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要害和目的在于从根本上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历史虚无主义绝非什么一般的思潮或流派,而是一种由国内外敌对势力制造和散布,以否定共产党领导、搞乱社会主义国家人心、颠覆社会主义政权为目的,以攻击、丑化和污蔑人民革命及革命领袖、英模人物为核心,以"重新评价历史、书写历史"为幌子,以"碎片化"甚至胡编滥造、"恶搞"历史为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求是》2015,(9)
<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中国起伏发展几十年,人们对它越来越熟悉了。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西方"普世价值"为标准,以"重新评价"为名,歪曲和否定党的历史和新中国历史。其主要表现为: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史,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建设的历史成就,否定和贬损革命前辈,诋毁党的领袖。无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怎样改换手法,只要看清这几点,就能够深刻认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真实用意。歪曲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的用意  相似文献   

3.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完成。这是历史已经证实的客观真理。那么,这个领导中国革命达到伟大胜利的党,是不是也能够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呢?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建国以来三十二年的实践也作了肯定的答复:中国共产党完全能够作  相似文献   

4.
《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但抗战时期的国统区有一批知识分子,极力发声维护三民主义,以三民主义反对新民主主义,批判毛泽东关于中国的社会性质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观点;反对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的说法;驳斥新民主主义的国体政体的合理性;否定中国革命分两个步骤走和阶级斗争说;斥责毛泽东对三民主义做出新旧之分等。这些批判站在维护国民党统治的立场上,实质是从根本上否定新民主主义论。历史证明,只有新民主主义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是完全正确的理论。  相似文献   

5.
《湘潮》1989,(10)
极少数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把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主攻点,始终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上。为了否定共产党的领导,他们编造了一系列“理论”,企图把人们的思想搅乱。这些“理论”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历史误会”论,认为从根本上讲,中共的诞生,共产党的战胜国民党都是“历史误会”。二是“惨败”论,认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后“中国四十年社会主义已经惨败”。是历史误会,还是历史选择?是惨败.还是伟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与蒋介石生前都反对"台独",主张祖国统一.但是,他们对于祖国统一的认识有根本区别.毛泽东主张中国统一于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蒋介石则主张用所谓"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换言之,就是统一于国民党领导之下;毛泽东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认为美国的干涉是产生"台独"的根本原因,蒋介石则依靠美国"反攻大陆"、守台湾.尽管如此,由于他们在反对"台独"问题上有共同性,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前期反对"台独"的问题上,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霞飞 《党史纵览》2004,(6):28-35
毛泽东与蒋介石生前是对立的国、共两党领袖,他们都反对"台独",主张祖国统一.但是,他们对于祖国统一的认识有根本区别.毛泽东主张中国统一于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蒋介石则主张用所谓"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换言之,就是统一于国民党领导之下;毛泽东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认为美国的干涉是产生"台独"的根本原因,蒋介石则依靠美国"反攻大陆"、守台湾.尽管如此,由于他们在反对"台独"问题上有共同性,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前期反对"台独"的问题上,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声震中外的南昌起义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序幕,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八七”会议上,党中央纠正了过去领导工人运动的错误策略,指出共产党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组织工人群众,领导他们斗争, “共产党应当发展、扩大并激励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应当领导工人每次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会上通过了《最近职工运动决议案》,为全国工人运动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就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求得中国民族及被压迫阶级的彻底解放。中共江苏省委刚刚恢复工作,就抓紧进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斗争,同时也加强了对工人运  相似文献   

9.
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性质政党的根本标志,是我们立党立国的基础制度。长期以来,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质疑革命导师对民主集中制的历史性贡献,否定民主集中制的巨大历史作用,以党的历史方位变化散布民主集中制"过时论",企图从根本上颠覆人们对民主集中制的认知,从根本上否定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把中国引向西方资本主义道路,对此必须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世纪桥》2017,(6)
近些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沉渣泛起,以"告别革命""重新评价"历史为由,否定革命、否定党和人民奋斗的历史,丑化正面人物,曲解民族文化,胡乱改编历史文艺作品,在社会上产生不良影响。"四个自信"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是基于对国史、党史、中国近现代史正确认知基础上的自信,是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武器。历史虚无主义动摇和削弱了"四个自信"的认知基础,对此要有清醒认识。  相似文献   

11.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中国起伏发展几十年,人们对它越来越熟悉了。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西方“普世价值”为标准,以“重新评价”为名,歪曲和否定党的历史和新中国历史。其主要表现为: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史,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建设的历史成就,否定和贬损革命前辈,诋毁党的领袖。无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怎样改换手法,只要看清这几点,就能够深刻认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真实用意。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是一个伟大的世纪。前半叶,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争得了民族独立和翻身解放;后半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开拓前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光辉成就。这是值得自豪和珍惜的历史。但是,有些人却声称:由于中国在20世纪选择革命的方式,所以造成了“令人叹息的百年疯狂与幼稚”,中国近百年的历史“变成了一部不断地杀人、轮回地杀人的历史”。因此,应当“告别革命”,反对革命的一切后果。他们把新中国的建设事业说得一团漆黑,把旧中国说成是一片光明。有的甚至公然赞美外国的侵略,主张中国应投入他们的怀抱,成为他们的附庸。 本文针对这些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作了深入的分析,阐释了中国为什么会发生革命、和平改良为什么失败、资本主义建国方案为什么行不通的历史原因和背景;论证了新中国成立后,搞社会主义改造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小资产阶级的空想社会主义;用事实说明了社会主义改造是促进了而不是阻滞或破坏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一直是一支比较活跃的力量,它在发展民族工业、从事社会改革、进行旧民主主义革命等方面具有不可否定的历史作用;自“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与共产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等方面,都曾起过顺应历史潮流的积极作用。当然,由于阶级地位与经济利益的关系,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过程中,又始终表现为矛盾的两面性。这使得在评价其历史地位与作用时,总会产生诸多看法。现将近年来对中国革命中民族资产阶级有关问题的研究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14.
《世纪桥》2017,(6)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借否定和歪曲中国历史、否定和歪曲中国共产党党史,从而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把历史变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打着"反思历史""还原历史"的旗号,按照自己的政治诉求,随意歪曲历史事实,颠覆科学的历史结论。反击历史虚无主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现阶段,坚持唯物史观,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党史是党的历史的科学总结。对党的历史的了解和掌握是我们从事现实革命实践必不可缺的巨大的动力,加强党的历史的学习和研究,也是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方面,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中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实质,是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要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诋毁党的历史,正是资产阶级自由化鼓吹者否定党的领导的一个重要手法。《河殇》的炮制者曾声称,中国自五四以来  相似文献   

16.
一、"中国托派"是怎么形成的从历史渊源上看,"中国托派"的形成来自遥远的莫斯科。斯大林和托洛茨基在对中国革命的指导方针上发生了分歧。斯大林主张共产党与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并在遭受国民党右派进攻时,要求中共妥协退让;而托洛茨基则"坚决反对共产党加入国民党",中  相似文献   

17.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的十九大用"五个更加自觉"与"五个坚决"概括了新时代伟大斗争的基本内涵。这五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联系的,有其内在逻辑。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是实现伟大梦想的政治保证和必由之路;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是实现伟大梦想的根本所在;坚决破除一切顽瘴痼疾是实现伟大梦想的动力源泉;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是实现伟大梦想的保障条件;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是实现伟大梦想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8.
程言君 《探索》2012,(5):44-51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新中国的建立创造了政治历史前提;又领导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模式,不断充分地保障了政治上人民当家作主、经济上人力产权自主实现,使中华民族在站起来、富起来和日益强起来的自然历史过程中复兴崛起。而这一切功绩最根本的历史见证,是新中国基本经济制度建构发展中竖起的四座里程碑——否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先后建立起"单一公有型"、"公主共发型"基本经济制度,将来将建立"公优充分型"基本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19.
《世纪桥》2021,(2)
"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有着特色鲜明的中国逻辑,即厚重的历史逻辑和坚实的实践逻辑。厚重的历史逻辑决定了党应该领导一切工作;坚实的实践逻辑证明了党可以领导一切工作。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具体的,不是空洞的,必须贯彻到管党治党和治国理政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党的领导全覆盖,促进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  相似文献   

20.
历史虚无主义主要表现是歪曲和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新中国的历史,进而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值得注意的是,有人把马克思主义指责为"历史虚无主义",进而以更加彻底的形式否定党和新中国的历史,这是一种改头换面的历史虚无主义的新变种,对此我们不能不保持警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