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的朱拉隆功改革,推动了泰国的现代化进程,法制改革便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法制改革,泰国传统的以王权至上为中心的法律体系解体了,泰国现代法律体系和司法制度初步确立.但与英、美等国不同的是,朱拉隆功时期泰国法制由传统向现代的变迁,伴随的不是王权的削弱而是王权的巩固,改革后的泰国法律体系是传统的和现代的法律观念混合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说,泰国的法律现代化是一种不完全意义上的现代化.因此,有必要对这一变迁过程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2.
主权国家存在一种整体性的利益,这种利益是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最高利益,为社会各阶层所共享.对整体国家利益的界定,构成了国家制定外交战略的基本依据,也是衡量安全、经济、文化等具体国家利益重要性的基本依据.本文从大国在国际体系中的位置来界定其整体国家利益,并将国际体系中的大国分为两类:霸权国和一般性大国.霸权国的整体国家利益是巩固和提高霸权实力地位与霸权制度地位,而一般性大国的整体国家利益则从长期和短期的视角来界定.从长期来看,一般性大国的整体国家利益是获取霸权实力地位和霸权制度地位;从短期来看,一般性大国的整体国家利益应该限定在获取霸权实力地位,以及在条件下允许的情况下获取地区主导地位.和平发展、先融入后适度改变国际制度体系,应该是一般性大国崛起、霸权地位和平转移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3.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霸权为特征的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该体系的运行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即便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其对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和运行仍然功不可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60年来的发展历程,见证了国际货币合作对于美元霸权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后,美国通过加强与日韩的军事同盟,发展与中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试图在东北亚建立以霸权稳定体系为基础的安全秩序。东北亚不断变化的地区形势使这一体系发挥的作用大打折扣。美日韩军事同盟加剧了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困境,中俄日对美国霸权给予了强有力的制约,民族主义的兴起限制了美国霸权稳定体系向纵深方向发展。安全合作体系作为一种新型的多边安全机制,能够有效弥补霸权稳定体系的缺陷,必将成为东北亚地区安全的主导体系。  相似文献   

5.
"霸权稳定论"认为,国际体系要维持稳定,必须要有霸权国家存在,且霸权国家能够并愿意为国际稳定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美国作为霸权国,应该为国际稳定提供公共产品.冷战结束后出现的所谓"单极稳定论",是霸权稳定论、机制稳定论的逻辑发展和新现实主义的时代回归,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在衰落之中的霸权时代,国际公共产品的提供需要相关国家合理分担,美国需要合作者,而中美合力向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将是一种可能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国际制度中的霸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霸权、国际制度是今天我国国际政治理论研究的焦点.国际制度主要有两种一是长期规范性的惯例通过具体原因固定下来的制度;二是关于国际社会中资源、金融、安全等核心领域的利益分配的制度.而霸权则主要存在于后者之中,表现为一个国家在特定历史时期强大到能按其意志创建、维持和修订准则,也可能表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强大国家按其均衡利益制订、维护和修改准则,即"集体霸权".霸权与国际制度如此紧密的联系究竟源于何处?本文从理论、历史、现实三方面相结合的角度对之进行了集中剖析.  相似文献   

7.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沿革中,美古关系经历了从对峙到重塑的重要转变。本文以结构现实主义的层次分析法为研究方法,试图从国际体系、国家内部和决策者个人三个层次分析美古关系发展脉络的规律性及其阶段性演化的历史特征。在国际体系层次上,全球政治生态由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向"一超多强"的多极化格局过渡。随着在大国间的博弈中美国霸权由盛转衰以及拉美左翼力量崛起所引发的西半球地缘政治版图变迁,对美国而言,古巴的地位已经从进行利益交换与维持霸权均势的筹码转变为对拉战略重新部署的切入点。在国家内部层次上,在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下,美古两国的对抗与接触均基于捍卫本国安全与自身社会经济发展的利益考量,其中,传统价值观与利益集团诉求的演化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美古关系"破冰"的政治成本。在决策者个人层次上,两国不同决策者在各时期的战略重心与政策偏好呈现趋异性,但总体而言,意识形态分歧逐步淡化,政治立场更加务实。  相似文献   

8.
霸权稳定论的理论与政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霸权稳定论是国际政治经济学中新现实主义者的理论核心 ,在西方发达国家学术界有着广泛的影响。霸权稳定论不只是一种学术理论 ,而且是现今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理论指导。冷战结束后 ,两霸相争的国际政治格局转变为一超多强。不少美国人认为世界是美国的单极世界 ,可以放手推行美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霸权。因此 ,弄清霸权稳定论的来龙去脉对认清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所谓美国单极霸权的本质有着积极的意义。一、霸权稳定论的理论结构霸权稳定论是由查尔斯·金德尔伯格(CharlesP .Kindlleberger)首创 ,罗伯特·吉尔平 (Rob…  相似文献   

9.
“熊通困境”是指国际体系中的崛起国家,因“异质身份”而面临现行国际体系强烈敌意、因实力相对增长而受到霸权国家及其附庸集团权势压制的双重难题。西周乃至春秋时期楚国的历史经验表明,由于特定国家与霸权国家及其附庸集团大不相同的国际政治身份,受到体系敌视、压制的状况,具有长期的国际政治效应。而此类国家实力增长及由此导致的权势对比变动,较一般崛起国家而言,往往将激发起现有体系内更为强大甚至远超常规的敌对性反应。崛起国家突破“熊通困境”存在两种方式与效应皆有所不同的路径:一是主要通过武力强制,力求最终颠覆现有国际体系,这意味着紧张局势的持续加剧乃至最终爆发大国间战争;二是致力于推动促进现有国际体系身份共识的瓦解,这意味着长期的、连贯的、灵活的、坚定的非军事与军事手段的战略组合运用。当前,在中国国家实力快速增长的背景下,霸权国家及其附庸集团对中国施加愈发强大压力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美国等部分西方国家将中国视为与之“对立”的“他者”,并对这种国际政治身份存在根深蒂固的不信任乃至显著敌意。笃行和平与发展的当代中国,突破“熊通困境”的主要战略路径,在于逐步构建并推广新的国际体系“身份共识”,为此需要以改变他国意图和行为为目标,需要付出较长时间的努力、采取灵活的方式以及抱定锲而不舍之态度。  相似文献   

10.
从战略高度把握人民币国际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引发人们对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多种弊端的深刻反思,并积极探寻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长期保值、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改革现行货币体系是大势所趋,美元霸权由此受到空前挑战,人民币国际化适逢重大契机.  相似文献   

11.
"有偿推车"战略指"搭便车"者在现有霸权体系下与霸权国合作,共同提供国际公共产品,当前的中美合作态势正是"有偿推车"战略的有益尝试.从中国方面看,维持现存国际秩序的稳定符合中国利益,适度承担与中国经济能力相适应的国际责任,向国际社会提供包括制度架构在内的公共产品,有利于中国从当前国际秩序的参与者向管理者转变.  相似文献   

12.
在国际秩序变革期,国际货币体系的变迁和安全状况出现新的特征和问题。在体系演进的不同阶段,国际货币体系变革的核心逻辑不同。在运行之初和体系修正时期,制度变迁是核心逻辑,而在霸权护持和体系重构时期,权力政治是核心逻辑。由此,对国际货币体系变迁的解释需要综合考虑权力逻辑和制度逻辑在国际货币体系不同阶段的相互作用和共同影响。从制度逻辑而言,国际货币体系长期存在的诸多问题依然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甚至有更加恶化的趋势,主要包括主权货币充当国际货币的困局、全球宏观经济失衡与调整不力、汇率波动与失调持续加剧、全球货币治理组织低效等,国际货币制度变迁的“均衡困境”持续存在。同时,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已步入霸权护持期,权力博弈和大国竞争更加显著,国际货币体系变革又陷入新困境,即国际货币体系的主导国美国无意或无力修正体系的根本性问题和解决其结构性矛盾,转而运用多种方略维护美元霸权,但这些霸权方略的反噬效应,使国际货币体系变得更加不稳定和不安全。国际货币制度变迁和权力政治博弈逻辑下的新旧困境交叠,维护国际与国家货币安全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由此也为相关研究带来一个新的研究议程。  相似文献   

13.
美元霸权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元霸权兴盛于英镑霸权衰落之中,与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有着密切关系。美元霸权经历了确立与巩固、由盛转衰、调整与恢复的三个阶段。在此过程中,经济实力是最基本的决定因素。美元霸权的衰落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美元从美国于1900年正式通过金本位法案起,开始登上国际舞台,同英镑争夺世界金融霸权,至20世纪50年代后期最终取代英镑霸主地位独霸天下,时跨近60年,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00年至1914年即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这个时期是美元在国际货币舞台上开始崛起的时期。  相似文献   

14.
西方学者关于"经济霸权"的界定中,"能力"和"支配"是两个重要的关键词.西班牙和葡萄牙为16世纪的地区性经济霸权国家;荷兰、英国和美国被一致认为是自公元1500年以来历史上出现的三个世界经济霸权国家.关于"经济霸权国家的更迭",西方学者的理论可分为单因素决定论和多因素决定论,但从经济学视角看,则涉及到经济增长理论.因此,经济霸权国家更迭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取决于经济增长理论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东北亚国际关系波谲云诡,成为全球地缘政治的热点。如何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探寻东北亚区域秩序变迁的历史轨迹,三篇文章试图从不同的视角回答这一问题。"从帝国到霸权:东北亚区域秩序的现代转型"以帝国与霸权为切入点,解读了两者在东北亚区域秩序的形成及转型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后冷战时代东北亚的民族主义与区域秩序"从民族主义入手,探讨了东北亚各国民族主义对塑造东亚均势秩序的影响,以及走向法理秩序的可能;"中华帝国转型与东北亚区域形成"回溯近代以来中华帝国与区域世界的互动,中国从农业帝国向现代主权国家的转变是东北亚区域形成的核心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16.
缅甸封建社会政权与教权(上座部佛教)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缅甸是佛教国家,佛教在缅甸社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缅甸封建社会(1044~1885年)是佛教传人缅甸,发展壮大并与缅甸世俗王权逐渐融合的时期. 封建时代的缅甸同中世纪的西欧一样,政权与教权的关系也有一个消长变化过程.政、教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关系,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缅甸封建国家的政治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7.
高句丽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国家既缺乏足够的权威,大权握于“诸家”之手;同时又没有一套完备的法律,从而严重影响着高句丽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故国川王与小兽林王实施了对高句丽步入成熟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两场改革,既加强王权与全面汉化。两场改革有着紧密的联系,前者为后者创造了条件,后者又使前者得到了完善。两场改革加强了王权,提高了国家权威,促进了国家的成熟,为高句丽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的加速崛起,美国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认知:中国崛起挑战美国霸权和中国崛起与美国霸权并存。据此,美国内形成了两种对华政策取向:以压力制衡为特点的强硬政策和以国际体系制衡的温和政策。这两种认知虽有差异.但仍表现出诸多共性,这是理解美国政策的关键之点。  相似文献   

19.
在亚太地区,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美国传统的“辐辏”霸权体系难以为继,离岸 制衡理论也遭到重大挑战。为此,美国理论家近年提出“全球公域论”,成为美国“重返亚洲” 战略的理论基础之一。以此为指导,美国加紧推行全球公域战略,重点是改变在南海问题上传 统的中立政策,以所谓的“海上自由航行”原则突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限制,实施“空海 一体战”,为美国亚太双边联盟体系寻找新的合法性并强化这一体系,以实现美国亚太霸权从“ 霸权稳定性”到“霸权可持续性”的转型。形成中的美国全球公域理论与全球公域战略对亚太 秩序和中国国家安全带来一系列挑战,值得中国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0.
缅甸是佛教国家,佛教在缅甸社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缅甸封建社会(1044~1885年)是佛教传人缅甸,发展壮大并与缅甸世俗王权逐渐融合的时期.   封建时代的缅甸同中世纪的西欧一样,政权与教权的关系也有一个消长变化过程.政、教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关系,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缅甸封建国家的政治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