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通常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刑法和有关刑事法律所规定的犯罪行为。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程度最高的问题之一。本文试结合心理学、社会学的有关知识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王琛 《中国司法》2009,(10):102-103
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通常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刑法和有关刑事法律所规定的犯罪行为。目前,未成年人犯罪日益低龄化、凶残化及智能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未成年人犯罪是有其特定原因的。只有找准原因,才能从源头入手,有效防止未成年人犯罪日益频发。本文从心理学和社会学两方面入手剖析原因。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并实施了危害社会、触犯刑律而应当受到刑法处罚的人的犯罪。未成年人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近几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日趋严重,给社会造成了较大危害。要从根本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必须加强未成年人对自身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的能力,也就是自我控制能力。本文在自我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未成年人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探讨了如何对未成年人自我控制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进而在本源上找到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金兰  魏丽 《河北法学》2004,22(9):75-78
未成年人犯罪对社会的危害性非常大 ,依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遵循独特的原则 ,如教育与保护原则、综合治理原则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还具有其特点 ,要采取不同于预防成年人犯罪的教育方法。鉴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原因 ,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心理的疏导与救治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论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适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可见刑事法意义上的未成年人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在刑法学意义上,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认定和成年人犯罪没有什么区别,即严格以《刑法》为标准来认定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只有当某一行为具有犯罪的三个特征,即社会危害性、刑  相似文献   

6.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是社会问题中较为严峻的问题之一,由于未成年人的身体和心理都不够成熟,所以对于未成年人不能实施严厉的刑事惩罚。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对于年满14周岁但又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来说,目前只需要对八种犯罪实施负法律责任。对于未成年人来讲,不负死刑和无期徒刑以及无释放可能的法律刑罚,这也是国际公约对未成年人的基本要求,因为我国是缔约国,所以必须要遵守其规定。  相似文献   

7.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未满十八周岁触犯刑法的犯罪种类的总称。未成年人犯罪率不断上升己是近年来我国乃至全世界刑事犯罪的一个特征和趋势。本文通过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特点以及主体、手段、类型、组织形式,研究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从而提出处理的对策以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未成年人所实施的危害社会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由于世界各国的历史背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和民族的传统,习惯等情况不同,各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上限年龄和犯罪范围的规定不尽一致。在我国,根据《宪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未成年人应指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公民,未成年人实施的危害社会并应受刑罚处罪的行为。  相似文献   

9.
贺惠中 《法制与社会》2013,(15):282-283
在刑法中规定年满14周岁,但是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触犯了我国刑法或者有关的刑事法律条例,这种行为称为未成年人犯罪.近来未成年人犯罪率逐年提高,形势十分严峻,已经成为了我国刑法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也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将研究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并结合相关法律,阐释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落实、贯彻.  相似文献   

10.
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困扰世界各国的"三大社会公害"之一,与成年人犯罪相比,其显著特征集中体现在未成年人独特的心理状态上。研究和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特征.努力探究其内在原因,从"心"抓起,是寻求矫治谋略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公民与法治》2009,(11):12-14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不满18周岁的自然人实施了危害社会依法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这既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又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来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而且犯罪原因日趋复杂.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社会治安和稳定。  相似文献   

12.
刘杰 《法制与社会》2010,(19):266-266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更是公认的"世界三大公害"之一。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未成年人犯罪从刑法角度而言,应当是指14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在行为内容上,不应当仅研究犯罪行为,还应包括违法行为和不良行为。只有如此,才能防微杜渐,真正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未成年人犯罪无论从人数和作案数都明显呈上升趋势,且呈现出犯罪年龄趋于低龄化、犯罪类型多样化、犯罪形态团伙化、犯罪方式日趋智能化、犯罪突发义愤化、手段残忍化等特点。其原因,是个体生理、心理原因等主观因素与学校教育方式失当、不良家庭和畸形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等客观因素相结合所造成的。本文试图从五个方面寻求未成年人犯罪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实践表明未成年人犯罪应以预防为主,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当在法律保障的前提下,在净化各方面环境的同时,充分认识未成年人中存在的不良心理及其危害,以矫治和消除不良心理为重点,从"心"抓起,防患于未然,促进未成年人健康人格的形成,加强其适应能力与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为更好地达到高检院对未检部门"捕、诉、监、防"一体化的职能定位,从而构建系统的未成年人犯罪检察工作理论和实务,检察机关应根据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形成的特殊原因,将心理学方法引入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各个环节。将心理测试技术在于审查批捕、审查起诉环节,加强心理疏导、心理矫正技术在犯罪预防及帮教改造环节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在如今的我国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已经开始成为了当今影响越来越大的社会犯罪,并且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犯罪开始触及刑法的高压线。因此本文在确认了刑法视角上对于未成年人的定义后,通过对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具体特点和引起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进行阐述后,对未成年人行为及心理矫正具体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所实施的危害社会、触犯刑律并应当受到刑法处罚的行为。其在刑事责任的认定和刑罚的适用上有别于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犯罪应坚持从宽处罚、不适用死刑、相称、双向保护四个基本原则,在具体量刑上,应适度从宽,从轻或减轻处罚。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正处于未成年人犯罪的高峰期,未成年人犯罪率居高不下。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安定团结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是自身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等综合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分析未成年人犯罪原因、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要从家庭、学校、社会、个体等多方面入手,构建四位一体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体系。  相似文献   

19.
未成年犯刑罚执行与检察监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刑法理论中所说的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所实施的危害社会、触犯刑律并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在我国13亿人口中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有3亿多。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对未成年人进行保护和犯罪预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然而,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却呈上升趋势,出现团伙化、暴力化、手段成人化、低龄化等新特点,并成为与贩卖毒品、环境污染相并提的“世界三大公害”之一。本文以未成年犯刑罚执行与检察监督为视角,对通过刑罚和非刑罚方法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犯,保障其合法权利,达到预防、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作些探索。  相似文献   

20.
李燕 《法制与社会》2010,(33):279-279
司法实践中,我们习惯从成年人的思维和角度出发,对未成年人犯罪现象进行分析和探讨,片面地认为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应当这样或者那样,而忽略了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感受以及成长带来的各种烦恼。在这种片面认识的支配下,我们在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时,过多地归咎于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等外在因素所造成的影响,而几乎未能关注未成年人虽然心理尚未成熟,但他们的犯罪行为也是受心理支配的这一事实。这就导致我们在如何预防和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上总是显得无能为力,显得事倍功半。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率的不断上升,也是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们在预防和解决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