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新中国成立40年来,湖北的出版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尤为突出。仅以我们湖北人民出版社在出版地方文化方面的图书为例,就可见一斑。我们执行立足本地,面向全国的出书方针,出版了大量总结研究反映湖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及现状的著作。上自先秦、下至当今,逐步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出书系列。在中国文化史上,楚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努力出版了一批楚史楚文化的研究成果。主要的有:《楚文化新探》、《楚文化论丛》、《楚文化研究论集》、《楚国民族述略》、《楚文化志》等。这些著作对楚史楚文化领域中  相似文献   

2.
楚文化对湖南文学思想传统的影响概括地说 ,楚文化的核心是进取精神、开放气度和创造意识。朱汉民先生把湖湘文化的精神说得更细 :忧国忧民、实事求是、通变求新、兼容并蓄、敢为人先等等。这里 ,涉及到楚文化与湖湘文化的联系与区别 ,朱汉民先生认为 :湖湘学派是南宋时期的一个理学学派 ,而湖湘文化则是一种区域性的历史文化形态。楚文化与湖湘文化的关系是 :先秦、两汉时期湖南的文化应该纳入到楚文化中 ;而南北朝及唐宋以来 ,由于历史的变迁发展 ,特别是经历了宋、元、明几次大规模的移民 ,使湖湘士民在人口、习俗、风尚、思想观念上均发…  相似文献   

3.
湖湘文化与湖南现代化王兴国湖湘文化指形成、发展和传播于现今湖南省界之内的一种地域文化。这一文化从总体上来说虽然没有超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范畴,但由于自然的、社会的及历史的种种原因,使她又具有某些独特的个性或特征。在这一文化的孕育、熏陶下,湖南历史上一...  相似文献   

4.
在湖湘文化的发展过程中 ,以岳麓书院为代表的湖南书院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 ,书院士人的学术研究与创新提升了湖湘文化的理论思维的高度 ,使湖湘文化能够与时俱进 ,不断立足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前沿 ;另一方面 ,书院的普及以及文化传播活动 ,促使主流文化向边远地区不断推进及向下层民众传播 ,拓展了湖湘文化分布的广度 ;同时 ,书院的藏书、刻书事业推进了湖湘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 ,书院的教学活动又培养造就了大量人才 ,为湖湘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基础。一、古代湖南书院的发展概况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组织。它肇始于唐…  相似文献   

5.
<正>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其八百年的历史写下了楚文化的灿烂辉煌和博大精深。楚文化因袭中原文化的厚重因子,汲取了周边地域文化众长,又保留了楚地独有的文化形态,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壮大起来,与北方黄河文化并行,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一支。楚国艺术大概可包括青铜器、漆木器、玉器、漆画、帛画、简文古隶、金文鸟虫书等。在东湖之滨、文谷之畔,湖北省博物馆陈列着众多楚国文物,记录了  相似文献   

6.
杨松 《世纪行》2012,(5):2-3,45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没有核心价值体系,一种文化就立不起来、强不起来。一个民族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纽带,一个国家就没有统一意志和共同行动。因此,我们要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湖北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在全省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着力打造湖北精神高地,为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世纪行》2009,(11):18-18
一、开发利用楚文化发展旅游业的资源与条件 荆州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楚文化底蕴深厚、三国文化脍炙人口、名人文化千古传颂、水文化震撼人心、红色文化可歌可泣、非物质文化琳琅满目,荆州古城享誉中外,形成了以楚文化为主、三国文化等其它文化为代表的“一主多元”的文化格局,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为发展文化旅游提供了优越条件。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湖北文化的魂。湖北文化以楚文化为核心,楚文化向有开拓创新的勇气,到近代又表现为“敢为天下先”的首义精神。随着湖北经济实力的提高以及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实施“文化走出去”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洞庭湖西北岸澧水和沅水古文化区的氏族文明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就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到新石器时代,则有了进一步的开拓。洞庭湖周围地区的土著居民与中原的氏族或部落在交往、迁徙、融合等方面也比较早,经济、文化呈现出与中原关系密切相联而又有地方特征的状况。它也是中原原始文化通过四川、湖北向湘中、湘南传播的桥头堡地区,为湖南地区原始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楚文化和道教文化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楚文化属于地域文化;道教文化则属于宗教文化。两者虽各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其中,楚文化对道教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特别值得重视。一是形成于楚地的道家学术,给了道教文化以直接的理论支撑;二是《楚辞》给了道教文化以极其深刻的影响;三是楚地的巫术文化,也给了道教文化以重大影响。可以说没有楚文化的特定文化模式,就没有现实中的道教文化的整体面貌。  相似文献   

11.
熊进玉 《台声》2001,(6):8-9
远在先秦时期,楚人筚路蓝缕,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楚文化”。其青铜文化、重黎氏天文学、老庄哲学、楚辞文学等文明成果至今彪炳史册。秦汉时期,楚文化进一步与中原文化融合,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源头。   湖北是楚文化的发源地、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三国时期的重要古战场,自古以来就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来这里观光、游览。 4月 15日至 22日,台北故宫博物院义务导讲员一行 24人慕名来鄂,进行了为期 8天的楚汉三国文化寻访考察活动。 千年古韵 钟磬和鸣   迎接寻访团成员的首站便是湖北省博物馆,该馆坐落在…  相似文献   

12.
《公安研究》2013,(2):92-92
王凤玲在《湖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撰文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在传统文化以积极姿态实现当代转换过程中,面向大众服务大众是历史之必然、理性之选择。  相似文献   

13.
湖北楚文化旅游进一步开发的几点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涛  肖璇 《理论月刊》2004,(12):101-102
为了保证楚文化旅游的深入和可持续性发展,必须以战略的眼光来正确地定位楚文化,以武汉为突破口,调整楚文化旅游的发展框架,加大楚文化开发的保障和力度,以发挥楚文化在湖北旅游中的龙头作用。  相似文献   

14.
湖南地理与湖湘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湘文化作为湖南地方文化,既吸收、融汇了楚文化的文化因素,同时又受百越、巴蜀乃至中原文化的影响,并在湖南特定的地理背景下,随着湖南自然地理环境的变迁和人文地理环境的演变而产生、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15.
西周时期楚国势力渐入湖南,至战国中期已占领了湖南全境。其间,楚人带来了优势的文明形态,大大促进了湖南的发展。本文拟从对长沙出土的楚帛书的具体分析入手,论述楚文化入湘后湖南地区的文化艺术发展。  相似文献   

16.
陈绍辉 《长白学刊》2010,(4):151-154
楚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吸收是长期的、多层次且全方位的,无论是从器物层面还是制度、精神文化层面看,中原文化都是源,中原文化作为楚文化的源头活水,对楚文化有着主源性的影响,并在一定意义上型塑并规制着楚文化的发展。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头和核心,中原文化对楚文化影响至深。  相似文献   

17.
湖北侗族是一个散杂居于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远离侗族中心分布区的一个族群.200多年前他们从湖南和贵州侗族聚居区来到这里,他们在与当地土家族、苗族、汉族交往过程中,相互学习、和睦相处,在保持自身民族认同的同时,主动适应当地的文化.这种适应性的选择,一方面使民族群体在异地得到了很好地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在文化发生变迁的同时,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民族认同仍然得以保留.  相似文献   

18.
长江文化源远流长。由于大量考古新发现的纷华照眼和长江流域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日益显著,对长江文化的研究已成为当今的热门课题。首届长江文化暨楚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5年在武汉召开,标志着长江文化研究已步人新阶段。如何把这一研究推向高潮?引向深入?各界有识之士正拭目以待。 长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需要多学科、多角度地开拓研究领域。在研究中注意宏观与微观结合,古与今结合,不失为有效途径之一。长江流域有上、中、下游,其文化有上游、中游、下游地区文化之分。长江中游地区主要指今湖北、湖南两省地区。但两湖之称出自近古,从古今文化纵览来看,似不宜以此两省名称来称呼这两个亚区。愚以为长江中游地区文化可分称江北的江汉文化,江南的江湘文化两个亚文化区。这两个亚文化区从长江中游地区整体来看,是一个地理上、文化上不可分开的总体,从与长江下游及中原文化的比较来说,长江中游地区可作为一个整体与之比较。然而长江中游这两个小区在历史文化发展长河中又有一些差别,从加深区域文化研究来说,区分为江汉文化、江湘文化予以探讨是可取的。 然而可能有读者会提问题,湖南在近代有湖湘文化之称,而罕闻有以江湘文化指湖南地区文化之说。因之有必要先就江湘文化之称予以“正名”  相似文献   

19.
陈振裕 《世纪行》2007,(11):29-30
楚国在西周初年建都于丹阳,只是一个小国。后来不断强大,至战国时期尽灭江汉诸姬,统一了长江中下游。楚国在800多年的历史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丰富多彩的楚文化。它不仅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我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在东周列国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中也是首屈一指:制作精美的楚国漆器和丝织品。又是具有高度发展水平的楚文化的两颗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20.
王斌 《政策》2002,(8):41-41
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文物古迹众多,山川水色秀美,自然风光独特,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都十分丰富。如何推进湖北旅游资源开发,加快湖北旅游业发展,笔者认为,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大做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