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实行集团式经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报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激烈的市场竞争必然出现兼并,出现集团式经营,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海外新闻媒体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基本完成了报刊高度集中经营集团化的过程。美国1975年共有1763家报纸,分别由近百家出版社出版,而到了1995年,共有1478家报纸,集中到6家出版社出版;日本全国形成了《朝日新闻》、《读卖新闻》和《每日新闻》三大报纸;我国的台湾地区则形成了中时报系、联合报系和以  相似文献   

2.
《报纸出版管理规定》已经2005年9月20日新闻出版总署第1次署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我国报业的发展与繁荣,规范报纸出版活动,加强报纸出版管理,根据国务院《出版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3.
《群众》2011,(4):66-66
秉持“从大众中来,到大众中去”办报宗旨的《盐阜大众报》创刊于1943年4月25日,是我国创办历史悠久的地市党报之一。2003年往原盐阜大众报社、盐城晚报社、东方生活报社的基础上组建了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日前,集团拥有《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东方生活报》三张地方主流报纸以及《盐城新闻网》,《盐城手机报》等新兴媒体。  相似文献   

4.
付玉杰 《求索》2011,(4):63-65
自17世纪世界报纸出版业兴起以来,世界报业经历了前后近400年的"前互联网时代",期间,报纸与广播、电视一道,成为世界主流媒体。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媒介形态的出现,报业的发展开始面临严峻挑战。传统报业的数字化转型逐步展开,期间,报业发展亦经历以报纸电子版萌芽时期、印刷报纸与报纸新闻网站并重时期以及数字新闻社区时期等三个发展阶段。不可否认,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报业发展面临危机,但是,在媒介融合态势下,传统报业既不会全部转型成为数字报纸,也无法在互联网冲击下独立潮头以不变应万变。传统报业或将融数字技术于一体发展成数字报业,或独辟蹊径,走向分众传媒之路。  相似文献   

5.
《思想工作》2009,(2):25-25
李涛在《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撰文指出,国内报业信息化始于激光照排技术的采用和新闻综合网络处理系统的开发,后经历了创建报社新闻网站对媒体信息资源的整合,推出报纸电子版,生产电子纸张,出版电子报,开发手机报,建立互动多媒体等等,为报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数字报业与传统报业在出版介质,显示与阅读方式,  相似文献   

6.
深入探究包括《解放军报》和军区军兵种报纸在内的军队报纸的特性,是军事新闻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科学地分析军队报纸与其他类别报纸的共性和个性,准确地把握军队报纸的特性,对于进一步明确军队报纸的性质、任务和风格,改革宣传方法,提高报纸质量,具有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人民军队几十年报纸工作的丰富经验和光荣传统进行梳理、概括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将其置放在我国社会主义报业系统之中,与其他党的机关报进行分析比较,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军队报纸作为军队舆论宣传工作的重要媒体和有力武器,具有同…  相似文献   

7.
《思想工作》2009,(3):23-23
李涛在《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撰文指出,国内报业信息化始于激光照排技术的采用和新闻综合网络处理系统的开发,后经历了创建报社新闻网站对媒体信息资源的整合,推出报纸电子版,生产电子纸张,出版电子报,开发手机报,建立互动多媒体等等,为报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数字报业与传统报业在出版介质,显示与阅读方式,传播与发行网络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我国报业产业市场结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报业是一个竞争性很强的产业。如果没有其他非经济因素的影响 ,报纸之间的竞争将会非常激烈。由于报业是政府干预很强的领域 ,加之报纸本身所具有的一系列特点 ,报业一般不会形成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但中国的报业市场正在逐步走向新的体制和格局 ,表现出转型经济的特点 ,而且中国的社会政治制度同西方民主制度有非常大的差别。本文从产业组织理论视角出发对我国报业市场结构现状进行分析 ,以此展示我国报业市场结构变动中出现的问题和变动方向 ,提出了我国报业市场结构的目标模式和优化我国报业市场结构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华文报纸是华侨华人社会三大支柱之一。2001年5月,马来西亚华人政党马华公会收购南洋报业《南洋商报》和《中国报》,引起华人社会一场大风波。之后南洋报业一直亏欠。2006年,马华公会出售南洋给星洲媒体集团。马来西亚华文报业遭到垄断。本文对这一事件进行阐述,希望华报与华社同舟共济,不宜相互交恶。  相似文献   

10.
王刚 《湖北宣传》2006,(11):31-31
武汉地区都市类报纸经历了近10年的成长历练,在报纸的内容、形式、发行销售及广告经营等方面日趋成熟,各家报纸努力打造特色栏目,塑造特有风格,提高办报质量,基本满足了市民读报的需求,受到武汉地区读者的喜爱,并在全国报业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但伴随着越来越激烈残酷的竞争和厮杀,武汉地区都市类报纸出现了趋同现象。  相似文献   

11.
在电子传媒兴盛的今天,报纸会不会消亡?认真研究与分析报纸的传播特质和报纸报业所面临的时代机遇,结论是:前者决定了报纸不会消亡,后者决定了报纸报业可以通过深化改革和自身优化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大众传播媒介的四次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报刊的革命(以报纸为主)──纸质媒介时期 人类近代新闻传播媒介的萌芽物,是14世纪~16世纪出现于欧洲地中海沿岸和尼德兰地区的“手抄报纸”、“新闻书简”和单页印刷报纸等。1660年,《莱比锡新闻》创刊于德国,为世界第一张日报。1690年,波士顿出版的《国内公共事件报》被认为是北美本土最早的报纸;1783年,美国第一家日报《宾夕法尼亚晚邮报》问世。日本直到19世纪60年代前后,近代报纸才陆续问世,但缺乏本土特色,大多模仿西方报纸。1815年,中国第一份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在马六甲海峡出…  相似文献   

13.
《成都晚报》系中共成都市委机关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创刊初期为日报,1961年3月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有关规定改为晚报,从1993年1月1日起正式启用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的新报头。现为对开十二版至十六版,日发行量为二十多万份。报纸编排采用电脑照排,印刷采用德国产的海德堡·哈里斯彩色胶印轮转机和曼·罗兰彩色胶印轮转机。报纸从1997年12月1日起改为彩色印刷。下属经济实体三家:成都晚报新闻培训中心、成都晚报报业总公司、成都晚报银海实业公司。《成都晚报》既是中共成都市委的机关报,又是晚报。它充分发挥党报的指导性、权威性,…  相似文献   

14.
张勇 《八桂侨刊》2007,(2):69-73
陈嘉庚(1874~1961)是中国爱国华侨领袖,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他一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社会进步服务。他团结广大侨胞,支持抗日战争,反对封建法西斯独裁统治,毛泽东同志曾誉他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他创办的《南洋商报》和《南侨日报》是两份新加坡华文报业史上非常重要的报纸,作为一名报业资本家,他的思想倾向和政治立场对其报纸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一以贯之的是他的爱国主义思想,本文试图通过考察这两份报纸,来理清陈嘉庚的报刊活动历史。  相似文献   

15.
有感于“请您指错”1997年5月号的《公安月刊》登出告示:“为了强化精品意识,办好一流刊物,更好地服务于精神文明建设,本刊特举办‘请您指错’活动。”笔者读罢这则告示之后,不禁为《公安月刊》的求“质”精神大为感动,拍手叫绝。一张报纸、一本刊物,要想得到...  相似文献   

16.
新闻业是带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特殊产业。在加入WTO之际,在世界新闻业向中国高悬亦喜亦忧的“双刃剑”的今天,中国报业将迎来哪些难得的机遇,又将面临哪些严峻的挑战深刻认识和研究这些情况,及时作出必要的应对,是中国报业融入国际潮流,迎接WTO、走进WTO、驾驭WTO的重要环节。我国加入WTO后,将会给报业带来以下契机:其一,外国企业的涌入,将使传媒广告业务空前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业逐步走上了企业化经营的道路,广告收入成为报纸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作的基本经济支柱。而广告收入的大小取决于经济社会的…  相似文献   

17.
《大公报》在中国报业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历史地位,不仅居于当时的舆论首席地位,而且是唯一荣获国际新闻奖的报纸。然而《大公报》在我国的新闻史教材中长期处于冷落状态,往往未被专章专节论述,篇幅比重偏小,而且历史发展轨迹模糊不清,不符合中国新闻史的真实图景。这种情况既有对《大公报》政治骂名的规避,也受到政治大环境的影响。现在学界对《大公报》进行了比较深入地研究,但这些成果并未充实进新闻史教材,造成研究成果与教材编撰的脱节。  相似文献   

18.
十多年来,河南报业主流市场竞争的主角是都市报和晚报。《大河报》同《郑州晚报》两强争霸,《大河报》后来居上,成为河南报业主流市场中的“老大”。《东方今报》的创办和初期的成功运作,让很多人断言河南报业主流市场将出现“三分天下”的局面,但据笔者分析,这种局面不会出现。  相似文献   

19.
《大公报》汉口版依靠出色的广告经营,创造了武汉报业史上的奇迹。报社在广告经营上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如广告刊价细分、开辟面向普通百姓的经济小广告专栏,以及组织全社会献捐活动和抗战戏剧演出,树立起报社良好的社会形象等。汉口版《大公报》的广告经营为报纸在抗战中坚持"四不"方针打下了经济基础,并显示出大公报人在报业广告经营方面的杰出才能。  相似文献   

20.
“报网联动”是报纸对自身资源进行优化重组的开端,报纸完全可以利用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新媒体深层次、多方位地合作;网络与报纸并存期间的报网联动,不仅可以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同时也是报业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