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1 毫秒
1.
高雅楠 《法制与社会》2013,(30):264-265
短信息如今已经成为人与人之间的主要交流方式,它简单、快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短信息也经常被一些不法商家、犯罪分子等利用,成为侵犯他人合法的人身、财产等相关权利的工具,严重干扰了他人的生活。人们的隐私权、通信自由权、消费者权益、财产权等权利在不知不觉中被侵犯。目前,我国法律对短信息侵权领域尚未有明确的规定,这就使得广大手机用户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全面的保护。因此,在短信息领域应完善立法,加强监督,加大执法力度。加强行业自律,净化短信息环境,维护广大手机用户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王婵 《法制与社会》2010,(20):76-76
网络视频网站有如雨后春笋般在我国风行开来,它给网友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使网络由文字和声音组成的二维空间变革到视频的三维空间,但是网络视频提供的大部分电影和视频资源在播放时并没有得到版权人的授权,因此其遭到版权人的非议甚至控告。本文分析视频网站经营过程中版权侵权问题,并试提出视频网站经营版权侵权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电子商务飞速发展,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也对传统商标法律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一直以来,中国司法实践倾向于给网络交易平台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而对其施加较轻的义务。因立法缺乏直接可适用的明确规定,在裁判商标间接侵权案件时,法院往往会参考著作权法律制度中的避风港原则和“通知一删除”规则,判决书中援据的法律却五花八门。商标权与著作权不同,商标侵权案件的处理不能完全描画著作权案件的裁判思路。另一方面,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的责任区分需要通过具体行为判定,网络交易平台应该承担的义务也要根据技术水平、交易方式等具体情节来确定。  相似文献   

4.
《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第22条可能不完善,但在逻辑上,我们不能否认它充要条件的地位。第22条给出了"无过错"的范围,等于给出了"过错"的范围。传统民法以"过错"为侵权的唯一要件,视频网站侵权责任的根据也不例外。对视频网站的"过错"的认定,在实践中集中表现为对"应知"的认定。  相似文献   

5.
侯国跃 《法学杂志》2013,(10):94-100
我国《侵权责任法》的实施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引发医疗侵权案件中的法律适用冲突,对此协调的基本原则是:应当将《侵权责任法》定位为民事基本法,相对于我国《民法通则》而言,它是特别法和新法,因此,《侵权责任法》是处理侵权案件的重要法律依据;《产品质量法》中与《侵权责任法》不一致的规定则不宜继续适用;不应继续适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相似文献   

6.
环境侵权救济是环境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自己内在的发生、发展规律,即环境侵权救济法理,同时它又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关注环境侵权救济的现状,对其深入研究和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流氓软件"伴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而产生,它的运作方式完全符合侵权行为构成要件.在本质上是一种侵权行为,严重侵害了用户的隐私权,需要通过法律进行规制。在参考西方发达国家就此问题采取的对策后,文章指出我国现有法律的不足,提出在加强隐私权立法的同时还要注重利用道德、技术等手段以更好地解决流氓软件问题。  相似文献   

8.
姜颖 《法庭内外》2014,(9):48-50
微博是一个充满创意的空间,同时也是一个传播与分享的空间。微博之所以能够让信息和作品在瞬间传遍大江南北,依靠的就是它最基础的一项功能——转发。  相似文献   

9.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实施中的争论使理论界与实务界在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确立和设计上分裂为保守与激进两派,《侵权责任法(草案)》第48条正是两种观点折衷与妥协的产物。从激进派的观点看,反对在侵权法中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的主要理由似是而非,草案第48条确立惩罚性赔偿制度有重大意义。但由于受到保守派观点的影响,它又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这必将是今后立法和司法进一步争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安全在今天对于这个社会的发展来说显得愈发重要,安全重于自由,因为安全代表着生存,它是自由的基础。在享有安全保障权利和行动自由权利的权衡中,现代侵权法偏向了安全保障。安全保障义务来源于危险责任,是现代侵权法不断发展的产物,它实际上己构成了公共秩序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It is well known that transgender youth in foster care often face egregious discrimination and victimization based on their gender identities. Unfortunately, transgender youth in foster care have also been deprived of transgender-specific medical care that is vital to their health and well-being. This Note advocates that child welfare agencies adopt legislation that will demonstrate their commitment to fulfilling their constitutional duty to provide medically necessary care to transgender youth in their custody. This Note examines recent case law on the topic and addresses counterarguments to the proposal, including risks associated with treatment, high cost, and the stigma of gender identity disorder. Ultimately, this Note concludes that adopting the proposed legislation is a necessary step toward securing health care rights for transgender foster care youth.  相似文献   

12.
王海涛 《法学研究》2014,36(2):152-165
讨论行政法规范之违反与过失实行行为之认定的关系,对于我国过失犯罪,特别是业务过失犯罪的认定,有重大意义。对此,应当从不同的过失犯构造理论出发,做体系性思考。立足于行为无价值的新过失论,将过失实行行为定义为违反结果回避义务,不仅能合理限制过失不法的范围,理论立场上也更为首尾一贯;而且通过注意义务的类型化,更能贯彻刑法的自由保障功能和法益保护功能。在新过失论的框架下,行政法规范上的义务和刑法上的注意义务在范围、性质上均有不同,但也存在相同之处:前者的危险防止义务是以定型的危险为前提而课予一般人的义务,后者则是以个案事态为前提而课予(处于行为人地位的)一般人的义务。违反不以避免构成要件结果为指向的行政法规范上的义务,并不构成对刑法上注意义务的违反。而违反以避免构成要件结果为指向的行政法规范上的义务,如果该义务对于个案中的结果回避是必要的或不足的,则构成对刑法上注意义务的违反;如果该义务对于个案中的结果回避是不必要的、可替代的,或者会起消极作用,则不违反刑法上的注意义务。  相似文献   

13.
张凝 《北方法学》2011,5(5):66-71
日本判例学说基于会议体制运营的一般原则,一直肯定董事等在股东大会上的说明义务,1981年更以立法形式将该义务明确,并在之后30年中进一步完善。相比之下,我国公司法虽以股东质询权的形式明确了董事等的说明义务,但忽略了其与股东大会会议体制之间的理论关系,这将导致很多具体问题难以合理解释和操作,鉴于此,有必要在今后的解释或立法中明确这项义务在股东大会会议体制中的定位。  相似文献   

14.
刘艳红 《法学研究》2010,(4):133-148
交通过失犯的本质应是结果回避义务,判断该义务之有无应以预见因果关系为内容的结果预见可能性为前提;注意规范保护目的是判断此种因果关系成立与否的理论,只有当行为人违反了注意规范保护目的而致损害法益结果发生时才能成立交通过失犯。注意规范保护目的是以作为刑法规范下位规则的交通法规为基础的可普遍适用于交通过失犯的判断标准,它属于交通过失犯中的违法要素,使用它无须通过客观归责理论。注意规范保护目的理论能合理限定交通过失犯的成立范围,有效克服我国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的以交通事故责任书直接作为刑法上交通过失犯成立依据的不妥做法。  相似文献   

15.
冉克平 《法律科学》2010,(4):119-125
与加害人的过失不同,受害人的过失并非违反不得侵害他人权益的义务,而是违反了对自己的保护义务,此种义务在法律上是一种不真正义务。对于受害人的过失的判断,应以受害人尽到与处理自己事务一样的注意义务而非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为标准。为保持现行立法与司法的稳妥,可以规定: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具有过失相抵能力,10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具有过失相抵能力。在未成年人遭受他人侵害,其监护人未尽监护职责导致损害的发生或扩大的情况下,若监护人违反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未成年的受害人应该承担监护人的过失,在斟酌损害赔偿数额时,实行过失相抵。  相似文献   

16.
论民法上的注意义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论在英美法系还是在大陆法系,注意义务都是过失判定的基准。民法上的注意义务是义务主体谨慎地为自己一切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的法律义务,其核心内容包括行为致害后果预见义务和行为致害后果避免义务。注意义务的产生依据包括制定法、技术规范、习惯和常理、合同或委托、在先行为。在注意义务的体系中,特别要重视以内容为标准的体系构成,还要理清作为注意义务与不作为注意义务,更要突出高度注意义务的地位。在注意义务存在冲突的情况下,其解决规则为依据注意义务的优先性。注意义务有着程度的差异,应当构建“注意程度标准人”以替代“合理人”。我国侵权行为立法应当明确规定注意义务。  相似文献   

17.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形成是社会系统非良性运行的结果。当前农村处于特殊转型时期,村民集体效能低下、社会控制弱化形成了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产生的不良客观环境,而要预防和减少犯罪,需要改善和加强社会和国家对农村基层组织的社会控制。  相似文献   

18.
不论是套期保值还是投机套利,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对象本质上就是市场上的风险,而这种作为交易对象的市场风险就是当事人赖以订约的“情势”。金融衍生品交易之所以具有射幸性,就是因为这种风险或者“情势”导致交易合同法律效果的不确定,因此,金融衍生品合约的射幸性与“情势变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既然法律肯定了其射幸性,也就等于认可了交易中的“情势变更”,因此,在金融衍生品交易案件中,应该严格限制情势变更原则的适用。“韩国KIKO外汇期权交易合约案”应在公平、诚信等宏观原则的指导下,多从交易商的适当性义务、信义义务以及注意义务等法律原理入手寻找解决该类案件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于合格疫苗导致的损害,有必要从公法上的国家责任的角度进行分析。预防接种行为本身的特殊性,是理解国家在此行为中所应承担的责任的前提因素。国家在预防接种行为中应承担多项注意义务,包括整体监管和具体实施两个方面。注意义务的违反可能导致国家赔偿责任;此外,即使国家不存在违反注意义务的情况,根据结果责任,个人也可以获得国家补偿。日本预防接种的国家责任体系对于我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The 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 (ADA) imposes on employers the duty to afford qualified disabled applicants and employees "reasonable accommodation," but provides minimal guidance as to the range of actions necessary to fulfill this duty. Under the statutory scheme, required accommodations will vary from employer to employer, from worksite to worksite for the same employer, and perhaps even from employee to employee at the same worksite. Personnel managers will be required to make very fact-specific decisions in each case as to whether to offer particular accommodations, with any decision declining to provide the accommodation subject to attack in litigation.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how similar reasonable accommodation requirements have been interpreted under other statute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likely parameters of the duty to afford reasonable accommodation under the ADA and offers specific suggestions for employers to minimize their risk of liab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