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汉语成语中的“不A不B”、“没A没B”、“无A无B”和“非A非B”格式,结构上具有相近性;从格式义看,“不A不B”型成语语义最复杂,“非A非B”型最简单;句法功能上,四种格式的成语都可以做谓语、定语和复句的分句,而在做状语和补语时表现不相同;语义上,四种格式中部分成语表义相同,可以替换使用,但是多数情况下,尽管表义相近也不能替换;语用方面,四种格式成语的共同点较多.  相似文献   

2.
金鑫 《求索》2010,(9):109-111
汉语中,"退一步"的基本意义是表示一种具体的肢体行为。它在隐喻机制的作用下,以该基本义为基础演变成为一个表示抽象"让步"概念的语言单位,用于表示话语之间的让步关系。演变后的"退一步"在句法分布、语义特征和语用价值上都发生显著变化。本文将着重分析"退一步"从一个句法结构紧密度低、充当谓语的谓词性短语演变为句法紧密度相对较高、充当方式状语的修饰性成分,再发展充当让步话语标记的演变历程,同时探讨"退一步"类结构与复句之间的互动关系,揭示出语言和认知之间复杂而又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李杰 《理论月刊》2012,(7):67-70,78
"形+动"结构,即双音性质形容词修饰动词性成分构成的状中结构,其句法特征可以从句法功能和句法位置两个角度予以考察。该结构可以充当谓语、述语、宾语、定语、主语、中心语,也有部分可以单独成句。它们分布的句法位置可以是单句或者小句。就充当状语的形容词成员来说,其典型成员充当句子的间接成分,具有静态性质,为短语状语;就少数非典型成员来说,它们充当句子的直接成分,具有动态性质,为句子状语。  相似文献   

4.
武振玉  李铭娜 《求索》2012,(2):182-184
汉语"尤最"副词有三个主要来源:一是来源于具有积极色彩义的词;二是来源于具有消极色彩义的词;三是来源于具有"超常"义的词和词组。这类副词从两个方面集中体现了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特点:其一是采用具有鲜明色彩义的词语来表达程度高,包括具有积极色彩义和具有消极色彩义两个明显对立的色彩范畴(后者尤为突出)。因为在汉民族的观念中这样的词语色彩鲜明,所表达的语义强度突出,用来表示程度高,可以很好地增加对程度的强调。其二是汉语选择具有"超常"义的词和词组表示程度高,又是传统文化中"中庸"思想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5.
在"NP1对NP2的V"结构中,当"V"为二价动词,"NP2"为指人名词时,整个结构会产生歧义。但当"NP2"为顺序义名词、"V"是表对上/对下义的动词时,结构的歧义会消除。通过引入顺序义名词和表对上/对下义动词方向匹配的概念,可以清楚看到一个处于顺序义场内的具体名词对"对NP的V"结构歧义的影响和分化。  相似文献   

6.
罗中 《求索》2011,(4):249-251
通过考察《万国公报》上中国儒生基督徒对圣号汉译如何选词的论证来分析和阐释一种观点:在宗教的传播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影响,中国儒生基督徒在对"God"一词进行格义的同时也受到基督教思维的影响,并运用这种异文化的概念对自身文化进行反向格义,希望找到两种文化间的最佳契合点。换句话即基督教文明带给儒家知识分子一种新理论或者说是新角度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传统文化,在这种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儒家知识分子尝试用基督教的思维对自身文化进行重新解读与诠释。  相似文献   

7.
夏丽莉 《前沿》2014,(23):212-213
本文论述了蒙古语中形容词在句子中作为句子成分时与汉语形容词的各种用法的异同,包括形容词在两种语言中做谓语、形容词"级"的变化、形容词的重叠、形容词被修饰、形容词修饰名词、形容词做状语、形容词做补语、非谓形容词用法的异同。通过两种语言中形容词用法的平行比较,深化汉语学习者在语法上对汉语的形容词用法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智红霞 《求索》2011,(8):225-226,220
新兴词语模"开V"中的模槽"V"具有单音节、表动作义、有起始点、有续段性等典型性特征。这些典型性特征不仅可以对已有的"开V"类词语加以解释,而且能对潜在的"开V"类词语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9.
姜黎黎 《求索》2013,(11):144-146,149
选取中古时期"借贷"概念场中的单音动词为研究对象,从共时角度描写"借"、"贷"、"出"、"举"、"称"、"假"、"贳"、"貣"、"换"等9个单音动词在中古文献中的使用情况,揭示出中古时期"借贷"概念场词汇系统的基本面貌。同时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阐释了演变的机制:"出""换"、"举"、"称"通过隐喻的方式衍生出借贷义,而"贷"和"貣"通过转喻方式衍生出借贷义。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对专书进行语法重叠研究还不多见。《子夜》是现代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其中存在大量的重叠现象,而重叠式副词有其鲜明的语用特征。《子夜》中重叠式副词主要有AA式、AAB式、AABB式等三种类型;可以实现状语、补语、定语、谓语等多种语法功能,甚至能独立成句;当它们充任状语时,语义指向的方向可前可后,语义指向的内容可以是谓词性成分,也可以是体词性成分;具有强化语义、加强语气、增强口语色彩、刻画人物形象等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魏艳伶 《求索》2011,(11):225-227
在现代汉语的量词中,有些量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生或反复出现的表次数义的动量词,包括“次、遍、回、趟、下、道、度、顿、番、遭”等。这些表次数义的动量词在我们的语言生活中有着各自的使用场合和使用特点,弄清这些动量词的用法对母语学习者和第二语言学习者均有重要价值。“度”和“次”这两个动量词表次数义时有些场合两者可以通用,有些场合则不行。本文试对“度”和“次”语法和语用两方面的使用情况进行考察分析,以求对探究表次数义动量词的用法规律。  相似文献   

12.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的词类划分,在上古就已奠定了基础。实词可以分成名词、动词、形容词及数词等类;虚词可以分成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及语气词等类。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比较固定,各类词在语句中充当什么成分也有一定的分工。比如名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形容词经常用作定语、状语和谓语,数词经常用作定语,代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副词经常用作状语,补语,等等。这些基本功能是古今相同的。但是,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即原来词性)。这种情况就是词…  相似文献   

13.
向学春 《求索》2010,(9):222-224
从现代语义学的视角看,《广雅疏证》中"义"的概念指的是"义素"。《广雅疏证》中所体现的反义观不同于现代语义学的反义观,它是一种建立在"具有相反义素"之上的注重意义、轻视形式,强调局部和细节特征的反义观。在《广雅疏证》中,无论是为《广雅》的条目作义证,还是进行衍脱讹谬的校勘;无论是对同义词进行辨析,还是就某种体例进行说明,都会充分利用反义关系为之服务,可见王念孙对于反义关系的重要训诂作用和意义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义"概念在中国历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产生于商周,发展于春秋,汉代、两宋时期分别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变,"义"概念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但是"义"在被人们理解和践行的过程中被扭曲,到了清代有了第一次对"义"概念的反思和调整。而近代社会思潮激荡,各种意识形态进行碰撞,"义"概念的重新定位及复归问题到了现代被大家所关注和热议。对"义"概念深入研究可以更好为当下服务,让我们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践行"义"。  相似文献   

15.
义位结构论是词汇语义学关于义位的理论之一,认为义位包含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尤其是义位的微观结构将义位分成义值和义域,义值内部又包含基义和陪义,是对义位进行的更细致的划分。文章从词汇语义学的义位结构论出发,重新审视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多义词的释义情况,发现了一些新特点,即陪义的凸显、陪义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多义词的词义中、语素义不同程度地对应于多义词的各个义位所包含的基义等。从义位结构论出发,有利于将词义研究引入更细致、微观的层面。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汉语文学作品和现代汉语方言中以实例为语料,对饮食义动词"喝"的语义特征及其宾语语义类型进行了客观描写,认为饮食义动词"喝"的语义特征不仅包含词典的释义"把液体或流食咽下去"、"吸引液体或气体",还应包含"把固体或半固体可食物经过咀嚼后吞下去";因此,饮食义动词"喝"不仅可以带常规宾语,也可以带超常宾语;所带宾语语义类型可以是受事宾语、结果宾语、来源宾语、工具宾语和方式宾语,还可以是目标宾语、处所宾语和施事宾语。  相似文献   

17.
孔子与孟子在论及人之行为动机和行为手段上,奉"义"为圭臬,呈现出强烈的道义论色彩。荀子对于义利关系的阐释则表现出与孔子和孟子颇为相异的进路,他认为"义"虽具备价值上的自足性,却缺少现实上的完满性,因而,为"义"提供一个合理的限度便十分必要。荀子试图通过经验性的解释来回答"义"是如何从抽象的道德原则落实于人的具体社会实践,并使得人们能够在行动中愿意依义而行而非仅仅将其视为一种空洞的道德理想。  相似文献   

18.
林之聪 《前沿》2011,(9):63-66
本文对照经验主义的因果模型,展示并分析了理智主义以主动"赋义"之纯粹意识来说明抽象运动发生之"原由"的反省模型,表明了理智主义反省模型的缺陷在于无法说明人的抽象运动中所包含的"具体的运动"。并通过分析抽象运动中之具体性内容,表明了作为"赋义行动"(即象征功能)之"纯粹意识"还并不是说明抽象运动发生之原由的最终基础,它还有赖于对所赋义对象(即意向对象)在人的在世生活中的"意义"的体验。即围绕于在世主体周围的"意义系统",相比于作为"赋义行动"的意识来说还更为基础,它先于意识并为意识的赋"义"行动奠基。  相似文献   

19.
语言的本质是动态的,进行词义研究时应该探索词语在真实言语中的动态交际义。指称义、客观属性义和主观评价义构成了一个分层级的词义系统,在什么情况下选择何种词义是有一定选择机制的。要正确识别言语中的词义,不仅需要将各种词义属性从丰富多彩的实际语境中提取出来,对每个词的各层意义内容都进行较全面、清晰的描述,而且要探索出词义属性的双向选择机制,即词义与词义之间共现的规则。“动态词义知识库+词义共现规则库”,这是词义研究的一条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20.
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中出现了大量使用"等"字的条文。"等"字表示未尽之义,合理使用"等"字,能够克服刑事诉讼法的机械性、滞后性,实现法律的普遍性和稳定性,规范自由裁量权并赋予当事人更多的权利自由。相反,不规范的使用"等"字,也会对法的运行、公民的权利保障甚至国家的法治带来巨大危害。草案当中合理使用"等"字的条文能发挥其功效,不规范使用"等"字的条文有其原因会导致危害,刑事诉讼法条文中应合理使用"等"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