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朱郑琴 《法制与社会》2011,(20):195-195
"两抢一盗"已成为一个十分棘手的社会问题。所谓"两抢一盗"是指抢劫、抢夺、盗窃等三类多发性侵财案件。本文以2009年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法院工作为例,从"两抢一盗"案件特征着手,探究其多发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日后的立法以及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华燕 《法律科学》2011,(6):23-34
"忠"在初始意义上作为道德要求而存在,鉴于其对共同体的存立、公共职责的履行、契约法理论的补充及情感关系的维系具有重要意义,现代立法将"忠"写入法律文本,使其由道德要求转化为法律义务。作为法律义务的"忠",约束着"特殊信任关系"中的法律主体。现代立法并非鼓励对个人的忠诚,也不强求对某特定意识形态或政策目标的服从。在公法上,其强调的是对通过正当程序成为共同体价值目标的普遍认同与一体遵行;在私法上,意在预防受托人滥用委托权限。"忠"之立法规范作用于行为,是可描述及可预测的行为标准。对"忠"之规范的违反,会引发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3.
关于“性贿赂”立法问题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贿赂"指的是国家工作人员或其它有权主体,在接受行贿者或第三人的性服务后,利用职务之便,为其谋取非法利益的行为。随着权色交易现象的大量涌现,最近有学者提出将"性贿赂"纳入刑法的处罚范围。立法是否适其时,一时之间成了很多专家学者争论的话题。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对"性贿赂"进行刑事处罚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梁芷铭 《法制与社会》2010,(23):137-139
行政裁量是一把双刃剑,在实现个案正义的同时,与立法监控之间产生了诸多矛盾。本文指出从行政裁量的"裁量"属性与过程为切入口,深入地分析行政裁量与立法监控之间的矛盾关系并提出规范行政裁量的立法对策,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与新颖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李劲 《行政与法》2013,(6):98-102
环境知情权是环境权和知情权两者相结合的产物,是知情权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具体体现。环境知情权对保护环境公共利益和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以及提升企业形象,促进"两型社会"目标的实现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完善我国环境知情权法律保护制度应加强立法,提高环境知情权的立法层级,实行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和环境知情权法律救济机制,以切实保障环境知情权的有效行使。  相似文献   

6.
李克杰 《北方法学》2017,11(1):114-125
"人大主导立法"是指在立法中应由人大把握立法方向,决定并引导立法的内容、原则和基本价值取向。"人大主导立法"既是党的重要主张,也已成为一项立法原则,是我国基本立法制度的强力回归。而要贯彻落实"人大主导立法"原则,则需要对我国的立法体制机制的相关方面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重塑,包括人大主导立法与党领导立法的关系定位、全国人大与地方人大立法关系机制重塑、人民代表大会与人大常委会立法关系机制重塑、人大与政府立法关系机制重塑以及人大主导立法与公众参与立法关系机制重塑。  相似文献   

7.
邱玉梅  王喆 《时代法学》2012,10(5):32-38
方孝孺的"民本法治"思想是黄宗羲等晚近思想家提出民主法治理念的基础,他结合儒家"仁政"理论,主张"君职"、"立法利民",这在中国法律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国当代民主法治建设重要的传统法律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8.
"法的主管部门"条款是法律文本中的重要条款,它明确法的执法主体,有助于法的实施与实现。法的主管部门主要是国家行政机关,但也有经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法律文本中设置"法的主管部门"不仅在于明晰执法主体,还应明确不同执法主体的职责权限。立法主体在设定"法的主管部门"时依据的是某一部门或组织的权利能力以及该部门经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能力。立法主体如果不注重"法的主管部门"设置的科学性与立法技术,就会造成一定的执法困境,我国现行法律文本中"法的主管部门"条款还需要在设置技术上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从词意及法律体系比较两方面出发,对"司法"、"鉴定"、"司法鉴定意见书"、"司法鉴定检验报告书"、"司法鉴定文书"的多种中英文翻译形式进行探讨,并结合相关国内外法律提出了满足中英文双语习惯的建议翻译形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隐蔽作证"作为一种特殊的作证方式,也是国际公认的一项保护证人的重要措施。"隐蔽作证"制度在国外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我国立法中还没有相关规定。我国证人保护的现状呼唤新的立法和诉讼制度的改革。本文通过对"隐蔽作证"制度的针对性阐述,探讨其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我国"隐蔽作证"制度和保障性制度的建构提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1997年,当执政党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时,特别强调要"提高立法质量",这与以往单纯提出立法目标相比,迥然不同。其后在整个2000年代,"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在执政党报告中被屡屡提及。对立法质量的警觉,意味着此前二十年所出现的立法弊病,已到了必须矫治的地步。立法法撬动立法制度改革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法制重建启动后,为了迅速走出无法可依的困境,采取了"有法比没法好"的策略,快立法、多立法成了特殊历史语境下的选择,立法数量不  相似文献   

12.
张钧  张璐 《政府法制》2010,(8):64-64
全国"两会"召开期间,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至关重要。本着"人民安全重于泰山,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山西省左权县质监局深刻汲取广东普宁烟花爆竹事故的教训,举一反三,从三方面入手,确保了"两会"安全生产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3.
今年"两会"新风扑面,代表委员畅所欲言,频频提及"敏感话题",不仅让媒体"解渴",也让公众感受到了务实的作风。事实证明,只要打开天窗说亮话,"敏感话题"其实也可以"脱敏"。全国"两会"期间,针对个别地方禁止记者异地采访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直截了当地表示"我不赞成";在北京团开放日回答记者提问时,全国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14.
开通联系群众"网络直通车",深化党员志愿者服务,依托党建项目制打通"服务绿色通道"……近年来,黑龙江边防总队基层各级党组织突出"警务+党建"两大阵地,创新"网上党务+微信公号"两大手段,以开展"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活动为契机,走出一条"指上"党建的"新模式"。 党建信息化链条式 服务"没想到,现在评议党员都能在手机上操作。"已经卸任2年的漠河县北极镇洛古河村党支部书记刘维方,对现在村党支部用微信评议党员兴奋不已。  相似文献   

15.
对行政立法的控制及我国行政立法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行政立法的控制及我国行政立法存在的问题雷丰超本文所谓行政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人们视政府为一种"必要的罪恶"。政府的职能主要被限制在维持社会秩序和抵抗外来侵略两个方面,政府的目的,不在于积极...  相似文献   

16.
《法人》2010,(4):11-11
在北京日前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表示,个人所得税按照家庭为主体征收的政策还将进一步研究。这可以视作对本月闭幕的"两会"代表委员呼吁调高个税起征点,并按照家庭具体负担决定扣除项目的回应。  相似文献   

17.
“皮筋”变“钢尺”:对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代伟 《行政与法》2010,(11):27-29
在行政执法中如何克服随意性,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增强行政处罚透明度,提高行政执法效能,是所有行政机关一直深入研讨的课题。现实的自由裁量权是"皮筋",期望中的自由裁量权是"钢尺","皮筋"变为"钢尺"的过程,是漫长的,需要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自身监督、舆论监督等的共同努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制约、压缩执法人员手中的"弹性空间"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1989年《儿童权利公约》被称作"儿童权利大宪章",其中所确立的"儿童最大利益"原则被世界许多国家承认和运用,体现在亲子法上就是"子女本位"。探望权也称探视权,是指未与子女共同生活方有权对子女进行探望、与子女交流并短期共同居住的权利。本文在对探望权的定义和性质进行探讨的基础上,以儿童最大利益原则为视角重点思考探望权主体扩展的立法问题。  相似文献   

19.
邹明理 《证据科学》2007,15(1):90-96
本文是针对"鉴定结论必须明确"的立法建议和"鉴定结论必须准确"的鉴定工作发展目标提出的质疑。认为"鉴定结论必须明确"不符合提供证据的法律要求,以六条理由论证这一建议不宜采纳,主张以"鉴定结论应当符合科学技术标准"作为对鉴定结论的立法要求。文中以五条依据分析"鉴定必准"是一个难以实现的工作目标,主张"鉴定结论应当客观真实"才具有可行性,才符合证据规范。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武汉市"禁改限"的政府举措着手,试分析其中蕴含的立法原理,并从可行性与利益平衡的角度考察了合理性在立法中的重要作用。另外,结合现实立法的缺陷与不足,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我国立法工作的完善给予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