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议对任命干部增加三条规定□姚少文一、任官先考法。考试内容为宪法、地方组织法及专业法律法规。考试及格者,予以任命;不及格者,不予任命。这样做既能使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遵法、知法、用法,克服有法不依、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问题,使他们的工作、生活在宪法和法律...  相似文献   

2.
时红娟 《人大建设》2002,(12):20-20
对拟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法律知识考试,已成为人大及常委会任命“一府两院”人员的必备程序。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各地人大常委会在任命“一府两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前,都要组织对拟任命人员进行法律知识考试。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有效地提高被任命干部的法律意识,增强其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但也应看到,在一些地方的法律知识考试中,存在一些形式主义的倾向。据笔者了解,大多数地方都采取开卷的形式组织考试,有个别地方考前把试题透露给参考人员,使其心中有数;也有的在考前把试卷发给参考人员,让其提前答题;有的考后根本不改试卷,不公布考试分数,实行“暗箱”操作。殊不知,这样做使考试完全变成了形式主义,失去了它的原本意义,影响了人大任前考法的权威性,更影响到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形象。  相似文献   

4.
近期.临沭县人大常委会根据监督法的要求;结合工作实践,对人事任免及监督办法作了修改。该办法强化了对拟任命干部的监督,要求把好干部任命前的法律考试关、供职报告关、选举任命关“三关”,有效增强了任命的刚性。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抚松县人大常委会依法加强了人事监督,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加强干部任免和任后监督工作,他们制定了《抚松县人大常委会人事任免(暂行)办法》,严把人事任免关,加强了对任命干部的监督力度。2004年,该县人大常委会依据暂行办法,对“一府两院”的部分干部进行了任免。一是对县法、检两院提请任命的6名干部进行了任前法律考试,对林区法、检两院提请任命的10名干部进行了任前考察和法律考  相似文献   

6.
报载:陕西省榆林市人大常委会建立“知情档案”,把干部任命前的民意调查和法律考试及任命后的全程跟踪监督等情况记入“档案”之中,被任命人员前后表现有无不同,“知情档案”可以清楚地作出回答。这种有效地把党管干部  相似文献   

7.
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是法律赋于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而对“一府两院”提请人大常委会决定任命的干部进行任前法律知识考试,是近几年来地方人大常委会在行使任免权过程中,为提高任免质量而探索出来的一种新的有效方法。任前考试,符合《宪法》和《地方组织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精神。实践证明,对“一府两院”提请人大任命的干部进行法律知识考试,有利于增强拟任干部的法律知识和人大意识,有利于增强依法行政、公正执法的观念和自觉性。这种形式和制度,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云县人大常委会自1999年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制定并坚持实行了这一制度八年来,共组织“一府两院”的264名国家工作人员进行了任前考试;其中,县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以来共组织104名国家工作人员进行了考试。本文谨结合云县人大常委会多年来的实践,谈点对任前法律知识考试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今年3月底,刚刚换届产生的洛阳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即对37名拟任命人员进行了法律知识考试。在当今“当官先过法律关”的大背景下,这种法律知识考试似乎已司空见惯。然而,在洛阳市人大常委会举行的这场考试里,沙沙的笔声中还是向人们展示了一些新的看点……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地方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提请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干部进行法律知识考试,增强了拟任干部的人大意识,提高了依法行政、公正执法的观念和自觉性。这种形式和制度,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腾冲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依法任免“一府两院”组成人员过程中,为保障任职人员“不带病上岗,不带病提职”,始终坚持了任前公示,法律考试,民主评议,投票任命。除上述做法外,从2000年起,县人大常委会又实行了被任命的“一府两院”组成人员当场做就职表态发言的规定。这一做法赢得了党委、政府的赞扬和支持,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好评。在人大及其常委会上,被任命干部一经通过之后,让他们面对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等作现场表态发言,陈述自己的履职思想,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好处。  相似文献   

11.
八面来风     
《时代主人》2007,(7):46-47
九江市:学习宣传监督法好戏连台;分宜县:开展“五五”晋法专题调查;广丰县:提出“五好”要求;崇仁县:对拟任命干部进行任前法律知识考试;乐安县:重要议案建议重点督办;  相似文献   

12.
开展对任命干部的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工作,是近年来地方人大常委会对任命干部监督的探索与实践。它对于增强人大常委会任命干部的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提高人大常委会任命干部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以及维护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威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各地做法不尽一致,规范性不够,影响了监督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2001年7月中旬,郭俊民从省城郑州来到洛阳,拟被任命洛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一职。刚来到洛阳市才两天,他就抽空拿出由《宪法》、《地方组织法》、《代表法》等法律、法规辑成的小册子,认真阅读。原来,他是为参加洛阳市人大常委会对他进行任命前的法律知识考试而在作考前的复习准备。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名年轻干部,经历了“二五”、“三五”普法阶段,正处在“四五”普法进程中。在日常谈话中许多同志包括我自己在内体会到,近年来年复一年甚至月复一月的“普法”考试,有着明显的形式主义的弊端,导致大家对普法考试十分反感。本来,以考促学这种普及法律和法制知识的做法,其初衷甚好。问题是,有的普法考试正在走形式主义的路子。每一场普法考试,事先由各级“普法办”发个文件,唱唱高调,强调要严肃纪律,严肃考核等等;而普法试卷在下发过程中,有“服务及时”的普法办公室工作人员会事先准备好考题答案,复印后分发给应考单位…  相似文献   

15.
一是严格任命程序。近年来,牟定县人大常委会加强对任命干部的监督,凡提请县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干部,均要参加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任前法律知识考试,考试合格后提交县人大常委会会议,由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充分讨论酝酿的的基础上,集体投票表决进行任命;对新任干部颁发任命书并作履职表态发言,并要求在任命后一个月内写出履职保证书,每年年底向县人大常委会写出年度工作总结。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以来,共任命干部74人次,为县级国家机关领导班子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6.
基层在线     
《人大建设》2014,(2):28-31
金水区人大依法任命人民陪审员 1月22日,郑州市金水区人大常委会依法任命221名人民陪审员、此次任命的人民陪审员均来自辖区内机关、学校、企业单位及街道社区,文化素质较高,社会结构比例合理,并经过严格的任前考察公示、法律知以考试、审议和表决等任命程序。  相似文献   

17.
会泽县人大常委会坚持实行对提请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法律知识考试,社会反映较好。  相似文献   

18.
2009年11月的一天上午,云南省民政厅处级领导岗位民主推荐会现场,厅机关公务员及近两年退休的厅级干部149人,逐一填写选票,然后在省纪委驻厅监察员刘晓辉的监督下,将选票投入票箱。这是省民政厅对厅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18个处级领导岗位进行公开选拔,通过“先考后选、分票推荐”的创新模式,构建了“让老实人不吃亏、让优秀人才冒出来”的公平竞争平台。  相似文献   

19.
肖友文 《楚天主人》2008,(12):16-16
开展对任命干部的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工作,是近年来地方人大常委会对任命干部监督的探索与实践。它对于增强人大常委会任命干部的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提高人大常委会任命干部依法履  相似文献   

20.
自冶区人大常委会为促进执法者先学法,12月17日对被任命的政府官员和法院法官、检察院检察官166人进行了法律知识考试。去年以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采取评议法官、开展厅局长述职等措施,加强了监督力度。最近又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两部重要法律的实施,促使执法者先学法,围绕这两部法律的基本内容,对被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了法律知识考试。参加考试的民政厅厅长库尔班·尼牙孜说,为了迎接这次考试,他反复学习了七遍行政处罚法。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自觉地规范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