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自信,要澄清马克思主义有无政治学的疑问,明确政治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构建的基本原则,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政治发展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现代政治学发展的规律,以阐述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根本任务,科学地继承、变革和提升中华民族历史文明中的优秀政治遗产;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政治理论话语体系,坚持中国立场、民族情怀和国际视野。  相似文献   

2.
构建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是中国政治学者的责任和使命。要着力研究中国政治学理论,打牢构建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根基;要运用中国元素、形成中国体例、体现中国风格,确立构建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本体;要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发展成果,体现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特质;要坚持以中国为主体和中心,明确构建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目标路径;要在"坐而论"的基础上"起而行",筑起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宏伟大厦。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话语体系格局中,当前我国比较政治学界整体处于"失语"状态。新时代的战略安排要求中国政治学界既要聚焦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又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举措提供智力支持,即需要构建一套中国特色的比较政治学话语体系。上世纪美、苏两国比较政治学话语体系构建过程中的成败得失,对我国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现实教益。建构中国特色的比较政治学话语体系既需要政治学者大胆扬弃西方已有的理论成果,提升话语体系中理论品位,同时也离不开社会各群体进行大量具有创造性的社会实践,为建构话语体系打下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2012年8月27日至2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编辑部和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共同主办的"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政治学理论话语体系"学术研讨会在东北大学举行。来自全国28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48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学者围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政治学理论话语体系构建"这一主题,从中国政治学理论话语体系构建的现实性需求、中国政治学理论话语体系构建的路径和方法、中国政治实践和政治经验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学术研讨。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利益格局的深层变革及思想文化的日益多样化,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较多地受到了非马克思主义西方政治话语的影响,其中非政治学专业青年学生的政治知识大多来自大学政治教育之外纷至沓来的西方政治话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要求自觉发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话语影响力,通过共同课程、专题讲座与实践教学等环节,加大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在话语影响上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引导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程,有效抵御西方政治话语的不良影响,培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相适应的青年政治人。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话语体系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7月中旬在贵州省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创新工程"中国民主话语构建与传播策略研究项目组"与中国政治学会主办,贵州师范大学、遵义市委党校承办、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政治学学会)协办。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话语体系"学术研讨活动在贵州师范大学举行;第二阶段,"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研讨活动在遵义市委党校举行。两个阶段会议研讨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7.
当今中国正在经历新的政治实践,需要构建政治学话语来总结新经验、供给新知识、产生新理论、推动新实践。改革开放40多年来,西方政治学在带来新概念、新话语、新方法、新理论和新知识的同时,也给中国政治学的发展提出了仍需反思和解决的本土化问题。从这一意义上说,构建话语体系是推动中国政治学本土化和科学化的需要。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构建,并不意味着拒斥西方政治学话语,而是要立足中国的治国理政、改革开放、民族国家建构和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等政治实践,着力增强中国政治学自身的概念传播力、知识创造力、理论创新力和话语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师喆 《理论探讨》2020,(5):30-40
持续创新发展是中国政治学恢复以来的一个基本特征,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日益稳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初见规模,政治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基本搭建完成,基础理论不断夯实,研究领域日益拓展,学术交流日趋活跃,专业人才茁壮成长。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等是其基本经验。为了进一步创新与发展新时代的中国政治学,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回答时代之问和回应人民之需,积极借鉴吸收一切有益的理论成果,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中充分彰显其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9.
建构符合中国政治学学科特色与政治实践发展需求的学术话语空间与方法论体系,已成为新时代中国政治学界的共识与责任。其当下面临的问题是在科学实证化的建构取向下,如何在科学理性知识呈现的普遍性与中国政治不可同化的发展脉络之间,维系一种"呈现"与"揭示"的差异共生关系,且在此共生关系的话语空间建构中不断产生既对知识呈现而言的新材料,又对诠释本土政治机理而言的新方法。因此,我们构建中国特色政治学话语体系在与科学化建构相向而行的同时,要避免政治学术话语表述工具化,进而扎根于本土政治实践,发掘隐藏在历史文化脉络中的"原材料"。本文将话语建构回归语言、知识和话语间的内在博弈逻辑,并从语言交错、翻译延异、知识形态差异和演化,以及范式论对真理表述的局限性四个交织递进的层面,展现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学话语建构及其创新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0.
政治学是一门致力于实现善政良治的社会科学。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政治学在实现学科恢复重建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成长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大量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过程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它为推动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表现在基础知识更新、知识逻辑优化和知识建构集成三个方面。未来要推进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需要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紧密围绕中国政治学的本体论、知识论和方法论开展研究,以科学理论引领基础知识增长、强化政治实践与知识逻辑的双向赋能关系、聚焦文明形态全面助推知识建构。  相似文献   

11.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置于话语体系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和深度分析,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所谓话语体系就是系统化、理论化了的话语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就是系统化、理论化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包括探索历程话语群、道路话语群、理论体系话语群、制度话语群、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话语群、基本要求话语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群等话语群,在每个话语群当中都包涵了许多富有创新思想的话语。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基本原则是:立足实践,注重文本,面向世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基本路径是:着力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着力于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着力于解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着力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于提高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政治学恢复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以来,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但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政治学提出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基于政治学研究的特殊属性,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实现政 治学研究求真、求实、求善、求美的价值取向,才可能实现政治学研究与政治实践的结合与共赢.  相似文献   

13.
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恢复和发展起来的中国政治学,适应时代特征与现实需要,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基础理论研究日趋深入,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方法持续创新。在创新发展学科体系、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加大人才培养、促进国际交流等方面成就斐然,马克思主义在政治学领域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加强,当代中国政治学研究的特色与优势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的政治学话语体系加速构建,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科学在向西方"取经"到本土化创新的发展过程中,既面临着本土化研究成果的供需矛盾,也经历了本土化与国际化的世纪争辩。本文在系统归纳、阐述并回答社会科学研究中"何为本土化""为何本土化""如何本土化"等基本问题的基础上,联系中国政治学学科发展,辨析研究对象或议题本土化、研究方法本土化、研究目的本土化、研究价值本土化之间的联系和差异,认为本土化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重要路径,但并非唯一路径。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科学体系,促进学科知识体系的完善和进步,应摒弃西方中心取向,建构中国特色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并实现中国政治学本土化与国际化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5.
《求知》2021,(8)
正随着我国逐步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发展优势充分显现,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和"四个自信"普遍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道路的评价普遍提高。当前,我国的发展优势尚未充分转化为话语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在世界舆论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尚待加强,有理说不出和有理说不清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因此,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要努力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优势,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是当代中国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核心话语,它的形成与发展同中国的历史、国情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关联,蕴含着独特的思想价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具有政治性、科学性、文化性和人民性的本质特征,承担着思想指导、社会认同、文化传播、大众激励的重要价值功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要积极推进理论创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政治话语向大众话语的创造性转化,增强话语体系的国际传播力。  相似文献   

17.
<正>一、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建构的逻辑要义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话之后,建构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开始成为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研讨热点。相应地,如何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也成为了政治学研究者思考的重点。笔者认为,在实践的层面上,这三种体系的建构同等重要,应该予以同等的重视。但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2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全球化视野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是一个动态演进和不断丰富的过程,这一点从服务型政治文化、混合型经济文化、批判型社会文化和永续型生态文化等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的文化转向可以知晓。全球化背景下,通过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着力厚植发展新优势、有效利用互联网平台、构建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话语体系等进行综合思考,可以就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政策议程设置是政治过程和公共政策研究的经典议题,政策议程设置最集中体现了国家治理中权力的真实运作,从政策议程设置视角研究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个新的和有待拓展的研究领域。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国家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中,逐步构建了与国家政体相适应的议程设置架构和机制,中国政策议程设置在合法性上回应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原则,并在国家治理能力实践中探索和完善了政策议程设置的有效性。理解和阐释新中国成立以来政策议程设置的政治逻辑,探索和构建中国治理话语体系,是我国政治学和公共管理研究尚待推进的知识议题。  相似文献   

20.
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政治学在学科体系建设、专门人才培养、研究领域拓展、研究方法创新、国际学术交流、服务现实社会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并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