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晓莉 《法制与经济》2009,(16):71-72,74
贿赂案件能否适用诱惑侦查,理论界、实务界众说纷纭,同意者更多关注如何适用即具体实施问题,不同意者则一概否定。结合诱惑侦查的特点和贿赂案件的类型,来阐述诱惑侦查在贿赂案件中的具体适用。以期为我国侦查实践和反腐败事业提供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国在打击犯罪过程中经常使用秘密侦查手段,尤其针对毒品、贿赂等无特定被害人的犯罪行为.诱惑侦查则为秘密侦查方式之一,但时至今日,立法上仍没有清晰完整的表述,诸如我国对诱惑侦查的态度、关于诱惑侦查适用等.本文则针对诱惑侦查合法性问题以及我国新《刑事诉讼法》第151条的规定展开论述,并对我国诱惑侦查立法与实践提出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3.
杨恪 《法制与社会》2010,(27):34-35
诱惑侦查是世界各国司法实践中普遍认可的一种特殊侦查手段,并在法律上予以认可,目前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也有使用诱惑侦查来查明案情、获取相关证据的案件。但是由于诱惑侦查制度的特殊性,在其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得不慎重考虑如何对其进行规制,而现行刑事诉讼法却并未对此问题有所涉及。同时,在刑事诉讼法即将再修改之际,将诱惑侦查制度纳入新刑事诉讼法中已被大多数学者所认同。因此,本文中对诱惑侦查制度一些相关问题予以论述,同时研究如何将该制度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诱惑侦查,是指侦查机关以实施对嫌疑人有利可图的行为为诱饵,暗示或诱使其实施犯罪,待犯罪行为实施后将其抓捕的一种侦查手段。本丈结合我国诱惑侦查的立法现状、存在问题等,提出了关于我国诱惑侦查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社会防卫和有效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需要出发,诱惑侦查有存在的必要性;但是如果随意使用甚至滥用这种特殊的侦查手段,又会带来一系列的弊端。因此,法律一方面应该许可诱惑侦查的存在,但另一方面也必须对诱惑侦查进行必要的法律规制,以避免实践中各行其是,产生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6.
兰梦茹 《时代法学》2023,(3):108-117
Akbay案裁决反映了欧洲人权法院在诱惑侦查问题上的态度,即诱惑侦查的非法性需从实体与程序两方面进行识别;非法间接诱惑侦查的认定应当以官方对共犯加入的可预见性、诱饵对行为人影响的决定性为标准。针对官方非法诱惑侦查行为,法律应当施以排除所有证据,或者终止程序等具有同等效果的法律后果。在国际社会毒品犯罪泛滥、全球应对毒品犯罪目标高度一致背景下,该立场反映了诱惑侦查规则发展的整体趋势,对我国诱惑侦查规则的完善有较大借鉴意义。立足本土法律资源与司法实践,区分非法直接诱惑侦查与非法间接诱惑侦查,明确非法诱惑侦查的认定标准与法律后果是促进诱惑侦查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试论对诱惑侦查的法律限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诱惑侦查是侦缉狡诈罪犯,查明大案要案事实真相经常使用的一种特殊侦查方法。由于我国现行立法和司法对此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因而,其实施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如何对诱惑侦查进行必要的法律限制,关系到此方法的合理应用,同时也关系到刑事诉讼法公正、正确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诱惑侦查"是司法界十分关注的法律问题。由于我国侦查制度自身固有的缺陷,各方面对诱惑侦查的本质问题认识还较模糊,以致于诱惑侦查在实践中的误用、滥用的现象很多,对国家的法治建设构成很大威胁。需要充分认清诱惑侦查的一些基本问题,为正确实施诱惑侦查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吴桐 《华中电力》2022,(1):144-159
日本对诱惑侦查的合法性认定采取主客观混合的阶段化判断标准,分为启动阶段的合法性审查和实施阶段的正当性审查,具有清晰的阶段化特征和鲜明的实践指引功能。相较而言,我国在诱惑侦查合法性认定的问题上,既存在由法律规定的模糊性所导致的概念范围不明、法律性质不清等问题,也存在过度重视判断标准中静态要素的设置,忽视对诱惑侦查的行为阶段进行区分的倾向。解决问题的出路是,在概念界定上应明确诱惑侦查作为事前侦查、任意侦查的法律性质,并以指导案例的形式对诱惑侦查的行为方式、合法性判断要素进行解释说明;在司法认定上应在肯定主客观混合标准的同时,对判断标准中的主观要素和客观要素进行动态审查,进而形成启动阶段合法性审查和实施阶段正当性审查的区分,以凸显判断标准的实践指引功能。  相似文献   

10.
王晓蕾  胡亮 《法制与社会》2011,(30):285+287-285,287
我国学者对诱惑侦查是否具备法理正当性进行了长期的论争与探讨,各派学者从不同的价值立场出发,分别论证了诱惑侦查的法理正当性和弊端性。要认同诱惑侦查的正当地位,必须进一步追问其正当化的法理基础。  相似文献   

11.
贿赂案件能否适用诱惑侦查,理论界、实务界众说纷纭,同意者更多关注如何适用即具体实施问题,不同意者则一概否定。结合诱惑侦查的特点和贿赂案件的类型,来阐述诱惑侦查在贿赂案件中的具体适用,以期为我国侦查实践和反腐败事业提供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12.
诱惑侦查价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季萍 《犯罪研究》2005,2(3):55-60
诱惑侦查是世界各国侦查机关使用的侦查手段中最具争议的一种。在我国,建立完善的诱惑侦查法律制度面临的问题有很多,但首先要对诱惑侦查有客观全面的认识。我们认为从价值论的角度对诱惑侦查进行剖析是其法治化的理性基础。  相似文献   

13.
诱惑侦查的合法性及其证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超  谭滨 《政法论丛》2004,(4):50-53
在司法实践中 ,诱惑侦查的合法性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借鉴国外的理论与实践 ,我国应当以诱惑侦查的基本分类来界定其合法性。同时 ,为了便于评判、证明诱惑侦查的合法性 ,我国还应当确立合法性诱惑侦查的具体标准和诱惑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  相似文献   

14.
王波 《犯罪研究》2004,(3):34-38
诱惑侦查作为一项特殊的侦查手段,在经济犯罪侦查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为打击走私、金融诈骗、非法经营等经济犯罪必不可少的有效侦查手段。本文拟对经济犯罪中诱惑侦查手段运用的必要性、性质、价值取向以及如何规制等问题作些肤浅的探讨和阐述,以期能抛砖引玉,引起理论界和司法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诱惑侦查手段在犯罪侦查中存在合法性不足的问题,在实践中的运行处于封闭状态,不符合侦查法治化原则。学界对诱惑侦查合法性界定的"两分法"标准存在缺陷,不能合理地解决诱惑侦查手段在毒品犯罪侦查中的合法性及被告人的刑事责任问题,对诱惑侦查合法性标准实行"三分法",可以较好弥补"两分法"标准的不足。最后以"数量引诱"和"打预谋"侦查方法为例,分析其合法性及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6.
蒋丽霞 《法制与社会》2011,(27):127-127,130
使用诱惑侦查破获毒品犯罪案件已得到理论及实践的普遍认可,然而,随着该种侦查手段的普遍使用,其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本文试从诱惑侦查的概念入手,从我区在毒品犯罪中使用诱惑侦查的现状,结合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对在毒品犯罪中使用诱惑侦查的制度上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一、侦查取证中欺骗与引诱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按照龙宗智教授对侦查活动的划分,可分为回应型侦查与主动型侦查两种类型。前者是对犯罪的回应,即先有犯罪行为,后有侦查工作,这是犯罪侦查的主要方式;后者是针对正在进行或者将要实施的犯罪,采用监控以及诱导的方式进行的侦查活动,是犯罪侦查的特殊方式。在回应型侦查中,犯罪行为已经发生,欺骗与引诱以犯罪嫌疑人为对象,主要在讯问过程中实施。在主动型侦查中,带有欺骗与引诱性质的活动主要有两种,即诱惑侦查与卧底侦查。  相似文献   

18.
欧洲人权法院对单次诱惑侦查的合法性认定采取“必要的被动性”标准,判断要素包括:是否具有犯罪嫌疑、是否具有犯罪倾向以及诱惑侦查行为是否对犯罪行为的发生具有决定性影响。多重诱惑侦查的合法性标准取决于每一次引诱行为是否满足“禁止过度引诱”标准,同时,还要求作为整体的多重引诱行为符合“禁止不当扩大犯意与犯罪范围”标准,后者的判断要素为延期适用理由是否正当。在对诱惑侦查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判断时,审查程序应与公正审判权的构成要素保持一致。人权法院的判例对我国完善诱惑侦查的合法性标准与审查判断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诱惑侦查的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诱惑侦查真正运用于刑事侦查领域源于20世纪的美国,主要是用来防止间谍及破坏活动。后来诱惑侦查逐渐被日、英、德等国所吸收并对其有所发展。诱惑侦查在我国刑事司法领域尚无明文规定,而在司法实践中确实存在诱惑侦查的事实。诱惑侦查的主体从主体的法理依据上看  相似文献   

20.
张颖 《法制与经济》2009,(14):14-15,17
诱惑侦查,是刑事诉讼中一个特殊的侦查手段。虽然国外学术界对此早有研究,但在我国的犯罪侦查理论研究上则是一个新的领域。近年来,在我国侦查机关经常使用诱惑侦查手段破案。但此举缺乏法律依据,基本上处于无法可依状态,又容易侵犯人权,法学界褒贬不一,本文持肯定的观点,探讨诱惑侦查的合法性及法律规制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