列入党中央治疆方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文化润疆"是实现新疆长治久安总目标的重要举措。推进"文化润疆"落地见效,首要的是理论上阐明文化对于治理新疆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从历史到现实,文化在新疆治理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润疆"的基本逻辑是回应新疆治理现代化的文化需求。其次是作为一种文化治理实践,需要政治机制的支撑和保障。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政治机制适应"文化润疆"不同层次的政治制度需求。最后,"文化润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总体要求下,制定实施"文化润疆"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建构文化交流交融创新发展的平台路径,探索伊斯兰教中国化的新路径和新内容,是推进"文化润疆"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9.
丰田 《先锋队》2015,(9):53
"朋友"一词,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最常用的字眼,所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但在我国古代,"朋"和"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含义。"朋"在古代是一个货币单位,相当于现在的元、角、分。通常是五贝为一朋,也有说十贝为一朋的。《诗经·小雅》中就说:"既见君子,锡我百朋。"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朋"解释为群鸟聚在一起,多少有点勉强。因过去的私塾先生大都只教三五个学生,最多也就十来个弟  相似文献   

10.
乔林生 《共产党人》2011,(Z1):101-103
<正>阅读提示"红色基因"在我国主流文化的发展脉络里起着重要作用,"红色经典"参与塑造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道德理想与价值追求,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集体记忆和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形势下,"红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中反映,需要创新、改革体制机制,丰富形式手段,作家艺术家应该深入生活,强化"操场"和"战场"创作主题,加强军事舞台与艺术舞台的对接,创作有民族品格、军队气派、时代特色的精神产品,以满足人民的新期待。  相似文献   

11.
石家庄市农村“文化小康”建设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文化小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文化小康"是凝聚和激励农民奋进的重要力量;"文化小康"是提升和展现经济小康和政治小康的归宿.石家庄市农村"文化小康"建设必须以弘扬主旋律,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出发点,正确引导农民转变观念,树立文明意识,实施文化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战略,实施文化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12.
作为先秦诸子论学核心话题之一的"道",其古义来自沟通"上"(神祇)"下"(人事)以求道途平安的祭祷仪式,含有祓祟、诅祝之义。"道"字古义此种内涵,在文明昌盛之后被逐渐淡化,演变为"人行之道",而在"天道"思想中呈现为另类衍变。《老子》"道"话语系统最终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源于"天道"思想,但在春秋时期上层话语系统中,"天道"与"道"仍未统合为一,而是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思想取径:前者可以术数而祈禳沟通之,后者则须以"礼"而与"天"进行某种互动。此际,"天道"与"道"(人道)仍属分离。所有这些,正是先秦诸子所能承接的有关"道"思想的历史资源。  相似文献   

13.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自先秦以来由儒家倡导而在整个社会逐渐培育和践行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实际上构成了华夏民族文化认同的主要伦理道德规范和核心价值观,确立了古代中华民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理论指导、价值准则和行为方式,是中国古代社会超稳定系统的主要精神动因和遗传密码。抛去其封建性糟粕,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无论是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弘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有具有无比巨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杨娜 《党史文苑》2011,(18):71-73
"红歌"是中国革命斗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真实写照。从本质上讲,"红歌"是红色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当代大学生弘扬革命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寄托革命信念,培育核心价值观,提高创新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安 《理论建设》2020,36(1):71-76
"红船精神"所蕴含的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已经形成了一种永恒的文化品格。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不同阶段,"红船精神"具有不同的价值。新时代,"红船精神"的价值体现在四个方面:"红船精神"是激发创新精神的思想源泉,是坚定理想信念的鲜明旗帜,是增强文化自信的精神力量,是激励奋进不息的生活态度的现实动力。  相似文献   

16.
"文化扶贫"是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当前,我国中部贫困地区农村由于资金、基础设施等方面制约,以致"文化扶贫"逐渐被"边缘化",加强"文化扶贫"已成为中部贫困地区农村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一、我国中部地区农村"文化扶贫"的现状第一,"文化扶贫"观念落后,文化建设严重不足。一是高达51.7%的领导干部认为""文化扶贫"是个"花架子",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钱花",对地方经济  相似文献   

17.
文化资讯     
《共产党人》2009,(2):21-21
■宁夏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正式启动1月12日,宁夏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启动仪式及系列宣传活动在吴忠市拉开帷幕。"三下乡"活动自1996年在宁夏开展以来,不断丰富活动内容,积极创新活动形式,在促进农村社会进步、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  相似文献   

18.
恩格斯曾经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思维,是我们党在精细考察时代特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深刻洞察时代趋势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的伟大理论成果。在当代中国,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永葆我们党生机和活力的根本保证,就是引领当代中国阔步前进的光辉旗帜。伟大的实践呼唤伟大的理论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深刻指出:"一切划时代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构成的。"恩格斯也同样认为,"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  相似文献   

19.
正对于中国人来讲,"过年"过的就是一种年的"味道"。"年味",是一种情感的仪式,是一种团圆的信念。现在,很多人都抱怨说年味越来越淡了,但仔细想来,年味其实并没有变淡。从过去的燃放鞭炮、磕头拜年、通宵守岁,到现在的微信拜年、外出旅游、春节晚会,从吃好、穿好到买好、玩好,"年味"仅是褪去了过去的形式和载体,旧貌换了新颜,其中的变化折射的是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印证着传统风俗正在中国大地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20.
汪永丽 《当代贵州》2014,(21):42-43
正龙里县紧扣全省"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实践活动,继续深化"德行龙里"工程,以"孝"文化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全县公民道德建设。2013年以来,龙里县充分结合本地道德建设实际,创造性实施以"诚、爱、礼、孝、仁"为核心内容的"德行龙里"工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一年实践,"德行龙里"工程在全县引起强烈反响,有效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