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自从民进党上台以来,台湾媒体上关于“繁荣”、“稳定”的字眼已经罕见,经常出现的却是“混乱”、“危机”的报导,诸如:“财政危机”、“金融危机”、“社会危机”、“诚信危机”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岛内又出现了两个新的危机——“人口危机”和“人才危机”。  相似文献   

2.
妙语     
《时事报告》2012,(9):5-5
“微时代”的最大特点就是快速和公开.它是一把双刃剑,不会利用或利用不好.就会出现危机,甚至酿成大患;会利用或利用得好,就可以化“危机”为“微机”.化“伪言”为“真言”。  相似文献   

3.
2005年,是危机事件频发的一年,“矿难”、“苏丹红”、“甲醛呻酒”、“松花江水污染”、“天价医药费”等等,成为留存在中国公众心目中“危机”的代名词:从国际品牌到国内企业,从高等教育到医疗卫生,从官煤勾结到环境污染,无论是营利性礼会组织、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还是政府部门.在这一年相继遭遇各类危机,很多事件成为媒体集中报道和公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焦点或热点。  相似文献   

4.
90年代初美国一本专门从事中国研究的杂志说:“在中国面临的各种危机中,最核心的危机(the core crisis)是自性危机(identity crisis)”,这个identity crisis其实就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认同危机”。作为中国面临的核心危机是一个极为沉重的话题,本文以“北大清华十名博士联名抵制圣诞节”为契机,谈一下消费文化对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影响和冲击。  相似文献   

5.
“危机学习的可持续性”具有时间、内容和绩效三重可持续性的理论意蕴,本质是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循环演进过程,折射出时间视域下危机学习结果的“接力棒的传递”图景。结合我国政府疫情防控方案迭代的案例研究发现,“危机学习的可持续性”是多重机制耦合作用下的结果:一是持续需求机制,复杂、动态的危机情境为政府持续开展危机学习、促进知识生产提供了动力;二是持续强化机制,高层领导“持续在场”背景下的科层压力,使得持续开展危机学习成为政治性任务;三是持续反馈机制,通过识别经验性和试验性的结果反馈,政府能够选择性保留知识,促进循证决策的进阶;四是持续载体机制,赋予学习机构“合法性”和“稳定性”,解决“谁来持续学习”的问题。前两种机制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回应了政府持续开展危机学习的“必要性”,后两种机制则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阐释了政府持续开展危机学习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企业所生存的环境中充满了危机和不确定性。在危机来临时,中国多数企业领导普遍具有危机识别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薄弱的“通病”。  相似文献   

7.
黄庭满 《中国人大》2009,(13):21-21
“国际金融危机器露了我国长期发展中的许多矛盾,检验出科学发展的水平还不高。保增长要讲究科学,保科学增长。越是经济困难,越要科学发展,越应该防止短视行为,防止乱作为。如果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是一种考验,那么科学地‘保增长’也是一场考验。”全国人大代表、福州市市长郑松岩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相似文献   

8.
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危机管理的要义就是根据公共危机事件的生命周期规律,通过“防、测、报、抗、救、援、建、改”八个环节开展公共危机的预防与处理工作。其管理机制的建设必须与我国政府的职能转变与管理方式变革相适应,以“有限政府”、“多中心治理”、“服务型管理”等先进理念为指导,着重加强建立常设性的危机管理专门机构、建立高效的危机信息资源管理体系、组建专业的危机救援队伍、增强社区危机自救能力、制定危机管理的相关法律等五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美国在处理台海问题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其国内法律为框架、模糊战略和“维持现状”策略的台海危机管理结构模式。冷战结束后。台湾岛内政治生态的演变特别是“台独”分裂活动,不仅对台海局势造成了重大的战略险情,也给美国长期坚持的“维持现状”政策带来了冲击,使美国的台海危机管理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战略困境。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态势正在不断形成,这对美国的两岸政策及其台海危机管理模式都将带来重大挑战。美国长期坚持“以台制华”的冷战思维无疑是严重制约其台海危机管理效能充分发挥的瓶颈所在。  相似文献   

10.
一、传统文化在近现代的“两次危机” 传统文化在中国近现代遭遇到两次“危机”。这两次危机的产生,与其说是传统文化自身的危机,不如说是近现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误置”。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的根源并未超越马克思的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磊 《时事报告》2009,(2):63-65
从1929年美国大危机爆发起,经济学界就没有停止过对危机根源的反思。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后,再次引发了这一问题的讨论。不过,如果只是在“监管缺位”、“政策失误”、“低估风险”上转圈子,顶多也就是把这些人为的过失上升到“原罪”的高度。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时代政府“舆情危机”治理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舆情危机”是新媒体时代政府经常遭遇的一种危机形式。“舆情危机”实质是政府公共关系危机,它指向的是政府形象、政府公信力、政府“合法性”的基础;政府“舆情危机”治理应遵循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对话沟通、信息及时公开、引领舆论导向等原则;政府“舆情危机”治理方式包括做好潜伏期的预防预警工作、突发期应急反应和干预工作、持续期舆情信息分析与研判、淡化期舆情信息跟踪和反馈工作。  相似文献   

13.
政府话语权的掌控对化解危机事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危机发生初始,及时地对危机事件进行定性,有效地利用话语权引导社会舆论,即使不能有效地防止危机事件的发生,也可以降低危机事件的影响程度与范围。在化解危机事件的过程中,政府要快速反应,加强网络引导,发挥主流媒体作用,寻求危机策略联盟,恰当运用“藉口与合理化”策略,有效引导社会舆论,达到化解危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张克难 《湖湘论坛》2009,22(6):86-91
当下的经济危机是一种金融产品过剩和物质产品过剩相继出现、交互作用的危机,亦即虚拟资本过剩和现实资本“双过剩”的新型危机;对于这种危机,西方主流经济学两大门派都无法做出良好说明,从而必须进行马克思主义的解读;马克思的危机理论绝非仅仅是关于生产过剩的危机理论。事实上,在《资本论》中就同时包含了现实资本过剩、虚拟资本过剩及其相互关联性的理论。因此,要更加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的危机理论,着力从中探寻现代虚拟经济和双过剩危机的内生逻辑。抱定根除危机的宗旨,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有效应对和防止危机。  相似文献   

15.
王箭 《前沿》2012,(18):191-192
学校作为社会系统的子单元,学校还具有人员聚集度高,人员受教育程度高及社会关注度高的“三高”特点,学校的稳定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因此,学校危机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危机管理系统框架的建立也是提高学校危机管理效率的必经途径.学校危机系统的建立离不开组织支持、法律支持和社会支持.在具体系统构件上,包括危机监测子系统、危机处理子系统以及危机善后系统.  相似文献   

16.
《时事报告》2010,(2):48-55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浮出了水面,到了2008年,雷曼兄弟的倒掉和“两房”危机,更是将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一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使尽浑身解数,动用了所有可以使用的救援政策。尤其是巨额的财政刺激以及罕见宽松货币政策的双管齐下,使得各国经济又很快转危为安。但是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会不会“二次探底”,中国该如何应对,这仍然是一个待解之迷。  相似文献   

17.
在和谐警民关系视野下,“危机”和“危机传播”是绕不开的议题。依据危机传播的立场与价值观进行判断,杭州警方在处理2009年5月7日发生的飙车撞人事件中存在明显缺陷,主要体现在:对外发布信息内容不足、组织发言人选择不当、从公众利益和民意的角度处理危机力度不够。结合危机传播的意义、原则和基本观念分析,公安机关在危机中应保持开放性、快速反应、加强与传媒沟通、正确落实新闻发言人制度、坚持公众利益至上。  相似文献   

18.
余华 《求索》2008,(7):79-80
以“效率”为核心追求的管理主义随着公共管理实践的发展和深入,其种种弊端也越来越显露无疑,合法性危机是诸种弊端中不容回避并首应反思之一种。其合法性危机主要表现在魅力危机、传统危机、合理危机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公共卫生危机通常因其“爆发急、传播快、范围广”等特点,具有较大的物理破坏力和心理冲击力。政府传统的自上而下行政动员抗击危机的方式很难在控制危机的第一时间奏效。在危机应对主体多元化的今天,社区作为“现场第一救助人”的作用浮出水面,并且其通过社区危机应对能力的再造、邻里守望制度的建立,以及政府力量与社区参与的联动耦合,及时弥补了政府的缺位,诠释了社区危机治理发展的新动态。  相似文献   

20.
方修仁 《今日上海》2009,(12):56-57
作为国际危机管理协会亚洲区副总裁,并担任着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秘书处下属地方政府减灾联盟的顾问,白涛有着非常强烈的紧迫感。“如何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危机,一定程度上考验着政府在危机发生时的协调处置能力,检验着社会在危机来临时的紧急动员机制,测验着人们在危机形成时的心理承受程度。”白涛的这段话,道出了危机管理中几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