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王英男 《传承》2012,(6):68-69
在汉语词汇的义位系统中,有些义位与义位之间关系明确,有些构形义位与常用义位却似乎杳无关联。实际上任何一个词义系统中各个义位子系统及各个义位之间都是有联系的,或是语义的或是语音的。试以"羞"为例,力图解释构词义位与常用义位非显性联系的理据性。  相似文献   

2.
义位结构论是词汇语义学关于义位的理论之一,认为义位包含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尤其是义位的微观结构将义位分成义值和义域,义值内部又包含基义和陪义,是对义位进行的更细致的划分。文章从词汇语义学的义位结构论出发,重新审视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多义词的释义情况,发现了一些新特点,即陪义的凸显、陪义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多义词的词义中、语素义不同程度地对应于多义词的各个义位所包含的基义等。从义位结构论出发,有利于将词义研究引入更细致、微观的层面。  相似文献   

3.
陶瑷丽 《求索》2012,(7):171-172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四版)在编纂"义项的分类"内容时,将词义一分为二,即基本义和转义。根据逻辑学的观点,结合语言事实及其他学者的观点,我们发现此种分类有待商榷,因为词义的这种分类法,其所依据的标准不一致。因此,根据义项产生时间的先后,我们将词义分为两大类:本义和转义;根据义项是否常用,我们将词义分为两大类:基本义和非基本义。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语义学教学中,对于语义性质的教学仅仅局限于词义的性质,对于句义则未予足够关注.伴随着语言学研究的不断深化与细化,语义学教学也应该有所深化和细化,不仪应该介绍语义性质在词义上的表现,也应该介绍其在句义上的表现.弄清句义的性质对于语言学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与教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演进博弈论主张从动态知识的视角探索制度的选择和变迁问题,本文认为,在动态知识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竞争是一个对共同知识实现筛选的机制,在这种筛选的过程中,“竞争中的学习”对博弈过程中的共有理念、博弈规则和博弈均衡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话语的语用义早已引起语言工作者的普遍关注,研究成果丰硕,但词的语用义的研究却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主要是因为对词这一层面有无语用义尚存在颇多的争议。词语语用义的认知理据是词语语用义生成机理的一方面,探索词语语用义的生成机理是对词汇语用学这一新兴领域的学科体系、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等的系统界定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周旋"词义丰富,其演变过程复杂多变。从各个义项(义位)出发,用义素分析法找出其遗传义素,找出该词词义引申的线索和理据,理清词义发展脉络,并立足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指出该词词义演变中的隐喻操作,从而能够进一步明确认知模式在词义引申机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词的语用义的终结语义其实质就是词义的合理变异,其不仅仅在于词语意义本身,更多地表现出它使话语传递出高密度、深厚度和丰富性的表情信息和美学信息,彰显着较高的修辞价值。而这种修辞活动与思维手段有关,是种种思维活动在不断推进中呈现的运动轨迹。其中,联想思维、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等心理活动在词的语用义修辞形成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会意字是汉字表意特征的典型代表和集中体现,会意字的形义关系是汉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此前,关于会意字的研究多集中在构形研究上,构义研究是薄弱环节。通过借鉴认知语义学中的概念整合理论对会意字的构义进行考察,发现会意字意义的生成建构过程是概念整合的过程。会意字概念整合有三种类型:糅合型、截搭型和叠加型;该整合在概念表征形式、概念表征方式、概念整合类型及概念整合的认知指向四个方面具有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0.
副名结构(程度副词+名词)作为目前汉语中流行的一种语言现象,已经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许多专家学者都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对其产生的原因做出合理的解释。程度副词修饰名词是有条件限制的。一般来说,那些表示程度高的副词和具有性状义的名词比较容易进入该结构,词语之间的组合从根本上说是词义之间的组合。副名结构以其简洁、生动、幽默、含蓄等独特的语用价值赢得了人们的青睐,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语言动态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1.
在以焚书坑儒的相关记载及历代坑人史料为依据的基础上,对史料进行分类辨析,结合考古发现成果及历代文献语言使用情况和上古人殉人祭文化背景分析,认为对坑有活埋义,而同时,语言学者亦把坑是否具有活埋义的界定置于该段史实的确定之上,因此,史实的确定与词义的界定紧密关联起来,但这样的相互参照是否可靠,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探索。这一语言现象说明语言研究要结合语言的主观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12.
“义”是中国人传统的伦理道德观之一 ,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孔孟儒学宣扬“仁义”学说的结果。其实是墨子出于建立一种稳定的社会管理秩序的需要 ,以及出于对孔子“仁”的管理伦理思想进行扩充和完善的目的 ,使“义”成为了他从伦理道德层面阐述其管理思想的一个范畴。由于他的大力鼓吹和宣扬 ,具有管理伦理内涵的“义”在当时思想理论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许多先秦学者 (史称先秦诸子 )开始对“义”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从而使“义”在管理伦理方面的内涵不断得到充实 ,成为了先秦管理伦理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之后才逐渐成为中国人的一种传统伦理道德观的  相似文献   

13.
"粪"字词义的发生演变是个动态的过程。在"打扫"本义基础上向名词"垃圾"和动词"丢弃"两个方向引申,前者进一步引申为粪肥义。通过整理和分析该字在古文献中的应用,可以揭示它在不同时期的常用义项和通假字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中“不”的词汇义与语素义探微杜佐华《现代汉语词典》“不”字条下分列了八个义项(包括词义和语素义),应该说,“不”在现代汉语中反映的词义和语素义还不止八种。现将八个义项以外的意义列举如下:l、表示“不到、不够”。《现代汉语词典》词条“没有”下列...  相似文献   

15.
黄弋桓 《求索》2012,(4):176-178
谓词性短语"不A不B"属于"标记性构式",其构式义为选择义。由于AB语义关系的不同,"不A不B"的构式义又有他选和折中选两种具体的表现,呈现出词汇义影响构式义的情况。而AB的多样性及体词性AB进入"不A不B",在构式义凸现的同时AB会受到这一构式的制约。构式、构式义和词汇义是一种互相制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王维七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异客”一词,时下流行的唐诗选本及王诗专集均未为之作注释义。本文从该词出现的具体语境出发,运用语素义与词义构成具有共变性的词汇学理论,对该词的含义作了分析与概括。此外,还从修辞的角度,对该词在“九月”一诗中的独有价值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7.
蒋华 《求索》2010,(7):226-227,235
"这里/那里"对举既可以表示多数义,又可以表示不定义。从句法上来看,"这里/那里"对举表示多数义,可以通过句中谓语、状语来展现,还可以通过下文名词的定语来表达。"这里/那里"对举表示的不定义,主要通过句中主语、谓语、状语和补语表现出来。"这里/那里"表示多数义和不定义的区别可以通过是连起来使用还是分开来用;是否共时共空;是总括扫描还是次第扫描等方面来加以区别。  相似文献   

18.
湖北义赈会是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新式绅商在上海创办的突破地域性和传统宗法乡土观念的民间慈善组织。它诞生于中国传统赈务向近代化转型的过程中,在呈现出鲜明的近代化色彩的同时,还打上浓重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以《申报》为中心,可以对湖北义赈会在1919年湖北水灾中的赈灾活动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9.
我国问责官员复出机制的构建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科学有效的问责官员复出机制,对于建设责任政府和维护公众利益具有重大意义。问责官员复出机制具有静态结构、动态过程、生态环境、心态系统四个维度。目前,我国问责官员复出的规则体系不完善,官员问责与官员复出的程序断裂,问责官员复出的体制性弊端凸显,复出的内在调控力薄弱。建立统一的复出规则体系,构建责任分类管理机制,加强官员问责与官员复出的动态管理,完善复出中的异体参与机制,以及形成法律制度之外的柔性伦理建构和内在驱动机制,是防止问责官员非正常复出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20.
以农业转移人口①子女为研究对象,运用拉波夫(Labov)的言语社区理论诠释农业转移人口子女社区的特点,强调社团实践是动态构建语言身份的重要途径,可弥补言语社区理论静态解释力的不足;通过考察言语社区中的农业转移人口及其子女的相互关系和构成特征,以及社团对语言的选择和语言身份构建的影响度,动态地阐释文化心理和语言身份(认同)是言语社区该特殊群体彼此交融的两个方面,将深刻地影响此群体的融城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