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湖北省有县级行政建制71个:县48个,县级市23个。1983-1984年,湖北省县级机构进行过一次全面的调整、改革。改革后,县级行政单位核编总数为45130人(不含政法系统编制.以下同),平均每县635人,其后逐年增编。到1991年底71个县级行政单位人员总编制数达到61098人(即增加35%)。但实际人数高达89845人,超编28747人,超编率为47%,平均每县实有人数达1265人,比1983年核编时高出一倍。1991年全省财政出现赤字的县达34个,机关工作人员的急剧猛增,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令人注目的是,越是经济不很发达的地方,超编现象越严重。以这次试点县(市)为例,房县定编752人,实有1295人,超编543人,超编率为72%;石首市定编785人,实有960人,超编175人,超编率20%。 1983年机构改革时,湖北省县级党政部门设置数一般在20~30个之间。1991年全国县级党政部门设置  相似文献   

2.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地方各级政府机构改革即将逐步展开。“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立高素质的专业化的行政管理干部队伍”是这次机构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要做的事情很多,不可能一次完成。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应结合机构改革,普事解决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严格职数管理,解决领导职务过多的问题有的单位职务设置不够合理,领导职教管理不严,比较严重存在着“官”多“兵”少的现象。据统计,全省乡镇公务员中,科级干部占45%;县直机关公务员中,科级以上干部占42%;市州直机关公务员中,科级以上…  相似文献   

3.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 ,机构改革继1998年在国务院实施后 ,将在省、县、乡行政机关展开。人事部门在这次倍受社会各界关注的机构改革中 ,应该在集中力量搞好职能调整、机构精减、人员分流的同时 ,把握机遇 ,进一步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工作中不能只抓人员定岗分流这一难点、热点 ,而忽略完善制度这一重点 ,因为从人事工作的长远发展来看 ,完善制度比人员分流更重要。以政府机构职能调整为契机 ,完善职位分类制度职位分类制度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石 ,在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推行过程中 ,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在编制部门确定的机构、职能和编…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进贤县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直属于县委、县政府。在这次机构改革中 ,他们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县、乡 (镇 )机构改革精神 ,至今年1月 1日 ,人员分流工作顺利结束 ,分流职工占机构改革前在编人数的 4 7%。江西进贤县管理局人员分流工作顺利@雷茂辉  相似文献   

5.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从而使国务院的组成部委从40个减少到29个。这次改革后,国务院机关于部编制总数将减少一半。目标是建立一个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随后从中央到地方,机构改革风风火火地开展起来,这充分说明了党和国家进行机构改革的决心。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民族自治地方比较多的云南省来说,机构改革怎样搞,如何进行,特别是干部分流问题,…  相似文献   

6.
面对改革与现时的激烈碰撞,尤其是面对目前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中所出现的公务员队伍大调整,新一届通川区工商局领导班子敢于面对困难,敢于以新的姿态迎接挑战。抓住重点加强队伍建设由于历史的原因,通川区工商局队伍庞大,人员超编十分突出,在达州市乃至全省工商系统都尤为严重。全局共有在册职工418名,其中公务员196员,占全局职工人数的47%,非公务员222名,占全局职工人数的  相似文献   

7.
关于贫困地区机关人员分流的思考郑社奎机关人员分流是机构改革和推行公务员制度的必要环节。只有有效分流机关人员,才能推进机构改革,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才能改变目前机关普遍存在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状况;才能按公务员制度的要求设置机构与岗位,保障公务员队伍...  相似文献   

8.
县级机关人员分流在指导思想和思路上应把握三个原则,建立三大机制。三个原则是:人员分流不是机构改革的根本目的,机构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转换政府职能,实现“小政府、大社会”;人员分流必须以提高行政管理队伍素质,提高行政效率为前提;坚持既积极大胆,又周密稳妥,整体设计,分步实施,配套改革,尽快到位的原则。三大机制是:建立财政供养人数、支出与人口和经济发展成果挂钩变动的机制;建立干部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形成建立机构、编制、公务员管理民主化、法制化的保障机  相似文献   

9.
案情介绍张某,男,原系某省级机关的公务员,在1998年进行的机构改革中,因工作需要,于1999年10月被分流到本机关下属的事业单位工作。张某对被分流不服,向省人事厅提出申诉。被申诉机关:某省机关。申诉人称,根据《国家公务员申诉控告暂行规定》第二条“申诉是指国家公务员对国家行政机关作出的涉及本人权益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向有关机关提出意见和要求”的规定,分流侵犯了他的合法权益,因此要求申诉。被申诉机关辩称,机构改革进行人员分流不在公务员申诉受案范围,不能进行公务员申诉。本案焦点本案焦点是,被分流是否…  相似文献   

10.
日出江水红似火纪晓玲妇女参政的旅途大多坎坷。1983年,四川党政机构改革完毕后,县以上女领导干部所占比例曾一度达10%。但好景不长,到了1990年便滑至7.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县、乡两级女代表比例也连年下滑,分别居全国倒数第6和第7位,形势十分严...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人事厅厅长、省编制办主任谭璋球指出:理念就是观念,就是思想,是推动工作的先导。当前,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公务员队伍作风建设要实现新发展,离不开观念的创新。观念的创新必将带动机制、体制和工作的创新,必将带动公务员队伍作风建设的新发展。基于这些,公务员队伍建设和管理势必由过去主要抓制度的推行,转向制度建设与公务员能力建设并举。各地结合市县乡镇机构改革,一方面大力推行人事制度改革,把公务员管理的各项制度准确落实到位。另一方面结合人员定岗和分流工作,优化了公务员队伍的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制订印发…  相似文献   

12.
在乡镇机构改革工作中, 南宁市人事局以人员定岗分流为契机,以队伍结构调整为主线, 在乡镇机构改革中抓住“三个结合”,做到“三个坚持”。通过全员竞争上岗。深化于部人事制度改革,强化后续管理。全面推进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在乡镇机关中初步建立了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竞争激励的人事管理机制。为乡镇公务员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抓住“三个结合” 将机构改革中的人员配置和分流与完善公务员管理制度相结合。 乡镇机构改革实际上是管理体制、管理机构和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而管理体制和管理机构的改革效果…  相似文献   

13.
竞争上岗,热在今朝湖北省竹溪县地处川、陕、鄂三省交界处,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全省综合改革试点县。伴随着时代的脚步,当改革开放的中国步入1997年,忽如一夜春风来,竹溪是委、县政府在裁减机构和领导职数,全面完成定机构、定编制、定职能的“三定”任余之后,紧紧把握住机相构改革推行国家公务员的衔接的机,军先在县工商局、贸易局、财政局等党政机关中公开竞争正、副股所长职位,以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该县机关干部一时还设预料到,“竞争上岗”这样快就逼近门槛了。该县工商鲁苗先把县编委核定的新机构和编制公布于抵,明确了竞…  相似文献   

14.
地方机构改革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布署,正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在新一轮地方机构改革中,如何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裁减冗员,拓宽机关人员的分流渠道,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协调、高效的现代行政管理体系,是摆在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的一项艰巨、复杂和紧迫的现实任务,也是一个需要从理论上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拟从制约市、县、乡机关人员的分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现代人事》2003,(11):13-14
近年来,我们咸阳市人事局紧紧围绕党中央提出的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目标,在推行公务员制度过程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运用竞争上岗的方式做好干部的选拔任用、职位轮换和人员分流工作。尤其是《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以来,我们在公务员管理和使用上,在市县乡党政机构改革中,大力推行竞争上岗制度,90%以上的科级干部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走上领导岗位。市级39个部门663名同志通过竞争上岗走上了新的领导岗位.13个县市区3242名公务员通过竞争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10多名35岁以下的科级干部还走上了县处级领导岗位。  相似文献   

16.
当前,县、乡(镇)级(简称县、乡,下同)行政机构的改革正在普遍展开。这股改革的潮流,对于改变县、乡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能、精简县、乡级庞大机关干部队伍,加速现代化建设,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推进县、乡行政改革时,能否正确对待县、乡行政举办的各种行政性公司的建立及其发展,又是推进这一改革的关键环节。县、乡行政举办的各种公司的产生及其发展正是县、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精简机构的必然结果。成立县、乡行政举办的公司,有着多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这种公司是精简县、乡党、政、群领导机构的最好渠道。到1992年,县级政府超编人员已逾60万人,乡级超编人员已达214万人。这次精简不仅要将已超过原有编制的人员精简下去,而且要将现有机构中由于政府转变职能而多余的人员,也须从政府机构中精简下去。这么多政府机构的人员要精简下去,并且又要妥善安置好,最好的渠道就只有县、乡里举办各种公司。如果不是办公司安排这些精简下来的人员,而是让他们去充实县里现有各  相似文献   

17.
陶玉明 《创造》2002,(2):39-39
目前,县乡机构改革将逐步展开,机构改革又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最近,笔者在县乡(镇)机关中进行调查,发现人们对这次改革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消极心态。求稳怕乱心理。一些人认为,机构改革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涉及面广,问题复杂,搞不好会引起热点问题产生,进而引发“内乱”。为此,地方机构改革不宜大动干戈,而应坚持“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这些人认为,对于地方政府机构中确实存在着的超编超员问题应当“尊重历史、面对现实”而不应该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照比例搞一刀切。对于超编人员,能留则留,不能留则转,留不下也转不了…  相似文献   

18.
广开安置渠道分流机关人员沈阳市人事局副局长沈阳市编委办公室主任张海川精简机关人员编制,是机构改革的重点,也是机构改革的难点之一。它既要压缩机关编制,又要妥善安置机关分流人员。如果只注重精简编制,而忽略机关分流人员的安排,只能是事倍功半。只有把压缩编制...  相似文献   

19.
自去年 6月中组部、人事部、教育部联合出台《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后,全国各地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正紧锣密鼓的全面铺开,不少地方已进行到第二阶段,开始着手培训、安置富裕人员,并把这项工作视为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一环。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存在着机构设置行政化、职能重复、人员超编、效率低下等弊端,优化人员结构,分流富余人员的难度相应增大。特别是富余人员的分流,搞得好不好,不仅涉及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能否改变,更涉及到全体教职员工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勿庸置疑,搞…  相似文献   

20.
陈建军 《浙江人事》2007,(11):14-15
磐安县立足于精简节支和职能转变,把建立服务型、效能型的乡镇政府作为农村综合改革的目标,着力解决职能确定、机构设置和人员整合问题。2007年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行政编制缩减到316名,根据人口、经济发展、地域面积等因素核定到各乡镇。其中乡镇领导职数由184个减到164个。事业编制按20%的比例缩减到358个。其中40%作为县预留编制,其余编制原则上按照行政编制1:0.7的比例核定到各乡镇,并根据各地实际作适当调整。此次改革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